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十二律分别是什么? 什么叫做五音十二律

作者&投稿:王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十二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种

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有时借代 “五音”。

扩展资料:

音原理

在声学中,声音的高低(如西洋音乐中的唱名Do、Re、Mi、Fa……)指的是与物体振动的频率。当我们取一简单物体用来定音高时(如竹管、丝弦),则它的频率与其长度是成反比的关系。如果物体的材质固定,长度愈长,声音愈低。

除此之外,当长度减为一半时,频率将变为原先的两倍;长度增成为原先的两倍时,频率成为原先的一半。我们将这种互为二倍数的特殊比例,定义为彼此互为“八度音”。

所以“三分损”(长度变为原先的2/3)与“三分益”(长度变为原先的4/3),彼此之间正是一个“八度音”的关系(4/3 是 2/3 的两倍)。由此,我们便可以从九九八十一的长度出发,试算前述藉由“三分损益”求得的长度,所得到的十二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音十二律





五音又称五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do re mi sol la.
十二律:古代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
另外,奇数各律称 “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五音十二律都是什么?~


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有时借代 “五音”。
(1)《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jue、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相当于12356,即:do、re、mi、sol、la。
(2)声韵学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分别与喉、齿、牙、舌、唇的不同发音部位相配。梁顾野王的《玉篇》卷末附图《沙门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以及宋陈彭年等的《广韵》卷末附《辨音五字法》都是这种分法。前者分为喉、舌、牙、齿、唇,所谓自内向外,后者分为唇、舌、齿、牙、喉,所谓自外向内。 戏曲演员准确地掌握了五音的部位,再配合“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运用,即能做到吐字准确,称为五音齐全,而不能准确掌握五音的演员,被称为五音不全。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 “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五音十二律分别指什么
答:五音十二律,汉族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五音十二律分别指什么,欢迎大家分享。 五音: 通常我们认识的音乐,由七个音符组成,按固定音名称为“C、D、E、F、G、A、B”,在简谱中记为“1、2、3、4、5、6、7”,用唱名则说成是“do、re、mi、fa、...

古代的音符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D、E、G、A五个音阶。而中国是最早采用"三分损益法"来计算音律的方法.中国古代五音阶,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计算相符,也接近于现代科学计算的音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关于五声和律吕的产生、演算,及其相互关系都贯穿着《周易》的精神,...

...十二律”的名称,以及“八音”乐器分类法?分别为那八类乐器,_百度...
答:十二律名称:黄钟、大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八音: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

音乐上的十二律是什么?
答:其中"十二平均律"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音律的形成各个民族都是不相同的 到现在位置像印度 东南亚的其它一些地区也保留着其它一些音律 从听觉的和谐音的角度来讲 十二平均律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 纯律是指两个音的声波震动的比例越单纯,则这两个音听起来会越和和谐,反之则越不和谐。这也是人类耳朵...

“五音十二律”中的“十二律”指的是哪十二律?
答:中国古代音乐节奏采用三分损益法分为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也就是现在的1`2`3`5`6`),后来发展到七声(也就是现在的1`2`3`4`5`6`7`).后来为了合乐和旋宫的需要,当时还确立了十二律制,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也就是我们平时...

音乐中的十二律和七声音阶是什么?
答:在音乐方面,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十二律和七声音阶。这十二律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七声音阶是宫、商、角、徵、羽五声和变徵、变宫。

中国的古典音乐中的音律有几个?各叫什么?
答:五音十二律 中国远古时代的古典音乐,是五声音阶。到了周代,增加了“变微”(Fa)和“变宫”(Si),形成七声音阶,因为当时“三分损益法”,已经日臻完善,使五音十二律用于实际的音乐活动之中。五音:宫、商、角、微、羽约等于简谱:1、2、3、5、6 十二律又分为:--阳声六律--黄钟、太簇约...

音律中的五音十二律是指哪五音,哪十二律?
答:中国例用五声音阶,宫(do)商(re)角(mi)徵(sol)羽(la) === 把一个八度用三分损益法细分为十二个半音。 (括号内为对应西方音名)黄钟(C)、大吕(C#)、太簇(D)、夹钟(D#)、姑洗(E)、仲吕(F)、蕤宾(F#)、林钟(G)、夷则(G#)、南吕(A)、无射(A#)、应钟(B)。 按三分损益...

“五音十二律”是什么呢?
答: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 “律”,偶数各律称“吕”,故...

十二音律
答:古乐十二律是古乐的十二调。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平分为十二个半音。早在公元前522年(即周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