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小升初经典奥数题,加答案,谢谢! 宝一中小升初经典奥数题,谢谢

作者&投稿:宜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书,书中有100个故事。每个人都按照顺序从某一个故事开始往后读。已知甲读了75个故事,乙读了60个故事,丙读了52个故事。那么甲、乙、丙都读过的故事至少有多少个?
首先我们可以先看其中两个人,比如甲、乙,为了保证两人都读过的尽量少,那么首先两人尽量读的不一样,那么两人都读过的至少有75+60-100=35个,那么丙还有读52个故事,首先他读的尽量不和这35个故事相同,但是又要连在一起,所以他读的尽量和甲读的相同,所以至少有52-(75-35)=12个是都读过的故事。

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说,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一位老师拿着这五座山岳的图片,并在图片上标出数字,他让五位学生来辨别,每人说出两个,学生回答如下:甲:2是嵩山,3是华山, 乙:4是衡山,2是嵩山, 丙:1是衡山,5是恒山, 丁:4是恒山,3是嵩山, 戊:2是华山,5是泰山。
老师发现五个学生都只是说对了一半,那么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
解答:

假设甲的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则2是泰山,3不是华山;因为每人都说对了半句,错了半句,因此可以推出戊说的前半句错误,后半句正确,即2不是华山,5是泰山。这就与甲说的"2是泰山"产生矛盾,所以假设错误。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甲说的前半句错误,后半句正确,即3是华山;由戊说的可知,2不是华山,5是泰山;由丙说的可知,5不是泰山,1是衡山;由乙所说的可知,4不是衡山,2是嵩山;由丁所说的可知,3不是嵩山,4是恒山,所以正确的说法是:1是衡山,2是嵩山,3是华山,4是衡山,5是泰山。
3、证明 + + + +…+ 在 与 之间。

分析】 ×10= < + + + +…+ < ×10=
×11= < + +…+ < ×11=
4、六位数 是6的倍数,这样的六位数有多少个?

解 因为6=2×3,且2与3互质,所以这个整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由六位数能被2整除,推知A可取0,2,4,6,8这五个值。再由六位数能被3整除,推知 3+A+B+A+B+A=3+3A+2B
能被3整除,故2B能被3整除。B可取0,3,6,9这4个值。由于B可以取4个值,A可以取5个值,题目没有要求A≠B,所以符合条件的六位数共有5×4=20(个)。

5、从0,2,3,6,7这五个数码中选出四个,可以组成多少个可以被8整除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分析】 16个。
提示:6320,3720,2360,2760,6032,3072,2736,7632,
7320,6720,7360,3760,7032,6072,2376,3672。
6、从前有三个和尚,一个讲真话,一个讲假话,另一个有时讲真话,有时讲假话。一天,一个智者遇到这三个和尚,他问第一位和尚:"你后面是哪位和尚?"和 尚回答:"讲真话的。"他又问第二个和尚:"你是哪一位?"得到的回答:"有时讲真话,有时讲假话。"他问第三位和尚:"你前面的是哪位和尚?"第三位和 尚回答说:"讲假话的。"根据他们的回答,智者马上分清了他们各是哪一位和尚,请你说出智者的答案。
解答:假设第一位和尚回答的是真话,即第二位和尚是"讲真话的"和尚,但第二位和尚却说自己是"有时讲真话,有时讲假话",这就引出了矛盾。所以第一位和尚回答的不是真话,即第二位和尚不是讲真话的和尚,当然他自己也不会是"讲真话的和尚",故只能是第三位和尚是讲真话的和尚。所 以第三位和尚回答的是真话,即第二位和尚是"讲假话的",由此可知,第一位和尚是有时讲真话,有时讲假话。
7、姐妹俩今年的年龄和是40岁,当姐姐像妹妹现在这样大时,妹妹的年龄恰好是姐姐年龄的一半.则姐姐今年多少岁.
姐妹俩的年龄分别是她们年龄差的3倍和2倍,即年龄比为3∶2,所

8、在一个圆环形的跑道上,甲、乙两人在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跑时,每隔16分相遇一次,如果两人速度不变,两人在同一地点沿相反方向跑时,每隔8分相遇一次,则甲乙跑完一圈各需要多长时间?
假设路程为1份 ,甲乙的速度差为 ,甲乙的速度和为 ,快得的速度是 ,慢的速度是 ,跑完一圈各需要 分钟, 分钟
9、一只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在210千米的河流中顺水而行时用了6小时,则返回原处需用多少小时.

水速:(210÷6)-25=10(千米/时)
返回原处所需要的时间:210÷(25-10)=14(小时).
10、46305乘以一个自然数a,乘积是一个整数的平方。求最小的a和这个整数。
a=3×5×7=105;46305×105=22052。
提示:完全平方数的所有质因数都是偶数次方。
11、如图,三角形ABC被分成了甲(阴影部分)、乙两部分, , , ,乙部分面积是甲部分面积的几倍?

连接 .
∵ ,
∴ ,
又∵ ,
∴ ,∴ , .
12、妈妈以每分钟 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到单位上班, 分钟后,小华跑步从家追赶妈妈
结果在距家 米的地方追上妈妈。小华每分钟跑多少米?

分钟妈妈走了 (米),在小华追上妈妈的过程中,妈妈又走了 (米),妈妈走这一段的时间是: (分钟),即是小华追上妈妈的时间。又知道小华跑的路程是 米,然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就可以求出小华每分钟跑多少米,即:小华的速度: (米
13、幼儿园买来了不少白兔、熊猫、长颈鹿塑料玩具,每个小朋友任意选择两件,那么不管怎样挑选,在任意七个小朋友中总有两个彼此选的玩具都相同,试说明道理.
【解】从三种玩具中挑选两件,搭配方式只能是下面六种:(兔、兔),(兔、熊猫),(兔、长颈鹿),(熊猫、熊猫),(熊猫、长颈鹿),(长颈鹿、长颈鹿)。把每种搭配方式看作一个抽屉,把7个小朋友看作物体,那么根据原理1,至少有两个物体要放进同一个抽屉里,也就是说,至少两人挑选玩具采用同一搭配方式,选的玩具相同
14、99张卡片上分别写着1~99.甲先从中抽走一张,然后乙再从中抽走一张,如此轮
下去.若最后的两张上的数是互质数,则甲胜;若最后剩下的两个数不是互质数,则乙胜.
问甲要想获胜应该怎样抽取卡片?
甲抽99,把剩下的数两两分组为(1,2)(3,4)…(97,98),无论乙抽何数,甲都抽同组中的另一个数.这样最后将剩下同一组中的两个数,这两数相邻必互质,甲胜.
15、100个和尚14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本题由中国古算名题“百僧分馍问题”演变而得。如果将大和尚、小和尚分别看作鸡和兔,馍看作腿,那么就成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来解。
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需馍300个,比实际多300-140=160(个)。现在以小和尚去换大和尚,每换一个总人数不变,而馍就要减少3——1=2(个),因为160÷2=80,故小和尚有80人,大和尚有
100-80=20(人)。
同样,也可以假设100人都是小和尚,同学们不妨自己试试。
在下面的例题中,我们只给出一种假设方法。
16、
解答: 原式 ( )

17、如图,三角形 的面积是 , 在 上,点 在 上,且 , , 与 交于点 .则四边形 的面积等于多少.

解答:连接 ,
根据燕尾定理, , ,
设 份,则 份, 份,

份。
所以

18、 , , 为 个小于 的质数, ,求这三个质数.
解答:因为三个质数之和为偶数,所以这三个质数必为两奇一偶,其中偶数只能是 ,另两个奇质数之和为 ,又因为这三个数都要小于 ,所以只能为 和 ,所以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 , .
19、6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到水龙头接水,水龙头注满6个人的水桶所需时间分别是5分钟、4分钟、3分钟、10分钟、7分钟、6分钟.现在只有这一个水龙头可用,问怎样安排这6人的打水次序,可使他们总的等候时间最短?这个最短时间是多少?

解答:第一个人接水时,包括他本人在内,共有6个人等候,第二个人接水时,有5个人等候; 第6个人接水时,只有他1个人等候.可见,等候的人越多(一开始时),接水时间应当越短,这样总的等候时间才会最少,因此,应当把接水时间按从少到多顺序排列等候接水,这个最短时间是 (分).
20、有一个长方体容器,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里面的水深6厘米(最大面为底面),如果把这个容器盖紧(不漏水),再朝左竖起来(最小面为底面),里面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解答:V=30×20×6=3600(立方厘米) h=3600÷(20×10)=18(厘米)
21、四位同学进行了一次乒乓球单打比赛,当比赛进行了若干场后,体育老师问他们分别比赛了多少场。这四位同学回答分别比了1、2、3、3场,老师说:“你们肯定有人记错了。”请问: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提示:从奇偶性来考虑)
每比赛一场四个人比赛的场次之和就增加两场,所以,四个人的比赛场数之和一定是偶数,但是在这次对话中,这四位同学回答分别比了1、2、3、3场一共9场这是不可能的。
22、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前3小时,甲因修车1小时,因此,乙领先于甲4千米。又经过3小时,甲反而领先了乙17千米,求二人的速度。
解答:后3小时,甲比乙多行了:4+17=21千米
每小时,甲比乙多行:21÷3=7千米

前3小时,如果甲不修车,能比乙多行21千米
甲修车1小时,比乙落后4千米
说明甲修车这1小时,少走了21+4=25千米
甲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
乙速度为每小时:25-7=18千米

23、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土地比师傅早2小时开工,当师傅生产了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徒弟少做20个零件。二人又生产2小时。师傅反而比徒弟多生产了10个。师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
解答:后面2小时,师傅比徒弟多生产了:10+20=30个
每小时,师傅比徒弟多生产:30÷2=15个
如果师徒同时开工,前4个小时,
师傅比徒弟多生产:15×4=60个
师傅比徒弟少2小时,比徒弟少生产20个
说明师傅2小时能生产:20+60=80个
师傅每小时生产:80÷2=40个
徒弟每小时生产:40-15=25个

24、甲每小时生产了12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8个零件。一次,甲乙同时生产同样多的零件,结果甲比乙提前5小时完成了任务。问:甲一共生产了多少零件
解答:如果甲也按乙的时间生产,能比乙多生产:
5×12=60个
每小时,甲比乙多生产:12-8=4个
乙的生产时间:60÷4=15小时
甲乙数量相同,为:15×8=120个

25、在28的前面连续写上若干个1993,得到一个多位数:199319931993.....1993199328,如果这个多位数能被11整除,哪么它最少是几位数?
(9+3)-(1-9)=2
8-2=6
6+2n≡0(mod11)
n最小为8,即在28前面写8个1993,这是一个4×8+2=34位数
26、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为1米,沿着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按任意尺寸锯成4条,每条又按任意尺寸锯成5小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块,如下图.问这60块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米?

原来的正方体有六个外表面,每个面的面积是1×1=1(平方米),无论后来锯成多少块,这六个外表面的6平方米总是被计入后来的小木块的表面积的.再考虑每锯一刀,就会得到两个1平方米的表面,1×2=2(平方米)

现在一共锯了:2+3+4=9(刀),

一共得到2×9=18(平方米)的表面.

因此,总的表面积为:6+(2+3+4)×2=24(平方米)。

这道题只要明白每锯一刀就会得到两个一平方米的表面,然后求出锯了多少刀,就可以求出总的表面积。
27、把30写成若干个连续自然数之和可以是:30=4+5+6+7+8=9+10+11
那么把2002写成若干个自然数之和可以是:
20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我们知道,连续n个自然数的求和公式是这样的:
假设第一个数是a,那么第n个数是a+n-1,它们的和是(a+a+n-1)*n/2,即(2a+n-1)n/2
所以 2002=(2a+n-1)n/2
(2a+n-1)n=4004=2*2*7*11*13
我们发现:当n为奇数时,2a+n-1为偶数;当n为偶数时,2a+n-1为奇数。也就是说,连个因数2不能分开。
(1).n=4,那么a=499,即2002=499+500+501+502
(2).n=4*7=28,那么a=58,即2002=58+59+60+...+84+85
(3).n=4*11=44,那么a=24,即2002=24+25+26+...+66+67
(4).n=4*13=52,那么a=13,即2002=13+14+15+...+63+64
(5).n=4*7*11=308,那么a=-147,舍去
当n取更大值时,a不再有解
所以此题一共有4解

28、在50以内,含有奇数个数约数的自然数有哪些?
思路: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自然数乘积的形式:N=a×b,其中a、b、N都是自然数。(质数P可以表示成:P=P×1)
也就是说一个自然数的约数都是成对出现的。如果约数个数是奇数个,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a=b,也就是说N是完全平方数。
所以此题的解是:1、4、9、16、25、36、49

29、有3种茶杯,每只售价分别为5元、7元和9元,张敏买了三种茶杯各若干只,且数量互不相等,共花了52元,若每种茶杯降价2元,那么就只要花36元,则其中他买了9元一只的多少只?
思路:若降价2元就少付52-36=16元,那么一共买了8个杯子。
设9元的买了x个,7元的买了y个,那么5元的买了(8-x-y)个
列方程:9x+7y+5(8-x-y)=52
得到关系式:2x+y=6
有如下两种可能:x=1, y=4;x=2, y=2
因为数量互补相等,所以9元的1个,7元的4个,5元的3个

30、世界杯中国队小组赛,5:00球迷开始进场,在进场之前,已有部分球迷在排队等候,假设5:00以后每分钟到的球迷人数固定不变。那么开6个进口处,40分钟之后就没有球迷排队了,如果开放4个进口处,80分钟之后就没有球迷排队等候了。要使20分钟之后就没有球迷等候,至少要开放多少个进口处?
思路:设每个口每分钟检入x人,每分钟排队y人,已经有a人排队。
40*6x=40y+a
80*4x=80y+a
两式相减,得 y=2x,a=160x
20分钟:20*Nx=20y+a,代入得到:20Nx=40x+160x,N=10
开放10个进口。

31、一次数学课堂练习有3道题,教师先写出一道,然后,每隔5分钟再写出一道,规定:(1)每个学生在教师写出一道新题时,如果原有题还没有做完,必须立即停下来转做新题。(2)做完一道题时,如果教师没有写出新题,就转做前面相邻未做完的题。做完这三道题的不同顺序共有多少种可能情况?
5种情况 枚举

32、王明回家距家门800米时,妹妹和一只小狗一齐向他奔来,王明每分钟走40米,妹妹每分钟跑50米,小狗每分钟跑160米,小狗遇到王明后用同样的速度不停地往返于王明和妹妹之间,当王明与妹妹相距80米时,小狗跑了多少米?
思路:相距80米时,一共已经走了:(800-80)÷(40+50)=8分钟
小狗跑了:8×160=1280 米

33、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则要迟到6小时,如果每小时行驶80千米,则要提前3个小时到达,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假设正点需要t小时,则
60*(t+6)=80*(t-3)
60*t+360=80*t-240
20t=600
t=30

则甲乙两地相距60*(30+6)=60*36=2160千米

34、把10个外表上一样的球,其中只有一个是次品,请你用天平只称三次,把次品找出来。
解:把10个球分成3个、3个、3个、1个四组,将四组球及其重量分别用A、B、C、D表示。把A、B两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去称,则
(1)若A=B,则A、B中都是正品,再称B、C。如B=C,显然D中的那个球是次品;如B>C,则次品在C中且次品比正品轻,再在C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如B<C,仿照B>C的情况也可得出结论。
(2)若A>B,则C、D中都是正品,再称B、C,则有B=C,或B<C(B>C不可能,为什么?)如B=C,则次品在A中且次品比正品重,再在A中取出2个球来称,便可得出结论;如B<C,仿前也可得出结论。
(3)若A<B,类似于A>B的情况,可分析得出结论。

35、图中图(1)和图(2)是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大长方形,在每个大长方形内放入四个如图(3)所示的小长方形,斜线区域是空下来的地方,已知大长方形的长比宽多6厘米,问:图(1),图(2)中画斜线的区域的周长哪个大?大多少?

解析:图(1)中画斜线区域的周长恰好等于大长方形的周长,图(2)中画斜线区域的周长明显比大长方形周长小。二者相差2?AB。

从图(2)的竖直方向看,AB=a-CD图(2)中大长方形的长是a+2b,宽是2b+CD,所以,(a+2b)-(2b+CD)=a-CD=6(厘米)故:图(1)中画斜线区域的周长比图(2)中画斜线区域的周长大,大12厘米。
36、求出图中梯形ABCD的面积,其中BC=56厘米。(单位:厘米)

解答:根据梯形面积公式,有:S梯=1/2×(AB+CD)×BC,又因为三角形ABC和C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B=BE,CD=CE,也就是:S梯=1/2×(AB+CD)×BC=1/2×BC×BC,所以得BC=56cm,所有有S梯=1 /2×56×56=1568

37、有一个数:111。。。。。。1()222。。。。。。2,()前面有100个1,()后面有100个2,它能被13整除,请问()里填什么数?
1
38、有红、白球若干个,若每次拿出1个红球和1个白球,当红球拿完时,还剩下50个白球;若每次拿走1个红球和3个白球,当白球拿完时,红球还剩下50个,那么这堆红球、白球共有多少个?

(3×50+50)÷(3-1)=100-红
100+50=150_白
100+150=250
39、计算:
原式
.

40、计算:
原式

.

41、在左边的乘法算式中,我、学、数、乐各代表四个不相同的数字。如果“乐”代表“9”,那么,“我”代表__,“数”代表__,“学”代表__。

解:由“乐”代表9,可推到“学”代表1,“数”代表6;由积是一个十位数,并且前两位数都是6,可推知“我”代表8。
说明:本题是把1992年5月25日第四版上谈祥柏先生写的“六一专稿”里一题变了一下形式。要推知“乐”、“学”、“数”各代表什么数字,只要运用所学的“自然数平方尾数性质”及进位的知识,就会立即得到结果。再推“我”代表几就稍难些。
需要用估值法:
因为800002<6661661161<900002
所以8≤我≤9显然,“我”只能是8。
42、在一条长 米的电线上,黄甲虫在 从右端以每分钟 厘米的速度向左端爬去, 红甲虫和蓝甲虫从左端分别以每分钟 厘米和 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红甲虫在什么时刻恰好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正中间?
8:30时黄甲虫距左端1200-15*10=1050(厘米)
设再经过t分钟,红甲虫位于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间。此时,红甲虫距蓝甲虫(13-11)t厘米,距黄甲虫[1050-(13+15)t]厘米,可得方程:(13-11)t=1050-(13+15)t,解得t=35。所以从8:30再过35分钟,即9:05时红甲虫恰好在蓝甲虫与黄甲虫的中间。

43、一列数 ,这239个数不是整数的所有分数的和是多少?
分析:如果直接去找不是整数的,然后加起来,会比较困难。可以换种思考的方式,先把它们全加起来,然后减去是整数的就可以了!
是整数,分子肯定是12的倍数,而1~239中,12的倍数有12,24,36,48……228
所以,所有分数的和是

①A、B、C三个水桶的总容积是1440升。如果A、B两桶装满水,C桶是空的;若将A桶水的全部和B桶水的三分之一倒入C桶,C桶恰好装满。求A、B、C三个水桶各是多少升?
答案:
设容积分别为A,B,C;则
A+B+C=1440;
A+B/3=C;
解得
A=2C-720;
B=3(720-C);
∴360<C<720即可

在百度文库里找找吧,那里有很多的

我去西南位育了

nn

小升初经典奥数题有些什么?要最容易考的。~

、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八万人,写作( )人,省略亿位后面尾数约是( )人。
2、“青山青水吹青风,青天青地立青松,青青柳枝青春日,青青读书青色中。”这首诗描写的是小朋友青青在大好春光里读书的美丽图画,诗的特点是“青”字很多,请你先数一数,再算一算“青”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比率是( )。
3、首次北京至拉萨的特快列车,2006年7月1日21:30始发,7月3日20:58到达,全程运行时间是( ),北京至拉萨铁路长4064千米,途中翻越的大山最高达5068米,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大约行( )千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一个圆形花坛,半径是3米,如果半径增加1米,那么花坛面积大约增加( )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7,另一个外项是( )
6、北京奥运会我国选手得冠军总数是( )枚。
7、在一幅比例是 的地图上,量得庐江站至合肥站的图上距离大约是10厘米,两站之间的实际铁路长约是( )千米
8、只列算式不计算:甲数是160,乙数是甲数的 ,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 )。
9、妈妈把2000元钱存人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年利率是2.70%,到期时妈妈可以取回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 )元。(利息税率为20%)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一个底角度数是( )。
二、判断题:(6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l、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 )
2、一次植树的成活率是90%,表示有10棵树没成活。 ( )
3、a是自然数,a的倒数是 。 ( )
4、圆的直径和周长成正比例。 ( )
5、面积相等的两三角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
6、比0.2大比0.6小的小数只有3个。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每小题2分)
1、小青和小柳完成同一件工作。小青要4小时,小柳要3小时。小青和小柳工作效率的比是( )
A、4:3 B、3:4 C、4:7 D、不能确定
2、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原长方形周长相比——(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长方形面积相比——( )
A、长方形大 B、平行四边形大 C、一样大 D、不能比较
3、表示一个城市一个月气温的变化情况,最好运用( )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扇形统计图
4、下列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扇形 D、圆
5、一根竹竿重约2( )
A、米 B、厘米 C、吨 D、千克
四、计算题:(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每小题1分)



2、求未知数x。(9分,每小题3分)

3、怎样简便怎样算。(15分,每小题3分)













五、列式方程或算式,并计算出得数:(6分,每小题3分)
1、125减去一个数的 的差是5,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加上它的120%等于4.4,这个数是多少?


六、操作计算。(10分)
1、画画算算。(5分,①2分,②3分)
①请你在右面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②量出相关数据,算出这个圆的面积。



2、青松村计划从杨柳河修一条水渠到村口,如果请你当工程师,请你根据下面的要求帮助青松村预算一下。(5分,①2分,②3分)

①怎样修水渠最短,在图上画出示意图。



②如果每千米花3万元的建修费,共需多少万元?


七、应用题。(19分)
1、营养学家建议:儿童每日喝水应不少于1500毫升,青青每天用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的水杯喝6满杯水,达到要求了吗?(4分)



2、2006年最大的台风叫“桑美”,风力每秒60米,比跑得最快的人的速度的4倍还多lO米,最快的人每秒跑多少米?(用方程解)(4分)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8小时完成,乙单独做8小时只能完成这项工程的 。这项工程如果由甲、乙两队合作,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4分)




4、下面是小青和小柳两个同学8次数学成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7分)

(1)(2分)第一次成绩小青是( ),小柳是( )。他们成绩中的最高分是 ( ),最低分是( )。
(2)(2分)小青第四次成绩比第三次提高了( )%。小柳第四次成绩比第三次下降了( )%。
(3)(2分)八次成绩的平均分小青是( ),小柳是( )。
(4)(1分)请你根据统计图,用简短的话,分别评价一下小青和小柳的数学学习情况。
八、选做题(10分)
1、在图中用阴影表示 公顷。(3分)

2、据统计:回收5吨废纸能造新纸4吨,相当于少砍85棵树,某造纸厂去年回收废纸1200吨。请你通过计算,用数据说明回收废纸的好处。(3分)



语文
⒈填字、组成成语。(共8分)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一( )不( )

⒉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共11分)

⒊ 写出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及其作者。(共4分)

⒋ 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共3分)

⑴ “读书好”的意思:

⑵ “好读书”的意思:

⑶ “读好书”的意思:

⒌ 给句子中画横线的字注音。(共2分)

我看着( )试卷,心里异常着( )急,我知从何着( )手,更谈不上有什么高着( )

⒍ 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文言文的括号内。(共2分)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38.6亿立方米,( )淡水只占2.53%;( )对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的淡水( )占淡水总储量的0.31%。( )万物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言,用之不竭的。

节约用水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当物之急。

备选词语:

①而 ②因此 ③其中 ④只 ⑤可见 ⑥仅 ⑦这样 ⑧从而

⒎有些句子由于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或停顿的地方不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请你写出下面这句话的三种不同意思。(共3分)

我扶你走吧:⒈ ⒉ ⒊

⒏写出下句,并在括号里填写出的是哪个季节?(共16分)

⑴ 月落乌啼霜满天, ( )

⑵ 碧玉妆成一树高, ( )

⑶ 梅子黄时日日晴, ( )

⑷ 千山鸟飞绝, ( )

⑸ 接天莲叶无究碧, ( )

⑹ 墙角数枝梅, ( )

⑺ 可怜九月初三夜, ( )

⑻ 天街小雨润如酥, ( )

⒐ 读一读,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层次清楚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再填空。(共8分)

( )因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在二丈四丈围圆。

( )内有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大,

( )海外有国家名日傲强国。

( )甚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逐有灵通之 意。

(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例有芝兰相衬。

(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块仙石。

二、生活常识填空(共5分)

⒈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紧急情况,这时,我们通过拨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求助,所以我们应记住一些紧急求助的电话号码。其中火警、治安报警、交通事故、医疗急救的电话号码排序正确的是( )。

....鬼知道宝一中小是哪省哪市的学校 - -

经典小升初奥数题和答案
答:小升高 数学奥数 91好课 超越篇视频课程 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Jy8rvhzoCVdH0aHEilB2g 提取码: icig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奥数题答案
答:15. 小林家有大、小两个鱼缸,原来两个鱼缸里的金鱼条数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4条放到大鱼缸里,这时大鱼缸里的金鱼条数是小鱼缸里的2倍,小鱼缸里原来有鱼多少条? 答案:原来大、小两个鱼缸里鱼的条数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4条给大鱼缸,这时大鱼缸里的鱼比小鱼缸里的鱼多8条。变化以后大鱼缸里的金鱼条数...

奥数题及答案四年级650道
答:答:四位数的千位数字是1,百位数字(设为a)可在0、2、3、4、5、6、7中选择,这时三位数的百位数字是9-a;四位数字的十位数字设为b,可在剩下的6个数字中选择,三位数的十位数字是9-b。四位数的个位数字c可以在剩下的4个数字中选择,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9-c。因此,所说的四位数有7×6×4=168个。 2、...

小升初奥数题20道给我中等一点点,不要太难,也不要太简单。
答:这道题求山洞的长度也就相当于求桥长,我们就必须知道总路程和车长,车长是已知条件,那么我们就要利用题中所给的车速和通过时间求出总路程。 总路程: 山洞长: (米)答:这个山洞长60米。和倍问题1. 秦奋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秦奋年龄的4倍,问秦奋和妈妈各是多少岁?我们把秦奋的年龄作为1倍...

50道小学五年级奥数题(有答案,行程问题)
答:2013-05-04 一道行程问题五年级的奥数题。有一道算式不理解。 4 2008-05-07 五年级奥数题 行程问题 1 2012-03-24 奥数题求答:小学奥数解法与专题五年级专题3行程问题答案。。急... 2 2012-04-21 求解五年级奥数题——行程问题(车长问题) 。 4 2012-08-15 一奥数题,五年级的,火车行程问题。

小升初奥数题
答:回答量:1.2万 采纳率:28% 帮助的人:138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小升初奥数题包括:行程、工程、染色问题,数论(质数合数、奇偶、完全平方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应用题(牛吃草之类的),巧算等有很多题在网上都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100到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题目及答案
答:小学五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 在日常生活和解答数学问题时,经常要进行计算,在数学课里我们学习了一些...直到最后一个数是0.01,因此,式中共有100个数而式子中的运算都是两个数相加接着减两个数,再加两个...当x取最大值7时,y有最大值39+7=46,当x取最小值0时,y有最小值39+0=39。 答:这个班最多有...

关于六年级奥数题的答案
答:答:丙帮助甲搬运3小时,帮助乙搬运5小时 解本题的关键,是先算出三人共同搬运两个仓库的时间.本题计算当然也可以整数化,设搬运一个仓库全部工作量为 60.甲每小时搬运 6,乙每小时搬运 5,丙每小时搬运4 三人共同搬完,需要 60 × 2÷(6+ 5+ 4)= 8(小时) 甲需丙帮助搬运 (60- 6× 8)÷ 4= 3(小时...

五年级上册的奥数题(要有解释和答案)
答:答:其他年级的画共有3幅。 --- 7、有若干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数,它是3的倍数或4的倍数,其中标有3的倍数的卡片占2/3,标有4的倍数的卡片占3/4,标有12的倍数的卡片有15张。那么,这些卡片一共有多少张? 解:12的倍数有2/3+3/4-1=5/12,15/(5/12)=36(张) 答:这些卡片一共有36张。 -- ...

求小学阶段经典奥数题(“小升初”可能会考到的,谢谢)
答:求小学阶段经典奥数题(“小升初”可能会考到的,谢谢) 请给我一些例题以及该例题的详细解析与答案(全面一点,各种方面都有,最好是一个例题和这个例题题型相似的题),最好是在90--100题以内,谢谢,万分感谢!!!... 请给我一些例题以及该例题的详细解析与答案(全面一点,各种方面都有,最好是一个例题和这个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