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关系是物质现象,为什么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 ) ...

作者&投稿:巫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生产关系是物质现象还是意识现象,这个问题是基础理论中的基础,不少书刊上这样说:“生产关系是物质的”,“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所以它是物质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物质与物质的关系”。一本国外出版的著作说,“生产关系在两重意义上是物质的,第一,生产关系的形成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第二,它们为了物质财富而存在。”

我认为对这个问题作这样的回答,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极大曲解,是坑害马克思主义,使之失去科学性。本文即打算对此作些辨析。

马克思主义对“物质”这一范畴的理解和使用,可分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方面。广义的说,整个世界都是物质的。意识不过是物质的东西——人脑的一种机能,一种最高级的物质结构的属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世界是统一的,其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即整个世界不过是物质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所表现的功能现象而已。

但是当我们来谈论生产关系是不是物质的这个问题时,却完全不是在广义的意思上讲了,而是在狭义上讲了。就是我们已经把意识作为与物质相对独立的东西.作为与物质共同组成的一对运动着的矛盾的一方来看了。我们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辨别生产关系是物质现象还是意识现象,显然,凡是说生产关系是物质的同志也都是很明确地是在这个狭义的意思上讲的。

有的同志说,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不同,意思是说,生产关系虽然不符合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但是可以符合哲学上的物质概念。这是一句糊涂话。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就是列宁说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列宁文集》第二卷第128页、266页)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其实是物质结构概念,它的内容是描写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小粒子,认为这就是物质。这种物质概念是有局限性的,随着对物质结构了解的不断深入要作不断的修改。但是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不矛盾的。因为不管物质结构是怎么样的,不管它是不是无限可分的,总之它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所以自然科学家是不会去反对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的。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这一点大家认识是统一的。生产关系当然不符合任何物质结构概念。同样它也不符合于“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这个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的。生产关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生产品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等等,也就是占有、交换、分配等各种制度。这些“关系”是建立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吗?没有人的意识活动怎么能建立这一切的关系与制度呢?有什么生产关系能够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呢?

生产关系是意识现象,不是物质现象,这本来是非常清楚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我们许多同志总是要糊里糊涂地说生产关系是物质的呢,我认为这里有着一系列的概念混淆,其主要的是:一、物质与物质关系的混淆。二、物质与社会存在的混淆。三、物质与第一性的混淆,四、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混淆,等等。

物质是一个概念,物质关系是另一个概念。物质关系不等于物质。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吃的饭,穿的衣,住的房子等等都称为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些物质生活资料中所发生的相互关系就是人们的物质关系。人们的物质关系,不等于两种自然物(譬如树木与土地、水分)之间的物质关系。两种自然物之间的物质关系是自然关系,没有意识的。但人们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则是在人的意识认可之下的一定的制度当中进行的。这制度就是经济制度,就是生产关系,就是人们的物质关系。要辨别的是:制度所涉及到的东西是物质,但制度本身不是物质。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这里要注意区别的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说,作为第二性的意识的对立面,就纯然是物质的东西。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作为社会意识的对立面的那个社会存在,虽然是第一性的,但却不是纯物质的。社会存在与存在不同,与意识相对立的存在,这个范畴是表示纯物质,而社会存在里却是包含着非物质的东西的。因此,“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所以它是物质的”这句话是不通的。第一性与第二性这一对概念,只表明先有那一个,而后才有另一个。说明两者产生的序列。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第一性并不是只能专指物质。社会不是自然界,社会是有意识的人组成的。没有意识的参与,就没有社会,而没有“社会意识”,也就没有“社会存在”了。

在社会存在中间,有那么一部分东西,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社会意识,它就是制度。社会制度有成文的,有不成文的。有政治制度,有经济制度等等。经济制度就是生产关系,它就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里,意识与社会意识也要作区别。历史唯物主义已经给予了社会意识一个特定的含义,即它是人脑对于包括经济制度在内的社会存在的反映。生产关系作为一种制度,它是被反映的东西。但它是社会存在,不是社会意识。这里的界限是,制度是社会存在,对制度的看法或评论则是社会意识。

但制度虽是社会存在,却不是物质现象而是意识现象之一。而且社会制度与社会意识可以相互转化。来源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社会制度;在另一些条件下,社会制度也会退而转化为社会意识。当然这种转化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最根本的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但社会制度与社会意识不论转化来或转化去,两者反正都不是物质的东西,而都是意识范畴内的东西。制度就是被大家认可的已经固定下来了的意识。生产关系就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固定形态。意识的范围比社会意识广,除了社会意识之外,还有非社会意识的意识。社会制度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对自然界的反映也是意识。也不是社会意识。要把已成制度的固定形态的意识与未成制度的只作为一种想法(要求)的意识区别开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要求我们去承认除了社会意识之外的东西都是物质的.而只是要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变化发展归根到底的原因,不能到人们的理论、观念即社会意识里去找。而应该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中去找。即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中去找。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承认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承认物质生产条件的变化,决定社会的变化。而不是说要承认社会存在是纯物质的才算是历史唯主义。那样去望文生义地硬扯,恰恰表示没有弄清楚什么叫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剖析资本是一种社会属性,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生产关系时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4页)。这很清楚地说明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不是“物”。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想。这种理论设想是观念形式的东西,是社会意识。以后工人阶级掌握了这个理论进行了革命,把他们对人们生产、交换、分配等社会制度的设想变为现实的社会制度,于是就有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不是证明了生产关系是由社会意识转化过来的吗?这一转化本身,乃是关系的转化,制度的转化,是人们意识中由一种对原来制度的认可转化为对另一种制度的认可.转化本身是意识认可上的转化而不是物质性的转化,只是其所以会如此转化的终极原因是应该追溯到物质的东西(生产工具)的变化上去的。而且这里还得说明,不但生产关系纯然是意识现象的一种,而且生产力也不是纯物质的。生产力中的工具、设备是物质的,但作为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之一的自然科学知识也不是物质的而是人的意识现象之一。

一种有关社会问题的理论,只作为对事物的处理主张而存在时.它是社会意识,一旦这种主张被社会公认,被人们接受(虽然也许是被强迫接受)为行为的规范时,那它就成为制度了。一种经济主张,通过一定形式(有时是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成为人们实际经济生活行为的准则,那它就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转化为生产关系,就成为经济基础了。而那种旧的经济制度被废除后,它就退而转化为社会意识,残存于社会上一部分还不肯放弃这种思想的人当中。

当然,由于上述这种社会制度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转化,它牵涉到人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常常要伴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也会有曲折和反复,最后的胜负取决于那种生产关系符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社会公平原则。正是在这里可以看出科学的社会意识,正确的经济理论对社会制度向进步方向变化的极端重要性。盲目而又简单地说生产关系是物质的人,是无法从理论上说明新旧两种不同的“物质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是通过什么途径转化而来的。

说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那当然是对的。但企图以此为理由来证明生产关系是物质的,却是完全错误的。那是把“物质”概念与“规律”概念相混淆了。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并非变化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事”与“物”不同,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事”的变化,不直接是“物”的变化。况且生产关系的存在与消逝的变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理解为仿佛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与人们的意识与意志是无关的。即它固然不随少数人的意志而转移,不随那种凭空想而来的意志而转移,但它又确实是可以随多数人的合规律的意志而转移的。而这种每个时代特定的意志则是在社会物质生产的现实矛盾的运动中形成的。社会上的社会意识常常是多种多样的。那一种社会意识能够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能够逐渐被多数群众所接受,以致最后能转化为固定形态的制度,这是一个按规律进行的过程。虽然过程中会有或多或少的曲折,广大群众最终必然会比较一致地作这样想而不作那样想,这就是规律的表现。这些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告诉我们的根本观点。这里是没有“生产关系是物质的”这个错误论断可以站脚的地方的。

http://www.81890.gov.cn:88/LaoNian/dus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958

哲学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A:水中月 B:生产关系 C:影子 D:梦中树~

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得到的才叫物质现象。

B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排除A和c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排除D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选择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
答: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③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活动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答: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一、物质 1、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个概念是从一切具体物质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狭义的物质概念,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2、而不是...

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答:为什么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是一个纯粹的物质的演化的过程,不具有任何的非物质特征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类本身就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物质具体形态的一种,它的运动发展当然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过程。而具体的讲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的;第二,实现人类利益的方式是物质的。 第一,...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下列现象属于生产关 ...
答:【答案】:C,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内涵。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交换和消费等诸多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可见,选项A、B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D。

精神现象是什么?精神现象与物精神现象有什么关系?
答:物质现象是指物质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现象,包括物质的构成、性质、运动、变化等。物质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加以研究和认识。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是不同的两种现象,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精神现象是由大脑神经元的电化学活动所引起的,而大脑神经元的活动则是物质现象...

...主义的物质定义在下列现象中,那些属于物质现象? A、镜中花、水中月...
答:ABCE 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本质,而光是物理现象,是自然界中物质的一种,所以是物质。为城市建设规划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答:这里说的人类社会主要是就物质层面来说的,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的肉体、我们的财产的总体而言的。如果你要深入到社会现象,甚至意识现象,比如“星期五”是不是物质。我们告诉你这些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你在镜子当中看到你自己的样子,那个镜子中的你是物质吗?镜子中的你是你这个肉体在镜子...

...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 ) A.水中月 B.生 ...
答:B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排除A和c 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排除D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

高二政治教案:1.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答:第三,在讲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之后,要引导同学明确,社会生活中,除了意识现象以外,还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物质现象。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终极概念,没有能把它包括在内的属概念,所以,只能说,物质就是客观实在。旧教材把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哲学物质概念进行比较,反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现行教材删去了这个内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