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作者&投稿:爱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人类起源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通过科学家上百年的研究和争论,目前为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经发生过剧烈的地壳变动,形成了巨大的断裂谷。断裂谷南起坦桑尼亚,向北经过整个东非,一直到达巴勒斯坦和死海,长达8 000 km。断裂谷两侧的生态环境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的森林古猿也因此而逐渐分化成两支:仍旧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现代的类人猿;生活在断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由于森林减少,不得不经常从树上下来寻找食物。由于身体结构的变异和环境的改变,逐渐形成了利用下肢行走的习惯,从而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到据今大约200万年前,直立行走并能够制造和利用工具的古代人类出现了,人类学家把他们称为直立人。总之,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并大致出现在距今400多万年前。根据早期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此外,部分科学家对不同地区人群的线粒体基因以及Y染色体上的基因与非洲地区人类基因的比较研究,也支持人类起源于非洲,并迁徙至地球的不同地区。

  近百年来,有关人类起源的证据,随着新的人类化石的不断发现而不断增加。通过对这些化石的分析研究,人们逐渐明确了人类从出现到发展为现代人的一个总的轮廓。这一漫长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基本阶段
  距今年代
  代表及化石产地 主要特征
  文化发展

  早期猿人
  200万年前至175万年前 能人(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 脑量637 mL,直立行走,拇指和其他四指可对握,但动作不精确。 可将砾石打制成砍砸器,这种石器文化叫做奥杜韦文化。能人完全依赖自然界生活。
  晚期猿人
  175万年前至20~30万年前 元谋人(中国云南省元谋上那蚌村)
  北京猿人(中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
  爪哇人(印度尼西亚西爪哇) 脑量1 059 mL,能像现代人那样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 能制造多种类型的石器,加工精致,石器文化有较大进步,能够用火,以几十人为一群生活,有一定的应对自然变化的能力。
  早期智人
  20~30万年前至5万年前 马坝人(中国广东曲江县马坝乡)
  尼安德特人(德国尼安德特山谷) 脑量1 350 mL,接近现代人的脑量,体质上保留一些原始特征(嘴部前突,眉嵴发达等)。 能生产工具,能猎取大型猛兽,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征服自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晚期智人
  5万年前至1万年前 山顶洞人(中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
  克罗马农人(法国克罗马农村) 脑量基本与现代人的相同,达到1 400 mL,体态与现代人相似。 能制造复杂的石器、骨器和角器等工具,能制作精制的、别具风格的艺术品和装饰品,能缝制衣服,建造帐篷,能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可能开始过母系氏族社会生活。

  从人类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不难看出:直立行走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空间;随着劳动水平的逐渐提高,脑结构和功能的分化日趋完善;语言的产生更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本质的变化。以上这些变化还不断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在上述过程中,人类社会逐渐发展起来。

(1)最早的人类
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来自化石。人类学家运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研究各种古猿化石和人类化石,测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从而确定人类化石的距今年代,将人类的演化历史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遗传学家则运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现代人类、各种猿类及其他高等灵长类动物之间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差别大小和变异速度,从而计算出其各自的起源和分化年代。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古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在700万年前。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南方古猿阶段。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生存于44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区别于猿类,南方古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2)能人阶段。前200万-前175万年。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190万年前。能人在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人属能人种(Homo habilis)。能人有明显比南方古猿扩大的脑,并能以石块为材料制造工具(石器),以后逐渐演化成直立人。
(3) 直立人阶段。直立人在分类上属于人属直立人种(Homo erectus),简称直立人,俗称猿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当时还引起了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陆续发现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才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到20余万年前。至今为止,直立人化石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均有发现。
(4) 智人阶段。智人(Homo sapiens)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20万年前到10余万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约始于10万年前。其解剖结构已与现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称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
根据目前已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据,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类。
(2)汤恩头骨
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亚一个叫做汤恩的地方,那里的采石场工人采石时爆破出来一个小的头骨化石。这块汤恩头骨化石很快被送到约翰内斯堡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医学院,交给了解剖学教授达特(Raymond Dart)。达特是澳大利亚人,当时刚结束在英国伦敦的医学、解剖学和人类学学业回来。采石场工人送给达特的头骨化石,包括颅骨的大部分和完整的颅内模,颌骨上保存着全套的乳齿和正在萌出的第一恒臼齿,属于幼年个体(相当于现代3~6岁的小孩)。
达特发现,这个化石具有许多似猿的性状。比如,这个幼年个体的脑子大小像一个成年的大猩猩,大约为500毫升,估计成年时也不过600毫升左右。此外,其上下颌骨向前突出,类似猿。同时,达特注意到该化石也具有人类的性状。其牙齿很小,与人类的牙齿相近。尤其重要的是,其枕骨大孔位于颅底中央,与人类相同。枕骨大孔是头骨基部的开口,脊髓与大脑在此相连。人类由于采取两足直立行走的姿势,头平衡于脊柱的顶端, 枕骨大孔便位于颅底中央;而猿的头则向前倾,枕骨大孔在颅底相对靠后的位置。汤恩头骨枕骨大孔的特征表明,它所属的个体已能直立行走。
基于这些发现,达特于1925年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这个化石所属的个体是似人和似猿性状的混合体,是已发现的与人的系统最相近的一种灭绝的猿。由于发现于非洲的最南部,因而汤恩头骨所属个体的种被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达特的文章发表后,受到英国解剖学界和人类学界许多权威的嘲笑。他们认为这个化石不过是一个早期猿类化石。在随后的10多年中,由于倍受瞩目的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这个头骨很少再被人提起。
1936年,在南非德兰士瓦的斯特克方丹采石场又爆破出一批化石。其中,有一个完整的头骨与汤恩头骨极为相似。此后,又在南非的克罗姆德莱、马卡潘斯盖特、斯瓦特克兰斯三处地点陆续发现了类似的化石。到50年代,在上述五个地点,总共发现了70多件南方古猿化石。学术界将在南非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归为一个属两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和南方古猿粗壮种(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或称纤细型南方古猿(gracile australopithecine)和粗壮型南方古猿(robust australopithecine),并逐渐确立了南方古猿作为早期人类祖先的地位。
这里需要指出,虽然南方古猿在名称上仍叫做古猿,但实际上已经是人科(Hominidae)的成员了。国际古生物学命名规则规定,一个种属一旦定名,就不可以随便改动其名称了。因此,古猿之称沿用至今。
(3)东非的发现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非洲寻找人类化石的活动,逐渐转移到东非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东非的地质特点是,存在一条由南到北的大裂谷,其地表为一系列峡谷和湖泊。这个地区有几百万年以来大量火山喷发造成的火山沉积,这为同位素年代测定提供了良好材料。因而,埋藏在这些火山层中的化石的年代,可以被准确地测定出来。
1959年7月17日,经过30年的寻找,古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及其妻子玛丽·利基(Mary Leakey),终于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一个粗壮型南方古猿近乎完整的头骨和一根小腿骨。头骨特别粗壮,牙床上带有硕大的臼齿。利基夫妇将这个头骨所属个体的种命名为鲍氏东非人(Zinjanthropus boisei),后又改为南方古猿鲍氏种(Australopithecus boisei)。他们认为,鲍氏种是粗壮种的东非变体。属名Zinjanthropus的意思是“东非的人”,而boisei这个种名则缘于鲍伊斯(Charles Boise)。他曾支持过利基一家在东非的工作。用钾-氩法测定化石的年代,确定“东非人”生活在175万年前。在这次发掘中,还发现了石器和灭绝动物的被打碎的骨片(似乎是为取食营养高的骨髓而造成的)。“东非人”是否已能够制造石器,甚至狩猎动物呢?从头骨来判断,要完成这样复杂的技术操作和劳动,其脑子还是太小了。如果这些石器不是“东非人”制造的,那么又是谁制造的?
1960年,在发现“东非人”头骨地点的附近,路易斯·利基的儿子乔纳森·利基(Jonathan Leakey)发现了一个10~11岁小孩的部分头盖骨和下颌骨,不同年龄人的手骨,一根成年人的锁骨和近乎完整的足骨。1963年,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了一件头骨和附有大部分牙齿的下颌骨。对这些化石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比“东非人”更进步的人。其脑量比“东非人”几乎大出50%,头骨的形状更为进步,牙齿比“东非人”小,生活于178万年前。根据达特的建议,路易斯·利基等将其命名为“能人”(Homo habilis),作为人属的第一个早期成员。Homo habilis 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手巧的人”或“有技能的人”。
路易斯·利基相信,那些在“东非人”的发掘中找到的石器是“能人”制造的,破骨片也是“能人”打碎的。他认为,虽然南方古猿是人类早期祖先的一部分,但只有“能人”才继续向后一阶段的人类演化,并最终产生现代人。“东非人”和东非“能人”的发现,也是两种类型的人科成员同时生活于同一地区的最早的证据。此后,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又发现了一批“能人”化石。其中最重要的,是1972年路易斯·利基的另一个儿子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东岸发现的编号为KNM-ER1470的头骨。
从60年代开始,在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谷和阿法地区的哈达尔,发现了大量的南方古猿化石,包括从约350万年前到150万年前的人科化石。其中,1973年在哈达尔发现的构成一个膝关节的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的两段骨头,已显示出具有直立行走功能。这些化石的年代为350万年前。197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松(Donald Johanson)在同一地区发现了一具女人的大部分骨架,命名为“露西(Lucy)”。根据对她的骨盆、脊柱和膝盖骨的研究,可以肯定她是两足直立行走的,生存年代测定为340万年前。
1976年,玛丽·利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里地区,发现了一组凝结于火山灰中的人类足迹。这组370万年前留下的足迹相当完好,对其进行的年代测定也相当可靠。根据对足弓形态和步态的分析,可以认定是直立行走时留下的。上述发现是人类两足直立行走最早的证据。
根据对哈达尔和莱托里化石的对比研究,约翰松等认为,这两个地点的标本非常相似,即都能完全两足直立行走,且都有较小的脑子和大的犬齿,故属一类,应归入一个新种--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他们认为,阿法种的一些性状介于猿与人之间,但其似猿的性状在明显向人的方向转变。因而,阿法种既是南方古猿非洲种的祖先,又是“能人”的祖先。阿法种一方面经过南方古猿非洲种变成粗壮种和鲍氏种,最终灭绝,另一方面发展成“能人”,再到直立人和智人。
到90年代初,在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已达5个种,即非洲种、阿法种、粗壮种、鲍氏种和埃塞俄比亚种。这五种南方古猿分别归类为前面所述的南方古猿纤细型和粗壮型。非洲种和阿法种属于纤细型。其中,阿法种年代较早,以“露西”为代表;非洲种则年代稍晚,并且只在南非有发现。其余3个种属于粗壮型的南方古猿。埃塞俄比亚种是根据一块250万年前的下颌骨命名的。这块化石1967年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南部。许多古人类学家不承认这个种,认为应将其归入鲍氏种。
90年代以后,东非的早期人类化石研究又获得了新的突破。199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怀特(Tim White)等宣布,他们在埃塞俄比亚阿法盆地发现了440万年前的大量人科化石,并命名为南方古猿始祖种(Australopithecus ramidus)。ramid在阿法语(当地的一种部落语言)中是“根”的意思。以此命名所发现的化石,表示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直接祖先。在此之后,理查德·利基的妻子梅亚维·利基(Meave Leakey),与美国古人类学家沃克(Alan Walker),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西岸,又发现了4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定名为南方古猿湖畔种(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由于学术界对始祖种的人科地位还有不同看法,因此通常都认为湖畔种是最早能直立行走的人科成员。
(4)从南方古猿看人类演化
自1924年达特首次发现南方古猿化石起,至今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已达7个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的南方古猿化石的不断发现,以及对所发现的化石进行的多学科研究,使学术界对涉及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过程有了新的理解。首先,确立了南方古猿在整个人类演化系统上的地位。近年发现的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使得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与遗传学家通过DNA研究计算出的人猿分离时间更为接近;其次,南方古猿属内各个种,在化石特征、生存年代、与后期的人属在演化上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使得人类学家认识到,人类的演化过程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南方古猿的几个种同时生存,但只有一个种群向人属的方向演化,而其余的种群最终都灭绝了。这说明人类的演化是按照“树丛(bush)”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直线状方式进化的。这一点对于丰富生物进化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方古猿的发现与研究,加深了人类对自身起源与演化过程的了解,推动了古人类学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利基家族对东非古人类的发现和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东边的故事
学术界一般将人科分为南方古猿属、能人属、直立人属和智人属。南方古猿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科成员。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南方古猿脑子扩大,并逐渐获得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的能力,从而向人属的方向转化的呢?
1500万年前的非洲,从西到东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居住着形形色色的灵长类动物,其中包括很多种类的猴子和古猿。可是在随后的几百万年里,那里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生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时,非洲大陆东部下面的地壳沿着红海,经过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裂开。结果,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陆地像起泡那样地上升,形成了海拔270米以上的高地。这些高大的隆起不仅改变了非洲的地貌,也改变了非洲的气候。它破坏了以前从西到东一贯的气流,使东部成为少雨的地区,丧失了森林生存的条件。连续的森林开始断裂成一片片的小树林,形成片林、疏林和灌木丛。大约在1200万年前,持续的地质构造力量使这里的环境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形成了一条从北到南长而弯曲的峡谷。大峡谷的存在造成了两种生物学效应:一是形成了妨碍峡谷东西两侧动物群交流的屏障;二是进一步促进了镶嵌型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的专家认为,这种东西向的屏障对于人和猿的分支进化是极为重要的--使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的群体分成两部分。大峡谷西部的群体生活在湿润的树丛环境,最终成为现代的非洲猿类。而大峡谷东部的群体,为了适应开阔环境中的生活,发展了一套全新的技能(两足直立行走、解放上肢、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从而经过南方古猿向人属方向转化。法国古人类学家科庞(Yves Coppens)将这种演化的模式叫做“东边的故事”。
(6)非洲还是亚洲
达尔文在1871年提出,人类的诞生地是非洲。他的理由是,与人类最相近的两种猿--大猩猩和黑猩猩都生存在非洲。当时,在非洲还没有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加之许多人认为,像人类这样高贵的万物之灵不可能起源于黑暗的非洲大陆。所以,达尔文的观点没有被普遍接受。但如前所述,自从1924年起陆续在非洲发现了多达7个种的南方古猿化石。经过多年的争论,南方古猿已被人类学界一致归于人的系统。其形态远比亚洲的猿人(直立人)原始,年代也比后者要早。由于比南方古猿更古老的化石(如腊玛古猿等),在人类演化系统上的地位还不确定,而且目前的趋势是否定的,所以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而且,在非洲以外的地区,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肯定是南方古猿的化石。所以,目前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起源地应该在非洲。
由此看来,人类起源地的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实际上问题远非那么简单,非洲起源说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根据现有的各方面的证据,包括化石的、分子生物学的以及古生态学的资料,一般估计人类最早应起源于约 700万年前。但目前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仅为440万年前。早于这个年代的人类化石只有零星发现,并且对它们的鉴定还不确定。此外,在非洲至今还没有找到介于南方古猿属和人属之间的过渡类型。所以,现在还不能肯定非洲是人类最早起源的地方。这样,人类学界有一部分人在考虑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早在19世纪后期,德国学者海克尔(Ernst Haeckel)就曾提出,亚洲的长臂猿、猩猩与人的相似程度,大于非洲猿类与人类的相似程度。因此,人类也可能起源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其理由大致有三:其一,青藏高原的隆起所造成的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与东非极为相似;其二,根据古哺乳动物的研究,在过去的1000万年里,东非和东亚有许多相同的动物门类,表明两地的古环境、古气候相当接近;其三,在中国已经发现多种古猿化石,更发掘出了丰富的直立人及其以后阶段的人类化石,以及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至于中国究竟是不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要解开这个谜,还有待更多的化石证据和深入的研究。

人是上帝造的。这个可以肯定。以进化论为首的异端邪说拼命想否定这一事实。于是上演了一幕幕认猪作父、认猴作父的闹剧……
进化论者说,宇宙源于大爆炸,没有缘故的大爆炸,所有物质集合在一个点里,不断旋转,突然爆炸,天哪!只是我想问问,既然物质是在一个点里旋转,那么因为惯性爆炸后它们应该以相同的方向自转,可为什么已知的行星里有80多个是反方向自转呢?为什么?因为上帝早已知道会有这么愚蠢的人,故意留下证据讽刺他们。
同时,物质从何而来?能量从何而来?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自然界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能量。那只有一个答案:有一位超自然的创造者。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看看里面成千上万的组织有条不紊的工作,您能相信这是偶然进化来的?进化论用氮14-碳14衰变法测算化石的年龄,他们从来不敢说这种测算方法的前提:1,动物死的的时候就完全不存在C14;2,至少地球磁场不能改变(事实上,过去150年地球磁场就减弱了10%);3,外界环境不能有任何改变。事实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条件哪怕一个都不可能满足,况且氮14衰变到碳14的周期仅仅是5720年,他们是怎么测出几百万年的?其实他们为何要从化石做文章,因为死无对证啊。难道活着的植物测算不出年龄吗?当然能。也有过测算,但进化论者只字不提,因为地球现存活着的植物,有1000年的,2000年的,4000年的,就是没有超过4500年的,因为那之前有一场大洪水。
还有,进化论者说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或更多。我们今天都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在逐渐变慢,最保守的算法每10年慢一秒,圣经说地球只有6000多岁,这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您相信地球有46亿年,那么算一下46亿年前的自转速度吧,没错,负数!
进化论所谓的化石,没有一具是介乎两个物种之间的化石,这是他们的致命伤。以前他们将始祖鸟奉为至宝,直到近些年人们发现活着的翼端有爪、嘴里有牙的鸟以后,他们便销声匿迹了,以至于今天他们再也不敢大肆宣扬他们的化石证据了。他们把物种之间的进化解释为基因突变,但他们穷尽所能的试验最终证明,基因突变只能给生物带来灾难。他们荒谬的推理假说实在没有必要再罗列下去了……
不妨看看上帝借圣经告诉我们什么:4000多年前,上帝对约伯说:”你能发出闪电,叫它行去,使它对你说:‘我们在这里’?”直到19世纪一个叫富兰克林的不要命的科学家捕捉到了闪电,2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短信、打电话的时候才晓得上帝的奇妙。2700年前,上帝皆先知以赛亚的口告诉人们地球是圆的:“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3000多年前大卫王的诗歌里就告诉人们空气有重量:“下流人真是虚空,上流人也是虚假;放在天平里就必浮起,他们一共比空气还轻”,直到3000年后科学发现了分子,才追赶上这一处圣经的脚步;挪亚大洪水的时候,圣经记载: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科学家直到1977年才在海底发现有泉源…………
关于考古,不得不说圣经里的预言。以赛亚提前150年准确预言波斯王居鲁士,不信的人曾毁谤说这预言是人为后补的,直到《死海古卷》的出土就都哑口无言;再看看以西结预言推罗的下场,居然一字不差。这样一本圣经,我找不出理由不相信它而去相信进化论。
比较一下就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愚妄。

这地球原来没有人类,我们的老祖宗从光音天来的时候,起初都会飞,等于有人认为外太空人飞到地球这个星球上来玩,在地球上玩久了以后,喜欢在地上抓些东西吃吃,结果,一吃就吃坏了,飞不起来,便留在地球上。 那么,我们要追问,光音天的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光音天是色界天中的一个天,以科学来讲,那是银河系统外,另一个外银河系统。假如说色界天的人是由无色天来的,那么,无色界天的人又从哪里来?如此追问下去,问题就大了,没完没了。前后,时间有没有前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说明时间是相对的,早在二千多年以前,释伽牟尼佛就说过宇宙间每个不同的世界,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就不同。月球的一天等于地球的一个月,太阳的一天等于地球的一年。所以,时间前后的问题究竟存在不存在? 有无,这也是哲学,科学所探索的问题,物质究竟灭还是不灭呢?唯物论说物质是万物的根本,宇宙唯一的实体,那么物质是绝对不灭的吗?人的生命是有?没有?灭?不灭?聚散,空中的湿气遇冷则聚成水滴,地上的水也可因日晒而散发掉,世间的一切无论是物质或生命、人际关系、种族关系等等,均在无常聚散中,你能找到一个永恒不变的吗?起止,这个宇宙世界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停止?我们的生命何时结束?人类的烦恼又何时了结?这些都是问题。看'圆觉经'不可随随便便看过去,这句经文包括了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等等那么多问题。 '念念相续,循环往复'。你看!奇怪啊!刚才提到'世界始终、生灭......'这些问题,到此却归结到念念相续的心理问题。我们心理的思想,每一念、每一念连接而来,前一个思想过去了,第二个思想你不用想它,它自然会生起来,相续不断。你说我睡觉就不想了,真的没有想?不是,还是念念在想,做梦就是想,有些梦自己知道,有很多梦醒来就忘掉了,以为没有梦,没有想,不对的。甚至睡觉那个境界就是念,我们一切众生如果没有睡眠的习气,没有睡觉这个念,就不会有睡觉这个现象出来。睡眠这个现象也是一念,这一念也就是无明来的。所以真正悟道、证道的大阿罗汉、大菩萨们断除了这一念,自可不必睡觉。你说我们人的心理现象就是念念相续,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烦恼也是一样,想停也停不住,抽刀断水水更流。如此'循环往复',就像绕圈子似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循环往复'这四个字是从中国的'易经'里面引用出来的,这个思想观念是中国文化本有,并非从佛学而得。不仅是人的心理状态如此,在太空里的物理现象也是如此,丢出去的东西,绕一圈又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 '种种取舍,皆是轮回'。因为我们有念头,有贪、嗔、痴、慢、疑等等念头,所以有所喜好,有所厌恶,有取有舍,有些东西丢得开,有些东西则抓得很牢,'种种取舍',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于是就形成了轮回。轮回就是在那里转圈子,忽东忽西,此上彼下,昏头转向,没完没了,跳不出来。 '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同流转'。成佛就是跳出这个轮回,不在这个圈子里转了。但是,佛说一切凡夫想了解成佛的境界,等于是迷迷糊糊在圈子里转,而想要了解整个绕圈子的事,怎么可能看得清楚呢?除非你跳出圈子外面来看,才会了解。没有跳出圈子,即使向你解释,你也无法明白,就如苏东坡描写庐山的名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在庐山里始终看不清庐山整体的实况。在没成佛以前,所讨论的佛境界,修行的境界,都堕在轮回中,都是轮回里的观念。 '若免轮回,无有是处'。佛答覆金刚藏菩萨的问题说:你若对众生本有之圆明觉性认识不清楚,在轮回流转中妄测圆明觉性,那么所有修行永远是走错路,想要跳出轮回,根本不可能。这个问题很严重。假如当时我在场的话,听了佛这样的答覆,我一定挟了书包就跑,为什么?因为不管你修净土也好,禅宗也好,天台也好,密宗也好,不管你怎么修,你还是没有跳出轮回,你还是凡夫。既然是凡夫,就无法认清佛的境界。很多人认为悟了道就有神通,能够看到什么光啦!可以听到什么声音啦!甚至打坐会飞起来,乃至认为入定是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可以不吃饭、不喝水,这些都是空话!都是凡夫的臆想、妄想、乱想。你要认得清楚的话,除非成佛。可是我既然成佛,又何必再跟你学? 所有佛讲这句话很严重,他告诉金刚藏菩萨,这是一个最大的秘密,你懂了这个秘密才可以成佛。佛在这里讲这句话,等于禅宗的祖师们一样,你一股求道的热忱进来,一棒子往你头上劈下去,打得你天旋地转,打得你不知如何应对。好在金刚藏菩萨打不倒,动都不动,还是求佛继续说下去。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这几句话多美!散发着高超的文学意境,多少诗人词家都借用了这些句子。'云驶月运,舟行岸移'这些词句,是否美得又要令一些人怀疑'圆觉经'是假的呢?什么是湛水?就是清水,一清到底,没有一丝污染,水底的沙子、石头、游鱼等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一点波纹都没有,波平如镜,清清湛湛。怎么'能摇湛水'?各位不妨做个实验,站在清湛的池水前,看着清水,将眼珠左右摇晃,你就会感觉到池水开始摇动了。事实上,水有没有动呢?--没有,根本是你的眼睛在动,而感觉上是以为水动。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比喻。佛在说法的时候,用了很多的比喻。你没有到达那个境界,要告诉你那个道理是很困难的,连对菩萨们都无法讲清楚,何况一般凡夫众生。所有佛说法婆心特切,你没有办法懂,还是想尽办法举了很多的比喻让你懂。可是,众生听了比喻,懂了没有?这里有一个故事--一个瞎子问人家说:'你们讲白,白是什么样子?请你告诉我。'那个人告诉他:'白就像冬天的雪一样。'瞎子没见过雪,还是不懂白是什么样子,又去问人家。另一人告诉他:'白呀!白就像面粉一样白啦!瞎子也没有见过面粉是啥样子,又去问另外一个人。刚好有只白鹅在那里,这个人就告诉他:'雪和面粉像白鹅一样白。'然后拉着瞎子的手摸摸白鹅的样子。这个时候白鹅'嘎!嘎!'叫了两声,瞎子恍然大悟地说:'哎呀!早不说,白就是'嘎'!'嘎'!嘛!'。接下来,佛又作了第二个比方。'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不知各位小时候有没有玩过香?把拜神的香在眼睛前面绕圈圈,就看到前面有个火圈。这个火圈是真的还是假的?学过物理的就晓得这是视觉上的假相,这个道理和看电影的道理一样。 '云驶月运',这是第三个比喻。夜里,我们抬头望月,看到月亮在动,其实,所看不是月亮动,而是旁边的云在飘,感觉上好像是月亮动。现代人把这个道理应用在舞台上,将人物后面的布景转动,看起来则像是舞台上的人在动。 '舟行岸移',坐在船上,不感觉船在动,只看到两岸的树往后移。大家都有搭火车的经验,火车刚开动时,没有感觉火车动,只看到车站及建筑物往后移动,甚至看到隔邻那节火车开了,结果是自己这边的火车开动。各位看释伽牟尼佛的这四个比喻妙不妙?他没有解释无明怎么生起的,众生本来是佛,又怎么生起无明变成凡夫?这些他都没有讲,他只讲了四个比方,最后加上四个字'亦复如是',说这些事情也是这个样子。这四个例子可以当禅宗的话头来参,真的,要好好去参。我经常告诉学科学的青年,先不要学佛法,把科学学通了,等于通于佛法了。这四个例子都是物理科学自然的现象,佛拿来当比喻,比喻得妙极了。善男子,诸旋末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因为大家都没有懂,所有佛又再解释。他说'诸旋末息',一切的东西,包括物理和心理,都在转动不停,都在旋转轮回,一切都在动,整个世界都在动,有个东西你叫它先停住不要动,做得到?'尚不可得',不可能嘛!现在我们都坐在这里,好像都停在这里没有动,对不对?不对,地球在动。再说内在,就当作我们打坐入定了,你觉得不动了。不动?身体里的心脏还在跳动,血液还在流动,细胞还在生灭,肠胃还在蠕动,都在动啊!五阴里的行阴,你停不了呀!'诸旋未息,彼物现住',这是不可能的!何况一切众生都在轮回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自己做不了主。内心里面的污垢、脏思想、坏念头多得不得了,好像台北晚上的垃圾车,播放著「少女的祈祷'美妙悦耳的音乐,里面则装一大堆赃东西。我们若未曾清净过,没有得到清净境界,没有达到佛的境界,怎么能够懂得佛的道理呢? '观佛圆觉而不旋复',自己没有达到清净的心,自己不了解一切众生的清净本性,如何回到本来清净的本性就不知道了。旋复就是转回到原来的地方去,譬如门锁,往右转是锁起来,往左转回来就打开来,就叫'旋复'。地球在转,太阳也绕着银河系转,整个天体都在转。我有时想大自然转得很有意思,地球由西向东转,东方的中国人写字,从右边写到左边,西方洋人写字则从左边写到右边。旋复就是要转回到佛原来的地方。因为转不回来,无法认清圆明觉性,所有无法明白为什么众生本来成佛又生出无明?假如无明是众生本有的,如来又为什么说本来是佛?众生本来是佛,'何时'又复生一切烦恼?于是产生前文已提到的这三种疑惑。

人是上帝造就的产物:1,人也是动物的一种,无可非意,人的特点,也就是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是完全直立行走,这是它的唯一标致。那么直立行走(或半直立行走)与趴行动物的区别在哪?那就是区别在四肢上,人有二只手,是用来与他人交流勾通的,大部份是用来用于脑力劳动的的工具,灵活性比较强;而其它趴行动物没有手,只有四只足,只是当做行走的工具。这就决定了直立(或半直立动物)在智慧上高于趴行动物。
人是上帝造就的产物:2,人类的起源就是现代的人,原始社会的人,与现代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使用的劳动生产工具不同,生理结构是完全相同的。甚至比现在代更智慧,从遗传学角度去看,原始是由最优秀雄性去传宗的,并不是象有些历史骗子说的那样,人起源于趴行动物,由于劳动创造了直立行走,纯属于胡言乱语,编造历史!因为人们都知到,所有的趴行动物,他们天天在劳动,也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直立行走动物......
人是上帝造就的产物:3,世界万物是有本源的,这是哲学唯物主义学说,人的人哪来的?只有上帝造人!现代也好,历史也好,很多史学家都在研究人的起源,可至今天全世界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因为很多人在坚守着所谓物质本源这个定律。用二个事可以说明:1,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学说,它的四个周期性,已被大多所谓资本国家所打破。2,全世界众多的科学家没有一个人,能把鸡生蛋,蛋生鸡研究明白的,因为这件事它骗不了别人.
人是上帝造就的产物:4,上帝在造就人类的同时,也造就了万物。它设定了动物是永恒的,但不是永存的;它设定了时间,微秒不差,使人类永远有白天和黑天,四季分明;不变的还是那些海洋,湖泊,变化的是海啸,干旱,洪涝...........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l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东非还出现了长达八千公里的断裂谷。由于这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致使世界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发展进化的呢?这些问题历来就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目前,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对古人类、各种猿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的研究,以及对现在世界各地的人和猿猴类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

一 人类的起源

在分类学上,现代人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哺乳纲、灵长目。在灵长目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最相似。但是,人类也具有类人猿所没有的特征:如直立行走;能够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有发达的大脑,可以思考问题,解决困难;还有复杂的语言,可以进行交流;等等。那么,人类与类人猿具有怎样的关系?人类是怎样起源的呢?

从古猿到人的过渡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①,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②,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如图)。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人类的祖先由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等。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此外,两足直立行走还使人类祖先的前肢从用来行走和支持身体中完全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大创造了条件。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如图)。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

一分钟了解起源与发展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答:后来出现了独立行走的个体。理论上将人类起源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古猿阶段;亦人亦猿阶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阶段。后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最早的人属 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制形态仍在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发展过程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

人类的诞生过程是什么?
答:这时,形态结构适于地面生活的古猿被选择下来得以生存和发展。最后又从古猿中分出一支向人类发展的支系——拉玛猿。当拉玛猿完全确立了直立姿态并且开始用手制造简单工具时,地球上奏响了其生命进行曲的最动人的乐章:人和猿分家了!人类诞生了!从此地球进入了光辉灿烂的人类历史的时代。此后,人类在地球生物...

人类是怎样来的
答:人类产生于东部非洲,大约在700万年前(这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时间),非洲的猴子产生了两个分支,一支发展成了现代的黑猩猩和大猩猩;另一支发展为南方古猿,后来发展成了现代的人类。从发掘的化石来看,地点是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直立人(Homoerectus) 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

人类的进化史
答:最早推断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是法国学者拉马克(Jean B. Lamark,1744—1829)。他在1809年发表《动物哲学》,首次提出“人类来源于猿”的科学假说。英国学者达尔文(C•Darwin,1809—1882)在《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说明人从“类人猿”发展而来。他认为物种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

人类的起源(包括过程和原因)
答:人类的起源: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继续发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们把这一发展过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由于化石材料的不断丰富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一分期法已不合用,国外学者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3个阶段;智人又分为...

人的起源发展及历程
答:人类起源理论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猿同源论、猿化人论、人猿同源论。以下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人的起源发展和历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从古猿到人的过渡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人类如何起源和演变发展的
答: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目前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人类的最早祖先是谁
答:据发掘实物估计,禄丰古猿身体有黑猩猩那样大小,吻部短缩,犬齿不发达,缺乏一般猿类常用的武器。然而,它们具有比其他动物略高一等的智力,加上经常在开阔的地面上活动,促使它们进一步手足分工。因此,有人认为禄丰古猿能用手抓握树枝或别的自然物进行防御和取食。既然如此,手已经分化出来,两条腿也...

人是怎么诞生的来到这个世界
答: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出现分歧并逐渐遍布全球。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尽管经过达尔文和其他学者超过100年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不同的观点和未解之谜。科学家们仍在努力填补这一知识的空白。这是人类早期就开始探讨的古老问题,但直到现在,科学家们还无法完全描绘出人类诞生全过程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