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个抗日英雄的故事,简短的

作者&投稿:陈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威武不屈杨靖宇
  童年杨靖宇
  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杨靖宇的爸爸为了养家糊口,成年累月的拼命干活,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几个钱。由于劳累过度,他的爸爸得了重病,妈妈到处借钱给爸爸看病,最后,一个铜板也借不来了。杨靖宇那年5岁,他的爸爸去世了。他的爸爸是活活累死的。
  妈妈抱着不满周岁的妹妹痛哭流涕说道:“孩子他爸,你就这样走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怎么办呢?”小靖宇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人。他想起爸爸说过的一句话:“男人不能哭,要挑重担养家糊口!”于是,他擦干了眼泪,对妈妈说:“别哭了,哭也没用。我很快就长大了,我干活养活你们!”妈妈听了更加伤心,仍然哭个不止,对靖宇说道:“苦命的儿啊,你才5岁啊!”
  中秋节到了,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有钱人家张灯结彩,月饼水果摆满桌,一家人有说有笑,共赏明月。同一个月亮下,小靖宇家虽然也买了几包月饼,可是,小妹妹用手摸了摸包月饼的红纸,妈妈就打了她一巴掌。原来,这月饼是送给地主老财的。那时候,逢年过节穷人都要给地主老财家送礼,不然,来年就不租给你地种。
  叔父让小靖宇去给地主老财送月饼,小靖宇把月饼往桌上一放,气呼呼的说:“我才不去呢!”
  妈妈着急的说:“快送去吧,去晚了人家还不要呢!”
  小靖宇说:“我就不去,凭啥给他送礼!”
  叔父急了,说:“不去我揍扁你!”
  小靖宇气呼呼的跑了出去。妈妈一边追一边喊着:“咱孤儿寡母的,得罪不起人家老财啊!”
  小靖宇边跑边说:“妈,别怕,咱人穷不能没有骨气。”
  小靖宇一天一天长大,到了上学年龄。妈妈千方百计借钱让孩子去上了学。
  一天,一个小同学挨了欺负,哭个不停,两眼像红桃,耳朵也血红血红的。小靖宇见了,问这个小同学:“谁欺负你了?”这个小同学不敢说是谁,只断断续续地说:“他……他骑在我身上……还揪着我的耳朵……让我学驴叫!”
  小靖宇一听,知道是谁了,准是地主老财的儿子,仗势欺人。
  小靖宇找到那个坏小子,说:“跟我走,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地主崽子跟着来到了一个仓库里。
  小靖宇关上门,大声说道:“趴下!”
  那坏小子问:“干吗?”
  “我要骑马!”
  “你敢!”
  “有啥不敢的!你能把人家当驴骑,我就不能让你当马?”
  那坏小子要动手打人,可他哪打得过小靖宇。小靖宇骑到了地主崽子的背上。
  地主崽子嚷道:“我告诉我爸爸,把你押到大牢里去!”
  小靖宇一点没害怕,抡起拳头左右开弓,揍起那小子:“我打死你这小坏蛋,看你找谁去告状!”
  地主崽子吃了皮肉之苦,连声告饶:“放了我吧,我再不欺负人了!”
  小靖宇说:“饶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我答应!我答应!”
  “今后不许再欺负人,也不准告状!”
  从此,地主崽子再也不敢欺负穷孩子了。

  带领农民攻占县城
  杨靖宇于1923年考上了开封的一所工业大学。在上大学期间,他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学生的爱国运动,毕业后回到了家乡。
  杨靖宇几年没回家了,妈妈高兴极了,可是,儿子放下行李,没说几句话就出去了,直到半夜才回来,天一亮又走了。
  靖宇在外面忙什么事呢?妈妈和叔父都担心他惹什么事,很不放心。
  这天,妈妈一直等到半夜,才见儿子回来,忙问道:“儿啊,你整天在外面忙什么啊?”
  靖宇说:“妈,你放心,我在做正经事。”
  “啥正经事?给妈说说,别让我老提心吊胆的。”
  靖宇看隐瞒不下去了,就告诉妈妈他在宣传苏联十月革命,发动全县农民起来与地主老财和反动军阀斗争。对儿子讲的革命道理,妈妈不大理解,也不相信会过上苏联老百姓那样的好生活。但是,妈妈相信儿子做的是正经事,不是瞎胡闹,就叮嘱儿子要小心些,地主老财心可黑了。
  杨靖宇按照党的指示,在确山县广泛发动群众,组织1万多农民包围了县城。几天之后,军阀部队弹尽粮绝,弃城而逃,红旗插上了确山的城头。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于1927年4月12日农民群众占领确山县城的第3天,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许多共产党员被杀害,有些人害怕了,甚至投降了敌人,而杨靖宇在这白色恐怖中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立志献身共产主义事业,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靖宇入党不久,组织决定派他到东北满洲省委工作。

  杨靖宇在东北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制定了侵占中国的战略计划,提出要富强就要占领中国,占领中国就要先得到满洲,即东北三省。到20世纪初,日本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将魔爪伸向了东北,从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一步步控制了东北,并企图建立所谓的满洲国。
  1929年,杨靖宇被党派往辽宁的抚顺,担任抚顺煤矿特别支部的书记。
  抚顺是我国著名的煤都,但由于叛徒出卖,这里的工人运动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杨靖宇的任务就是恢复这里的工人运动,重新点燃起革命的火焰。
  这一天夜晚,杨靖宇化名张冠一,和煤矿工人们一起下井上夜班。
  杨靖宇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在井下采煤别提多苦了,那时候煤矿工人被叫做“煤黑子”,就是现在在煤矿也经常发生瓦斯爆炸和塌方,别说那时候了,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杨靖宇干活抢在先,什么累啊、脏啊、危险啊,他全然不顾。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工人们对他都不理解,有的工人对他还很冷淡,甚至向他吐口水。
  有一个老工人生病了,去找工头借钱看病。工头不但不借钱给他,还把这位老工人打了一顿。老工人气的病更重了,连炕都下不来了。
  这天晚上,杨靖宇来到了老工人的住处,从口袋里掏出2块银元,说:“这点钱你看看病吧,过两天我再来看你。”
  老工人一直没说话,看杨靖宇要走,一把拉住他说:“大兄弟,我看你不简单,有点来历,能告诉我吗?”
  杨靖宇替老工人揶了揶盖在身上的破被子,笑着说:“别瞎猜了,我和你一样是个煤黑子。”
  “你和别人不一样,能猜出你是干啥的。”老工人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小日本太狠毒了!”
  杨靖宇看瞒不住了,就说:“咱们不必害怕,只要大伙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和日本工头斗,我们就能胜利!”
  老工人病好以后,积极帮助杨靖宇把工人们串联起来,宣传革命道理,和工头们进行斗争。“五一”节那天,抚顺煤矿举行了工人集会,还到处贴标语,散发传单,吓得工头们躲在屋里不敢出来。抚顺煤矿的工人运动又开展起来了,斗争的火焰又燃烧起来了。
  日本鬼子害怕了,他们断定矿上又有了共产党。一天,杨靖宇正在一个小饭馆里吃饭,闯进几个日本兵,把杨靖宇双手捆起来,用黑布蒙上了他的双眼,推进了一辆汽车带走了。
  日本鬼子秘密审讯了杨靖宇。
  “你的,什么名字?”
  “张冠一!”
  “什么的干活?”
  “我是煤矿工人!”
  “胡说,你是共产党!”
  日本鬼子气急了,杨靖宇却不慌不忙地说:“我不懂什么共产党,你抓我有什么证据?”
  日本鬼子看审讯不出什么结果,就用皮鞭狠抽杨靖宇,还灌辣椒水。在酷刑拷打面前,杨靖宇仍然坚强不屈。最后,给杨靖宇判了一年半徒刑。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进一步侵略东北。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很快,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有一首歌曲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饱受侵略痛苦的悲惨,就是一曲《松花江上》,其中有这样的词句:“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九一八事变”后,党组织从狱中救出了杨靖宇,并把他派到了哈尔滨工作。杨靖宇先是担任区委书记,1932年他又担任了哈尔滨市委书记和代理省军委书记。后来,杨靖宇又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政委。
  1933年冬天,这一天下着雪,村子里传来了一个消息:杨靖宇的队伍要来了。许多人的心里都有些害怕。为什么呢?原来,自从“九一八事变”以后,许多土匪都假借抗日的名义,抢劫骚扰百姓,弄得人心惶惶,是真抗日,还是假抗日,很难分辨。
  村里有一个老太太,害怕来的又是土匪,把两个儿子藏了起来。
  这天晚上,老太太听听村里没什么动静,就睡了。天快亮了,鸡已叫了三遍。老太太轻轻开了一道门缝朝外一看,大吃了一惊,门外睡着不少兵,有的盖着破毯子,有的盖着兽皮,都抱着枪睡着了。老太太没见过这样的兵,大雪天也不叫门,悄悄的睡在雪地里,心想:莫非这就是杨靖宇的队伍。
  老太太走出门,轻轻的问那个放哨的兵:“你们是杨靖宇的兵?”
  哨兵搓了搓冻红的双手告诉老大娘,他们是杨靖宇的兵,是专门打日本为老百姓办事的。老太太听了非常感动,就对街坊四邻喊道:“快出来吧!咱穷人的队伍来啦!”
  不大一会儿,许多乡亲都跑来了,热情的让战士们到家里去,端来开水,烧火做饭。
  杨靖宇正和几个战士扫雪,老太太找来了,拉着杨靖宇的手说:“杨政委,让我的两个儿子跟你们去打日本吧!”
  杨靖宇笑着说道:“你这么大岁数了,两个儿子都走了谁来照顾你?”
  老太太也笑着对杨靖宇说:“不要紧!我耳不聋眼不花,让他们去打日本吧!不把日本鬼子撵走,过不上安生日子!”
  杨靖宇带领游击队顶风冒雪来到小屯堡。杨靖宇带着两个战士来到反日会会长家探望。
  老人一见是杨靖宇来了,眼泪扑簌簌掉了下来,说道:“你们可来了!”
  杨靖宇问道:“怎么不见你的儿子?”
  老人一听,哭得喘不过气来,把杨靖宇领到地窖的旁边,两手哆哆嗦嗦的从草窝里抱出七颗血淋淋的人头来。杨靖宇大吃一惊,忙问这是怎么回事。
  老人含泪说道:“半个月前,‘活阎王’领着一营伪军来,又收税,又派兵饷,我儿子就说了一句‘没钱’,就被抓去砍了头,还吊在电线杆上。”
  杨靖宇听了气愤地说:“老人家,我们一定替您讨还这笔血债!”
  这天晚上,杨靖宇带了20多个战士搭人梯翻过“活阎王”家的院墙。杨靖宇用舌尖把窗户纸舔了一个小洞,往里一看,只见“活阎王”还在抽鸦片。
  杨靖宇一脚踹开房门冲进了屋,“活阎王”急忙去摸枪,杨靖宇手疾眼快,一脚踢飞了他的枪,又将烟具盒子扣到了“活阎王”的胖脸上。
  “活阎王”被绑了起来,杨靖宇用枪对着他的太阳穴命令道:“让你的手下缴枪,不然一枪毙了你!”
  游击队没放一枪,就活捉了“活阎王”,还缴获60多支枪。
  杨靖宇下令将“活阎王”枪毙了,反日会长激动地说:“只有咱自己的队伍才能替我儿子报仇!”
  杨靖宇带领的游击队不断扩大,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第一师,杨靖宇担任政治委员兼师长。
  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来到了根据地——柳河县老鹰沟。老百姓腾出房子让战士们住,还杀了几口肥猪犒劳部队。战士们都忙着帮老乡扫院担水。
  杨靖宇和老乡拉了一阵家常,一出门碰见一个战士去挑水。战士的头上都是汗,看样子已经挑了不少趟了。杨靖宇走过去,从战士手里夺过扁担,笑着说:“让我也出出汗!”
  老乡们不让杨靖宇挑,那个战士趁机又抢过水桶挑水去了。
  杨靖宇说:“我也是农民出身,从小就干活,不出点汗心发慌,就打不好仗。”
  老乡听了,心想,不让挑水后果还会这么严重,就不再阻拦杨靖宇挑水了。谁不盼望杨靖宇多打胜仗,早点把日本鬼子赶跑啊!
  杨靖宇从战士手中接过扁担,挑着水桶,到河边像农民一样熟练的滔满了两桶水,咣当当挑进了老乡家。人们看着缸里清冽洌的水,不禁议论起来:没见过这样的长官,还给老百姓挑水,一点官架子也没有。
  通信员不解的对杨靖宇说:“你是首长,身体又不好,干么亲自去挑水?”
  杨靖宇认真的笑着说:“你不要小看两桶水,它挑回来的是老百姓的信任。我们没有群众的支持,能打胜仗么?”
  日本鬼子守备队长龟田接到密报说,杨靖宇八月十五要到望江楼和老百姓一起过节。龟田喜出望外,带着鬼子兵将望江楼包围了起来。圆圆的月亮当头照,鸭绿江上月光粼粼,四周静悄悄的。可是,鬼子在望江楼村一家一户挨个搜,对江上的过往船一只一只检查,折腾了半天也没见到杨靖宇的影子。
  鬼子队长龟田肚子饿了,搜到一个小码头,忽然看到江上有一只小渔船,船上有一盏小渔灯亮着红光,一个穿蓑衣的渔人正在撒网捕鱼。
  鬼子队长赶紧跑过去叫道:“大大的好,鱼的我吃!”
  渔人看看鬼子,不慌不忙的说:“等一等,我打上了鱼给你炖着吃。”
  龟田有点不耐烦,渔人说:“别着急,你们到那边去等,别把鱼吓跑了。”
  龟田只好站到一边等着,馋得直流口水。
  过了一会儿,只见渔人使劲抡起渔网,把龟田给网了起来,又一脚将翻译踹下了江。
  渔人收住网口,把龟田使劲踩在脚下,压低声音说到:“你的末日到了,你抬头看看我是谁?”
  龟田哆哆嗦嗦抬头一看,那渔人宽脸膛,一双大眼睛在浓眉下咄咄逼人,大叫一声:“完了!”原来这渔人正是他们要捉拿的杨靖宇。
  天大亮了,鬼子们在江边悬崖上看到他们的队长龟田被条绳子挂在峭壁上,一条长长的舌头伸出嘴来,石头上还写着几个大字:日本侵略者的下场。
  1935年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杨靖宇担任总司令,兼任第一军军长和政委。
  冬天又到了,战士们转战在深山密林里,还没穿上棉衣。眼看就要下大雪了,战士们没有棉衣怎么办?
  杨靖宇把供给部长叫来问情况。供给部长难为情的说:“司令,敌人控制得很严,实在是没有办法,老百姓那里买不到布。”
  杨靖宇说:“老百姓那里没有办法,抗日联军就没办法了?”
  供给部长一听,问道:“司令,哪里有棉衣啊?”
  杨靖宇说:“现在得到情报,有100多辆敌人运送物资的军车要经过咱们这里,车上面有棉衣,白面,咱们去向敌人要棉衣吧!”
  战士们听说敌人要“送棉衣”来了,都眉开眼笑,早早埋伏在公路两旁的山林里。果然,敌人运送物资的汽车开来了,一辆接一辆。等到车队进入埋伏圈以后,杨靖宇的指挥枪“啪”的一声打响了,战士们如天兵天将开了火。敌人被打得死的死,伤的伤,好多人做了俘虏。战士们跳上汽车,往下搬棉衣、白面。供给部长给杨靖宇挑了一件大号的棉衣,可杨靖宇不穿,说:“供给工作要眼睛往下看,棉衣全发给战士,我又不站岗放哨,包括干部的棉衣,以后再说。”
  在杨靖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军不断打胜仗,不断扩大,日本鬼子气急败坏,恨之入骨。为早日消灭抗日联军,敌人又派来号称“皇军剿匪之花”的32团,要在10天内取杨靖宇的首级。
  大胡子团长立即命令小野带领先锋营偷袭杨靖宇,可是,还没等小野找到杨靖宇,先锋营就让抗日联军给收拾了。
  大胡子团长坐不住了,亲自带兵杀向了马蹄沟。
  大胡子团长骑着大马,挎着洋刀,领着鬼子摸到了马蹄沟。天快黑了,鬼子远远看到村里亮着灯,烟雾腾腾,还传来胡琴声和歌声。气红眼的大胡子正要带兵冲进村子的时候,只见灯灭了,村里一片漆黑,胡琴声和歌声都听不见了。坏了,又中了埋伏!大胡子团长急忙掉转马头,要带兵逃跑。其实,杨靖宇的队伍没有在马蹄沟宿营,只不过用了一个小小的计策,为的是不让鬼子祸害老百姓。
  离10天的期限只剩3天了,大胡子团长抓不到杨靖宇急坏了,大热的三伏天,又带着鬼子兵奔了长岗。
  天气贼热贼热,鬼子兵顶着太阳浑身流油,口渴难耐。大胡子让鬼子兵在树荫下凉快凉快,喝口水。副官提醒说:“和杨靖宇打仗,可要特别小心啊!”大胡子毫不在意,边咕咚咕咚喝着水边说:“没关系,杨靖宇大白天不会出来!”
  大胡子的话音刚落,只听三声枪响,“轰隆、轰隆”,手榴弹就扔了过来。鬼子兵顿时乱了营,大胡子抱着头领着鬼子乱冲。
  杨靖宇大喊:“冲啊!把大胡子这朵毒花砍下来!”抗联的战士们英勇冲上前。这时,大胡子已经成了“光杆司令”,一个抗联战士从他腰中抽出战刀,只听“咔嚓”一声,大胡子人头就落了地。“皇军剿匪之花”凋谢了。
  敌人接连失败,急红了眼,又调来重兵追剿抗日联军,杨靖宇带着战士们钻进了深山老林。
  杨靖宇的队伍被困在山里,又一连下了几天大雪,部队的粮食吃光了,就剩下几把黄豆。
  这点黄豆够谁吃呢?战士们虽然饿得心发慌,却都不愿意自个儿吃这点黄豆,你推我让没人吃。最后,大伙儿不约而同的说:“这点黄豆让司令吃吧,他操心多,最累。”炊事员收下了黄豆,可杨靖宇知道以后,说什么也不吃,对炊事员生气的说:“快送回去,我没有什么特殊的。让战士们为我饿肚子,我还怎么当这个司令?”
  几把黄豆给谁谁都不吃,在战士手里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炊事员手里,一粒不少。
  炊事员为难了,说:“他们死活都不吃,可他们自己……”
  杨靖宇问:“怎么样?”
  “他们……有的吃树皮……有的……吃棉絮……”
  杨靖宇听了,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看着圆圆亮亮、散发着淡淡香味的黄豆粒,心想:有这样同甘共苦的战士,不愁打不败小日本!
  这几把黄豆怎么处理呢?杨靖宇想了想,对炊事员说:“把这些黄豆挨个分给伤员,就说是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推让!”
  战士们知道了司令和大家一样挨饿,更加激起了和侵略者斗争的热情。
  有一首著名的歌曲《游击队员之歌》生动的反映了抗日战士的战斗生活。

  威武不屈英勇献身
  一个姓丁的叛徒忍受不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可耻的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这个可恶的叛徒领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抗日联军包围了起来。
  形势严峻,杨靖宇决定将主力转移,突围出去,他自己带一支小部队留下来牵制敌人。大家都不同意,杨靖宇坚决的说:“我是司令,我说了算!”他耐心的解释说:“我是敌人的眼中钉,吸引力最大。”
  杨靖宇留下来,带领战士们打退敌人3次进攻,到天黑时,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出去了。这时,留下的战士只剩下五、六十人了,还有一部分伤员。吃的一点没有了,当地群众也联系不上,杨靖宇命令将伤员转移,准备最后的战斗。
  带领伤员转移的干部说:“总司令,让我留下吧,好保护你!”
  杨靖宇严肃的说:“不行!现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在这严峻的时候,领导的责任是带好队伍,保护战士,不把伤员转移出去,我于心不安!”
  伤员转移走了,经过与敌人的多次交火,杨靖宇身边是剩下两个小战士。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又没有吃的,肚子饿得前心贴后背。
  杨靖宇把两个小战士安顿好,让他们休息一会儿,他要到屯子里找点吃的。他勒了勒皮带,一步一步艰难的向屯子走去。肚子饿得头晕眼花,几次要栽倒在地。杨靖宇把棉衣里的棉花撕下来就着雪吃,一口一口艰难的咽着。
  敌人发现了杨靖宇,而且就他一个人。几个敌兵追了过来,举着枪大喊:“快投降吧!有你的大官当!”
  杨靖宇拔出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蜂拥的敌人将杨靖宇围了上来,一个敌兵又喊道:“快投降吧!你跑不了了!”
  杨靖宇的左手受伤了,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伤口,敌兵一窝蜂拥上来。杨靖宇狠狠地向敌人射击,几个敌兵又倒下来。可是,杨靖宇发现枪里面只剩下一颗子弹。
  在危急时刻,身负重伤的杨靖宇,身靠一棵大树,吃力的举起了手枪,怒视着凶恶的敌人,朝自己的太阳穴开了枪,敌人吓得目瞪口呆。
  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了。
  万恶的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将杨靖宇的头割下,又解剖了他的尸体,要看看他肚子里有什么东西,使他坚持了那么多天的战斗。结果,他们发现杨靖宇的肠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威武不屈,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又一次震撼我们的心。杨靖宇的英名永远铭刻我们心中。像他那样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为振兴中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这就是我们的誓言。

抗日英雄的故事(简短)~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1940年河北唐县儿童团员在执行“安检”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手持红缨枪站岗放哨的儿童团员 “消息”树上的小哨兵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主角是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哎!八路连小孩子都坑。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50字,简短的
答: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一座奶奶庙里面。在反“扫荡”时,刚满12岁的他把鬼子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一个中队被全歼,可这位小英雄不幸被敌人杀害,英勇地牺牲了。2、抗日小英雄名叫海娃。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

有关抗日英雄的故事 50字左右
答: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2、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

抗日英雄的故事200字左右,急!!!谢谢合作
答:抗日英雄的故事200字左右,急!!!谢谢合作  我来答 4个回答 #合辑# 机票是越早买越便宜吗? 筱鸭娱乐 高能答主 2019-07-04 · 电影、电视剧、小说、综艺等等,都在这里! 筱鸭娱乐 采纳数:1021 获赞数:824733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1、战斗英雄杨小根 在河北赵县王西章村,老人们还...

抗战英雄的故事
答: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英雄的故事以及那一段抗战历史,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地升起,晨风中飘扬。它鲜红如血,仿佛火团,在这鲜血染红的大地上空炽烈地燃烧。它是被革命先烈的热血染红的,包含着多少革命先烈对祖国的赤诚与火热。革命先烈的热血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中华儿女为祖国振兴而牺...

赵一曼的主要事迹简写
答:1个回答 #热议# 应届生在签三方时要注意什么?爱文学的学姐 2023-12-11 · 超过16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关注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 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

抗日英雄故事300字左右
答:2、刘胡兰烈士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共产党万岁”。她用心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超多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疯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

抗日英雄的故事一百字
答: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最终走上了抗日的道路。2、少年王二小: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30字
答: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4、抗日战争时期,行唐出过一个远近闻名的少年英雄,名叫张六子,1929年出生在上方村的农民家庭。人们都把他称做“行唐...

抗日英雄人物事迹简介
答:搏斗中,他夺过日本宪兵队长的军刀,当场劈杀日本宪兵队长和数名日伪军,后在工友们的帮助下冲出敌人的包围和追捕,负伤脱险。节振国刀劈日本宪兵的消息震动了冀东,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就连远在陕北的中共中央也知道了这件事,毛泽东同志称赞节振国是民族英雄。5、张自忠 1938年3月,日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