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起源于什么国家? 火箭的起源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喻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火箭起源于中国。

火箭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公元969年,中国已经发明了火药(火药是在唐朝发明的)。北宋军官岳义方、冯继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

这种火箭由箭身和药筒组成,其中药筒用竹、厚纸制成,内充火药,前端封死,后端引出导火绳,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以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向前,飞行中杀伤敌兵。这种最早的原始火箭在工作原理上与现代火箭没有什么不同。

扩展资料:

公元12世纪中叶,原始的火箭经过改进后,广泛地用于战争。如公元1161年宋军与金兵的“采石之战”中所使用的“霹雳炮”,其实就是一种火箭兵器。当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行的能高飞的“火流星”(亦称“起火”),实际就是世界上第一种观赏性火箭。

元、明之后,即公元13世纪以后,中国的火箭兵器在战争中有了很大发展,涌现了许多与现代火箭类型相近的火箭形式。13世纪中叶,蒙古人入侵中亚、西亚和欧洲,阿拉伯人侵略西班牙,他们把中国的火箭技术传入了欧洲及世界其它地区。

到了这时,德意志的艾伯特斯·麦格诺才在欧洲首次记述了关于制作火箭的技术。欧洲人最早使用火箭兵器,是在1379年意大利的帕多亚战争和1380年的威尼斯之战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箭



  中国是火箭的故乡。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起初,火药在中国只是被当作燃烧物,后来,人们发现火药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能产生推力,于是就用火药作“推进剂”制造出了火箭。据史载,中国早在公元12世纪,就产生了喷气推进火箭。

  中国古代的火箭虽然结构简单,但制造工艺已十分讲究,解决了火箭的安全贮存、运输、防潮等问题,同时避免炸伤自己人。另外,中国古代的火箭已具备现代火箭的基本结构,即箭头、箭体(箭杆)、动力系统(火药筒及引线)和控制系统(羽尾),有些火箭还有了现代反推火箭、飞航式火箭和二级火箭的影子。

  作为兵器的古代火箭,在宋、元、明代有过几百年的辉煌历史。许多史书中,都记载有大量使用火箭的战例。有一种叫“一窝蜂”的军用火箭,是在木制的桶状发射器里,安放32支绑有火药筒的箭矢,火药筒由总药线连在一起。作战时,将它埋在地下,点燃总药线,箭矢就会如蜂群一样飞出来,杀伤敌人。

  中国还拥有人类最早利用火箭进行的飞行壮举。美国学者基姆在其著作《火箭与喷气》一书中记述说:“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大风筝。然后让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1959年,科学家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濮阳当考古学家打开了一座距今已七千多年的古墓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其中有用蚌壳拼成的青龙和白虎图形。这把中国人使用四象表示星象的历史一下子推到了史前的年代。中国古人在很久以前就认为宇宙中的天体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连。史载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王希明曾用通俗歌谣的方式唱出了对天空星系感性认识,他给这首歌赋名为--《步天歌》

中国人使用四象表示星象
早期的人们曾经为自己制造出巨大的翅膀,幻想像鸟一样遨游太空。虽然结果可想而知,但它失败的经历却成为人类首次试图飞翔的先河。当人类终于明白要想在天空中飞翔必须要掌握一种神秘的力量时,为皇帝寻求不老之药的方士们,却早已在某一天配出的炸翻了八仙桌的混合物中发现了一种改变世界的粉末---火药。

中国古代用于战争的火箭
一个后来被西方科学家证明的物理力量---反作用力。最开始时却是供人们消遣制造欢乐气氛的花样。当人们运用窜天猴的原理生产出用火药推进的箭矢时,一个新的名词---火箭诞生了。顾名思义即是靠火来飞行的箭。纵观中国古代发明的众多火箭,都是自身携带燃烧剂和氧化剂,通过其燃烧形成高速燃气流喷出,产生反作用力而推动火箭前进;在结构上,已具备了现代火箭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今天结构精密复杂集高科技于一体的宇宙运载火箭的祖先。

人类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
人类的航天技术发展起源于大胆想象。隋唐时代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描绘了仕女飞天的奇妙景象。相传在14世纪,中国明代有一位叫万户的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借助火箭的力量飞行的试验,他失败了。但万户这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比后来俄罗斯有“火箭之父”称号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提出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的设想早了几百年。因此这次惨痛的失败,被6个世纪以后的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试图利用火箭升空的首次壮举。

现代火箭升空
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在他的作品中令人惊奇地预见到许多未来的科学发明,包括人类挣脱地球引力进行太空旅行。这些超前的想象,点燃起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对幻想创造的渴望。

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在他的作品中令人惊奇地预见到许多未来的科学发明,包括人类挣脱地球引力进行太空旅行

大约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有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种新的更好的利用火箭的用途--探测高层大气及空间。他们分别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和美国的戈达德。

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
孩童时就沉浸在凡尔纳奇妙幻想里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航空通报》杂志的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人们将如何进行第一次宇宙飞行诱人的前景,并画出了第一艘宇宙飞船的图形。这是那个世纪的人们第一次看到据说能飞到月亮上的工具的大致模样。齐奥尔科夫斯基天才的构想和理论,使他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类征服宇宙的先驱思想家和理论家,他的许多古怪的预见在后来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1965年,在他逝世30周年时,世界天文组织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巨大的环形山。早已去世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留给了后人们一句著名的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

齐奥尔科夫斯基
美国的戈达德是从1909年开始研究火箭动力学理论的。三年后,他点燃了一枚放在真空下容器内的固体燃烧火箭。用以证实火箭在真空里能够工作的理论。1919年,戈达德将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写成一篇题为《达到极端高度的方法》的论文,阐述了火箭运动的基本数学原理。1920年起,他开始主攻液体火箭。在姨妈的农场里他建起了一座液体推进剂火箭静态试验和发射基地。1926年3月16日下午2点30分,他在马萨诸塞州奥本冰雪覆盖的农场里,点燃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火箭。尽管整个飞行时间只有2.5秒钟,戈达德却为试验的结果激动不已。戈达德使用液态氧作为氧化剂。在火箭工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26年3月16日下午2点30分,戈达德在马萨诸塞州奥本冰雪覆盖的农场里,点燃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火箭。尽管整个飞行时间只有2.5秒钟,他却为试验的结果激动不已

现代火箭的真正起步是在德国。

被称为“欧洲火箭之父”的德国人奥伯特却领导一批科学家成立了德国宇宙航行协会,开始了对宇宙航行的探讨和现代火箭的研究

早在1927年,当中国的毛泽东领导饿着肚子的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时,被称为“欧洲火箭之父”的德国人奥伯特却领导一批科学家成立了德国宇宙航行协会,开始了对宇宙航行的探讨和现代火箭的研究。他被称为“现代火箭技术之父”。

说是起源于中国,但美国的研究者按中国古法制做的火箭,却并不能飞上天。
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研究价值。重要的是现在我们的长征火箭已经把中国人送上了太空。类似这类争论很多。有意义的并无几个。

是中国

现代火箭的真正起步是在德国。

火箭的起源是什么?~

最早的火箭记载出于中国宋代,因此中国被公认是火箭之祖,但其不一定具有军事的价值,通常只限于娱乐用途,例如放烟花。直到明代有了军用的火箭问世,作为武器的火箭相对大炮主要优点是发射设备轻巧,但因为精度较同期的大炮低,而没有被广泛应用。
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火箭是由美国火箭学家罗伯特·戈达德于1926年发射的。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的研究团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的V-2火箭极大地促进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二战后,随着美苏之间太空竞赛的白热化,火箭的研究得到迅猛发展。

《圣经》中有个故事,说人类为了上天,正在努力地建造一座高耸人云的“通天塔”。上帝为了阻止人类上天,以保住天庭的纯洁,就设法让人类各国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样,建塔人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合作,在不断的误会和争吵中,通天塔的工程从此成为画饼……
但是进入20世纪后,在科学家不断努力下,这座“通天塔”终于逐步建立起来了。1936年,为了侵略和扩张,希特勒德国建立了一个秘密的火箭实验室。两年后,他们就制造出了可以准确命中18千米外目标的“A4”火箭。1944年,纳粹把它改名为“V一2”,意思是“复仇武器”。这是现代大型火箭的雏型。它全长14米,直径1.65米,要三个人才可合抱。底部尾翼展开1.95米。重13吨,其中弹头内炸药约1吨。射程可达32O千米,命中精度±5千米,飞行速度接近每秒1610米。德国人一共生产了60O0枚。从1944年9月6日开始,他们向英国及荷兰等地先后发射了4700枚,其中1230枚击中伦敦,导致2511人死亡,5869人重伤,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当然,此时大局已定,V—2未能挽回法西斯覆灭的命运。
然而对于科学而言,V—2工程为研制大型火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专家,制造了许多设备,积累了研究和管理的宝贵经验,这些都成了美、苏的最大战利品——前苏联着重搜集设备、图纸和原材料,美国则把大批专家和技术工人运回美国。
火箭飞行不需依赖空气,它是靠尾部喷出气体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前进的。空气反而成了它的大敌:会增加阻力,降低速度,并使它表面产生高温,甚至燃毁。所以要飞向宇宙,首先要解决火箭的耐高温问题,同时也应尽量缩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间,因此大凡发射都是取垂直向上的姿势。
从牛顿时代,人们已经知道了“宇宙速度””。要叫火箭发射后不再落地,永远绕地球转动,V—2火箭的速度还远远不够,它至少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要求的7.9千米/秒。这个速度是声速的23倍。以这个速度,从南京到上海只需要39秒钟。科学家算出,要达到如此的速度,燃料的重量至少是空火箭的39倍。换句话说,如果一支火箭总重量为1吨,那么其中必须装975千克燃料,占97.5%,而火箭壳、燃料箱及其它一切装备一共只能有25千克。谁也没有本事造出这样的火箭。因为即使是碰不起的鸡蛋,1000千克中的蛋壳重量也重达110千克。何况为了飞得更远,最好能制成比例更小(如不是1:39而是1:50或更多)的火箭。
出路在哪儿?齐奥尔科夫斯基为我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利用多级火箭!简单地说来,就是把燃料箱做成好几段,用完一段就丢一段,这可使燃料所占的比例大为减小,从而腾出比例来装载科学研究用的各种仪器设备。例如有一支三级火箭,它的第三级装着一个1吨重的负载物——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那级火箭本身也重1吨,燃料为它们的3倍——6吨,那么,这第三级总重为8吨。再把这8吨看作第二级火箭的负载,也按1:8的比例,那么二、三两级总重为64吨。以此类推,再加上第一级,整个火箭重为64×8=512吨。这里,燃料总重438吨,占总重的85.5%。这个比例虽仍然很大,但比一级火箭要低得多了。
现在各国大多均采用这种三级火箭的方式:开始第一级点火,把飞船加速到一定速度,等它燃料烧完,这一级就自动脱离,同时第二级自动点火,使较轻的二级继续加速,最后它也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脱离坠下,最后第三级火箭就可把较轻的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加快到所需的速度,并把它送入轨道。
现代火箭真是一个庞然大物。以美国火箭“土星5号”为例,它可把100多吨重的人造卫星或空间站送入绕地球的轨道,或者把近50吨的飞船送上月球。震惊世界的“阿波罗”登月飞船,“旅行者”行星探测器,均是由它一一送上天的。“土星5号”火箭本体长85.7米,如果连同顶上的“阿波罗”飞船,则高达110.6米,与南京的金陵饭店相当。它的底部最大直径为13米,20个人手挽手也无法合围。它的主要部件不下200万个,整个火箭的总重量为2930吨,可与一列满载的列车相比拟。它的第一级高达42米,尾翼展开有18米,其重量约为2600吨,占总重的3/4。5台强大的发动机可以产生300多万千克的推动力,总功率达17560万马力,相当于50万辆大卡车的总和。其消耗也大得惊人:所装的2200吨燃料,可供12500辆卡车开1小时,可只能供它烧2分半钟。2分半钟后它自动脱下,这时火箭已升到60千米的高空,并达到了2.7千米/秒的速度。火箭第二级长25米,装有34万加仑(154万升)液态燃料,燃烧8分钟后,将末级火箭送到177千米高空,并加速到6.7千米/秒,然后脱下,同时长17米的第三级继续点火,把卫星或飞船送入预定的轨道。

世界上第一个火箭是哪个国家发射的?发射到哪里了?
答:世界上第一个火箭是哪个国家发射的?发射到哪里了?“火箭实验创始者”--罗伯特·戈达德 罗伯特·戈达德(Doddard,Robet Hutchings),是美国最早的火箭发动机发明家,被公认为现代火箭技术之父。戈达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他从1909年开始进行火箭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三年后点燃了一枚放在真空玻璃容器内...

美国的火箭技术起源于德国还是日本?
答:1926年,美国火箭技术科学家R.H.戈达德试射了第一枚无控液体火箭。1944年,德国首次将有控弹道式液体火箭V-2用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和美国等相继研制出包括洲际导弹在内的各种火箭武器和运载火箭。在发展现代火箭技术方面,德国工程师W.von布劳恩,苏联科学家С.П.科罗廖夫和中国科学家...

现代兵器像枪、大炮和火箭等等都是起源于中国的吗?-
答:都是源于中国。却发展于国外,真是可悲。枪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大炮 基于火枪的技术,滑膛火炮的产生和发展 至迟在元代,中国已经制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铳。火箭 “火箭”一词根据古书记载,最早出现在...

世界上这么多地区、国家,为什么都有弓箭这样武器?
答:这个很简单,因为地球的人都是从一个村儿出去的。根据现代基因测序技术,人类的祖先都是从东非走出去的。也就是说在走出去之前,古人类已经学会了使用弓箭、驯化家畜、养狗、生火、建房子等基本生存技术,并具备了初期的语言能力和宗教文化。然后代代传承,带到了全世界。但为了适应当地的不同生存环境,...

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答:最佳答案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是中国。为纪念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用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名字是万户。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际部第五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是钱学森。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发射的,从而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人类第一位成功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叫尢里加加林,...

箭在古代称作什么
答:箭,又名矢,是一种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因其弹射方法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弓用之箭较长,约为 70厘米左右;弩用之箭较短,在50—60厘米上下。箭由箭头、箭杆、箭羽三部分组成,箭头,又名箭镞,多为铁制,头锐而底丰,式样有三菱形,三角形,圆锥形等...

古代弓箭哪个国家强?中国这三支箭让人冒汗
答:世界上哪个国家拥有弓箭?先不说中国。当我们说老外一定要说我们是在卖瓜,而我们的父母还在谈恋爱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吹牛。先说国外。外国弓箭怎么样?在外国的弓箭中,英国的长弓箭、欧洲的钢弩箭和苏丹的鱼骨箭是最厉害的。从弓的射速来说,英格兰的长弓和欧洲的钢弩射程可达300m,苏丹的弓则近得...

人类历史上射程最远的三支箭由哪个国家发明
答:射程最远的箭前五恐怕都是弩箭 就代表性来说,第一、射程最远的弩箭:宋代大型床弩(中国)射程最远可达570米,但笨重机动性较差。随着火器的发展,床弩逐渐被废置不用,宋代成为巨弩发展的最后高峰期。第二、现代军用狙击弩(发明国家不可考)射程最远可达三四百米,无声无火药发应,因为适用于暗杀...

弓箭在冷兵器时代运用极广,这么多的箭都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答:在古代的时候,科技比较滞后,制作武器能力并不强,那时是冷兵器的时代,冷兵器的制造量和质量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国防实力,所以,很多的箭都是国家集中大生产,虽然没有工厂,但是木匠手艺极好,国家也有集中的权力,下令大部分木匠集中生产制作弓箭,所以说,在古时代,君主专制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关于弓箭...

第一颗导弹是哪个国家研制出来的?在什么时间?
答:1942年10月13日德国研制出了世界第一颗导弹。1933年,当时是二战前期,德国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优势,着手组建了一个火箭研制组,该火箭研制组由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和沃纳·冯·布劳恩领导。这两人都是德国著名的火箭专家。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1895年出生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