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所有女儿的名字 康熙所有皇子的名字

作者&投稿:福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女(1668—1671):玄烨的第一女。其母为玄焊庶妃张氏,与四女同母。康熙七年(1668)十一月二十日生。康熙十年(1671)十月殇,时年3岁。

  次女(167l一1673):玄烨之第二女。其母为玄烨庶妃董氏,即端嫔。康熙十年(1671)三月初九日生。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殇,时年3岁。

  三女[1673—1728):固伦公主。玄烨之第三女。其母为玄烨庶妃马佳氏,即荣妃,与长子承瑞、四子赛音察浑、六子长华、八子长生、十子允祉同母。康熙十二年(1673)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年(1691)元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嫁给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待氏乌尔衮,时年19岁。乌尔衮系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于鄂齐尔的次子,其母是清太宗皇太极之五女淑慧长公主。康熙四十三年(1704)乌尔衮袭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康熙十八年(1719)从征康熙,六十年(1721)车子军。康熙四十八年(1709)公主受封为固伦荣宪公主。雍正六年(1728)四二十一日去世,时年56岁。

  四女(1674—1678)玄烨之第四女。其母为玄烨庶妃张氏,与长女同母。康熙十三年(1674)月初十日生。康熙十七年(1678)殇,时年5岁。

  五女(1674—17l0):和硕公主。玄烨之第五女。其母为玄烨贵人兆佳氏。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凌王之次子噶尔臧。噶尔臧,乌梁罕氏。康熙四十三年(1704)袭喀喇沁杜凌郡王。康熙五十年(1711),因罪削爵。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设护卫长史,核贝勒例。康熙四十九年(1710)三月公主去世,时年37岁。

  六女(1679一1735):固伦公主。玄烨之第六女。其母为玄烨贵人郭络罗氏,与十九子允(礻禹)同母。康熙十八年(1679)五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时年19岁,受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敦多市多尔济系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之长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晋袭和硕亲王袭土谢图汗。四十一年(1702)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复封亲王。乾隆八年(1743)去世。康熙四十五年(1706)公主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雍正二年(1724)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去世,时年57岁。

  七女(1682.6—1682.8):玄炸之第七女。其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一子胤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九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二十一年(1682)六月初一日生,八月即疡。

  八女(1683.6—1683闰6月):玄烨之第八女。其母为玄烨皇贵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九日生,闰六月殇。

  九女(1683—1702):固伦公主.玄烨之第九女。其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一子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七女、十二女同母。康熙三十九年(1700)18岁时受封为和硕温宪公主,嫁给佟氏舜安颜。舜安颜是佟国维之孙。康熙四十八年因党附允祀,削其额驸,禁锢于家,后释免。雍正二年(1624)总督三凌班务,授领侍卫内大臣。是年去世。公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七月去世,时年20岁。雍正元年(1723)三月追赠为固伦温宪公主。

  十女(1685—1710):固伦公主。玄烨之第十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纳喇氏, 即通嫔.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2岁时受封为和硕纯悫公主。是年嫁与蒙古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台吉策凌。策凌是元太祖成古思汗二十世孙。康熙三十—年(1692),其祖父丹律携他自居地塔米尔投归清朝.玄烨十分高兴,授其为轻骑都尉留居京师入内廷学习。康熙四十五年与公主成婚,授和硕额驸,并赐贝子品级。奉命回驻塔米尔旧地.击败准噶尔兵入侵。康熙五十九年(1720)从傅尔丹多次击败准噶尔兵,授札萨克。雍正元年(1723)特诏封为多罗郡王。雍正二年(1724)驻守阿尔泰。雍正五年(1727)偕内大臣四格等赴楚库河与俄罗斯使节瓦萨立石定界签订“布连斯奇条约”。雍正九年(1731)大败准噶尔军获鄂登楚勒大捷,晋封为和硕亲王。赐银万两,又授其为喀尔喀大札萨克。雍正十年(1732)又获光显寺大捷,赐号超勇亲土,晋封固伦额驸。雍正十一年(1733)为定边左副将军进驻科布多。乾隆元年(1736)驻兵乌里苏雅苏台。乾隆六年(1741)清廷从土谢图汗部分出20旗赐予他,统称赛音诺额部。乾隆十五年(1750)去世,入祀京师贤良祠。公主于康熙四十九年(17l0)去世,时年26岁。雍正十年(1732)因策凌军功追赠为固伦纯悫公主。死后葬于京师郊外,后与策凌合葬。公主与策凌所生子成衮札布初被封为世子,策凌去世后袭爵为札萨克亲王兼盟长。

  十一女(1685—l 686);玄烨之十一女。其母为玄烨温僖贵妃钮枯禄氏,与十八子允礻我同母。康熙二十四年〔1685)九月二十七日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即殇。

  十二女(1686—1697):玄烨之十二女。其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子胤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七女、九女同母。康熙二十五年(1686)闰四月二十四日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卒,时年12岁。

  十三女(1687—1709):和硕公主。玄烨之十三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二十二子允祥、十五女同母。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一月二十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0岁时受封为和硕温恪公主。是年嫁与博尔济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仓津。仓津是蒙古翁牛持部札萨克多罗杜凌郡王毕里哀达赍次子,初名班第,赐名仓津。康熙三十二年(1693)袭封郡王。雍正五年(1727)以擅请准噶尔使入藏熬茶夺沦罪削职。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月公主去世,时年23岁。

  十四女(1689—1736):和硕公主。玄烨之十四女。其母为玄烨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初七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18岁时受封为和硕悫靖公主。是年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孙承运系振武将军甘肃提督孙思克之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袭父遗爵,封为一等男,康熙五十八年(1719)卒。乾隆元年(1736)公主去世,时年48岁。

  十五女(1691一1709):和硕公主。玄烨十五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二十二子允样、十三女同母,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初六日生,受封为和硕敦恪公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18岁时嫁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持氏台吉多尔济。多尔济于康熙五十八年(17l9)因罪革额驸,仍给台吉品级。康熙五十九年(1720)去世。康熙四十八年(1709)公主去世,时年l9岁。

  十六女(1695—1707):玄烨之十六女,其母为玄烨庶妃王氏。康熙三十四年(1695)十月二十一日生。康熙四十六年(1707)殇,时年13岁。

  十七女(1698一1700):玄烨之十七女。其母为玄烨庶妃刘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二月十二日生。康熙三十九年(1700)早疡,时年3岁。

  十八女(170l一1701):玄烨之十八女。其母为玄烨和嫔瓜尔佳氏,即敦怡皇贵妃。康熙四十年(1701)十月十八日生,生下不久即殇。

  十九女(1703—1705):玄烨之十九女。其母为玄烨庶妃高氏,即襄嫔,与二十九子允禝,三十子允禕同母。康熙四十二年(1703)二月十四日生。四十四年(1705)二月殇,时年3岁。

  二十女(1708—1708):玄烨之二十女。其母为玄烨庶妃钮祜禄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月初九日生,十二月即殇。

  养女(1671—1741):固伦公主。玄烨之弟恭亲王常宁之弟一女,
  其母为常宁庶福晋晋氏。康熙十年(1671)十月二十八日生。抚养宫中。康熙二十九年(1690)20岁时封为和硕纯禧公主。是年嫁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持氏台吉班第。班第系科尔沁郡王奇他持之从孙。累官内大臣、都统、右翼前锋统领。雍正四年(1726)卒。乾隆十八年(1753)追谥恭勤。康熙三十一年(1692)即公主嫁后的第三年,为其设护卫长史,视贝勒制。雍正元年(1723)二月晋封为固伦纯禧公主。班第卒后,公主居京帅。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初七日去世,时年71岁。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其中只有24个儿子、7个女儿活到成年。康熙诸子初随“承”、“保”、“长”等字、后均随“胤”字。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帝王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怡亲王胤祥逝后其名改回。

女儿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庶妃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庶妃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

儿子(按出生顺序)

承祜
承瑞
承庆
赛音察浑
长华
长生
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
皇长子胤禔,贝子品级,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承瑞、保成
万黼(幼殇,未序齿)
胤禶(幼殇,未序齿)
皇三子胤祉,诚隐郡王
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
皇五子胤祺,恒温亲王
皇六子胤祚,幼殇
皇七子胤佑,淳度亲王
皇八子胤祀,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胤禟,
皇十子胤誐,辅国公
皇十一子胤禌,幼殇
皇十二子胤祹,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胤禵,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胤禑,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谥曰恪,为庄恪亲王
皇十七子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胤祄,幼殇
皇十九子胤禝,幼殇
皇二十子胤祎,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胤祜,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胤祈,郡王品级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胤秘,诚恪亲王

只有封号没有名字,清入关后就没再纪录女子的名字了

真奇怪,看到别人回答的后,有个疑问,怎么康熙女儿大部分都早死呢?

康熙的女儿们都叫什么名字?~

  康熙女儿们的简历(共20女)

  皇长女,母庶妃张氏,康熙七年(1668年)十一月生,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殇,年四岁。

  皇二女,母端嫔董氏,康熙十年(1671年)三月初九生,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殇,年三岁。

  皇养女,康熙弟弟恭亲王常宁之女,康熙十年(1671年)生,乾隆六年(1741年)卒,年七十一岁。封和硕纯僖公主,又称“大公主”,嫁蒙古科尔沁部。

  皇三女,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二年(1673年)五月生,雍正六年(1726年)四月卒,年五十六岁。封固伦荣宪公主,又称“二公主”,嫁蒙古巴林部。

  皇四女,母庶妃张氏,康熙十三年(1674年)二月生,康熙十七年(1678年)殇,年五岁。

  皇五女,母庶妃兆佳氏,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生,康熙四十九年(1710 年 )三月卒,年三十七岁。封和硕端静公主,又称“三公主”,嫁蒙古喀喇沁部。

  皇六女,母庶妃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生,雍正十三年(1735年)三月卒,年五十七岁。封和硕恪靖公主,又称四公主,嫁蒙古喀尔喀部。

  皇七女,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生,八月即殇。

  皇八女,母皇贵妃佟佳氏,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生,一个月即殇。

  皇九女,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七月卒,年二十岁。封和硕温宪公主,又称“五公主”,嫁佟国维之孙舜安颜。

  皇十女,母庶妃那拉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生,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卒,年二十六岁。封和硕纯悫公主,又称“六公主”,嫁蒙古喀尔喀部。

  皇十一女,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九月生,二十五年(1686年)五月殇。年两岁。

  皇十二女,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闰四月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卒,年十二岁,又称“七公主”。

  皇十三女,母敏妃章佳氏,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六月难产而死,年二十三岁。封和硕温恪公主,又称“八公主”,嫁蒙古翁牛特部。

  皇十四女,母庶妃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二月生,乾隆元年(1736年)十一月卒,年四十八岁,封和硕悫靖公主,又称“九公主”,嫁散佚大臣一等男孙承运(三十一岁死)。

  皇十五女,母敬嫔章佳氏,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月生,四十八年(1709年)十二月卒,年十九岁。封和硕敦恪公主,又称“十公主”,嫁蒙古科尔沁部。

  皇十六女,母庶妃王氏,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月生;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月夭折,年十三岁,又称“十一公主”。

  皇十七女,母庶妃刘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二月生;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一月殇,年三岁。

  皇十八女,母和嫔瓜尔佳氏,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生,未足月即殇。

  皇十九女,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二月生;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殇,年三岁。

  皇二十女,母庶妃钮祜禄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生,十二月殇,未足两月

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祜、爱新觉罗·承庆、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胤禔 、爱新觉罗·长华 、爱新觉罗·胤礽、爱新觉罗·长生、爱新觉罗·万黼 、爱新觉罗·胤祉、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禶、爱新觉罗·胤祺、爱新觉罗·胤祚、爱新觉罗·胤祐、爱新觉罗·胤禩、爱新觉罗·胤禟、爱新觉罗·胤礻我 、爱新觉罗·胤礻禹 、爱新觉罗·胤禌、爱新觉罗·胤祹 、爱新觉罗·胤祥。
爱新觉罗·胤禵、爱新觉罗·胤禨、爱新觉罗·胤禑 、爱新觉罗·胤禄、爱新觉罗·胤礼、爱新觉罗·胤祄、爱新觉罗·胤禝 、爱新觉罗·胤祎、爱新觉罗·胤禧、爱新觉罗·胤祜、爱新觉罗·胤祁、爱新觉罗·胤秘 、爱新觉罗·胤禐。
1、 爱新觉罗·胤禔
爱新觉罗·允禔(zhi)(1672年-1735年),原名爱新觉罗·胤禔,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长兄。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
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允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2、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
3、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为改善民生,实行摊丁入亩,使中国人口的暴增。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4、爱新觉罗·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
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
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5、爱新觉罗·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自此即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
雍正三年(1725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4岁,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
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帝皇子

帮我女儿起个带熙字的好听的名字
答:可以叫熙怡,和乐得意思;也可以叫逸熙,今年是兔年,逸字里面有个兔。。。不过叫熙的好像很多啊。。。

康熙皇帝的所有妃子和所有女儿有多少个?不要资料、告诉我名字!
答:康熙十三五月初三皇七(序齿皇)胤礽难产世享贰贰岁葬清东陵景陵初谥’仁孝皇雍元改谥孝诚全部谥号:孝诚恭肃惠安淑懿恪敏俪襄圣仁皇 · 孝昭仁皇钮祜禄氏(-依陆漆吧三月依吧) 满洲镶黄旗辅政臣等公遏必隆于顺治十初妃康熙十六八月册封皇仅半于康熙十七二月二十六薨葬清东陵景陵谥号:孝昭静淑明...

熙字取名的寓意女孩
答:以熙字为名字的女孩。熙字,五行属性为火,本义为兴盛、吉祥;寓意为温柔美好;用作人名则有发达昌盛;幸福和顺之义。熙,汉语常用字(一级字),形声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熙”本义为曝晒、晒干;由晒(太阳照射)引申为光明、明亮,由光明引申为兴盛;又指玩乐,这个意义后来也写作“嬉”,由...

熙字取名女孩有寓意属羊最搭的名字有哪些?
答:熙纹 读xī wén,五行:水 水,康熙字典笔画:13画 10画,熙字的字义是:指光明。兴起,兴盛。和乐,吉祥的意思。纹:物品表面的皱痕,或指水面涟漪,常用来形容水波表面的涟漪。名字熙纹意指锦绣前程、勤劳善良、坚强不屈等之义。忞熙 读mǐn xī,五行:水 水,康熙字典笔画:8画 13画,忞字...

康熙皇帝的所有妃子和所有女儿有多少个?不要资料、告诉我名字!
答:母穆嫔;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皇女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

兔年带熙字的女孩名字
答:熙宁 慧熙 新熙 言熙 茶熙 熙茹 熙红 熙妍 熙媛 琳熙 熙加 熙筽 熙面 熙雅 熙琳 婧熙 熙楠 熙顶 熙雪 熙妮 熙贝 熙果 熙柯 熙娅 熙丽 碧熙 熙会 熙瑛 熙科 熙精 熙亭 熙妮 熙媄 熙琪 熙春 熙鞠 笑熙 熙周 熙雪 琦熙 兔年带熙字的女孩名字2 熙字,寓意为人俊杰,气宇...

二胎女儿四月十号左右出生,儿子马上两岁叫曹俊熙,女儿叫什么名字...
答:女儿叫曹俊斐,意指女儿一秀气都又文采斐然

熙和什么字搭配寓意好女孩名字
答:相信每对父母在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取名的时候都会选择读音好听,寓意好的字给孩子取名字,“熙”字给人的感觉就像从偶像剧中的人物名字,所以被很多的父母选择用来作为孩子的名字,那么“熙”字作为孩子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呢?和哪些字搭配起来寓意好呢?一起和我深入了解一下吧! ...

熙在人名里读什么
答:用熙字取名是有乐观、积极、光明、喜悦等不错的寓意。熙字取名推荐:芸熙:芸字具有美丽,美好,芳香迷人的意思,与熙字搭配很悦耳,寓指温柔恬静、和悦幸福、美丽大方。茵熙:茵字具有繁盛,茂盛,生机勃勃的意思,与熙字搭配很美观,寓指生机活力、朝气蓬勃、吉祥喜乐。以熙字开头的名字:熙姯 熙惋...

求清十二帝的后妃、皇子、女儿的详细名单!!!谢谢
答: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女儿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