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作者&投稿:党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如下: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功率因数cos@(符号打不出来用@代替一下)。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 的平方)再开平方而功率因数cos@=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

拓展资料: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因此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也就是因为这个电感性的存在,造成了系统里的一个KVAR值,三者之间是一个三角函数的关系:

〖K_va〗^2=〖K_w〗^2+〖K_var〗^2

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简单来讲,在上面的公式中,如果今天的KVAR的值为零的话,KVA就会与KW相等,那么供电局发出来的1KVA的电就等于用户1KW的消耗,此时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目前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间,低于0.9时需要接受处罚。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是: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呵呵
告诉你一个完整的公式:
在任意情况下,计算功率因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较深的数学知识。这里我们只给出结论。
从功率因数的基本定义公式:
η= P有/PS
在有谐波的情况下,加入谐波的参数,再通过比较复杂的数学运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
η =(I1/I)•cosφ
=λ•cosφ
其中:
λ,叫基波因子。I1 是基波电流, I是总电流。
cosφ,叫相移因子,或者叫基波功率因数。
从公式可以看出,基波因子反映了谐波对功率因数的影响。显然,在总电流I恒定时,谐波电流越大,基波I1就会越小,也就是基波因子就越小,从而功率因数也就越小。
相移因子(基波功率因数)就是基波电流相对电压的滞后情况,是我们熟悉的计算公式。
以前,电网中直流设备较少,所以谐波不多,大多数情况下:
基波电流I1 ≈总电流I,
所以:基波因子λ≈1
所以有:η≈cosφ
这就是以前我们把cosφ等同为功率因数的原因。
因此,以前我们不了解谐波,或者谐波较小时,考虑无功补偿,都主要考虑移相因子的作用,长此下来,我们就把基波功率因数(移相因子)作为了电网的功率因数的来理解。
因此,在有谐波的情况下,基波因子λ小于1,移相因子就算=1,电网的功率因数也都是小于1的。也就是说,有谐波时,仅仅用电容器补偿,功率因数是很难达标的。

cosφ=有功功率/视在功率

平均功率因数(附图公式):



三相电机的功率因数=功率/(1.7321*电流*电压)
单相电机的功率因数=功率/(电流*电压)

求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其计算公式为:
cosφ=P/S=P/[(P2+Q2)^(1/2)]

功率因数的计算方式很多,主要有直接计算法和查表法。常用的计算公式为下表所示:

得数:48420/(100125^2+48420^2)^0.5=0.43536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扩展资料:如何提高功率因数: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
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因数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计算公式就是P=√3UIcosφ;功率的计算公式P=√3UIcosφ中,U就是工作电压,这里是380V,I就是工作电流也就是我们在上面计算出来的10平方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cosφ是功率因数,我们这里按照大部分电器的功率因数来选取,即我们选择0.85;当电流是45A的时候,此时10平方铜导线380V电压时能承电器...

用什么工式怎样计算平均功率因数
答:计算平均功率因数公式:Wp:有功电能月积累数 KW/h;Wq:无功电能月积累数 Kvar/h。功率因数简介:功率因数表示一个负荷所需要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

怎么计算功率因数
答:问题五: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用什么表示,它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 计算公式;COSφ=P/S=√P2+Q2 计算方法:供电与实行力率考核的用电户结算通常是按月(期)平均加权功率因数计算出来,具体做法:按月(期)抄录电量(有功、无功)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力率再比对考核...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都有那些计算公式...
答:无功功率---在具有电感和电容的交流电路里,由于电感或电容的特性,造成电压和电流的相角不一致。视在功率:---在具有电阻和电抗的电路内,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叫做视在功率,以字母S或符号Ps表示,单位为千伏安(kVA)。视在功率S与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的计算公式为:三相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求功率时, 为什么要用 电压 乘以 电流的共轭
答:假设负载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U,内阻为r,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U/(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小,则输出电流越大。负载R上的电压为:Uo=IR=U/[1+(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大,则输出电压Uo越高。再来计算一下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P=I2×R=[U/(R+r)]2...

功率因数标准
答: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3.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

单相电机功率和电流怎么算
答:若要根据单相电机的功率去计算电流,则应考虑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其计算公式:电流=输出功率/(电压×功率因数×效率)式中:电流(I)的单位为安培(A);输出功率(P)的单位为瓦特(W);电压(U)的单位为伏特(V);功率因数和效率都是小于1的无量纲数。一般电机铭牌上都有额定功率和额定...

三相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答:I=P/(√3UcosΦ) =5000/(√3*380*0.8)≈9.50A。cosΦ表示功率因数,功率因数为0.7-0.9,一般取中间值0.8。由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电路,简称三相电路。三相交流电源是指能够提供 3个频率相同而相位不同的电压或电流的电源,其中最常用的是三相交流发电机。由三个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位互...

三相功率公式中功率因数角是那两个之间的夹角
答:功率因数是电压和电流相位的夹角。对于单相用电负荷,功率因数是有物理意义的,三相功率因数没有实际物理意义。如果三相负荷平衡、对称,可以用单相的功率因数代表三相功率因数,但许多场合三相的电流不会一样。所以也不可能通过测量得到三相功率因数值(尽管现场三相功率因数表是有接线的,但其瞬间值是严重不...

交流电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交流电功率计算公式:交流电是要考虑功率因数的,P=UIcosq,这是单相交流电。对于三相平衡电路来说,要乘以根号3,U、I为线电压与线电流的有效值。交流电功率计算方法 功率(直流)=电流*电压 功率(单相交流)=电压*电流*功率因数 功率(三相交流)=电压*电流*功率因数*1.732 注意三相交流和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