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作者&投稿:令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霸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如徐州,甘肃等地),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水汽过饱和,于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灾害之一。

形成条件
在冰雹云中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带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和冰晶运动着,其中有一些水滴和冰晶并合冻结成较大的冰粒,这些粒子和过冷水滴被上升气流输送到含水量累积区,就可以成为冰雹核心,这些冰雹初始生长的核心在含水量累积区有着良好的生长条件。
雹核在上升气流携带下进入生长区后,在水量多、温度不太低的区域与过冷水滴碰并,长成一层透明的冰层,再向上进入水量较少的低温区,这里主要由冰晶、雪花和少量过冷水滴组成,雹核与它们粘并冻结就形成一个不透明的冰层。
这时冰雹已长大,而那里的上升气流较弱,当它支托不住增长大了的冰雹时,冰雹便在上升气流里下落,在下落中不断地并合冰晶、雪花和水滴而继续生长,当它落到较高温度区时,碰并上去的过冷水滴便形成一个透明的冰层。
这时如果落到另一股更强的上升气流区,那么冰雹又将再次上升,重复上述的生长过程。这样冰雹就一层透明一层不透明地增长;由于各次生长的时间、含水量和其它条件的差异,所以各层厚薄及其它特点也各有不同。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                     


扩展资料

防雹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防雹较早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雹灾严重,所以防雹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已有许多省建立了长期试验点,并进行了严谨的试验,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开展人工防雹,使其向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达到减轻灾害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

1、用火箭、高炮或飞机直接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送到云里去;

2、在地面上把碘化银、碘化铅、干冰等催化剂在积雨云形成以前送到自由大气里,让这些物质在雹云里起雹胚增多,冰雹变小;

3、在地面上向雹云放火箭打高炮,或在飞机上对雹云放火箭、投炸弹,以破坏对雹云的水分输送;

4、用火箭、高炮向暖云部分撒凝结核,使云形成降水,以减少云中的水分;在冷云部分撒冰核,以抑制雹胚增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冰雹(天气现象)

百度百科-冰雹(自然灾害)



在积雨云内,0°C层以下的云层由水滴组成,0°C层以上的云层由过冷却水滴组成,再高一些的云层则由过冷却水滴与雪花和冰晶等混合组成。如果积雨云中上升气流时强时弱,当上升的冷却水滴与上空的冰晶或雪花相碰,过冷水滴就冻成冰雹的核心。冰雹形成后,或因上升气流减弱,或因其重量较大而下降,当它降到0°C层以下后,又有一部分水滴粘于其上,这时若上升气流增强,它又被带到0°C层以上的低温区,雹核表面的水又被冻成冰,当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时,它便落到地面,成为冰雹。

拓展资料

冰雹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削弱不良影响,就有了人工消雹。人工消雹方法大体有两种,一是催化法,二是爆炸法。

催化法是用飞机、高射炮、火箭等运载工具把碘化银、干冰、液氮等催化剂送进冰雹云中的过冷(-15~-5℃)部分,根据人工影响冰雹的研究结果,云中-15~-10℃处的强雷达回波区,是人工影响冰雹的的主要部位。这些催化剂在云中产生大量的冰晶,每克干冰能产生100亿~1000亿个冰晶,每克碘化银在-10℃左右的云中能产生1000亿~1万亿个冰晶。这些冰晶吸收云中水汽并不断增大,从而增多了冰雹云中胚胎的数量,这些新生的雹胎不断分食云中水分,从而使云中原来已经长得较大的冰雹不断“饿瘦”,云中最后只能形成小冰雹。小冰雹在下落过程中有的融化成雨滴,有的即使降到地面也造不成大的灾害,这就是所谓的"争食理论",或叫做“利益竞争”或“冰雹,雹胎竞争假说”。

爆炸法是用高射炮、火箭等把炮弹等爆炸物射入云中爆炸,或者发射空炸炮弹在低空爆炸以达到防雹目的。  



大量的水蒸气升到高空中温度在-20C以下的地方时,就会变成小冰珠,小冰珠越来越大,上升的空气无法托住它时,它便会从高空落下。下落时,上升的水蒸气会断续在它们表面结冰,小冰珠在空中不断地被包上冰衣落到地面,就形成冰雹了。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它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成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不同地方的群众称其为“雹子”“冰蛋”“冷子”等等。

当冰雹来临时,要迅速在最近处找到带有顶棚、能够避雷防雹的安全场所,防止冰雹的袭击;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以免造成人、畜的伤亡。



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冰雹是一种天气现象,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冰雹质地很硬,砸在地上有声音。冰雹并非是完全透明的,它是透明与不透明相混合的。

冰雹

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雹核进入生长区后,与过冷水滴碰并,长成一层透明的冰层。有些地方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就会下降。在降落过程中冰雹会与一些冰晶、雪花合并,又会长一层不透明冰层。云中的冰雹重复以上过程,慢慢的逐渐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从云中掉下来。

冰雹

原来冰雹和雷雨同出一家,它们都来自积雨云。这种积雨云又称为冰雹云,而这些产生冰雹的冰雹云,大多都出现在暖季。

积雨云是空气强烈对流所形成的,它是空气很不稳定的产物。而空气强烈不稳定,在阳光强烈的暖湿季节最容易发生。那时空气中含的水汽很多,而且低层大气易被太阳晒热的地面所烤热,形成一个下热上冷的很不稳定的空气柱,发生强烈对流,并发展为能产生冰雹的积雨云。

冰雹

其次,这种云中的上升气流很强,足以支持云中增大的冰雹块,所以能使云中冰雹随着气流的升降,不断与沿途的雪花、小水滴等合并,形成具有透明与不透明交体层次的冰块。当它增大到一定程度,上升的气流无法支持时,就降落下来。



冰雹的形成是因为在夏天,大量水气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急剧上升。 到高空遇冷时迅速凝结成小冰晶往下落,与一路上碰上的小水滴掺合在一起变成雪珠。而雪珠在下降过程中又被新的热气流带回高空。

就这样,雪珠在云层内上下翻滚,裹上了层层冰外衣,越变越大,也越来越重,终于从空中落下,成为冰雹。 冰雹形状并不规则,多数呈球状,有时呈块状或圆锥状。冰雹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很少见,而青藏高原则是冰雹常光顾的地区,局部地区每年下冰雹的次数超过20次。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时候会出现?~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答:冰雹形成的原因:夏季地面气温高,空气对流强烈,积雨云层容易被上升气流送入更高的高空,云中的雨滴也不容易降落下来。因为高空的温度可以在0度以下,云中的水滴随着云团,在冰点以高空中下上上下下的运动,不断融化-冰冻-再融化-再冰冻,聚集的水量越来越多,冰球也越来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没有办法...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图解
答:一、冰雹形成的条件 冰雹的形成与积雨云的发育密切相关,只有当积雨云发展到极为强盛的程度时,才可能产生冰雹。这种云拥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充足的水分。二、积雨云的生成 积雨云是由地面上升的空气形成的,这些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会经历绝热冷却,导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在达到饱和状态后,会凝结在凝结核...

雨雪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答:再下落携水份再上升!周而复之!当体积大到急速上升暖湿气流不足以再托起时就落下!就成了冰雹!上升暖湿气流越急!形成的冰雹就越大!这已是简述了!见谅。雾水蒸汽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 露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霜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雹随着云...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答:1. 冰雹的形成与天气剧烈变化和冷热气流交替有关。2.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与雨水和雪相同,来源于发展剧烈的积雨云。3. 冰雹呈现为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成不规则的固态物。4. 当气温降低至一定程度,空气中的水蒸气过饱和时,会形成冰雹。5. 冰雹在夏季或春夏交替期间较为常见,此时空气湿度大,...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形成原因
答:⑥季节性,冰雹大多出现在4月~10月。在这段时期,暖空气活跃,冷空气活动频繁,冰雹容易产生。一般而言,我国的降雹多发生在春、夏、秋3季。⑦时间性,从每天出现的时间看,在下午到傍 晚为最多,因为这段时间的对流作用最强。降雹的持续时间都不长,一般仅几分钟,也有持续十几分钟的。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答:液化的云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逐渐变大的雨滴或冰晶,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过于饱和,就以降雨的方式落到地上。要是云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会凝结成冰或雪飘到地上。如果空气中的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

冰雹是怎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冰雹是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与过冷水滴碰撞形成的,原因是温度急剧下降。冰雹大多出现在冷暖空气交汇激烈的公历2~5月份,也可能在盛夏强烈而持久的雷暴中降落。中国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云贵一带,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答: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的,直径达5毫米以上的固态降水物。冰雹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其次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高度,还要有强的风切变,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到8千米。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很强,它将云下部不断增长的水滴,送到云的中部成为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