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托克豪森的介绍

作者&投稿:祗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1928—2007)1928年生于科隆附近的默德拉特,父亲是乡村教师。5岁开始学钢琴、小提琴和双簧管。1945年在家乡务农,1947-1951年在科隆高等音乐学校学钢琴和理论,1952年就读于科隆大学。1950年随弗兰克·马丁学作曲,并自己开始对勋伯格、巴托克和韦伯恩进行分析研究。1951年写了用钢琴、双簧管、低音单簧管和打击乐演奏的《十字形游戏》。他有一些作品很为广大的听众欣赏,诸如《少年之歌》、《音准》等。此外,他还出版有多卷本的理论著作。



北京世纪豪森建筑设计具体介绍~

北京世纪豪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年轻而富有活力。原隶属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010年加盟北京多维联合集团,拥有国家建设部核发的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证书编号:A111008855)。目前业务范围涉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房地产策划、房地产经营管理咨询等多个领域,尤其在城市综合体、集群商业、高档写字楼、居住区规划、高档住宅社区、超高层大跨度钢结构设计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将近二十年来依靠雄厚的技术力量,先后完成国内外各类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项目,并曾获得多种奖项。例如:亚运村康乐宫、前苏联哈巴罗夫造船厂高层公寓、西安紫薇城市广场花园、北京巨石公寓、北京奥运交通指挥中心、北京顺驰领海居住区、江苏惠山职业教育中心校、昆明大商汇、无锡五洲国际装饰城、南宁大商汇、南宁市朝阳商圈商业规划、唐山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办公楼等。

一样,员工516人,起两个名字自然有他的道理,后者听起来像外企,外表上属于合资。呵呵

施托克豪森的成就及荣誉
答:施托克豪森的观念无疑是相当前卫的。宇宙音乐20世纪60年代的后期,施托克豪森达到他声名的顶峰。他被邀请到许多国家讲学和表演。对东方的访问无疑大大触动了他的神经。尽管早已从好友凯奇那里获得了有关东方宗教的常识,但亲身经历许多宗教仪式还是让他非常震动。在日本,他为四个录音带创作了《电音》,...

施托克豪森部分作品选介
答:施托克豪森的音乐创作中,有一系列引人瞩目的作品,其中《光》(Licht)是他耗时最长、规模最大、结构复杂的歌剧系列。这个系列从1977年开始,直至2003年,由七个歌剧组成,每个代表一周中的每一天,副标题为"The Seven Days of the Week"。故事围绕三个核心角色:米迦勒、路西法和夏娃。尽管这部作品的...

施托克豪森的作品青年之歌中主要是用电子设备
答:施托克豪森的作品青年之歌中主要是用电子设备和合成器等现代音乐工具。施托克豪森进行了现代化的处理,添加了电子音乐的元素,使得这首曲子更加富有现代感和时尚感。施托克豪森的电子音乐创作为音乐界带来了新的风貌和风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20世纪音乐(十六):整体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新音色
答:与整体序列音乐的严谨并行,偶然音乐则带来了自由的创作理念。约翰·凯奇(John Cage)是其代表人物,他的《变化的音乐》(1951)和《4'33"》(1952)等作品,通过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挑战了传统音乐的界限。凯奇的创作风格,就像生活本身,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电子音乐,由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

施托克豪森的部分作品
答:《光》(Licht)《光》是施托克豪森一生中配模最大,创作时期最长的系列作品(1977年-2003年)。由七套歌剧串连而成。每一套代表一个星期中的一天,所以副题亦称为 Die sieben Tage der Woche (The Seven Days of the Week, 一个星期的七天)。整套作品以三个角色为主轴:米迦勒(Michael)、路西法(...

施托克豪森的相关书籍
答:《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的音乐》作者:RichardWhitehouse译者:李峥 张克新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作品演奏时间:2006-8-1719:21:25罗宾·马康尼著作品简介:有关施托克豪森的著作本来就不算多,而一本新近出版的、对他的音乐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的专著就更有必要了:这本书正是符合了这一切需要。罗宾...

谁知道21世纪的钢琴作曲家及作品有哪些?
答:他的最极端的作品如《4分33秒》,虽然声称可用任何“乐器”演奏,但实际上演奏员只在台上沉默4分33秒即告“结束”,在此期间偶然出现的任何声音都算“音乐”,又如《钢琴与乐队的音乐会》并无总谱,只有许多分谱,演奏员可任意选择分谱,按任意次序进行演奏甚至不演奏等。K.施托克豪森的《第十一钢琴曲》,全曲共19...

施托克豪森梅西安的代表作有哪些?
答:梅西安的其他代表作有《图朗加利拉交响曲》(1948)、《末日四重奏》(1941)、女声合唱《牧神礼仪小曲三首》(1944)、《四首节奏练习曲》 (1950)、钢琴与管弦乐《异国鸟》 (1956)、《时值色彩》(1960)等。施托克豪森

具体音乐的发展演变
答:具体音乐,最初是使用留声机的软碟来录制,后来在磁带录音机上。这种设备可以让作曲家好像可以“把声音捏在手里”一样,随意的控制快慢,高低音,响度,剪切拼接,混音。所以这种手法出现,引起了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战后发展较为迅速的国家的重视。奥利维 梅西安(Oliver Messien)、施托克豪森(...

现代主义音乐的音乐区别
答:不确定性音乐与偶然音乐 与唯理的、数学的序列音乐和推测统计学相反,在50年代出现了以美国作曲家J.凯奇为代表的偶然音乐和以德国作曲家K.施托克豪森为代表的不确定性音乐。和其他现代派音乐不同,偶然音乐并非一种技法,而是一种思想和音乐观的表现,来自中国的易经和佛教的禅,特别是其中的神秘主义。在这种音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