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独有的曲艺有哪些 四川最有名的曲艺

作者&投稿:莱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要曲种
  四川曲艺的曲种包括传统的清音、扬琴、金钱板、竹琴、相书、评书、车灯、荷叶、盘子、花鼓、连厢、善书、谐剧、方言相声、快板书等,同时也包括南坪弹唱、格萨尔仲、折嘎、月琴弹唱等具有鲜明民族民间特色的曲艺形式。

  四川扬(洋)琴
  清朝乾隆年间成都、重庆等地便开始流传,因演唱时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而得名,素有“坐地传情”之称。四川扬琴吸收了川剧和清音之长,通过唱和道白,将叙事、抒情与戏剧融为一体,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清末洋琴演唱多为3人,后一般为5人,分生、旦、净、末、丑5种角色,分别操作扬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边伴奏边说唱。
  四川竹琴又称为道琴(情),初为道士劝善说道的古老艺术,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伴奏演唱,民国初年始称为竹琴。一般由一位艺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组坐唱的。竹琴在四川各地广为流行,1914年间,梁平、江北二县还举行过两次“竹琴大会”,各地行家云集献艺,轰动一时。
  
  四川相书
  又称“隔壁戏”。演出时,设一顶高约16至23米,宽约08米的帐子,由一个艺人置身帐中,用口技和折扇、铜铃、莲花落等道具摹拟各种声音,描绘环境,并一人扮若干个角色,相互对话,展开故事情节。观众隔帐聆听,如临其境。其表演节目颇为幽默人称“滑稽相书,话中有话”。

  四川清音
  也称为“唱小曲”、“唱琵琶”或“唱月琴”,在清朝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演唱者多为一人,左手打板、右手击竹鼓而歌。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伴奏者有时也答腔几句。
  
  四川金钱板
  又称金剑板、三才板,多系单人演唱,以唱为主。其道具仅三块竹板,讲究打板技巧,既要打出千军万马之雄壮,又要打出清风流水之委婉。

  四川评书
  是以说为主的,明代以后流行四川各地,艺人借助桌子、醒木、折扇、帖子等道具,以语言吸引听众,并有一些表演动作。其表演地点多为茶馆,听众可以边品茗边听书。
  
  四川荷叶
  系说唱兼备的艺术,艺人手持擅板(天桥)、铜钗(苏交)进行表演。因铜钗形似荷叶而得名。
  
  四川盘子
  系从清音和民歌中发展而来,艺人手持竹签、瓷盘(碟子)敲打节奏,边唱边舞,曲调优美,形式活泼。
  
  四川花鼓
  一般以两人为一棚进行表演,一人主唱,一人伴奏相和,道具仅为小锣、小鼓。其独特之处为抛棒(刀)击鼓,类似杂耍丢刀。

  谐剧
  民国时期产生的一种新曲艺,由王永梭于1939年首创。其特点为用话剧手法,一人表演,诙谐幽默,被誉称为“一人上场,满台生辉”。

  建国以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扬琴、清音、金钱板、莲花落(快板书)、评书、谐剧等四川曲艺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内外都很有影响。各地还将这些曲艺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中,谐剧便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节目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0611.htm

四川相书梅花大鼓,四川评话 ,相声,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川剧变脸

四川有什么剧种?~

四川有川剧,还四川曲艺剧和四川灯戏。第一,四川曲艺剧,四川曲艺是以四川民间说唱艺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起源可追溯到汉代以前。唐宋时期,,“击鼓说书,喜形于色”,可见当时说唱艺术就流行了。比如说成都的"芙蓉亭"、"锦江茶楼"这些地方,都是有名的曲艺演出场地。

第二就是四川灯戏了,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这个剧种对于外地人也很陌生,但是却是源于川东北的地方剧种,灯戏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建,经长期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戏剧,场地要求很简单,不需要大的舞台,堂屋、院坝、草坪、河滩等可以成为舞台,只要有一块能容纳三五个人的活动平地即可。说实话,还是比较值得一看,趣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虽然并不是特别出名,但是也是我们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希望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 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川剧的特色有哪些
答:2. 弹戏:弹戏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它源自陕西的秦腔,属梆子系统,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称。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语言结合,并受四川锣鼓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衍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3. 灯调:灯调在川剧中颇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间的迎神赛社...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曲艺分别有哪些
答:说的如相声、评书、评话;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东北大鼓、温州大鼓、胶东大鼓、湖北大鼓等等鼓曲;似说似唱的(亦称韵诵体)如山东快书、快板书、锣鼓书、萍乡春锣、四川金钱板等;又说又唱的(既有无伴奏的说,又有音乐伴奏的唱)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恩施扬琴、武乡琴书、安徽琴书、...

川剧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川剧历史起源 川剧
答:于是,当地的优人(戏曲演员)便将刘辟的作为编成戏剧——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川戏《刘辟责买》,准备通过此来为民疾呼。但这一戏曲虽然已排练熟练,却一直未能得到上演的机会。直到后来刘辟叛唐造反,优人们认为时机已到,便开始公开演出。谁知朝廷昏庸,认为此戏涉及攻击朝廷,不但派兵砸了戏班的场子,还...

川剧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答:西皮、二黄多为单独使用,但也有不少剧目同时包纳二种声腔。 弹戏 川剧弹戏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它源自陕西的秦腔,属梆子系统,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称。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语言结合,并受四川锣鼓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衍变,无论曲调、唱法还是唱腔结构都与秦腔有所不同,...

四川有什么戏剧
答:四川省主要有的地方戏剧种: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等。其中川剧是最出名的。川剧大约是在明末清初发展起来的。当时,北边的陕西、甘肃和南方的湖广等省大量移民流人四川,随之带来了具有各地乡土气息的戏曲艺术。这些外来戏曲艺术经过与四川本地戏曲艺术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其它...

四川省有哪些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节目?
答:四川清音于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属于歌唱体牌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调演唱。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

川剧的主要声腔有:
答:川剧的主要声腔有: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

通常所说的曲艺,除了相声,评书,快板之外,还有哪些?
答:“大曲艺”指当今的百戏,“小曲艺”指说唱故事的艺术。全部曲种 相声 | 小品 | 评书 | 山东快书 | 快板 | 二人转 | 鼓曲 | 天津时调 | 梅花大鼓 | 铁片大鼓 | 西河大鼓 | 京韵大鼓 | 单弦 | 北京琴书 | 山东琴书 | 四川清音 | 福州评话 | 南昌清音 | 苏州评弹 | 扬州评话 | 蒙古族...

中国各个地方的戏曲有哪些
答: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吕剧:是中国山东省地方戏。以前叫“化妆扬琴”或“扬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扬琴”演变而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最强大脑花 2015-05-01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最强大脑花 知道...

戏曲有什么
答:问题一:中国戏曲种类有哪些?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