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师之犹事父也出自哪里? 事师之犹事父也。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占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事字在这是个动词,可以理解为对待,师既是师傅,老师,之字可以不翻译,词性是助词,犹可以理解为尤其,父就是父亲,整体翻译为,对待老师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

中国儒家思想认为“天地君亲师”,“事师之犹事父也”的意思就是说对待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表明对老师的尊重。


扩展资料:

事师之犹事父也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表示对待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要尊重老师。

其他关于尊师名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意思是: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得可贵品质。

2、为学莫重于尊师。——清.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3、君子隆师而亲友。——战国.荀子《荀子修身》

意思是:君子尊崇老师而亲近朋友。

4、疾学在于尊师。——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劝学》

意思是:指一个人要想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重老师。比喻只有尊重老师,才能更好得到知识。

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劝学》

意思是:尊敬老师,则不要在意老师的身份财富。

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意思是: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那就是崇尚礼仪了。(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

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意思是:贤明的老师的恩情, , 简直胜过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毋对我付出的还要多。

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战国.荀子《荀子.大略》

意思是: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



“事师之犹事父也”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劝学》——战国·吕不韦的门客

原文:

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

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译文:

曾子说:“君子在道路上行走,其中父亲还在的可以看出来,其中有老师的也可以看出来。对那些父亲、老师都不在的,其他人又能怎么样呢?”这是说对待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曾点派他的儿子曾参外出,过了约定的日期却没有回来,人们都来看望曾点说:“恐怕是被事情困住了吧?”

曾点说:“即使他要死,我还活着,他怎么敢自己不小心遭祸而死!”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颜渊最后才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颜回对待孔子如同曾参侍奉父亲一样。古代的贤人,他们尊重老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地教诲他们。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黄老道家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其书“基本上以道家为宗,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是秦汉道家的代表作之一 。

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吕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嬴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秦国丞相。

在战国时期,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多达三千人。

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

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君子行于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氏春秋》



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是吕不韦为教育秦始皇而做的学说。
因为他辅助秦始皇登上皇位
所以他希望秦始皇对待他时候像对待父亲一样。
嘿嘿!像这种问题,其实上百度搜一下就有了哦

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事师之犹事父也。出处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劝学》
是吕不韦为教育秦始皇而做的学说。
因为他辅助秦始皇登上皇位
所以他希望秦始皇对待他时候像对待父亲一样。
中国儒家思想认为“天地君亲师”,“事师之犹事父也”的意思就是说对待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表明对老师的尊重。

简单一点理解就是侍奉老师就应该像侍奉父母一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啊,一个意思

师徒结对共成长的诗句
答: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0、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3、...

关于老师的诗句孔子
答: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关于尊师重道的诗句古诗文
答:——苏霍姆林斯基十七、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十八、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十九、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二十、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二十一、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二十二、事师之犹事父也。——《...

赞美老师的文言文
答:——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8、...

关于“尊重老师”的古诗句有哪些?
答: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释义:贤明的老师的恩情, , 简直胜过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对我付出的还要多。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释义:国家将要兴盛,必然要尊师重教,尊师重教,国家的法度就得到了保存。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关于敬师长学榜样的诗句(以敬师长学榜样的诗句有哪些)
答: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

形容传道授业的诗句
答: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إ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إ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إ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إ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إ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إ7、尊师则...

颜回之于孔子也 犹曾参之事父也 是什么意思
答:孔子以德行、言语、文学三个科目评价学生,德行以颜回为首。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又说,颜回死了以后,‘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颜回终身不仕,一直追随孔子,亲如父子,‘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所以,...

片言之赐 皆事师也 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哪怕只是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建议帮助,都可以是我的老师。“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是《论语的智慧大全集》的序言中的题目。《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两千多年来,无数志士仁...

关于爱师的诗句
答:——唐.韩愈《师说》 إ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إ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إ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إ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إ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إ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