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老北京都有哪些美食? 老北京有哪些美食?

作者&投稿:溥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丶甜丶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艾窝窝

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爱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 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可见这种食品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丶芝麻仁丶瓜子仁丶青梅丶金糕丶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 食品。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爱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颐》一书中找到了说明。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爱窝窝。”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爱窝窝”。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间,明代《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爱窝窝。

爱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丶瓜仁丶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挫。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爱窝窝。”还注说:“爱窝窝,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极烂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馅,用面粉团成圆形,大小不一,视价而异,可以冷食。”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

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丶桃仁丶瓜仁等辅料。山药鲜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丶精纤维及维生素等成分,是中医传统的用药。中医认为山药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肺丶肾经,有补中益气丶补脾胃丶长肌肉丶止泻和健脾。固精丶益肺的功用。大枣更是中医和民间常用的滋补品,每100克干品含糖量63-76.3克,并含蛋白质丶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居各种鲜果之首,每100克鲜枣肉中含量达300-600毫克,人体利用率平均为86.3%。中医认为枣肉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丶养气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虚弱丶气血不足丶营卫不和丶贫血心悸丶烦躁多梦等症。卷果主料为山药丶大枣,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

制作方法:将山药1500克去皮剁碎,大枣500克去核,果料切碎,两料拌匀后稍加水和面粉,搅拌均匀,用油皮将拌匀的料裹包好,上笼蒸5分钟;准备消毒过的干净豆包布一块,将蒸得的原料趁热置于布上,捏成三角状长条,凉后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块,入七成热的油锅,炸成焦黄色时捞出;另用锅加油丶水丶桂花丶白糖,小火熬成糖稀,将炸得的卷果倒人,裹上糖汁,撒上白芝麻和白糖,软绵香甜,十分可口。因其有滋补作用,去南来顺饭庄用餐的食客每每点要,成为饭店的名牌小吃之一。

姜汁排叉儿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鲜姜去皮跺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为2厘米丶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成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入白糖,开锅后放饴糖丶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得的排叉入姜丝熬出的桂花饴糖中过蜜。

过蜜后的排叉成浅黄色,有酥丶甜丶香的特点,食用时有姜味。南城"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原料为面面粉丶苏打和盐,也用油炸,做法与姜丝排叉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过蜜,有酥丶脆丶味微咸的特点,爱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据《天桥小吃》作者张次溪先生说:"旧天桥有专门卖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纸包装,加上红商标,时过年送礼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腊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喜欢去买。

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它用上好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水开后,改用小火,将面粉倒人锅内,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自变成灰白色,不粘手时,取出稍晾成烫面。白糖用水化开,香草粉用水化开,适量鸡蛋液在碗内搅匀,分几次加入烫面中,最后一次加入奶油丶糖水丶香草粉水,揉搓均匀。

锅内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为后两种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烧至冒烟后,改用小火,此时将揉匀搅拌好的面团,500克分成40个均匀小球,人油锅前用手摁成圆饼,逐个下人油中,待饼膨起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即成。

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除奶油炸糕外,还有黄米面炸糕和江米面炸糕(用水磨米,质量最好),面均要加水和好后发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适当揉进一点碱。制作时抓一块面约50-60克,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坑儿,包进豆沙馅,将口封严,随包随入温油炸至金黄色。此种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很受欢迎。

还有一种烫面炸糕,先把水烧开后,倒人面粉搅拌均匀,面烫好后出锅分成大块,摊开晾凉,对上发面和适量碱面,揉匀揪成小剂,摁扁,包上用红糖丶桂花丶面干拌匀制成的馅儿,用温油炸。此种炸糕外焦酥,里软嫩,易消化。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诗说:"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稀也。"

前人已将蜜麻花的原料讲得很清楚了。不过它用的面要用和好的发酵面对上碱,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时将发酵面分两块,一块擀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是上,再擀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长条,将长条一边摁薄,成坡形,把薄边和厚边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块。自小块中间开一刀口,然后打开,将薄的一面往里翻过去,厚的一边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花生油烧五成热,分批将坯子入油里炸过,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尽油,趁热放入温热的饴糖中泡一分钟,称过蜜,浸透后,捞在盘里晾凉就成了。要注意必须炸透,否则就会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质量不佳现象。

蜜麻花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南城的南来顺饭庄的蜜麻花由于常年制作。质量稳定,主要是放碱合适,没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匀,达到了松软绵润的质量要求,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与蜜麻花相似的还有蜜篦子,原料配制与蜜麻花完全一样,唯形状不同,它是三层擀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此外还有干糖麻花丶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而是滚上一层用熟面和 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丶酥丶脆的特点。

面 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面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丶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吃法呢?这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在事先将矾丶碱丶红糖丶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

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丶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萨其玛,汉语为金丝糕

焦 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焦圈是一种古老食品,制作比较麻烦,由于劳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愿制作,故有一段时间常断档。说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知道一个“焦圈俊王”,原是“南来顺”职工,已故去。他的技艺一般人不能与之相比,炸出的焦圈个个棕黄,大小一般,特别是具有香丶酥丶脆的特点,放在桌上,稍碰即碎,决无硬艮的感觉。

焦圈的制作,需用温水化开盐丶碱丶少许矾,加水拌和面粉成面团后,用手反复压揉面团,揉匀后放案板饧3个小时,然后把面团压扁,用刀切成5厘米宽的条,取成条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长扁片,厚约6厘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宽的剂(一般50克面切14小剂),每两个剂叠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间切一刀,两边不能切通,稍连一点,油烧至五成热时,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头下油锅,随即用筷子从中间撑开,使之成手镯形,定型后翻过来,炸至枣红色出锅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相传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也有记载:“人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糖火烧

北京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蛤蟆吐蜜又称豆陷烧饼

豆陷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蜜。

豌豆黄儿

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清官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丶细腻丶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制法是,将豌豆磨碎丶去皮丶洗净丶煮烂丶糖炒丶凝结丶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以仿膳饭庄所制最有名。

民间的糙豌豆黄儿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宫,"小枣糙豌豆黄儿"便是时令鲜品,小贩们一声"嗳这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来!"好象是给人们报出了春讯,带来了暖意。

"糙豌豆黄儿"是用白豌豆去皮,以两倍于豌豆的水,将豆焖烂,然后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枣搅拌均匀,放入大砂锅内,俟其冷却成坨后,扣出来,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放上小片金糕以为装点,通常都置于罩有湿蓝布的独轮车上去卖,经营此业的大多是京东平谷丶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乡。

"细豌豆黄儿"乃是清宫御膳房根据民间的小枣糙豌豆黄儿改进而成。其制法较精,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丶桂花,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属上品。民国以后,北海公园漪澜堂饭庄和仿膳茶社卖的即是细豌豆黄,以纸盒盛之,每盒十块。它与云豆糕丶小窝头等同称宫廷小吃。

1、热干面
新街口的稻香春门脸,有一个小小小极了的四川小吃店里的热干面一绝,好象只要2.5元哦

2、锅贴
从地百北边的胡同串向后海,中途会有一个小店,里面的锅贴一绝,也很便宜,两个MM吃,连汤不超过10元,超值!

3、兰州牛肉面
A、首都剧院斜对面(往南斜)有一个兰州牛肉面馆,门脸不大,卫生也一般,但味道真不错,4元一碗。
B、甘家口路口,东西走向方向,向西50米左右,路北(钓鱼台北门往西斜),名字不记得了,牛肉拉面、凉面(夏季供应)、各式小菜,小碗牛肉都很不错。
C、宣武门,过了SOGO向南一公里,有个小的牛肉拉面。

4、清真小吃
A、牛街卫生学校(绿顶)一带,陈记各式年糕(米的,面的),豆面糕(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旁边的烧羊肉,烧牛肉,出去CAMP带着吃。
B、地安门十字路口的清真小吃店,那个豌豆黄(个人认为)北京最好吃的????

5、卤煮火烧
A、东四四条口有一家国营饭店,那里的卤煮火烧很棒!
B、鼓楼东北角有一家小的卤煮火烧。
C、南横街“小肠陈”

6、凉面
A、新街口麦当劳对角有一个小面馆,凉面非常好。
B、阳光广场往北,眉州东坡小吃的凉面3元,极好吃!还有它的干绍面,地道!还有香油冻糕,那里的全是3、5元的吃的,最贵的是一扎西瓜汁8元,好喝!不过量比较小。
C、西单地下广场豆花庄的也不错。
D、还有八宝山,鲁谷小区那边的一家韩国餐馆。

7、炒肝和爆肚
A、前门胡同里廊坊二条的炒肝和爆肚冯。
B、前门鲜鱼口内天仙居炒肝,北京头一份!价格便宜,才1.9一碗,正宗老字号。
C、东直门外金键大厦东侧一楼,点爆肚时最好告诉服务员要黑的,那种比较好吃。

8、合勒面
朝阳门华普地下,到家尝有个什么老妈的小摊(忘记全名了),那里的合勒面一绝!8元

9、豆腐乳煮毛豆
在安德路上,往东,过了七中的第二个路口,转弯处。

10、羊肉烩面
地安门十字路口往北海后门方向有个气派的面馆,羊肉烩面(好象叫这个)好吃!10元

11、花生米
在55路线上有个四环市场,那的花生米有一种~说不上是什么一道菜的味道,我朋友说是回锅肉(有点象),10元3斤,绝好吃!

12、羊肉串
另外有N多人喜欢吃“老西安饭庄”的羊肉串,比较辣。

13、米粉
新街口豁口,老桂风米粉店,老字号,听说很好吃。

14、烧饼夹肉
A、颐和园北宫门往西的一条路(通向青龙桥大桥),有一家“马记烧饼铺”,那里的烧饼夹肉3块一个,还有杂碎汤,如果不吃里面的杂碎只要汤是免费的,随便喝。
B、通州电脑城旁边,那里的肉是酱的,味道特别好,记住一定要趁热吃。

15、凉拌莜面
市口莜面馆的凉拌莜面也很好吃,8块一碟虽然不便宜,不过营养价值肯定比白面高。

16、饺子
A、SOGO斜对面“妞妞饺子馆”。
B、宣内大街快到西单路口的天津百饺园,真的有一百种,环境也好,如果真吃饺子一点也不贵。他们那煮破一个,赔两个,所以还有可能吃不了,记得天津特味素不错。

17、油泼面
A、祁家豁子55路总站,下车就是,跟住家屋门差不多大的门脸儿,很正宗的西安风味,尤其是油泼面,全家吃饱吃好不超过20元。
B、要说西安风味,朝阳青年路南边731车站往西走200米左右有一家苏皇食堂,尤其是凉皮和肉夹馍,人间美味啊!

18、煎饼
翠微大厦北头,马路东边有家煎饼店,种类丰富,不同于街边煎饼车上的那种,常常排大队的。

19、肥肠
朝阳门,向南,二环外,富华大厦,东侧,胡同(东西走向)向东20米,在胡同北侧,有一小门脸,红色,名字忘了,专做肥肠,各种味道,非常棒!

20、粥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宏状元,不论甜粥咸粥都好喝得没话说,好几家店呢,车道沟,展览路,花园东路,安华西里一区什么地方都有。

21、其他
A、西四环内,定慧寺桥往北,第一个路口向东400米左右,路北,名字还是记不住了,那里的春饼超好!
B、和平门三千里烤肉附近有一家小馆,卖一种“燃面”,是宜宾特产,据说极香,不过不知道具体位置。
C、“小吃博览”在长安街的长安商场东侧旁边的一条南北大街里,虽然不全,但味还可以,酸菜鱼面不错,广式煎饺也好吃。

百度“老北京美食”

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萨其玛、焦圈、糖火烧、豌豆黄、豆馅烧饼,卤煮,奶酪,炸灌肠,月盛斋的酱牛羊肉,便宜坊焖炉烤鸭,全聚德的挂炉烤鸭,褡裢火烧,爆肚冯,奶油炸糕,白水羊头,炒肝,炒疙瘩,春饼,茯苓夹饼,芥末墩儿,京东肉饼,栗子糕,卤炸豆腐 ,螺蛳转 ,麻豆腐 ,玫瑰饼 ,蜜三刀 ,门钉肉饼,糊塌子等等~~~太多了,是在是懒得写了.....全吃一遍估计您的费点时间涨个一二十斤肉,呵呵~

个人推荐麻豆腐,豌豆黄,奶油炸糕,门钉肉饼,炸三角,奶酪,炒肝,杏仁茶。

烤鸭 驴打滚 豌豆黄

烤鸭

老北京小吃都有哪些~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烧、豌豆黄、炒肝、奶油炸糕。
老北京十三绝之驴打滚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 ‘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驴打滚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艾窝窝

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一年四季都有供应。艾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 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可见这种食品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 食品。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艾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钫》一书中找到了说明。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艾窝窝。”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艾窝窝”。
艾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挫。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爱窝窝。”还注说:“艾窝窝,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极烂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馅,用面粉团成圆形,大小不一,视价而异,可以冷食。”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

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山药鲜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精纤维及维生素等成分,是中医传统的用药。中医认为山药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肺、肾经,有补中益气、补脾胃、长肌肉、止泻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枣更是中医和民间常用的滋补品,每100克干品含糖量63-76.3克,并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居各种鲜果之首,每100克鲜枣肉中含量达300-600毫克,人体利用率平均为86.3%。中医认为枣肉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养气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贫血心悸、烦躁多梦等症。卷果主料为山药、大枣,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
制造方法:将山药1500克去皮剁碎,大枣500克去核,果料切碎,两料拌匀后稍加水和面粉,搅拌均匀,用油皮将拌匀的料裹包好,上笼蒸5分钟;准备消毒过的干净豆包布一块,将蒸得的原料趁热置于布上,捏成三角状长条,凉后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块,入七成热的油锅,炸成焦黄色时捞出;另用锅加油、水、桂花、白糖,小火熬成糖稀,将炸得的卷果倒人,裹上糖汁,撒上白芝麻和白糖,软绵香甜,十分可口。因其有滋补作用,去南来顺饭庄用餐的食客每每点要,成为饭店的名牌小吃之一。

豌豆黄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
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清宫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 其制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以仿膳饭庄所制最有名。
民间的糙豌豆黄儿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宫,"小枣糙豌豆黄儿"便是时令鲜品,小贩们一声"嗳这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来!"好象是给人们报出了春讯,带来了暖意。
"糙豌豆黄儿"是用白豌豆去皮,以两倍于豌豆的水,将豆焖烂,然后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枣搅拌均匀,放入大砂锅内,俟其冷却成坨后,扣出来,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放上小片金糕以为装点,通常都置于罩有湿蓝布的独轮车上去卖,经营此业的大多是京东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乡。
豌豆黄
"细豌豆黄儿"乃是清宫御膳房根据民间的小枣糙豌豆黄儿改进而成。其制法较精,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属上品。民国以后,北海公园漪澜堂饭庄和仿膳茶社卖的即是细豌豆黄,以纸盒盛之,每盒十块。它与云豆糕、小窝头等同称宫廷小吃。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诗说:"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稀也。"
前人已将蜜麻花的原料讲得很清楚了。不过它用的面要用和好的发酵面对上碱,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时将发酵面分两块,一块擀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是上,再擀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长条,将长条一边摁薄,成坡形,把薄边和厚边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块。自小块中间开一刀口,然后打开,将薄的一面往里翻过去,厚的一边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花生油烧五成热,分批将坯子入油里炸过,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尽油,趁热放入温热的饴糖中泡一分钟,称过蜜,浸透后,捞在盘里晾凉就成了。要注意必须炸透,否则就会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质量不佳现象。
蜜麻花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南城的南来顺饭庄的蜜麻花由于常年制作。质量稳定,主要是放碱合适,没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匀,达到了松软绵润的质量要求,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与蜜麻花相似的还有蜜篦子,原料配制与蜜麻花完全一样,唯形状不同,它是三层擀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此外还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而是滚上一层用熟面和 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点。

糖火烧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缸炉烧饼原为河北省小吃,后传入北京, 成为北京小吃。其特点是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面茶
面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以下是北京面茶的做法:
材料:小米面或糜子面、芝麻酱、香油、花椒、咸盐。
首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用擀面杖把花椒碾碎,然后放入少许咸盐拌成花椒盐。然后在芝麻酱中倒入少许香油,因为芝麻酱很干,这样经过香油 [1] 的稀释,味道会更加的香浓。
接下来就可以下锅了。首先把适量的小米面或糜子面倒入锅中,用少许的凉水调成面糊,等到面糊调匀后再根据您所需要的量加水,注意不要太稀了,但一定要用凉水。接下来就可以上火熬制了,熬的时候要不停的搅拌,否则很容易粘锅。等到快开锅时改小火接着熬,用小火熬制的时间可以稍长些,不过仍然需要不停的搅拌。那么面茶需要熬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盛一勺面茶再倒入锅中,当面茶已经很粘稠,又很容易倒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
然后在盛入小碗的面茶上浇上一层芝麻酱,再在芝麻酱上撒上一些花椒盐,这样一碗老北京风味小吃——面茶就做好了。

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焦圈是一种古老食品,制作比较麻烦,由于劳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愿制作,故有一段时间常断档。说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知道一个“焦圈俊王”,原是“南来顺”职工,已故去。他的技艺一般人不能与之相比,炸出的焦圈个个棕黄,大小一般,特别是具有香、酥、脆的特点,放在桌上,稍碰即碎,决无硬艮的感觉。
焦圈的制作,需用温水化开盐、碱、少许矾,加水拌和面粉成面团后,用手反复压揉面团,揉匀后放案板饧3个小时,然后把面团压扁,用刀切成5厘米宽的条,取成条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长扁片,厚约6厘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宽的剂(一般50克面切14小剂),每两个剂叠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间切一刀,两边不能切通,稍连一点,油烧至五成热时,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头下油锅,随即用筷子从中间撑开,使之成手镯形,定型后翻过来,炸至枣红色出锅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相传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也有记载:“人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
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它用上好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水开后,改用小火,将面粉倒人锅内,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白变成灰白色,不粘手时,取出稍晾成烫面。白糖用水化开,香草粉用水化开,适量鸡蛋液在碗内搅匀,分几次加入烫面中,最后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匀。
奶油炸糕
锅内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为后两种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烧至冒烟后,改用小火,此时将揉匀搅拌好的面团,500克分成40个均匀小球,入油锅前用手摁成圆饼,逐个下人油中,待饼膨起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即成。
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除奶油炸糕外,还有黄米面炸糕和江米面炸糕(用水磨米,质量最好),面均要加水和好后发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适当揉进一点碱。制作时抓一块面约50-60克,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坑儿,包进豆沙馅,将口封严,随包随入温油炸至金黄色。此种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很受欢迎。
还有一种烫面炸糕,先把水烧开后,倒人面粉搅拌均匀,面烫好后出锅分成大块,摊开晾凉,对上发面和适量碱面,揉匀揪成小剂,摁扁,包上用红糖、桂花、面干拌匀制成的馅儿,用温油炸。此种炸糕外焦酥,里软嫩,易消化。

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又称豆馅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蜜。

姜丝排叉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鲜姜去皮跺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
姜丝排叉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为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成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入白糖,开锅后放饴糖、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得的排叉入姜丝熬出的桂花饴糖中过蜜。
过蜜后的排叉成浅黄色,有酥、甜、香的特点,食用时有姜味。南城"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原料为面面粉、苏打和盐,也用油炸,做法与姜丝排叉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过蜜,有酥、脆、味微咸的特点,爱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据《天桥小吃》作者张次溪先生说:"旧天桥有专门卖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纸包装,加上红商标,时过年送礼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腊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喜欢去买。

炒 肝
老北京炒肝
根据记载,炒肝作为北京传统早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问世百余年了。炒肝是由开业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会仙居"发明的,是在原来售卖的"白汤杂碎"基础上,去掉心和肺并且勾了芡,从而形成流传至今的炒肝。1930年,另外一家炒肝老店天兴居在会仙居对面开业,因为选料更精、采用味精、酱油等当时的新式调料代替原来的口蘑汤等,生意逐渐盖过了会仙居,1956年两店合并,就只剩下天兴居的招牌了。
炒肝的做法很简单,将洗好的肥肠切段煮熟,出锅前加入肝片、味精、酱油、醋、水淀粉及蒜泥等,具有汤汁油亮、蒜香扑鼻、肥而不腻、稀而不澥的特点。因为蒜泥很细,故有"吃蒜不见蒜"之说。正宗的吃炒肝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一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嘬,好处是肠、肝和芡汁分布均匀。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游玩。旅游的重要项目之一自然是美食,但很多吃货都说,北京的食物菜品虽然繁多,但正宗的美食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骗外地游客的。此话诚然,北京有些网红小吃街里的小吃的确很不讲究。但北京有些地方的美食还是很正宗的,外地人不知道,只有本地的老北京才明白哪些地方的馆子有真本事,这些本地好吃的餐馆有哪些呢?

烤鸭
作为北京美食的第一代表,去北京吃一顿正宗的北京烤鸭是每一位游客的必选项目。在北京烤鸭里,最出名的烤鸭店自然就是全聚德了,然而,近来全聚德似乎渐渐配不上它的名气了。天价烤鸭、服务态度恶劣、味道一般,随着这些问题的流出,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烤鸭店呢?

小编去北京旅游时,一位北京大爷就告诉过我,全聚德那就是骗游客的。真正的北京人从不会去那里吃烤鸭,与全聚德相比,大董烤鸭、便宜坊、四季民福、北平食府、利群这些烤鸭店是更好的选择。味道丝毫不输全聚德,甚至更好,同时价格合理,服务热情,比全聚德要强不少。

炸酱面
除了烤鸭,北京第二出名的美食也许就是炸酱面了。全国各地都有卖炸酱面的店铺,但要吃到正宗的炸酱面,那还得来北京。北京的炸酱面馆到处都是,有高档店铺,也有平民面馆,选择一个价格合适,味道正宗的炸酱面馆才是吃炸酱面的正确姿势。

前几年,网上有一个关于炸酱面的帖子很火,即北京一家炸酱面店的炸酱面一碗要两百多元,而且配菜单一,酱炸的也很不好,味道更别提多烂了。这种店是我们一定要避开的,对北京人来说,海碗居、方砖厂这些炸酱面馆都很不错,外地游客也可以去试试。

炙子烤肉
如果你是在寒假期间去北京游玩,千万不要对光秃秃的山和灰蒙蒙的天空感到遗憾,因为相比景色,在冬天去北京吃一顿炙子烤肉才是真正的享受。之所以叫炙子烤肉,是因为烤肉的工具是炙子,用果木作为燃料,亲手烤肉,大口吃肉,在冬天能吃出汗来。

炙子烤肉有两种吃法,一为文吃,一为武吃。文吃即厨师将肉烤好后端盘上菜,在房间里吃;而武吃则是自己围着炙炉,边烤边吃。北京出名的炙子烤肉店有两家,烤肉宛和烤肉季,这两家都很出名,味道和用餐体验也非常不错,可以体会到真正豪爽的炙子烤肉吃法。

涮羊肉
除了烤肉,涮羊肉也是去北京不可错过的一顿美餐。涮羊肉使用的锅为铜锅,古朴雅致,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京城底蕴。涮羊肉的汤底很清淡,基本上就是清水加葱姜段,但这样才能体现出羊肉的鲜嫩。如果羊肉不够新鲜,那么在这种清汤锅里涮出来就会有膻味,汤底随着羊肉涮的越来越多也会变得浓厚香醇,越吃越有味道。

除了鲜嫩可口的羊肉,老北京涮羊肉的蘸料也是小编十分喜欢的。芝麻酱、腐乳汤、盐、糖、韭菜花、蚝油这些调味料混合在一起,味道仿佛发生了升华。刚涮熟的羊肉片蘸上一层芝麻酱,入口后简直在嘴中爆开,各种香味都迸发了出来。涮羊肉的餐馆要选择历史久的,例如聚宝源、东来顺、福满楼、大得这些脍炙人口的火锅店,不会让你失望的。

看了这些北京美食,有没有感到十分的嘴馋呢?下次去北京旅游时,就不会对着满街的“老字号”发愁了吧,更不要在景区旁边的那些餐馆用餐,不然只会收获贵和心痛的感觉,而尝不到正宗的老北京美食。你还有哪些北京的餐馆推荐呢?

北京特色美食有哪些
答:北京特色美食有哪些 - 炸酱面 “炸酱”是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酱或甜面酱炸炒。“菜码儿”是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煮熟的面条浇上炸酱后与菜码儿一起拌着吃,即为炸酱面。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精髓都在炸酱上。首先选用的黄酱一定要好,烹制的火候和炸酱的配比也至关重要。肉...

老北京小吃都有哪些
答:老北京小吃有豆面糕、艾窝窝、驴打滚、糖卷果、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蛤蟆吐蜜、糖火烧、豌豆黄、炒肝、奶油炸糕、油条、炸糕、灌肠、焦圈、姜汁排叉、酸梅汤、莲子粥、豆汁、爆肚、卤煮火烧等。老北京是对古都北京的传统风俗的叫法。北京作为七大古都之一,老北京文化的核心就是讲规矩,讲礼仪,讲传承...

老北京菜都有什么菜?
答:老北京菜有:四喜丸子、福寿肘子、米粉肉、全家福、五香酱肘花、清蒸炉肉、它似蜜、炒五彩牛肉丝、扒羊肉条、炒菊花羊肉丝、爆羊三样、辣爆鸭肠、家常烤牛肉、干烧鸭脯、烩鸭四宝、板栗烧鸡腿、素宫保鸡丁、京酱肉丝。1、京酱肉丝又做京酱菜,是传统北京风味菜,选用猪里脊肉为主料,辅以北京“...

老北京名小吃50种
答:口感酥脆。19. 炒藕片:藕切片后搭配肉末、蔬菜等食材炒制而成,味道鲜美,口感爽脆。20. 炸春卷:春卷皮包裹肉末、蔬菜等食材油炸至金黄色,口感酥脆。以上仅为老北京名小吃的冰山一角,实际上老北京的美食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如果有机会来到北京,一定要品尝这些地道的美食,感受老北京的独特魅力。

老北京名小吃有什么
答:老北京名小吃主要有炸酱面、炒肝、卤煮火烧、艾窝窝、豆汁焦圏、褡裢火烧、豌豆黄、爆肚、驴打滚、面茶、 奶油炸糕、冰糖葫芦。炸酱面 炸酱面是老北京的特色美食之一,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炸酱”就是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酱或甜面酱炸炒,“菜码儿”就是黄瓜、香椿、豆芽。炒肝 ...

北京有哪些特色美食小吃
答:北京特色美食小吃有:老北京炸酱面、炒肝、卤煮、爆肚、北京烤鸭等。1、老北京炸酱面 老北京炸酱面被评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面条煮熟后摆上菜码,浇上炸酱,即为炸酱面。炸酱面面条筋道,炸酱咸香,菜码爽口,深受食客们的喜爱。2、炒肝 炒肝的主要食材是猪大肠和猪肝,把猪大肠和猪肝清洗干净,切...

老北京小吃,有哪些啊?
答:北京特色小吃有北京烤鸭、卤煮、驴打滚、老北京炸酱面、炒肝、爆肚、涮羊肉、面茶等等。【

北京的美食
答:5:爆肚儿:爆水爆羊肚的简称,一个羊肚子分为六样:肚领仁、肚板儿、葫芦儿、散丹、蘑菇、食系儿。吃爆肚儿必须蘸着作料,有香菜、葱花、芝麻酱、酱豆腐、辣椒油、7/10 老北京10大美食排行榜 老北京十大特色小吃 4:炒肝儿:“要想吃炒肝儿,鼓楼一拐弯儿”,主料是猪肥肠,配料为猪肝,调料有...

老北京小吃有什么?
答:北京小吃,已逾百种,其中较著名的有老北京十三绝,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地道的京城京味,看看有没有你爱吃的特色美食。1、豆面糕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制作时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

老北京的传统小吃有什么
答:老北京传统小吃是北京市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在老北京广为传播的代表性的传统小吃:1. 烤鸭 - 烤鸭是北京最有名的食品之一,使用北方内陆的果木进行慢火烤制,外皮酥脆,肉质鲜嫩。2. 糖葫芦 - 糖葫芦是一种由多个果串串起来,然后涂上糖浆、麦芽糖等多种糖浆,制成的传统小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