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模对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影响 混凝土施工,拆卸模板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有裂缝是什么原因?

作者&投稿:咸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很多工程在混凝土拆模后或装修后都出现各种轻重不同的裂缝,直接影响到结构工程质量,也严重影响了用户对房屋的接收和认可,是施工企业长期以来很头痛的问题,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设计问题、混凝上收缩裂缝、混凝土原材料本身问题产主的裂缝、房屋内外温差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膨胀裂缝等,下面就针对普通混凝土在一般工程的现浇楼板、剪力墙混凝土中的3种裂缝谈谈施工工艺对其产生裂缝的影响和对策。
1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和分布位置
  现浇楼板混凝土穿透性龟裂。
  现浇楼板混凝土预留孔洞的放射性裂缝。
墙体混凝土上部裂缝。
2 混凝土裂缝因施工工艺产生的原因及对象
  2.L 现浇楼板混凝土穿透性龟裂
  (1)产生原因
  ①楼板拆模过早或拆模后再次支撑
  未作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或不依据同条件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100%就提前拆模,但拆模后又承受不了荷载就可能造成顶板混凝土开裂,同条件混凝士试块结果虽已满足了 GB50204—92规范的第2.4.L条的表2.4.1和第2.4.2条的三个条件,但忽略了第2.4.4条规定,事实上多数的工程(包括优良的结构工程)根本未等到楼板混凝土强度(即: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就已经拆除支撑了,但是每个楼层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均是在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就承受了上一个楼层或2个楼层的全部施工荷载(即:模板、钢筋、混凝土和人员重量),因此拆除底模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100%将很容易产生楼板混凝土开裂。
  全部底模和支撑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拆除后,因为施工层上吊放物料的冲击荷载往下层传导,因心里没底就误采取了对已拆模的混凝土板底单独补充支撑直接顶于混凝土楼板下的做法,这种作法如运用不妥就很容易使楼板混凝土产生裂缝(注:此裂缝是板上面严重),因为底模全部拆除后,楼板混凝土因自重原因会产生轻微的自然下垂,如果此时再次利用支撑对此种情况的混凝土楼板进行局部受力往上顶,因为是局部支点,而且是人为掌握支顶力度无法测定支力大小,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此支撑支顶过力而使楼板混凝土出现裂缝。
  ②楼板底模和支架的整体强度、刚度不够
  未进行模板强度计算;
  支撑间距和龙骨间距大于经过模板计算的施工方案间距;
  支撑或龙骨的材料规格小于经过模板计算的施工方案的材料规格;
  立向支撑的接头缝、支撑与龙骨接触缝、大小龙骨接触缝、小龙骨与竹胶板接触缝因有缝隙而不实;
  立向支撑接头轴心不直,且无拉秆或拉杆无效。
  当上述后四项中的某一项存在时,浇筑阶段的顶板混凝土均不会产生裂缝(因当时混凝土呈流体),只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支架弯曲,此时未固化的混凝土楼板同模板一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垂弯曲,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楼板混凝土浇筑完且混凝土终凝后,混凝土强度虽己达到1.ZMPa或更高一些,但此时因工期进度原因,不可避兔地要出现上一楼层的物料吊放(即:钢筋、模板、砖排等),此时的楼板混凝土强度只能依靠底板及支架的整体强度、刚度来承受这种冲击荷载,使得此时非常脆弱的混凝土楼板产生了看不见的不规则裂缝,经过施工用水或雨水对裂缝的侵蚀,待拆除底模后或楼板上有水时才能发现此种裂缝。
  ③泵送混凝土布料杆安放处未设附加支撑
  因混凝土布料杆本身重量和布料杆系统中混凝土的重量形成的荷载均承压在布料杆4条腿的4个支点上,在送混凝土时布料杆受混凝土输送泵压力冲击的影响,使得布料秆的4条腿支点经常出现2条腿受力的状态,此时的现浇板混凝土强度均未达到设计强度(因为均在混凝土浇筑10天之内),所以此开间楼板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
  (2)对策措施
  ①模板的支撑、大小龙骨材料规格和间距必须通过模板强度计算确定,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②按规定制作和养护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并依据同条件试块试压结果确定拆除楼板底模时间,如楼板上继续承受吊物冲击的集中荷载或全部施工荷载时,混凝土的拆模标准必须待同条件混凝土试块试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及以上时方可拆除底模。如条件所限计划在上述标准之前拆模时,可在支设底模时将部分支撑按模板快拆法进行(也就是能在底模和龙骨拆除后,部分支撑按原状能保留在原支撑部位继续承担支撑作用),确保提前拆模后不作再次支撑。
  ③与竹胶板接触的小龙骨厚度必须加工得一致、准确,以确保与竹胶板接触紧密。
  ④在确保按施工方案设置支撑的拉杆以外,尽可能采用无接头支撑和顺直支撑,如使用有接头支撑,必须确保两半段支撑的轴心基本一致,且必须保证接头缝隙密实,并在接头部位必须设置双向拉杆,并将拉杆端头与墙顶实,确保有接头的支撑受力后轴心不弯曲。
  ⑤楼板混凝土开盘前必须将支撑、上下端接头缝、大小龙骨交接缝用木片等物塞实。
  ⑤将泵送混凝土布料杆安置在每层的固定房间,将布料杆的四个支脚位置固定,在每次顶板施工放线时,弹好固定位置的4个十字线(十字线长<l米),将十字线处单独增设支撑,并在每次布料杆吊放时将4个支脚处增铺不小于50nun厚。200mm宽的木垫板,并与十字线对正。此作法是预防混凝土布料杆因泵送压力冲击造成单支脚受力致使楼板开裂的有效方法。
  ①为防止楼层吊放物料的冲击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混凝土开裂,在每楼层基本固定的吊放物料的房间楼板模板下,在原有支撑数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临时性支撑,待上一楼层吊放的物料分散使用或使用完成后,再将此支撑拆下倒往其它部位周转使用。
  2.2 现浇混凝土楼板预留孔四周放射性裂缝
  (1)产生原因
  ①因个别预留孔直径小,设计图中未明确作加强筋,但已伤害主筋,洞口四周未绑加强筋或己绑的加强筋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②因孔洞模具的设计不合理或脱模效果不好,加之模具拆除未设固定人员。拆模时间不当、拆模猛撬、猛砸,造成洞口四周开裂。
  ③误利用楼板混凝土孔洞作墙体大模板校正的受力支撑。
  (2)对策措施
  ①如个别预留孔洞设计未明确作洞口加强筋,但只要是伤害主筋,即参照其它洞口己明确的加强筋作法施工。
  ②如果是反复周转使用的顶板预留洞模具,应优先作成上大下小或组合拼拆装形式,材质必须采用钢制或硬塑料制品,模具每次使用前刷好充足的油质脱模剂。
  设置固定的模具拆除人员,并在混凝土顶板能上人的最早时间内将模具逐个松开转动,使其与混凝土脱离,待混凝土终凝后模具再次使用前取出模具,可确保孔洞四周不开裂。
  ③在大模板施工技术交底中重点明确“严禁采用楼板顶留孔洞作墙体支模的校正支撑”,并严格监督实施。
  2.3 墙体混凝土裂缝
  (1)产生原因
  ①冬季施工采用的钢模板未作保温或保温未达到预期效果,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和环境温差未保持在20℃以内,很容易造成墙体混凝土裂缝。
  ②冬季施工时大模板拆除过早(混凝土温度未降至5℃以下),且未随即采取有效的覆盖保温措施。
  ③拆模过早且方法有误,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1.2MPa,误用橇棍在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猛橇。
  ④起吊大模或往房间内吊人顶板支撑龙骨时被碰撞所致。
  (2)对策措施
  ①在冬季施工来临时,提前制定大模保温的具体方案,将随时吊下楼的大模板逐块进行保温,并设专职人员随时对每次吊下楼的模板保把破坏处进行维修,确保大模保温效果。
  ②冬季施工阶段墙体混凝土拆板条件必须根据测温确定,在混凝土本身温度降至十5℃以下时方可拆除,并在墙体大模板拆除后,支顶模板的同时必须随即将外墙面利用螺栓孔挂保温被,并将与室外发生关系的门窗洞口全部封严,这样即达到了顶板混凝土的保温效果,也能保证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不大于20℃,避免温差产生裂缝。
  ③必须在墙体混凝土强度达至1.2Mh以上时方可拆模,如个别模板与混凝土不易分离时,采用2人同时拆模方法,即:螺栓和斜支腿松开后,一人用钢筋制作的长拉钩勾住大模上口,形成外拉力,另一人用大锤往外振击大模板,即可与混凝土脱离,避免人为硬撬造成的墙体混凝土裂缝。
  ④选用技术熟练的塔吊司机和哨工,避开风天往房间内吊物,必要时设专人勾拉稳住大模起吊或往房间内吊人支撑及龙骨,避免因吊放物料撞击墙体产生裂缝。
  通过在不同工程中采用上述方法反复研究认为采取上述措施,对于消除和减少混凝土裂缝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拆模过早,混凝土抗压强度过低,不能承受构件自重及施工荷载,因混凝土抗拉强度低,易在受拉区出现裂缝。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于模板的拆除有明确的规定,对于结构物的侧面模板及非承重模板,要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2.5Mpa以上则可拆除;对于承重模板则要求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拆除。若过早拆除模板,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够,轻则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其使用功能。重则出现塌顶现象。

钢筋混凝土拆模后发现楼板与梁交接处整体出现裂缝,这是什么原因?~

最有可能是:大梁和楼板不是在同时浇注的,造成结合部出现裂缝,2:也有可能不是同时浇注并且灰的成分也不同;3 还有一个最难以接受的可能就是:楼板支架模下面地面下沉,在浇注以后受浇注【未充分凝固以前】楼板重力所造成的地面自然下沉【大梁有墙体支撑不会下沉】,很有可能地面潮湿偏软,这样的结果会造成主梁和现浇楼板不能充分结合受力不均,楼板承重能力减弱,在建筑业里属于不能交工的工程,我不是专业人,不知楼主明白了吗?

混凝土表面有裂缝:1、如果裂缝是较浅的,那可能是浇筑完后养护不够。处理这种情况是很简单的,将裂纹凿去,用强度高一级的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2、如果是那种通缝,就比较麻烦些,裂缝宽度如果不是很长很宽,那么可以进行修补就可以,如果是很长且裂缝较宽,那么需要请设计院人来看看,是否有好的处理方案出来。这种情况,可能是混凝土出现问题,或者是支撑结构没有做好,致使混凝土内出现结构脱离。还有就是混凝土浇筑量较大,且面积较宽,较长,而且没有留施工后浇带,由于混凝土内部作用力而导致裂缝。

新浇的混凝土出现裂缝会影响其质量吗?
答:1、对结构的承载力及安全性造成危害;2、对结构的防水性产生影响;3、对结构的耐久性及使用寿命产生较大影响。为了防止新浇的混凝土出现裂缝,在进行商品混凝土浇筑前,应浸湿楼板的底层及模板,但不可存有明水;在进行模板方案的计算时,应保证模板系统的牢固支设,并保证商品混凝土楼板的拆模时间;加强...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如何处理
答: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为: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达大或使用过量的粉砂。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

浅谈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论文
答:但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楼板裂缝轻者影响美观,重者破坏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降低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房屋的正常使用,特别是一些住宅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等。根据对一些住宅小区的调查来看,现浇楼板裂缝大都发生在楼板表面,有的是表皮裂缝,有的是混凝土自身裂缝。除常见的...

商业综合楼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
答:拆模后发现板底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和渗漏现象。从现场检查结果看,裂缝主要集中在板跨中和格构柱孔洞周边,走向较为一致,裂缝总长度32米,裂缝最宽处为0.2㎜,少数贯穿性裂缝处有渗漏。板角位置还有少量斜向裂缝。现场对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检测,测试结果为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均达到设计要求强度...

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目前住宅工程混凝土楼板和填充墙出现裂缝的现象比较常见,现根据有关资料,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和砌块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如下,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1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 1.纵向裂缝:即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有什么成因和危害?
答:2.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3.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4.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5.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

钢筋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
答:1前言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建住宅不断落成,一些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例如住宅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常会出现裂缝。虽然这些裂缝的存在对结构的整体质量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这些问题却常常受到业主们的投诉。所以,找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裂缝的防治措施...

建筑混凝土裂缝因素及处理?
答:与之相反的是,水泥在进行水化之后,多余的水分将会留在混凝土内,形成定量的水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混凝土实际上的抵抗荷载有效断面。受荷载的影响,孔隙的周围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楼板的表面便会出现裂缝的现象。二、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对策 1.增强对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控制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三)支撑沉陷裂缝 新浇混凝土楼板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的情况下产生裂缝。由于支撑的刚度不足或梁板支撑刚度差异较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沉陷,施工期间的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多次瞬间相对位移以及过早拆模等等都可能使混凝土在发展足够强度以支撑其自身重量之前产生裂缝。沉陷变形也是混凝土楼板裂缝开展的...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
答:虽然理论认为,现浇楼板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些裂缝一般被认为对使用无多大危害,但在实际施工中仍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一、裂缝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