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九世纪中国近代化出现的背景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

作者&投稿:贾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
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19世纪的中国社会背景~

19世纪是清朝时期。
乾隆1799年去世,嘉庆帝方得以亲政。然而嘉庆帝未能解决弊端,清朝继续走向衰落。 [48] 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掌政风格日趋保守和僵化。官场中,结党营私、相互倾轧、买官售爵、贿赂成风。 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民变四起。
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海关走私严重,鸦片贸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

扩展资料:
发生的一些大事:
1、洪秀全1851年于广西金田起义,联和天地会、三合会北伐。两年后攻陷并定都江宁,并且发动两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
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后来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纷纷组织湘军与淮军抵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后国力衰退,部分势力转入捻军。太平天国最后于1864年被湘军、淮军以及外国人组成的常胜军、常捷军围攻之下而亡。
2、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罗斯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国北方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大量领土、主权和财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1)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和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2分)特点:主要发展重工业;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国外。(2分)(2)实践活动:“一五”计划的实施;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分)实践活动:发动“大跃进”运动;影响: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环境破坏等。(3分)(3)变化:由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效益和质量;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全面平衡发展;由粗放型工业到集约型工业;由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4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中国近代化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主要发展重工业;设备、技术等严重依赖国外。(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发动“大跃进”运动,“一五”计划的实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大跃进”运动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环境破坏等。(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和材料二相关内容可以得出当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9世纪40至7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哪些近代化改变
答:外国人在中国开办企业,是中国大地上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虽然其主观目的是经济侵略,但客观上又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技术、设备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开展,出现了中国自己的近代企业。这些洋务企业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些进步人士探索...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_百度...
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如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改变了夜郎自大的态度.他们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于是,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师夷长技”,大张旗鼓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在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做了哪些努力...
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如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改变了夜郎自大的态度.他们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于是,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师夷长技”,大张旗鼓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十九世纪初中国衰落的原因分析
答:1、从政治上看,中国的封建官僚腐败无能,大肆盘剥、鱼肉百姓,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底层人民苦不堪言,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2、从经济上看: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得不到发展,生产力大大落后。3、从文化思想上看:科举制度在其后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及卢梭出,以为人也者,生而有平 ...
答:(2分)(2)不同点:康、梁主张进行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孙中山主张进行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康、梁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孙中山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康、梁主张仿效英、日,孙中山主张仿效美、法。(6分)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 卢梭的观点;从材料二中有关法国大革...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在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做了哪些努力...
答: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中国经济 政治地发展方向 并分析其...
答: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正是中国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得到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早期的洋务派和维新派试图改良中国的封建统治的时期。这个时候,洋务运动中,一些封建地主官僚建立起了早期的近代工厂,还建立起近代水师,购买和制造西式武器,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但由于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致使洋务运动...

造成中国近代饱受列强侵略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三条
答:原因:1、西方列强需要一个广阔的资本主义市场。十九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由于原材料供应不足和市场辖制,西方列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材料和市场。2、清政府腐败无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自诩为天朝上国,盲目自大,不了解世界发展形势,导致中国日渐落后,国力衰微,逐渐落后于世界的...

从十九世纪中也到二十世纪初,中国是怎样开始走向近代化的?
答:(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具体表现:1、经济近代化: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2、政治体制近代化:维新派发动了...

材料 学者对于把16世纪还是19世纪看作是近代中国的开端
答:第二个学派对以鸦片战争是一个新时代开端这一观点提出挑战。他们认为:以明清两 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期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更恰当。因为,就内 部事态而言,该时期适逢满族的兴起和清王朝的建立;就外部局势而言,这一时期西学开始 传入中国。他们争辩说,尽管西方的影响在十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