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比亚迪总部在哪,具体地址! 求深圳龙岗比亚迪的详细地址

作者&投稿:线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深圳比亚迪总部具体位置是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延安路1号。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211.HK),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比亚迪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天津[1] 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将近20万人。

扩展资料:

成功之源

品质和服务

在众多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可谓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后起之秀。而在业内人的眼中,它则是一个另类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它在跨行业发展后仍能频创奇迹,不得不令人拍案称赞。

作为一个国际化企业,出色品质和优质服务向来是比亚迪的强项。在移动能源领域,比亚迪就凭借其取信于人,打下一片江山,成为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重量级客户最大电池的供应商。

磨刀不误砍柴工。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后,继续秉承着品牌战略,率先提出“袋鼠模式”--通过踏实地完善自我,做足准备,才能跳得更高更远。

“价格不是我们主要手段。最后的产品还需用品质和服务来说话,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如是说。

在上海,比亚迪的工程师们对庞大的技术数据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最终研发出F3这款高性价比的流行车款。在西安,长达300米的F3总装生产线上,平均每4分半钟就诞生一辆比亚迪F3轿车。在深圳,乃至在全国,数百家服务网络触角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努力实现着企业与客户的零距离。

机会也总是垂青于那些有所准备的人。比亚迪的热销之势绝非偶然的,而是一流的研发能力、强大的生产基地以及优质的销售团队共同发力的结果。

品质售后

作为自主品牌的新贵,比亚迪一直保持高起点的运作。在汽车客户的终端服务上,比亚迪移植了其在电池行业内的经验,不断为车主提供着超值服务,并提出了“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果核”思想。“我们注重分析客户的真正需求,只有知道客户需求什么,才能做到服务到位、服务对位。我们的服务更追求理性、更注重长远。”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如此诠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总部在深圳坪山!
具体地址为: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比亚迪路3009号
深圳有好几个火车站,不知道题主是想问从哪个火车站到比亚迪总部呢?
深圳(罗湖区):步行至火车站西广场乘坐M239路——龙岗天虹客运站——转812路公交到比亚迪1号门
深圳北:可站内换乘高铁至深圳坪山高铁站,转915路公交至比亚迪1号门(或比亚迪2号门/比亚迪4号门/比亚迪生活区)下车
如果是从外地前往深圳,建议选择到深圳或深圳北的列车,深圳西和深圳东离坪山很远,需要中转很多趟公交,坐车很麻烦。

深圳比亚迪总部在深圳龙岗区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在深圳火车站(罗湖)坐地铁到老街换乘地铁3号线到双龙地铁站。
到龙岗双龙地铁站,然后坐812到坪山比亚迪站。
2小时够了

在火车站直接坐到坪山的大巴,可以坐到坪山汽车总站(记住是总站),然后坐812到坪山比亚迪站。

在火车站坐地铁到龙岗双龙站,然后坐812到坪山比亚迪站。

深圳龙岗区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比亚迪汽车的总部在哪里?~

比亚迪汽车的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新技术民营企业。
比亚迪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天津 [1] 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将近20万人。

比亚的研发体系:
1、比亚迪设立中央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以及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高科技 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以及产业和市场的研究等。
2、拥有可以从硬件、软件以及测试等方面提供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的专业队伍,拥有多种产品的完全自主开发经验与数据积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开发平台。
3、强大的研发实力是比亚迪迅速发展的根本。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龙岗区坪山横坪公路3001号。比亚迪是一家中国汽车品牌,创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商务轿车和家用轿车和电池。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

公司简介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公司现有员工超过22万人,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营收入和市值均超千亿元。比亚迪致力于用技术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