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成员的称呼? 清朝皇室成员的称呼?

作者&投稿:高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嫔妃等级

皇后 X 1 (可分宫女10人)正一品:皇贵妃 X 1 (可分宫女 8人)正二品:贵妃 X 2 (可分宫女 8人)正三品:妃 X 4 (可分宫女 6人)。

正四品:嫔 X 6 (可分宫女 6人)正五品:贵人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正六品:常在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正七品:答应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

2:长公主等级

正一品:御尊兴/监/辅/定国皇长公主,从一品: 御皇固伦长公主,正二品:固伦长公主从二品:和硕长公主正三品:和孝长公主从三品:和宁长公主正四品。

和贞长公主从四品:多罗长公主正五品:长平长公主从五品:长乐长公主正六品:雅兴长公主从六品:安宁长公主正七品:端康长公主从七品:思落长公主正八品:xx长公主。

3:公主等级

正一品:御尊兴/监/辅/定国皇公主:从一品: 御皇固伦公主正二品:固伦公主从二品:和硕公主正三品:和孝公主从三品:和宁公主正四品:和贞公主从四品:多罗公主正五品:长平公主从五品:长乐公主正六品:雅兴公主从六品:安宁公主正七品:端康公主从七品:思落公主正八品:xx公主。

4:皇子等级

正一品:监国储君:从一品:帝尊皇太子正二品:镇国尊皇子从二品:御国尊皇子正三品:监国尊皇子从三品:兴国尊皇子正四品:辅国尊皇子从四品:监政尊皇子正五品:参政御皇子从五品:皇辅国皇子正六品:皇固伦皇子从六品:皇仁嘉皇子正七品:皇和孝皇子从七品:嘉逸皇子正八品:安嘉皇子从八品:xx皇子。

5:皇太后等级

正一品:母后皇太后:从一品:圣母皇太后正二品:护国皇太后从二品:御尊皇太后正三品:贵皇太后从三品:御皇太后正四品:尊皇太后从四品:皇太后正五品:贵太后从五品。

御太后正六品:尊太后从六品:xx太后皇太妃等级正一品:母逸皇太妃从一品:圣母皇太妃正二品:护国皇太妃从二品:御尊皇太妃正三品:贵皇太妃从三品:御皇太妃正四品:尊皇太妃从四品:贵太妃正五品:御太妃从五品:尊太妃。

6:郡主等级

正一品:尊皇长郡主:从一品:尊皇郡主正二品:皇固伦郡主从二品:尊郡主正三品:监国郡主从三品:御国郡主正四品:兴国郡主从四品:固伦郡主正五品:和硕郡主从五品:宁和郡主正六品:多罗郡主从六品:思贤郡主正七品:永乐郡主从七品:明霞郡主正八品:xx郡主。

7:亲王等级

正一品:监国尊圣亲王:从一品: 镇国尊亲王正二品:御国尊亲王从二品:御国奉亲王正三品:兴国御亲王从三品:辅国皇亲王正四品:皇固伦恭亲王从四品:固伦廉亲王正五品:和硕亲王从五品:xx亲王。

8:王妃等级

王妃等级(封号随丈夫):正一品:封号+正王妃从一品:封号+王妃正二品:侧王妃从二品:庶王妃正三品:昭仪从三品:淑媛正四品:奉仪从四品:侍妾宫人等级。

9:宫女等级

正一品:总管姑姑:从一品:御前姑姑正二品:殿前姑姑从二品:内侍姑姑正三品:姑姑从三品:总管尚宫正四品:御前尚宫从四品:殿前尚宫正五品:内侍尚宫从五品:尚宫正六品:御前尚仪从六品:殿前尚仪正七品:内侍尚仪从七品:尚仪正八品:长侍女从八品:侍女正九品:长宫女从九品:宫女庶九品:粗使宫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清等级



清朝皇室称呼

一、福晋:清朝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称福晋。有正、侧之分。

二、格格:

1、满语,“小姐”之义。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呼。

2、清代亲王的妾,位次于侧福晋。

三、额驸:清朝公主的丈夫称额驸。

四、可敦: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可汗的正妻。

五、亲王:皇族中封王者称亲王。亲王之名始于南北朝后期。

六、皇阿玛:皇父。

七、皇贵太妃:是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称呼。

八、贵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来的妃嫔称呼。

九、阿哥:对皇子的称呼。如果有几个皇子,就在“阿哥”之前加“大”、“二”、“三”等。

十、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女儿。

十一、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和硕公主称呼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十二、晚清满族贵妇与外国驻华使节夫人的合影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十三、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

十四、县君:对贝子女儿的称呼。

十五、乡君:对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称呼。

十六、福晋:对亲王、郡王和世子正妻的称呼。

十七、固伦额驸:固伦公主的丈夫。

十八、和硕额驸:和硕公主的丈夫。

其中,无论贝勒还是郡主,都是皇帝赐下的封号,像康熙的儿子有的到死只有一个贝子的封号,也不是每个亲王的女儿都可以叫郡主的,有没有封号要看皇上的意思。

皇后的亲戚,也要看地位和名份。有的皇后的父亲是一品大臣,但不代表他的儿子女儿就能得到什么封号,一切要看皇上的恩典和自己的努力,还有就是花钱捐官了。所以皇后的亲戚称呼也不是固定的,她的亲戚见了皇子、皇女,都要以臣礼参拜,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称呼。

扩展资料: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至1659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垦,物产盈丰,边境无事,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相对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 ,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期间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也推向了最高峰。  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了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了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清朝君主是指清代的皇帝,一般也包括后金政权的大汗,清代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共有12位君主,如果从皇太极建立清朝开始则有11位君主。清朝入关以后共有十个皇帝。清朝十二个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后金天命汗);皇太极(后金天聪汗,改元为清后年号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绵宁,后改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 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清朝皇室称呼

一、福晋:清朝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称福晋。有正、侧之分。

二、格格:

1、满语,“小姐”之义。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呼。

2、清代亲王的妾,位次于侧福晋。

三、额驸:清朝公主的丈夫称额驸。

四、可敦: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可汗的正妻。

五、亲王:皇族中封王者称亲王。亲王之名始于南北朝后期。

六、皇阿玛:皇父。

七、皇贵太妃:是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称呼。

八、贵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来的妃嫔称呼。

九、阿哥:对皇子的称呼。如果有几个皇子,就在“阿哥”之前加“大”、“二”、“三”等。

十、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女儿。

十一、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和硕公主称呼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十二、晚清满族贵妇与外国驻华使节夫人的合影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十三、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

十四、县君:对贝子女儿的称呼。

十五、乡君:对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称呼。

十六、福晋:对亲王、郡王和世子正妻的称呼。

十七、固伦额驸:固伦公主的丈夫。

十八、和硕额驸:和硕公主的丈夫。

其中,无论贝勒还是郡主,都是皇帝赐下的封号,像康熙的儿子有的到死只有一个贝子的封号,也不是每个亲王的女儿都可以叫郡主的,有没有封号要看皇上的意思。

皇后的亲戚,也要看地位和名份。有的皇后的父亲是一品大臣,但不代表他的儿子女儿就能得到什么封号,一切要看皇上的恩典和自己的努力,还有就是花钱捐官了。所以皇后的亲戚称呼也不是固定的,她的亲戚见了皇子、皇女,都要以臣礼参拜,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称呼。

扩展资料:

1:嫔妃等级

皇后一人 (可分宫女10人)正一品、皇贵妃一人 (可分宫女 8人)正二品、贵妃两人(可分宫女 8人)正三品、妃 四人 (可分宫女 6人)。

2:长公主等级

正一品:御尊兴/监/辅/定国皇长公主,从一品: 御皇固伦长公主,正二品:固伦长公主从二品:和硕长公主正三品:和孝长公主从三品:和宁长公主正四品。

和贞长公主从四品:多罗长公主正五品:长平长公主从五品:长乐长公主正六品:雅兴长公主从六品:安宁长公主正七品:端康长公主从七品:思落长公主正八品:xx长公主。

3:公主等级

正一品:御尊兴/监/辅/定国皇公主:从一品: 御皇固伦公主正二品:固伦公主从二品:和硕公主正三品:和孝公主从三品:和宁公主正四品:和贞公主从四品:多罗公主正五品:长平公主从五品:长乐公主正六品:雅兴公主从六品:安宁公主正七品:端康公主从七品:思落公主正八品:xx公主。

4:皇子等级

正一品:监国储君:从一品:帝尊皇太子正二品:镇国尊皇子从二品:御国尊皇子正三品:监国尊皇子从三品:兴国尊皇子正四品:辅国尊皇子从四品:监政尊皇子正五品:

参政御皇子从五品:皇辅国皇子正六品:皇固伦皇子从六品:皇仁嘉皇子正七品:皇和孝皇子从七品:嘉逸皇子正八品:安嘉皇子从八品:xx皇子。

5:皇太后等级

正一品:母后皇太后:从一品:圣母皇太后正二品:护国皇太后从二品:御尊皇太后正三品:贵皇太后从三品:御皇太后正四品:尊皇太后从四品:皇太后正五品:贵太后从五品。

御太后正六品:尊太后从六品:xx太后皇太妃等级正一品:母逸皇太妃从一品:圣母皇太妃正二品:护国皇太妃从二品:御尊皇太妃正三品:贵皇太妃从三品:御皇太妃正四品:尊皇太妃从四品:贵太妃正五品:御太妃从五品:尊太妃。

6:郡主等级

正一品:尊皇长郡主:从一品:尊皇郡主正二品:皇固伦郡主从二品:尊郡主正三品:监国郡主从三品:御国郡主正四品:兴国郡主从四品:固伦郡主正五品:和硕郡主从五品:宁和郡主正六品:多罗郡主从六品:思贤郡主正七品:永乐郡主从七品:明霞郡主正八品:xx郡主。

7:亲王等级

正一品:监国尊圣亲王:从一品: 镇国尊亲王正二品:御国尊亲王从二品:御国奉亲王正三品:兴国御亲王从三品:辅国皇亲王正四品:皇固伦恭亲王从四品:固伦廉亲王正五品:和硕亲王从五品:xx亲王。

8:王妃等级

王妃等级(封号随丈夫):正一品:封号+正王妃从一品:封号+王妃正二品:侧王妃从二品:庶王妃正三品:昭仪从三品:淑媛正四品:奉仪从四品:侍妾宫人等级。

9:宫女等级

正一品:总管姑姑:从一品:御前姑姑正二品:殿前姑姑从二品:内侍姑姑正三品:姑姑从三品:总管尚宫正四品:御前尚宫从四品:殿前尚宫正五品:内侍尚宫从五品:尚宫正六品:

御前尚仪从六品:殿前尚仪正七品:内侍尚仪从七品:尚仪正八品:长侍女从八品:侍女正九品:长宫女从九品:宫女庶九品:粗使宫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清等级



清朝皇室成员的称呼:

皇阿玛:皇父

皇贵太妃: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 

皇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 阿哥:对皇子的称呼。

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的女儿 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

和硕公主:为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

县君:对贝子女儿的称呼。 

乡君:对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称呼。

格格:对亲王到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的满语称呼。亲王女儿称和硕格格,郡王、贝勒女儿称多罗格格,贝子女儿称固伦格格,入八分镇国公与辅国公的女儿就称格格。 

福晋:对亲王、郡王和世子正妻的称呼.

固伦额驸:固伦公主的丈夫。

和硕额驸:和硕公主的丈夫。 

扩展资料

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下诏,规定以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其余伯叔兄弟旁支子孙称“觉罗”。宗室系黄带子,觉罗系红带子,由此以示区别。宗室被革退者系红带子,位列皇族家谱《玉牒》之末。

宗室的爵位有14等: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三等)、辅国将军(三等)、奉国将军(三等)、奉恩将军。

清初的几个著名旗主王公,拥有世袭罔替的权利。他们的主爵位(入八分的爵位)不必世袭递降,但是除了主爵位外,还跟其他王公一样,世袭递降,并且进行考封。

世袭罔替的王爵(即铁帽子王)共十二个,分别为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除此之外,还有几家清初立过军功的入八分公后来世袭罔替,如褚英后人的奉恩镇国公,就是世袭罔替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清等级



皇室是皇帝的家族,是宗室的一部分。清朝是满洲贵族的政权,皇室成员称呼有些与历代相同,例如帝王之妻称皇后或后,帝王母亲称皇太后等。但由于使用满语和其他原因,有些称呼用词与历代有些不同,罗列如下:
皇阿玛:皇父
皇贵太妃: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
皇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
阿哥:对皇子的称呼。
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的女儿
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和硕公主为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
县君:对贝子女儿的称呼。
乡君:对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称呼。
格格:对亲王到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的满语称呼。亲王女儿称和硕格格,郡王、贝勒女儿称多罗格格,贝子女儿称固伦格格,入八分镇国公与辅国公的女儿就称格格。
福晋:对亲王、郡王和世子正妻的称呼.
固伦额驸:固伦公主的丈夫。
和硕额驸:和硕公主的丈夫。

皇子皇女

皇子
皇子出生,无论嫡庶,一下地就给乳媪。一个皇子有40个乳媪,其中保姆、乳母各8人;其他叫针线上人、浆洗上人与锅灶上人。断奶后交给谙达,凡饮食、言语、行动、骑射都由他教。十二岁开始学满语,十四岁时学骑射,十六到十八岁结婚。
根据康熙帝的规定,下代皇室男性辈分以胤、弘、永、绵、奕、载、溥为序。
皇子到了六岁送到上书房读书,皇子不能跨越门槛,由内侍举而置之门内。
父皇在世,住东宫,住处叫阿哥所。父皇死了,就与生母分府尔居。母亲是皇后则不分开.
清朝十二帝,皇子共113名。太祖有子16,1人为帝,和硕亲王3人,多罗郡王1人,封公爵3人,封将军2人,无爵或生前有爵被削6人。太宗有子11人,1人为帝,3人封亲王,4人封公爵,3人早殇。顺治有子8人,1人为帝,3人封亲王,4人早殇。康熙有子35,《清史稿-皇子世系》载的“圣祖系”只提供24子的情况。这24子,1人为帝,封亲王11人,封郡王5人,封贝勒3人,封贝子1人,另有4人早殇。雍正有10子,1人为帝,5子早殇,削去宗籍一人,封和硕亲王1人,封和硕怀亲王1人,袭亲王爵后降贝子1人。乾隆有子17,帝1人,早殇7人(两人被追封)追封2人,封亲王3人,初封贝勒后升级2人,封郡王1人,过继他人而袭郡王1人。嘉庆5子,帝1人,封亲王1人,封郡王2人,早殇1人。道光9子,帝1人,封亲王1人,郡王3人,早殇2人,过继他人而袭郡王1人,封贝勒1人,咸丰2子,长子为帝,次子早殇。同治、光绪、宣统均无子.

皇女
皇女与母亲的关系比皇子与母亲的关系更疏远。出生到结婚与母亲见面只几十次。
皇女下嫁后赐予府第,不仅不能与家公、家婆同居,与丈夫同居也都困难。公主要想与丈夫同床共枕,得交钱给管家婆。否则,管家婆一定多方阻止,或者责骂她们不要脸。公主感到委屈,入宫也不敢哭诉,亲生母亲也不听。因为这个规矩,公主没有声子女的。额驸要是有子女,那就是侧室所生。
公主下嫁后被孤立,精神自然受到极大的损害,活到50岁都不容易。
太祖有女8人,封固伦公主1人,和硕公主2人,封郡君1人,无封者4人。太宗女14人,封固伦公主人,和硕公主1人,县君2人,无封者2人。顺治6女,和硕公主1人,5人早殇。康熙有女20,12人早殇,其余8人分封固伦公主或和硕公主。雍正4女,早殇无封3人,初封郡君,进郡主,后追封和硕怀恪公主1人。乾隆女10人,早殇5人,封公主5人,仁宗9女,4女封公主,5人早殇。道光10女,早殇5人,其中2人有追封,5人封公主,咸丰1女,封公主。同治、光绪、宣统均无女。

清朝皇室成员的称呼~

清朝皇室成员的称呼:
皇阿玛:皇父
皇贵太妃: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
皇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 阿哥:对皇子的称呼。
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的女儿 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
和硕公主:为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
县君:对贝子女儿的称呼。
乡君:对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称呼。
格格:对亲王到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的满语称呼。亲王女儿称和硕格格,郡王、贝勒女儿称多罗格格,贝子女儿称固伦格格,入八分镇国公与辅国公的女儿就称格格。
福晋:对亲王、郡王和世子正妻的称呼.
固伦额驸:固伦公主的丈夫。
和硕额驸:和硕公主的丈夫。

扩展资料
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下诏,规定以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其余伯叔兄弟旁支子孙称“觉罗”。宗室系黄带子,觉罗系红带子,由此以示区别。宗室被革退者系红带子,位列皇族家谱《玉牒》之末。
宗室的爵位有14等: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三等)、辅国将军(三等)、奉国将军(三等)、奉恩将军。
清初的几个著名旗主王公,拥有世袭罔替的权利。他们的主爵位(入八分的爵位)不必世袭递降,但是除了主爵位外,还跟其他王公一样,世袭递降,并且进行考封。
世袭罔替的王爵(即铁帽子王)共十二个,分别为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除此之外,还有几家清初立过军功的入八分公后来世袭罔替,如褚英后人的奉恩镇国公,就是世袭罔替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清等级

皇室是皇帝的家族,是宗室的一部分。清朝是满洲贵族的政权,皇室成员称呼有些与历代相同,例如帝王之妻称皇后或后,帝王母亲称皇太后等。但由于使用满语和其他原因,有些称呼用词与历代有些不同,罗列如下:

皇阿玛:皇父

皇贵太妃: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

皇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

阿哥:对皇子的称呼。

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的女儿。

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和硕公主为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

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

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

县君:对贝子女儿的称呼。

乡君:对镇国公、辅国公女儿的称呼。

格格:对亲王到入八分辅国公的女儿的满语称呼。亲王女儿称和硕格格,郡王、贝勒女儿称多罗格格,贝子女儿称固伦格格,入八分镇国公与辅国公的女儿就称格格。

福晋:对亲王、郡王和世子正妻的称呼。

固伦额驸:固伦公主的丈夫。

和硕额驸:和硕公主的丈夫。

皇子

皇子出生,无论嫡庶,一下地就给乳媪。一个皇子有40个乳媪,其中保姆、乳母各8人;其他叫针线上人、浆洗上人与锅灶上人。断奶后交给谙达,凡饮食、言语、行动、骑射都由他教。十二岁开始学满语,十四岁时学骑射,十六到十八岁结婚。

根据康熙帝的规定,下代皇室男性辈分以胤、弘、永、绵、奕、载、溥为序。

皇子到了六岁送到上书房读书,皇子不能跨越门槛,由内侍举而置之门内。

父皇在世,住东宫,住处叫阿哥所。父皇死了,就与生母分府尔居。母亲是皇后则不分开

清朝十二帝,皇子共113名。太祖有子16,1人为帝,和硕亲王3人,多罗郡王1人,封公爵3人,封将军2人,无爵或生前有爵被削6人。太宗有子11人,1人为帝,3人封亲王,4人封公爵,3人早殇。顺治有子8人,1人为帝,3人封亲王,4人早殇。康熙有子35,《清史稿-皇子世系》载的“圣祖系”只提供24子的情况。这24子,1人为帝,封亲王11人,封郡王5人,封贝勒3人,封贝子1人,另有4人早殇。雍正有10子,1人为帝,5子早殇,削去宗籍一人,封和硕亲王1人,封和硕怀亲王1人,袭亲王爵后降贝子1人。乾隆有子17,帝1人,早殇7人(两人被追封)追封2人,封亲王3人,初封贝勒后升级2人,封郡王1人,过继他人而袭郡王1人。嘉庆5子,帝1人,封亲王1人,封郡王2人,早殇1人。道光9子,帝1人,封亲王1人,郡王3人,早殇2人,过继他人而袭郡王1人,封贝勒1人,咸丰2子,长子为帝,次子早殇。同治、光绪、溥仪均无子。

清朝后妃制度

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皇太级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帷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入关后,后妃名称多了起来。顺治15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一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两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

康熙后典制完善了。后妃设皇后一名,居中宫,皇贵妃一名,皇妃两名,妃两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承乾、钟粹、延禧、永和、景阳,西宫有永寿、翊坤、启祥、长春、成福。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第一部是选秀女,每三年由户部主持选阅驻防八旗和外任旗员之女。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妃、嫔、贵人。贵人以上得出自世代显贵人家,贵人以下只须从拜唐阿子女中挑选。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由皇帝册封。日后,皇帝不喜欢还可以撤换。

清王朝把选择后妃看成一大政治。清王朝选择后妃,主要从满族中挑选,其次是从蒙古贵族中挑选,目的是为了加强与蒙古贵族的联系。根据《清皇室四谱》编制的《清宫后妃表》列出清12帝共有后妃170名,除3名未标族名外,其余136名满族,女真族12名,蒙古族21名,汉族8名,维吾尔族1名。

古代皇宫内的称呼。
答:陛下,皇上,人主,万岁,万岁爷, 皇后,容华,贱妾,少君,皇孋,御妻,妃子,娘娘,公主,帝王是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一些专用的名号与称谓。1、皇帝 天子(源于商朝)、皇帝(源于秦始皇)、万岁(最早是代表喜庆,汉武帝后用到皇帝身上,到了宋朝专用)。皇帝的自称:联、寡人、孤、孤寡、予...

古代皇朝里的称呼和名字是怎样的?
答:78、老佛爷:慈禧的专用称呼. 清朝皇室称呼 皇室是皇帝的家族,是宗室的一部分。清朝是满洲贵族的政权,皇室成员称呼有些与历代相同,例如帝王之妻称皇后或后,帝王母亲称皇太后等。但由于使用满语和其他原因,有些称呼用词与历代有些不同,罗列如下: 福晋 满语。清朝亲王、世子、郡王之妻称福晋。有正、侧之分。《清史...

清朝皇室成员的称呼
答:皇贵太妃: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皇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阿哥:对皇子的称呼。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的女儿 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和硕公主为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县君...

清朝皇室成员的称呼?
答:皇贵太妃:对皇帝之祖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皇太妃:对皇帝之父遗留下的妃嫔的称呼。阿哥:对皇子的称呼。固伦公主:满语中固伦是国的意思。固伦公主用以称呼皇帝的女儿。和硕公主:满语中和硕是一方的意思。和硕公主为妃嫔生的女儿和皇后抚养的宗女。县主:对郡王女儿的称呼。郡君:对贝勒女儿的称呼。县...

求中国古代古代皇室的称谓..
答:其实,古代皇室成员彼此间的称呼并不一定很强调皇家身份,很多时候就跟平民用的没多大区别,“父皇”、“母后”等一般只用在书面语中或在正式场合提及时,起码在宋朝是这样。以下就此话题写点我所知的内容,如有错误请读者指正。一、父亲 宋代皇子皇女对父亲的口语称呼不是“父皇”,而与寻常百姓一样,...

陛下和殿下有什么区别?公主该称呼陛下还是殿下?
答:因而称“陛下”。2、殿下:殿阶之下。(表示在皇帝之下)《事物纪原》卷二:“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至今循用之。”在唐代以后,殿下的范围扩大到了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3、由上面说明可知,公主并不是皇帝,只是皇帝的直系亲属,因此是只能称呼殿下的。

古代皇家的称谓,答得我很满意有重赏
答:其实,古代皇室成员彼此间的称呼并不一定很强调皇家身份,很多时候就跟平民用的没多大区别,“父皇”、“母后”等一般只用在书面语中或在正式场合提及时,起码在宋朝是这样。以下就此话题写点我所知的内容,如有错误请读者指正。一、父亲 宋代皇子皇女对父亲的口语称呼不是“父皇”,而与寻常百姓一样,...

关于我国皇室称谓的问题
答:其实,古代皇室成员彼此间的称呼并不一定很强调皇家身份,很多时候就跟平民用的没多大区别,“父皇”、“母后”等一般只用在书面语中或在正式场合提及时,起码在宋朝是这样。以下就此话题写点我所知的内容,如有错误请读者指正。一、父亲 宋代皇子皇女对父亲的口语称呼不是“父皇”,而与寻常百姓一样,...

皇室称呼
答:皇上的姐姐是长公主。妃子的儿子称呼自己的母亲为“母妃”,称呼皇后为“母后”。太妃是太上皇的妃子,她的儿子是皇帝的“皇叔”。无子嗣的皇上驾崩后,会从皇族选人做皇帝(以侄子优先,也就是相当民间的“过继”),尊老皇后为“皇太后”。太子称呼自己的弟弟为“皇弟”,相对应,太子就是“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