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段佛经 佛经的经典段落

作者&投稿:矣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在世时,外魔常来扰乱。魔王波旬有一天对佛说:我将来一定要破坏你的佛法。佛说:佛法是正法,无任何力量可以破坏。魔说:到你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统统出家,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佛听了之后,落泪无语。
上述的描述在《佛说法灭尽经》中有所提及:

贤者阿难作礼白佛言:“世尊前后说法,威光独显。今大众会,光更不现,何故如此?必有缘故,愿闻其意。”佛默不应,如是至三。
佛告阿难:“吾涅盘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

这人是天魔波旬

求一段佛经~

《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一)人类殊胜,人身难得

  尔时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处?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处善业?”世尊告曰:“人间于天则是善处,得善利者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于如来法中得信根……。”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人为天善处,良友为善利,出家为善业,有漏尽无漏。
  比丘当知:三十三天着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四十二章经》

  若人寿百岁,远正不持戒,不如生一日,守戒正意禅。
  若人寿百岁,邪伪无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学正智。
  若人寿百岁,懈怠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进。
  若人寿百岁,不知大道义,不如生一日,学惟佛法要。
  《法句经·述千品》

  (二)人间缺陷与社会弊病

  一切归于尽,果熟亦当堕,
  合会必当散,有生必有死。
  《增一阿含经》卷二六《等见品》

  佛言: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在呼吸之间耳。
  《处女经》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法句经·无常品》

  (三)正命生活,得现法乐

  能善求财,得已能护,用以道理,如法惠施。
  《优婆塞戒经》卷七《般若波罗蜜品》

  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泥洹最快。
  《法句经·泥洹品》

  (四)知恩报恩

  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

  众生恩者,既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

  (五)敦伦尽分,尽职尽责

  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族为北方,
  僮使为下方,沙门为上方,诸有长者子,礼敬于诸方,
  敬顺不失时,死皆得生天。惠施及软言,利人多所益,
  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此四多负荷,任重如车轮。
  世间无此四,则无有孝养,此法在世间,智者所选择,
  行则获大果,名称远流布。
  《长阿含经》卷十-《善生经》

  (六)自塑人格,即人而佛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
  《杂阿含经》卷十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法句经》

  无害于天下,终身不遇害,慈念于一切,孰能以为怨?
  《法句经·刀杖品》

  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
  《杂阿含经》卷三二

  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法句经·吉祥品》

  爱人如爱己,率已以随人。
  《四十华严》卷十二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长阿念》卷十六《坚固经》

  (七)佛法在人间,菩提向心求

  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
  《华严经·十行品》

  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
  《华严经·十回向品》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疑问品》

  (八)布施奉献,利乐众生

  不求自乐,喜他得乐。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涅盘经·梵行品》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牛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身故,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佛说梵网经》卷下

  (九)王法政道

  人以王为命,王以法为身。世道既和平,佛祛由兹始。
  《四十华严》卷十二

  共同和合,欢乐不诤,同-一心,同-一教,合一水乳,共同游行。
  《中阿含经》卷五二《周那经》

  (十)建设人间净土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
  《维摩经·佛国品》

  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萨皆应修学。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句佛语是出自那一部佛经、
答:是出自《金刚经》的。摘录一段: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

...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记载于哪部佛经中?
答:这叫 《三世因果》这句话典故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有个年轻的一无所有的女孩,没有家人没有感受没有欢喜更没有悲伤的独自生活着。日子过得还好。媒婆也快把她住的门槛给踩烂了,但她一直不想结婚,因为她觉得还没见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个人。有一天,她去一个庙会散心,于万千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了...

请问这段佛经是什么意思
答:你这一段是出自《六祖坛经》那么六祖坛经有点深度的,未必能那么轻易理解,我现在用教内大德慧律法师的《六祖坛经》讲义来回答你 经文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

佛教佛经的一段谁知道全部告诉我谢谢
答:这不是佛经,是发愿文 〖据《莲池大师全集·诸经日诵集要》录校〗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

求一段比较帅气的佛经,比较佶屈聱牙的
答:佛法无戏论,不相信的人听了会说佛不好等等的话,这样你就有罪了。简单的一句佛经你去研究一下深入理解一下,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何况如说修行那。要是有心宣扬佛法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另外不能用佶屈聱牙来形容佛经。如果真是宣扬佛法佛经的句子那就太多了。比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

佛经为什么说“离世寻菩提,恰如寻兔角”,为什么虚幻之中也有真实,一...
答:因为,世间的万事万物,本身就是菩提自性变现的。菩提自性好比是大海,而世间的一切好比是波浪。离开波浪,去找大海,怎么可能找到呢?所以世间的一切,本身就是菩提。一切不好的行为,也是从菩提自性中流出的。《圆觉经》有一段经文说明此意——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

佛教的佛经中那一本那一段经文说明如何才是淫吗?没有男男之间只限男女之...
答:非夫妻的性行为,就属于邪霪。这个定义在佛经中到处都有。非夫妻,包括与动物、男男、女女……这些都是非夫妻。甚至于夫妻之间用肛门也属于邪霪(非道)。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出自哪本佛经
答: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智即般若生.出自《佛说四十二章经》。般若是离相智慧,一切诸佛如来皆从此中出。众生若常怀愚痴迷惑之心,便是断绝了了脱生死的心智;众生常住智慧心之中,离一切颠倒妄想,便是大解脱,即证如来无等伦最上智。

"一如"一词出自佛经哪里
答:有很多佛经,有“一如”一词:1.《首楞严三昧经》:“ 不二不异,名曰一如。”2.《信心铭》,以下是《信心铭》的一段经文:……眼若不眠 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 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 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 归复自然 ……

哪段佛经里提到了自在永在的创世之神?
答:在佛经里 不叫 “创世神”这么提问 估计别人没人回答了 你所说的“创世神” 应该是佛经中的“大梵天王”这个大梵王 因为是先于 咱们这个娑婆世界所诞生 又见证了娑婆世界和其中的众生万物的诞生 所以他强烈的认为 是他自己创造的世间万物 我给你摘抄段佛经 你看看:《长阿含经 (卷16) 第三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