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在古时候被称为华夏、神州、九州我们中国人又被称为什么 中国古代被称为什么

作者&投稿:楚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华在古时候被称为华夏、神州、九州,我们中国人又被称为:华夏儿女、汉人、唐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1、华夏一词由周王朝创造。最初指代周王朝。现被用作中国和汉族的古称。

在商朝末期,周人联合流亡的夏人,炎帝系统的姜姓诸族(其代表为姜太公),以及迁徙到南方的楚人等起兵。进而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周人自称为“有夏”(见《尚书》),也称是黄帝的后裔,所以也自称“华”“夏”。

后又将周王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称作“诸夏”或“诸华”。并以原商朝统治中心地区称为东夏(非诸夏)。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中国人多为以上后代,故以华夏儿女自称。

2、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

“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宝鸡市境内)。“黄”指黄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

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3、龙的传人是中国人的自称。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民族发展的聚合过程,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常引以为豪。

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民族发展的聚合过程,而且牢牢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头脑之中,我们常以龙的传人引以自豪。世界上原本没有龙,在远古图腾时代最早的传说是女娲氏和伏羲氏为人类祖先,而他们都是人头蛇身。

历史的发展,部落的联合,特别是炎、黄二帝在保定以北联合后,各部落纷纷加入到这个大家族中。当马图腾部落加入进来,就在蛇头上加马头,鹿图腾部落合并进来,就在马头上添鹿角,鱼部落进来,就在蛇身上增鱼鳞。

于是,龙身上综合体现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兽足,鸟尾,山羊胡子。龙的形成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主,部落不分大小合并进来就亲如一家,这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创举,直到今天,各族人民大团结仍体现了这一光荣传统。

4、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释义:仰望那高天上灿烂的银河,如同明镜似的熠熠闪毫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

5、唐人指的是唐朝人,唐朝时期中国空前强盛,海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海外国家如日本、欧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称中国人为唐人。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 [1]  。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

由于粤语区有着庞大的海外移民,故唐人这种称呼在使用粤语的广东、港澳及其移民中尤其常用。粤语在海外有别称唐话;唐人街,乃粤语中唐人所居住的街区是也,此称呼现普遍应用于海外华人。一些国家如日本等国直到近现代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正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强盛朝代,而事实上与唐朝当时文化的开放程度及与外国频繁来往亦有连带关系。而此唐人称呼,又以19世纪中期之后开始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夏儿女 (汉族的别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黄子孙 (华人自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的传人 (民族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人 (唐朝中国人的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秦朝时被称为秦人。
汉朝时被称为汉人。
唐朝时被称为唐人。
宋朝时被称为宋人。
以此类推,都是按照朝代称谓。

汉朝之前我们被外族人称为华夏族人,汉朝时及之后我们一般被称为汉人

中国人为何自称为“华夏子孙”?“华夏”一词究竟如何而来?



中国 中华一样

~

中国古代的称谓(如华夏,九州有哪些?
答:中国古代的称谓:九州、华夏、中华、神州、赤县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

中国的别称除了神州还有什么?
答:1、华夏。也称“夏”或者是“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原住民的自称。出自《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2、中华。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出自晋桓温《请还都洛阳疏》:“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3、九州。又名神州,十二...

古代中国的四个别称 你们知道是哪四个么?
答:“中国”的别称有:中原、天朝、华夏、瓷器之国、丝绸之国、茶叶之国、神州、九州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有四大别称即:神州、九州、华夏、中原。1、神州 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邹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 ”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

中国的别称是什么至少4个
答:我国疆域辽阔,从夏商周时期黄河地域,逐步扩展到现今大陆法定领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有四大别称即:神州、九州、华夏、中原。另外还有“诸华”、“中土”、“震旦”、“函夏”、“禹城”、“禹迹”、“禹甸”、“九牧”、“九域”、“赤县”、“大陆”、“东方”、“瓷器”等别称。

人们常把‘华夏’‘九州’都指代中国,古代的‘九州’是指哪儿九州?_百 ...
答: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2、华 古代时候这个字的意思和“花”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 第二种说法是:“华”含有红色的意思。古代的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

中国的古称是什么呢 中国在古代被称为什么
答:中国在古代被称为什么 1、中国古代被称为“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等。“夏”,在商、周以前有夏;“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2、“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而“...

为什么叫华夏九洲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答: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

祖国被称为华夏和什么
答:祖国被称为华夏和神州。华夏(Huáxià)是中国的古称,同时也是汉民族的别称。最初是代指周王朝及属于周“王母弟甥舅”的诸侯国,后来扩大至将九州地区全部包括在内,遂成为神州(即汉地,汉族的民族共同地域)及汉族的别称,又称为“汉地九州”。神州是中国汉地九州的代称,在概念和含义上,趋近于“...

有关"中国"的9种称呼
答:中华: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亻屋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夏:在古代有“大”的含义。

中国的别称是不是:华夏、九州和震旦?
答:中国的别称 中国有许多别的称谓:1、赤县神州 在中国的古书《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验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2、华 古代时候这个字的意思和“花”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