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男主角是谁?最好是有他的简介。 求 奥黛丽赫本 一生 简介

作者&投稿:宗政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罗马假日》男主角是格利高里·派克。

格利高里·派克(1916年4月5日-2003年6月12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男演员,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974年开始转变银幕形象,在动作片《流浪记》中饰演反派角色。1976年主演的恐怖片《凶兆》获得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 。1980年在主演战争片《海狼》后淡出影坛。198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蓝与灰》。1989年获得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1993年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熊奖。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第12名 。2000年被爱尔兰国立大学授予文学博士。2003年6月12日在美国逝世,终年87岁 。

格里高利·派克热心公益慈善。1966年担任美国癌症协会主席。1971年担任电影电视救济金协会主席。1995年担任洛杉矶图书馆基金会荣誉主席。

《罗马假日》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8wqxMCpLr1nAgyaH9MQdQ

?pwd=c8tn 提取码:c8tn



格里高利·派克

格里高利·派克的全名为埃德利德·格里高利·派克(Eldred Gregory Peck),他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拉荷亚(La Jolla),他的母亲是密西西比人,父亲叫格里高利·派克,是一位化学家。派克的祖母凯瑟琳·阿谢是从爱尔兰来的移民。凯瑟琳·阿谢的亲戚托马斯·阿谢是一位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在派克出生那年参加了爱尔兰复活节起义,并死于1917年的饥荒。

派克5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离婚,他的祖母开始养育他。10岁的时候,派克被送往洛杉矶的一所罗马天主教军事学校就读。毕业后,他考入了圣迭戈州立大学,但在一年后旋即退学。他在一家石油公司开了一段时间的卡车。1936年,他又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派克克莱分校预科生,主攻英语文学,并参加了校赛艇队。在高年级的时候,他又加入了学校的小剧团,并出演了5场戏。

在大学毕业后,派克去掉了名字中的“埃德利德”,并在1939年前往纽约就读邻家戏剧学院。由于穷困潦倒,他经常露宿中央公园。他还在作为NBC电视台的导游服务于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1942年,派克在百老汇首次登台,担任爱姆林·威廉姆斯的《晨星》一剧中的男主角。在当年他的第二部戏剧是与爱德华·泡雷合作的《柳树与我》。

派克在二战期间大受欢迎,因为他在向马萨·格拉汉姆学习舞蹈和动作的时候背部受伤,导致他免服兵役。20世纪福克斯公司声称派克在大学期间的划船运动导致了他的背伤。用派克的话来说,“我猜,好莱坞的人不觉得一个舞蹈课程会有那么严重。多年来我一直想证明这个说法。”

派克主演的首部电影是1944年的《光荣的日子》(Days of Glory)。在他开始电影表演的开始五年中,他就被4次提名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候选人,这些影片分别是:《王国的钥匙》(The Keys of the Kingdom)(1944),《鹿苑长春》(The Yearling)(1946),《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1947),《12点正》(Twelve O'Clock High)(1949)。

1947年,当许多好莱坞明星因为有关活动被列上黑名单的时候,派克写信痛斥国会非美国人活动委员会关于起诉电影界共产党员的调查。

1953年,派克主演了广受赞誉的影片《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位记者,而该片让女主角饰演者奥黛丽·赫本获得了奥斯卡女主角奖。

1962年,正值美国民权运动的巅峰时期,派克主演了由哈珀·李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在片中扮演了一位身受压迫的律师和丧偶的父亲阿提卡斯·芬奇。这个角色为派克赢得了最佳男主角的第5次提名,并首次获得了该项大奖。据说,该片也是派克最喜爱的作品。在2003年,阿提卡斯·芬奇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为100年来最佳的电影英雄。

越战期间,派克公开反战,尽管他仍支持儿子斯蒂文去越南参战。在1972年,派克将菲利普·巴利根的剧作《卡通斯韦尔9号审判》拍成电影,该片讲述了对一群抗议越战的异议分子的控诉。

到了80年代,他转到了银屏上,因为主演系列短剧《蓝与灰》而再次名声大躁,他在片中饰演了亚伯拉罕·林肯。他还主演了电视剧《斯加利与布莱克》,这部片讲述了二战时期梵蒂冈的天主教牧师们从纳粹的魔掌中庇护偷运犹太人和其他难民的真实历史。

1989年,派克在荣获美国电影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后,便从90年代初期开始停止制作电影的活动。由于他是美国民主党的忠实支持者,曾有人提议他作为该党的候选人与罗纳德·里根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职务。在接受一家爱尔兰媒体的访问中,派克透露说,美国前总统林顿·约翰逊曾许诺他如果他赢得了第二次总统大选,将会任命派克为美国驻爱尔兰大使。

派克说,“考虑到他的爱尔兰血统,这将会是一次伟大的冒险。”派克也鼓励他的儿子凯利·派克积极参与政治。但是在1978年和1980年,凯利·派克两次在南加州被保守派议员罗伯特·K·多男击败,第一次以微弱劣势惜败,第二次反而有了更大的差距。

2000年,格里高利·派克被爱尔兰国立大学授予文学博士。他也是都派克林学院大学电影学院的赞助者,他也同时建议了马丁·斯克西斯成为了荣誉赞助者。派克也担任了一段时间的美国癌症组织的主席。和凯利·格兰特一样,派克在晚年也进行了环球演讲。

2003年,87岁的派克在洛杉矶的家中睡梦中平静地离开了人世,原因是心脏骤停和支气管肺炎[1]。他的第二任妻子维隆尼克陪伴在他的身边。他的遗产由维隆尼克,两个孩子以及与前妻所生的两个孩子所继承。他的长子早在1975年就已自杀身亡。

派克也从其祖父萨姆·派克继承了天主教亚美尼亚的血统。在他与第二任妻子维隆尼克·帕萨尼结婚后,妻子发现了他的血统关系。为了学习亚美尼亚的传统和亚美尼亚的语言,他从中年开始学习亚美尼亚语。之后他的血统得到了澄清。格里高利是一个普通的印欧语系的名字,也是一个亚美尼亚的姓氏,其起源于公元332年的亚美尼亚圣徒先知神圣格里高利。

扩展资料:

1922年,格利高里·派克的父母离异,他跟着祖母一起生活。1926年,进入洛杉矶圣约翰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在陆军军官学校,他喜欢军事化的管理和军装,热爱体育运动。1930年,从军事学校毕业以后,他就读于圣迭戈的公立学校。1934年春,他离开学校,在联合石油公司从事司机的工作。1939年,从医学院毕业后,他来到曼哈顿,从此踏上了演员之路  。



《罗马假日》男主角是格利高里·派克。

格利高里·派克(1916年4月5日-2003年6月12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男演员,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1974年开始转变银幕形象,在动作片《流浪记》中饰演反派角色。1976年主演的恐怖片《凶兆》获得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 。1980年在主演战争片《海狼》后淡出影坛。198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蓝与灰》。1989年获得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1993年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熊奖。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第12名 。2000年被爱尔兰国立大学授予文学博士。2003年6月12日在美国逝世,终年87岁  。

格里高利·派克热心公益慈善。1966年担任美国癌症协会主席。1971年担任电影电视救济金协会主席。1995年担任洛杉矶图书馆基金会荣誉主席。

拓展资料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格利高里-派克于1916年4月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La Jolla市。成年后他成了一名医科学生,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对医学毫无兴趣,自己更喜欢文学,于是他将主修课程转为英语,毕业后于40年代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从此一直笼罩在聚光灯光环之下,成就了一番骄人的事业。难能可贵的是,格利高里-派克一生从未传出过任何丑闻,这在鱼龙混杂的好莱坞中更显得出淤泥而不染。出生于法国的维罗尼克是派克的第二任妻子,派克有四名子女和七个孙子孙女。
格利高里-派克一直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他出演过六十多部影片,如《恐怖角》、《爱德华医生》、《梅岗城故事》等,其从容高雅的气质让所有的人倾倒,他也成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标志。派克更凭《梅岗城故事》一片夺得1962年奥斯卡影帝称号。
除了《梅岗城的故事》外,格利高里还曾经四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分别是1944年《The Keys Of The Kingdom》、《鹿苑长春》、《君子协定》以及1949年的《晴空血战史》。
格利高里的电影代表作还有1947年《君子协定》、1953年《罗马假日》、1956年《白鲸记》、1961年《六壮士》、1962年《西部开拓史》以及1991年《恐怖角》等。
格利高里在银幕上的形象非常讨女人喜欢,但是他却是好莱坞少有的无绯闻男星。他和第一任太太赖斯在1955年离婚时,几乎没有任何风波,很友好地协商离婚。他和第二任太太更是相守48年。
格利高里是一位同情黑人命运的人,就像在他的名片《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角色一样。他坚决支持裁减核武器。他在接受美国《今日》节目采访时说:“我愿意放弃我所有的
一切,如果这能够让核竞赛停止。”
在美国电影学院授予格利高里终身成就奖时,他在领奖台上公开反对媒体垄断。他警告道:“赚钱不是唯一,艺术的尊严胜于一切。”他心中的英雄是林肯。他1982年在连续剧《蓝灰色》中扮演了心中的英雄。人们这样评价他:“他有林肯的气质,一种无声的力量。”
1968年,美国影艺学院特别颁发他Jean Hearsholt人道特别奖,表彰格利高里·派克对电影娱乐事业的卓越贡献;上个星期美国电影学院公布一百年电影史上“一百名银幕英雄与坏蛋”排行榜,格利高里·派克就凭《梅岗城的故事》一片中饰演为遭诬告的黑人青年极力辩护伸张正义的白人律师,获选为头号“银幕英雄”。
风度翩翩、英俊潇洒是许多影迷心中的格利高里·派克形象,然而生活中的派克也同样有着完美人生的不完美,他的第一段婚姻于1955年结束,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但其中的一个做电视播音员的儿子却在30岁那年自杀。追忆派克,经典的影片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梅岗城的故事》——急公好义
这部电影对格利高里·派克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年他正是凭借在此片中精湛、平稳的演技获得当届奥斯卡、金球双料影帝。在片中格利高里·派克扮演一名南方小镇律师,为黑人强奸犯辩护,另一方面他又得向他的小孩和他们的朋友解释。尽管这部电影也有影评人嫌它略为平淡无奇,但格利高里·派克的演技还是不容忽视。十分巧合的是生活中的格利高里·派克同样主动帮助黑人演员,他本人也是马丁·路德·金倡导的黑人人权运动的支持者,并且是洛杉矶市中心文化中心的主要捐助者。
《乞力马扎罗的雪》——追梦人生
这部实为海明威一生情海沧桑真实写照的电影今天想来也和格利高里·派克的一生有着些须相似。影片中两起婚姻、三段情缘给派克的一生下了定数。格利高里·派克同样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但他的第二任妻子最终陪伴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该影片中出现的一段忘年恋情也和派克与赫本相似,虽然派克与赫本的恋情无疾而终,但有妻相伴一生,派克也算幸福了。
《爱德华大夫》——悲天悯人
影片开始是寒风中凋零的树枝,一句莎士比亚和一段关于心理分析的语句似乎表明了这将是一个贯彻弗洛伊德理论的戏剧故事。
在这部戏中年轻的派克虽然还没有《罗马假日》中的神采风度,但英俊潇洒却犹有过之,只是恍恍惚惚的精神病人形象不是他的拿手角色。虽然派克的表演得到了人们的争议,不过在那个年代《爱德华大夫》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不知是《爱德华大夫》这部电影给派克留下太深的印象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派克一直担任了美国癌症协会改革运动的主席并且喜欢花很多时间在为退休演员开办的医院上,并且自己对健康检查十分在行,一些小病情都能自己诊治。
《罗马假日》——爱情态度
一部《罗马假日》让很多男人记住了奥黛丽·赫本惊为天人的容颜,也让无数的少女记住了格利高里·派克深情的眼神。对于派克来说,这或许不是他心中最为完美的一部影片,但无疑是让他名声大噪的电影。十分巧合的是今年是《罗马假日》公映的50周年,在大家纷纷怀念奥黛丽·赫本的时候,派克则选择这样的年份离开了我们。
派克的第一段婚姻也是这样的情景,不同的是那个女人不是和赫本一样高贵的公主。一种爱情可以在婚姻中葬送,一种爱情也可以在婚姻中成长,好在派克他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安稳的幸福。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于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她出生时的名字是Edd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她的父亲是一名富裕的英国银行家,母亲是一名荷兰女男爵。

在她的双亲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去了伦敦,并在一所私立女子学校上学。她的母亲随后回到荷兰,她在假期也和她的母亲一起到了荷兰的Arnhem。当纳粹进入Arnhem后,赫本经常会营养不良,心情郁闷。(这也许是她这么瘦的原因之一?)解放后,Hepburn进入伦敦的一所芭蕾舞学校学习,并获得了奖学金。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职业模特。作为一名模特,她便显得很优雅高贵,而且好像她已经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工作。直到加入到电影行业。

1948年,她在一部欧洲电影《变小七次的荷兰》(nederlands in 7 lessen)里担任了一个很小的角色,随后在1951年的电影《少妇的神话》(young wives‘s tale)里,她终于有了第一个有台词的角色。但是这个角色的分量还是很小,于是,赫本赴美国发展。1953年她与好莱坞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罗马假日》,该片风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令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与此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一头黑色短发,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的赫本,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之后,57年的《滑稽的面孔》也是同样的一部引人制作,使她又一次提名奥斯卡。之后的三次提名分别得益于《修女的故事》,《窈窕淑女》,《蒂芬妮早餐》。

50年代她主演了许多影片,表演质朴而富于激情。如《战争与和平》、《滑稽的面孔》、《下午的爱情》、《绿色公寓》、《萨布瑞娜》,其中那些仪态万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60年代初期,她的主要作品有《不能忘记》,《蒂芬妮早餐》,《孩子们的时刻》,《愤怒的巴黎》,《字迷》,《窈窕淑女》等。后期有《爱神》,《怎么偷一百万》《等到黑暗》,之后曾长期息影,复出后又拍摄了《罗宾和玛丽安》(1976年)、《血统》(1979年)、《他们都笑了》,(1981)《总是如此》(1989年)等影片。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银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

全名: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美国著名电影男演员。
  昵称:格里格
  生于1916年04月0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
  殆于2003年06月1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出生时姓名: 埃尔弗雷德·派克
  父亲:格里高利·派克(药剂师)
  母亲:伯妮斯·梅·艾尔斯(话务员)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拉霍亚镇
  身高:6' 3"(1.91米)
  第一任妻子:格利塔·克南
  第二任妻子:维罗尼卡·帕萨尼
  学历:加州大学语言文学专业
  爱好:赛马、钓鱼
  最崇敬的人:亚伯拉罕·林肯
  最喜欢做的事:演舞台剧

《罗马假日》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某国王室的安妮公主到罗马去访问,国务烦身,但她又厌倦繁文缛节。一天晚上,身心俱疲的她偷偷来到民间欣赏夜景,巧遇报社记者乔。二人把手同游,相当快乐。
公主更是到乔的家中作客并在那过夜。不料乔无意中发现了公主的真实身份,他决定炮制一个独家新闻,于是乔偷拍了公主的很多生活照,看到了成名的曙光。然而,在接下来与公主的相处中,乔不知不觉恋上了公主。
为了保护公主的形象,乔只能忍痛抛弃功成名就的良机,将照片送予了公主。安妮公主在经历了罗马一日假期后,反而体验了自己对国家的责任,毅然返回了大使馆,为了本身的责任而果断抛弃了爱情,令人有些黯然神伤。

扩展资料《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幕后花絮
1、赫本能够赢得安娜这个角色,还要感谢一次具有传奇色彩的试镜。她表演了电影中的一段场景,导演说了“停”之后,摄影师还是让摄影机一直工作下去。在这段几分钟的预演之后,赫本立即俘获了这部电影。
2、《罗马假日》的热卖和当时的热点新闻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公主玛格丽特恋上了离过婚的平民彼得·汤森,并决心嫁给他。但在皇室成员的强硬逼迫下,她最终和汤森断绝了关系。
3、电影杀青后,派克告诉制片人,赫本肯定要获得奥斯卡奖(虽然这是她第一次领衔主演),他们最好是把她的名字放在演员字幕表的前面。他们照办了,赫本也真的获奖了。
4、本片编剧因当时上了黑名单,因此由他人顶替领奖,1993年获奥斯卡追授。1987年重拍成电视片。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
1948,赫本出演了39分钟的荷兰纪录片《荷兰的七课》,并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54,她首次在电影《罗马假日》中扮演主角,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她在“美人鱼”舞台上获得托妮最佳女主角奖。1955,她在电影《龙凤赛》中被奥斯卡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奖。1961,她主演了电影《蒂凡尼早餐》。1964,她主演音乐剧《窈窕淑女》。1989,奥德丽《多年的客人》,最后一部电影永远播放。
奥黛丽·赫本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第三世界妇女和儿童的权益而战的亲善大使的代表。1992,他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并于1993获得奥斯卡人道主义奖。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死于阑尾癌,享年63岁。
赫本一生中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五项提名。1999,她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第三世纪最伟大的女演员。2002年5月,为了表彰赫本对联合国的贡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纽约总部“奥黛丽精神”揭幕了一尊7英尺高的铜像。

扩展资料
半个多世纪以来,奥黛丽·赫本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美学和时尚潮流:时尚杂志《VoGUE》以29%的选票把她列为世界时尚名人。一位女发言人说,每个人都认为奥黛丽·赫本高贵优雅,她的美貌没有改变;当谈到时尚时,每个人都立刻想起了她。
她被认为是自然和美丽的化身,她的性情温和,她的微笑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因此,时尚杂志《爱》又称赫本为“历史上最美丽的女人”。
除了美,赫本的低调友好和对工作的执着也是难忘的。比利·怀尔德,谁赢得了最佳导演两项奥斯卡,曾经说,赫拉克勒斯显示一些久违的特质,如高贵、优雅和礼仪。“即使上帝亲吻她的脸颊,她也是如此可爱的人,”导演说。她给世界带来的爱和感情并不局限于她自己的性格。
后来,赫本被邀请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慈善大使,为争取妇女儿童权益在第三世界。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她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任何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和联合国已竖立雕像的她在其总部,被称为奥德丽的精神,只有接受它。当伊丽莎白·泰勒听到她去世的消息时,她悲伤地说,天使回到了天堂。从那时起,她就被誉为“世界上的天使”。
参考资料:奥黛丽赫本-百度百科

演《罗马假日》的男女主角都死了吗
答:——他们第一次合作的那部电影叫《罗马假日》。她是电影史上永远让人魂牵梦萦的“公主”奥黛丽。赫本;而他,就是被誉为“世界绅士”格里高利。派克。他们超越爱情之上的纯洁友情永远让这个世界为之唏嘘动容。他们纯洁友谊的故事,对现在的一些红男绿女来说,永远是一剂可以净化心灵的良药。友情,因为...

罗马假日的男主角还演过什么?
答:《恐怖角》、《爱德华医生》、《梅岗城故事》《he Keys Of The Kingdom》、《鹿苑长春》、《君子协定》《血战史》《白鲸记》、《六壮士》、《西部开拓史》等

《罗马假日》中公主最后知道男主的真实名字了吗?
答:我认为是知道了,《罗马假日》是赫本第一次担任主演的电影,正是影片中安妮公主一角让奥黛丽·赫本一夜之间成为众人皆知的偶像,风靡全球。安妮公主优雅高贵的气质,清新脱俗的外貌,轻盈苗条的身姿,让她成为每个女人心中优雅女性的标志,每个男人心中的公主。说起奥黛丽赫本,大家并不陌生,20世纪最伟大的女...

为什么说罗马假日很经典?
答:《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威廉·惠勒...

《罗马假日》里那个男主角最后怎么样了?
答:对啊 他们都过着各自的生活~~!!!把段美好的爱情成为美好的回忆 永藏心底。我觉得结局还不够完美~~~

电影《罗马假日》一部浪漫爱情片,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
答:电影《罗马假日》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电影《罗马假日》是1953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经典浪漫爱情片,由由道尔顿·庄柏编剧,威廉·惠勒导演。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罗马假日》一转念,便是永远。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皇室公主与一个美国平凡记者之间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

《罗马假日》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答:罗马假日》里这个“假日”实质上是指记者和公主共同渴望的“自由生活”,把片名改成《罗马自由一日》更能说明影片主旨。在对待自由的追求上,公主开始是顽皮和不顾一切的享受自由;记者则是渐渐的被身边的公主所感染,其实在他那里,与公主“游玩”罗马最开始是作为职业计划的一部分,这充满名利熏心的...

你看过的最好看的老电影是什么?
答:我认为我看过的最好看的老电影非《罗马假日》莫属了。首先是演员的形象出色,就拿女主角来讲--奥黛丽•赫本,宛如一位落入凡间的美好天使,她的容貌甜美乖巧,举止优雅大方,活脱脱的公主形象深入人心,男主角的姓名我记不清了,但是也是十分英俊潇洒的,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羁。单看男女主角的外表...

我想要<罗马假日>详细的介绍
答:罗马假日 (又名: 罗马假期,金枝玉叶,,RomanHoliday )这部浪漫的爱情喜剧影片堪称经典之中的经典,多少年来屡映不衰,一代又一代的影迷为之倾倒。同时,这也是一部无法言说的迷人影片,语言在它面前失去了颜色。影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个美丽而不圆满的爱情,就像几十年后的《泰坦尼克》一...

你印象最深的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之吻?
答:在电影史上有很多影片中的吻戏令人印象深刻,《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和露丝的船头甲板之吻可是说是很经典了。《泰坦尼克号》是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爱情片,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领衔主演。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