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河中游经常发洪水? 黄河出现2020年第2号洪水 ,启动了几级应急响应?

作者&投稿:从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要原因:在黄河中游,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左右摆动,很不稳定,导致河床高于地面,河水大量流出,形成洪水。
详细原因:
  从河口镇到孟津为中游,流程1122公里。黄河从河口镇南转,穿行于晋陕峡谷之中,至龙门仅长718公里,但水位落差达611米,比降很大,如著名的壶口大瀑布,平水时瀑布跌落17 米。龙门河槽宽仅100米。龙门以下到潼关,在长130公里的河段内,接纳了汾河、洛河、泾河、渭河等不少重要支流,水量大增,这里河道流行在汾渭平原上,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左右摆动,很不稳定。黄河过潼关后折向东流,进入黄河最后一个峡谷段,著名的三门峡就在这里。黄河中游 两岸大部为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年输沙量占全河的 89%,同时汇集了许多重要支流,又是黄河洪水主要来源之一,此段水量约占全河的40 %,因此黄河中游成为根治黄河的关键地段。

简介: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从河口镇到孟津为中游,流程1122公里。黄河从河口镇南转,穿行于晋陕峡谷之中,至龙门仅长718公里,但水位落差达611米,比降很大,如著名的壶口大瀑布,平水时瀑布跌落17 米。龙门河槽宽仅100米。龙门以下到潼关,在长130公里的河段内,接纳了汾河、洛河、泾河、渭河等不少重要支流,水量大增,这里河道流行在汾渭平原上,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左右摆动,很不稳定。黄河过潼关后折向东流,进入黄河最后一个峡谷段,著名的三门峡就在这里。黄河中游 两岸大部为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年输沙量占全河的 89%,同时汇集了许多重要支流,又是黄河洪水主要来源之一,此段水量约占全河的40 %,因此黄河中游成为根治黄河的关键地段。

孟津以下为黄河下游,长870公里。此段河道在华北平原之上游荡,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旺盛,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除在孟津至郑州桃花峪间纳入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支流外,再无其它支流汇入,相反干流束约在大堤间,成为海河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径流变化 黄河流经的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虽为第二大河,但水量并不大,年径流量仅480亿立方米,还不及闽 江的水量。干流沿程水量时增时减,颇为独特。按利津站计算,兰州以上流域面积占利津以上的集水总面积的29.6%,而水量却占72%,是全流域最主要的增水区。兰州以下流过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既少支流汇入,又由于引洪灌溉,耗水甚大,是减水区。至河口镇附近的头道沟,径流量比兰州站减少了2 3%。从河口镇到花园口段,有汾、渭、径等支流汇入,水量又大增。花园口到利津这一段因是“地上河”,少支流汇入,渗漏严重。引黄灌溉耗水量大,故水量又逐渐减少。所以黄河泾流量基本来源于上、中游。黄河水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一般来说,水量多集中在夏秋季,约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0-80%。除河套地区至河口镇段秋水大于夏水外,大部分河段夏水都大于秋水。冬季是整个干流水量最枯季节,仅占全年10%左右。春季水量约占15-18%。最大水月,一般在河口镇以上为9月,以下均出现在8月。黄河径流量的年内变化比其它河流剧烈, 极端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比相当惊人。据陕县记录,最大流量为22000立方米/秒(1933年8月10日),而最小流量却不及 200立方米/秒,二者相差100多倍。这种状况对径流资源的利用非常不利,在农业生产中矛盾尤为突出。春季农业需水迫切,黄河却处在低水期,到夏季则洪峰过高,易于泛滥成灾。

黄河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其变差系数一般在0.2-0.3之间,并有自上游向下游增加的趋势,从径流多年变化过程线看,黄河也有丰枯水交替现象,一般

洪水和泥沙

水量不稳定和含沙量特多是黄河为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水量不稳定突出地表现为汛期洪水的暴涨。黄河洪水主要由 夏秋季的暴雨所形成。黄河流域是我国暴雨较多的地区之一,主要暴 雨中心在黄河中游的泾、洛、渭河流域,暴雨次数多,强度大(日雨量可超过100毫米以上),雨区大(一般达200平方公里以上),洪水相当剧烈。从全流域看,上游地形平缓,暴雨量小,区内又有不少沼泽 草地和森林调节洪流,洪水涨落速度较平缓。兰州历史最大洪峰流量不过7500立方米/秒,包头最大流量不过4310立方米/秒,可见上游洪 水对下游影响不大。可是,河口镇以下的中游段是晋陕峡谷,两岸支流流程短,比降大,黄土广布,植被又少,更无湖泊洼地调蓄,一遇强烈暴雨,径流急速入河,洪水猛涨,汾、泾、渭、伊洛诸支流正值 暴雨中心,带着巨暴洪水辐聚而入,使洪量骤增,对下游造成严重威胁。

黄河中游属于地上河!!因此很容易发生洪水,特别是河南那段!

黄河中下游如果有洪水,将会主要殃及那些城市?~

如果黄河中下游发生洪水,主要会影响到以下城市:
* 河南:包括郑州、洛阳等城市。
* 山西:部分地区可能会受到洪水影响。
* 河北:可能会出现洪水的地区包括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城市。
* 山东:济南、淄博等城市可能会受到洪水影响。
以上只是大致的推测,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天气和地理条件来分析。

受降雨影响,黄河兰州以上来水持续增加,黄河兰州水文站7月20日20时42分流量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出现黄河2020年第2号洪水。自20日21时起启动黄河上游水旱灾害防御 IV 级应急响应。
黄河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向流域相关省区水利厅,西部、北部战区和黄河上中游水调办发出紧急通知,提请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水利厅对当前防汛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加强河势、工情观测,加强堤防巡查和工程防守,及时报告重要汛情和动态,水文部门也将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和雨水情变化,及时发布相关预报和通报。

扩展资料
黄河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7月16日,黄河正式迎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据有关方面消息,当前我国长江和太湖流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后期雨带将会北抬,黄河中游、淮河等北方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北方河流防汛将成为下一阶段重点。
黄河“七下八上”洪水多发期主要是指每年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每年的大洪水也多出现在7~8月,花园口水文站发生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12次,“七下八上”期间发生8次,占比达67%。所以,这期间黄河防汛需要高度警惕。
根据气象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降水总体呈“南北多、中间少”的空间分布,涝重于旱。黄河上游、渭河和小花间(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来水偏多,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盛夏区域性干旱可能重于常年,水旱灾害防御任务十分艰巨。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黄河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社—黄河出现2020年第2号洪水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常出现在几月?
答: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常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特别是8月上旬出现洪水的机会较多。黄河中游地区61%的面积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流众多,河道比降陡,由暴雨形成的洪水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含沙量大。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暴雨频繁,强度亦较大,点暴雨量每日可达300~500毫米,降雨历时一般...

黄河中游或发生较大洪水是什么原因?
答:冰凌洪水在黄河下游发生在1月份、2月份。宁夏、内蒙古河段多发生在3月末,融冰解冻开河的洪水流至下游适值桃花开放的使其,故称桃汛暴雨洪水发生在7月份、8月份的称伏汛,发生在9月份、10月份的称秋汛,两者时间相连,习惯上通称伏秋大汛。伏秋大汛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洪水期,历史上的洪水灾害大多发生在这一时期,对下游...

降雨偏多,黄河中游可能引发较大洪水,这需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答:黄河中下游雨季集中在6~8月份,这时也称为梅雨季节,与季节是由于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东南亚等地贯穿到黄河中下游所出现的持续阴雨天气,在梅雨季节期间,由于天气炎热,湿度大,如果不注意防湿防潮,家里的衣物橱柜等木质家具极易引起发霉现象,由此看来在雨季不仅要防汛防洪还要做好一些基...

黄河/长江哪一段流域多发洪涝灾害? 治理黄河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答:黄河 长江 中下游多发洪涝灾害 黄河中游途经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 致使中下游河床增高 长江在中游(荆州河段) 由于上游带来的泥沙在此河段曲折 流速缓慢沉积 河床高 排泄困难等 治理黄河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很多,大概为:植树造林 保护植被 营造农田防护林 保塬护坡 加固堤坝 疏通河道 兴建水利...

黄河容易发生水灾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方面归功于黄河上游,一系列大小水电站及水利枢纽在黄河及其支流上相继建成,将大量泥沙拦截在库区,只能依靠洪水季节和人为冲淤来将泥沙带往下游。另一方面,几十年来的植树造林种草行动,恶补了数千年文明史中欠下的生态债,让黄土高原重现绿色,固定水土能力明显上升,从根源上减少进入黄河泥沙含量,...

长江和黄河上、中、下游容易发生什么自然灾害?
答:上游地区河流多位于高山深谷中,不容易发生洪灾。且上游地区一般人口稀少,即使发生灾害一般危害也很轻微。而中下游多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又是主要农业区,人口稠密,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黄河下游河段(开封以下的“地上河”)、长江中游河段(荆江),洪灾发生的危险尤其大。长江上游地区...

高中地理:有谁记得黄河的上中下游是怎么划分“几”字的?上中下游分别...
答:07倍。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暴雨区和黄河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区。黄河中游地区61%的面积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流众多,河道比降陡,由暴雨形成的洪水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含沙量大。洪水发生时间基本上都集中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特别是8月上旬出现洪水的机会较多。

发生在黄河边上的英雄故事,要简短的
答:大禹治水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

黄河,长江的主要灾害有什么?
答:上游主要泥石流、滑坡、地面强烈冲刷等。中下游主要排水不畅造成的洪涝灾害、河堤溃损造成的洪涝等。黄河上游有凌汛现象,中游有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下游主要是凌汛和地上河决口之害。

黄河三次发水的资料。
答:黄河5次洪灾资料 1843年8月(清道光二十三年七月),黄河中游发生了一场大暴雨。黄河干流潼关至小浪底河段出现千年来的最高洪水位。这次洪水是由西南东北向切变线性暴雨形成。这次洪水,根据沿河古代遗物和洪水淤沙调查,均可说明1843年洪水位至少是千年来最高者,它的重现期可视为千年一遇。在洪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