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族等价金属硫酸盐为什么从上到下热稳定性增强?哪位高人解释下。 解释s区元素氢氧化物的碱性递变规律.并推测LiCl,BeCl...

作者&投稿:市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个简单,只要考虑硫酸盐中的金属元素即可,因为同族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还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也就是说失去电子的能力就逐渐增强,也就容易形成硫酸盐,盐受热的反应一般是分解,分解后可能变回原来的金属单质,或者价态降低(得电子)。既然从上到下越来越容易失电子,那失去电子以后把电子夺回来的能力就越来越差啊,就越来越不容易受热分解,也就是热稳定性增强啊。

同族金属元素离子从上到下半径增大,极化能力减弱,共价键成分减弱,离子性增强

因为从上到下金属性越来越强
所以稳定性越来越强

可能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只供参考

同族金属熔沸点怎样变化~

随核电荷数增加熔沸点降低(这是通常情况)

12、3、4、盐类
1、盐类的性质
(1)晶体类型
碱金属盐大多数是离子晶体,它们的熔点、沸点较高(见表12-15)。由于Li 离子半径很小,极化力较强,它的某些盐(如卤化物)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共价性。
碱土金属带两个正电荷,其离子半径比相应碱金属离子小,故它们的极化力增强,因此碱土金属盐的离子键特征比碱金属差。但同族元素随着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键的离子性也增强。
(2)溶解性:

金属的盐类大多数都易溶于水,少数碱金属的盐难溶于水,如氟化锂LiF、碳酸锂Li 2CO3、磷酸锂Li3PO4.5H2O等。Li
的半径小,所以许多锂盐难溶(极化作用大);少数大阴离子的碱金属盐是难溶的。例如,六亚硝酸根合钴(Ⅲ)酸钠Na2[Co(N02)6]与钾盐作用,生
成亮黄色的六亚硝酸根合钴(Ⅲ)酸钠钾K2Na[Co(N02)6]沉淀,利用这一反应可以鉴定K 。四苯基硼酸钠与K
反应生成K[B(C6H5)4]白色沉淀,也可用于鉴定K
。醋酸铀酰锌ZnAcz•3U02Ac2与钠盐作用,生成淡黄色多面体形晶体NaAc•ZnAc2•3lJOzAc2•9H2O,这一反应可以用来鉴定
Na 。此外,Na[Sb(OH)6]也是难溶的钠盐,也可以利用其生成反应鉴定Na 。
钠、钾盐溶解性的差异
在钾、钠
的可溶性盐中,钠盐的溶解性较好,但NaHCOa的溶解度不大但NaHCO3小; 钾盐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这是常
见的钠盐中两个溶解性较特殊的盐。钠盐的吸湿性强,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它溶易形成结晶水合物,如
Na2SO 4•10H2O ,Na2HPO4 •12H2O ,Na2S2O3 •5H2O等。
标准试剂多为钾盐;作炸药用钾盐。

土金属的盐比相应的碱金属盐溶解度小,而且不少是难溶的,通常碱土金属与半径小、电荷高的阴离子形成的盐较难溶。例如,碱土金属的氟化物、碳酸盐、磷酸盐
以及草酸盐等都是难溶盐。钙盐中以CaC2O2的溶解度为最小,因此常用生成白色CaC202的沉淀反应来鉴定Ca2
。碱土金属与一价大阴离子形成的盐是易溶的。例如,碱土金属的硝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酸式碳酸盐、磷酸二氢盐等均易溶,卤化物除氟化物外也是易溶的。
碱土金属的硫酸盐、铬酸盐的溶解度差别较大。一般阳离子半径小的盐易溶,例如,BeS04和MgCr04是易溶的,而BaS04和BaCr04则是难溶
的。BaS04甚至不溶于酸,
(3)、热稳定性高,但NO 3 - ,CO 3 2-易分解
热稳定性是指化合物受热时易否分解的性质,如果分解温度很高,则认为热稳定性高,否则热稳定性底。
由于碱金属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离子的极化能力最弱,因此碱金属盐是最稳定的盐。只有锂的盐稳定性较差。碱金属的硝酸盐热稳定性差,加热时易分解,例如:
4LiN03→2Li20 4N02 02
2NaN03→7302NaN02 02
2KN03→670~C 2KN02 02

土金属盐的热稳定性比碱金属差,但常温下也都是稳定的。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硫酸盐等的稳定性都是随着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强,表现为它们的分解温度依次
升高。铍盐的稳定性特别差。例如,BeC03加热不到100℃就分解,而BaC03需在1 360℃时才分解。铍的这一性质再次说明了第二周期元素的特殊
性。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规律可以用离子极化来说明。在碳酸盐中,阳离子半径愈小,即z/r值愈大,极化力愈强,愈容易从C032-中夺取O2-成为
氧化物,同时放出C02,表现为碳酸盐的热稳定性愈差,受热容易分解。碱土金属离子的极化力比相应的碱金属强。因而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稳定性比相应的碱金属
差。Li 、Be2 的极化力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中是最强的,因此Li2C03和BeC03在其各自同族元素的碳酸盐中都是最不稳定的。
2、几种重要的盐

§12.4 对角线规则


S区和p区元素中,除了同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外,还有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呈现出“对角线”相似性。在周期表中某一元素的性质与其右下方的元素的性质相
似的现象,称为对角线规则。这种现象在IA族的Li与ⅡA族的Mg,ⅡA族的Be与ⅢA族的Al,ⅢA族的B与ⅣA族的Si之间表现明显。处于周期表中左
上右下对角线位置上的邻近两个元素,由于电荷数和半径的影响恰好相反,它们的离子极化作用比较相近,从而使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由此反映出物质
的性质与结构的内在联系。
课堂小结:

思 考 题

1.s区元素单质的哪些性质的递变是有规律的,试解释之.
2、IA族和ⅡA族元素的性质有哪些相近?有哪些不同?
3、 (Li /Li)比 (Cs /Cs)还小,但金属锂同水反应不如钠同水反应激烈,试解释这些事实。
4.试述过氧化钠的性质、制备和用途。
5.解释s区元素氢氧化物的碱性递变规律。并推测LiCl,BeCl2,MgCI2,CaCl2溶液的酸碱性,再简单说明之,或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6.解释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热稳定性变化规律。
7.通过s区元素化学的讨论,说明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单质的制取方法以及单质、化合物的用途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内在联系。你怎样理解“性质是元素化学中最基本的内容”这句话?
8.试述对角线规则,比较锂与镁、铍与铝的相似性。与同族元素相比,锂、铍有哪些特殊性。
10.城市路边的钠蒸气照明灯所发出的黄光产生于电子从3p轨道跃迁到了3s轨道,钠光谱谱线波长为589nm。(1)写出钠发光时,其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2)计算钠原子3P与3s轨道间的能级差。
11、卤化锂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顺序为:LiI >liBr>liCI>LiF,试解释之。

习 题
1、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Na H2→ (2)LiH(熔融) →
(3)CaH2 H20→ (4)NaH HCl→
(5)Na2O2 Na → (6)Na202 C02→
(7)Na202 2Mn04- H →
(8)Ba02 H2S04(稀、冷) →
2.写出下列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并予以配平。
(1)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两种二元化合物;
(2)在纯氧中加热氧化钡;
(3)氧化钙用来除去火力发电厂排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4)惟一能生成氮化物的碱金属与氮气反应;
(5)在消防队员的空气背包中,超氧化钾既是空气净化剂又是供氧剂;
(6)用硫酸锂同氢氧化钡反应制取氢氧化锂;
(7)铍是s区元素中惟一的两性元素,它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了气体和澄情的溶液,
(8)铍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9)金属钙在空气中燃烧,将燃烧产物再与水反应。
3.商品NaOH(s)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03,如何鉴别之,并将其除掉何配制不含Na2C03的NaOH溶液?
4.用两种不同的简便方法区分Li2COs(s)和K2C03(s)。
5.NaOH(s),Ca(OH)2(s)都是强碱,自行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区分这两种碱。如何区分KOH(s)和Ba(OH)2(s)?
6.某溶液中含有MgCl2和BaCl2,试设计一实验方案将Mg2 和Ba2 分离开。如何分离NaCl 和MgCl2?
7.下列物质均为白色固体,试用较简单的方法,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常用试剂区别它们,并写出现象和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Na2C03,Na2S04,MgCO3,Mg(OH)2,CaCl2,BaC03
8、
将1.00 g白色固体A加强热,得到白色固体B(加热时直至B的质量不再变化)和无色气体。将气体收集在450 mL的烧瓶中,温度为25℃,压力为
27.9 kPa。将该气体通人Ca(OH),饱和溶液中得到白色固体C。如果将少量B加入水中,所得B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的水溶液被盐酸中和
后,经蒸发干燥得白色固体D。用D做焰色反应试验,火焰为绿色。如果B的水溶液与H2S04反应后,得白色沉淀E,E不溶于盐酸。试确定A,B,C,
D,E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9.以Na2S04,NH4HCO3和Ca(OH)2为原料可依次制备NaHC03,Na2C03和NaOH,试以反应方程式表示之。
10.在工业生产中,以氯化钠为原料所能得到的化工产品有哪些?简述其工艺过程或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1、写出Ca(OH)2(s)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该反应在298 K下的标准
平衡常数 。如果CaCl2溶液中含有少量MgCl2可怎样除去?
12.计算298K标准状态下金属镁在C02中燃烧的焓变。根据计算结果说明能否用C02作为镁着火时的灭火剂。
13、计算反应MgO(s)十C(石墨)≒CO(g)十Mg(s)的 (298 K), (298 K)
和 (298K)及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怎样鉴别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

硫酸盐和镁及碱金属有区别吗?
答:“硫酸盐”是对一类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盐类的统称;“镁”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碱土金属;“碱金属”是对化学元素周期表内第一主族所有金属元素的统称(包括锂、钠、钾、铷、铯、钫)。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区别?
答:2、碱土金属:都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氧化态为+2,其单质为灰色至银白色金属,硬度比碱金属略大,导电、导热能力好,容易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作用,在表面形成氧化物和碳酸盐,失去光泽。碱土金属的氧化物熔点较高,氢氧化物显较强的碱性(氢氧化铍显两性),其盐类中除铍外,皆为离子晶体...

化学问题:金属活动性顺序,
答:加“一般”二字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如下:非常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排在它们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时,没有置换出金属单质。将钾或钠或钙单质放入盐溶液中,首先发生金属与水的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碱,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并没有金属单质生成。例如:将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风化过程中的水-岩化学作用
答:只是由于原岩的物质组成上存在差异,最后两者分别演化成了富铝风化壳和富铁风化壳。 上述风化剖面的共性是水溶液自下向上酸度递增,硅的溶解度递增,氧化作用的强度递增。这种分带也反映了风化作用的不同阶段,实际上硅酸盐矿物的分解是经历了一系列粘土矿物的演变才过渡到铝土矿物的,常温下钾长石—云母—高岭石—三水...

风化过程中的水-岩化学作用
答:总是排在序列前面的金属元素将排在其后的金属元素从硫化物中置换出来,使之生成硫酸盐,同时原来溶解的金属硫酸盐被还原成硫化物。例如,硫酸铜溶液可以置换黄铁矿,而不能置换辉银矿。由于交换过程在地下较深处进行,温度较高,硫化物氧化反应又是放热过程,半封闭的环境使热量无从散发,温度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因而作用比较...

谁能帮我把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下?谢谢
答:解题分析:求硫酸盐的组成,一是要求出结晶水,二是要求出金属的原子量,这二者是相关的。可利用结晶水合物中水的含量是固定的这一关系与已知条件的建军立比例关系,从而确定结晶水合物中所含的结晶水,进一步求出金属的原子量。解:设结晶水合物的分子式为M2SO4 xH2O,其摩尔质量为322克/摩,1摩结晶水合物中含水...

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总结
答:1、密度:由小到大 熔沸点:由低到高 2、 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弱,比同周期碳族强。 3、 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渐弱,碱性渐强。 第二节 氮气 一、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获得的氮气的方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 二、氮气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1、 写出氮气的...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答:(4)每一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开始→卤素→惰性元素(第一与第七周期例外 ); (5)每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主要化合价从+1~+7,-4~-1,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 2. 族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成纵行,叫族。 (1)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除...

初中化学中哪些塑料燃烧有气味,哪些没有?
答:聚乙烯,聚丙烯塑料燃烧后没有气味,而聚氯乙烯等含氯的塑料燃烧后有臭的气味,酚醛树脂塑料(电木)燃烧后也有气味,有机玻璃也是常用的塑料之一,理论上它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烧后应该没有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