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体字就是繁体字吗? 为什么有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

作者&投稿:谏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于现在来说,不分新字体老字体。。
字体繁多,各有特点,只是现在习惯简体字,大家会误会繁体就是以前的常用字,后来简化的。更早的字体还有小篆,还有什么什么甲骨文。。。。

繁体字是繁体字!!没有什么老体字这么一说!!在秦朝之前 还是甲骨文呢!那也属于老体字?

可以这么说吧 繁体字是相对于 简化字而说的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大陆开始推广简化字 而香港 台湾依然使用繁体字

“老”的繁体字是什么?~

“老”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相同,仍然是老。

拼 音 lǎo 部 首 耂 笔 画 6 五 行 火 五 笔 FTXB
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人。~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
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敬~院。扶~携幼。
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了。
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
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
6.同):~厂。~朋友。~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了。
7.陈旧:~脑筋。~机器。这所房子太~了。
8.原来的:~脾气。~地方。
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
10.同):油菜太~了。
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青菜不要炒得太~。
12.姓。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村夫野老
成语拼音:cūn fū yě lǎo
成语解释: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成语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
2、地老天荒
成语拼音:dì lǎo tiān huāng
成语解释: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成语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3、告老还家
成语拼音:gào lǎo huán jiā
成语解释: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名唤王忠,曾做过宰辅,如今告老还家。”
4、老牛破车
成语拼音:lǎo niú pò chē
成语解释:老牛拉着破车。比喻做事慢;成绩小;工作效率低。
成语出处:《宋书 颜延之传》:“常乘赢牛笨车,逢峻卤簿,即屏往道侧。”

汉字简化既符合汉字历史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汉字现代化的方向,更符合今天汉字使用的趋势。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之间存在字形、词汇以及存在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因为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
1、字形差异,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汉字字形本身存在着明显差异。
2、词汇的差异,例如简体中文中多用的“圆珠笔”,在繁体中文中称“原子笔”。
3、存在时间的差异,简体中文主要由传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推行的简化字所组成。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

扩展资料:
1、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遵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进行简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简字数,废除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异体字。
2、汉字简化的方法有六种。一是更换偏旁,二是删除局部,三是同音替代,四是全部改造,五是简化类推,六是草书楷化。
3、繁体分为「台湾正体」和「港澳繁体」两种,用字有一定差异。台湾正体是最复杂最原始的旧字形繁体字,港澳繁体则是经过了一定简化和异化的新字形。日语中的当用汉字是台湾正体+港澳繁体+简化字的综合。
如「学」字和「国」字是跟简体中的一样而不是繁体的(这其实是因为中国大陆的简体字方案参考了部分日语)。「污」字写作「汚」,是异体繁体。而「图」字则写作「図」,「单」字写作「単」,这是和中国不同的简化方案。
4、目前汉字的使用人数在17亿以上,范围包括中国全境(大陆、港澳、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日语中由于受中华文化影响也使用部分汉字)、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等海外华人地区。
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广泛使用简体中文,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地区使用繁体中文。
5、1955年我国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二是减少笔画。1964年我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公布了《简化字总表》,共有简化字2238个,把平均每字16到19画的繁体字简化成平均每字8到11画的简化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繁体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简化字

什么是繁体字?如何学会繁体字?
答:b.由于a情况的存在,有些字看着像是经过简化原则简化的字,但其实不是。(比如“枱”,由于“台”被简为“台”,很容易就会认为“枱”的繁体字是“台“,可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音义的字。) 这类的字其实很好注意到,一般出现在“字根”存在一简对多繁的情况。一简对多繁和“偏旁类推”的简化...

什么是繁体字?
答:组织专门机构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规范,俗称“简体字”(50年代以前的汉字俗称“繁体字”),并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普及推广,在这些工具书上并列简化汉字和繁(异)体字。目前,简体字在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使用,港澳台等地区仍使用“繁体字”。

繁体字的来历
答:繁体字的起源: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20世纪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1950年代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所做的简化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即简体中文。中文主要由传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推行的简化字所...

为什么台湾用繁体字?
答:政府不允许各级学校在教学中使用中国大陆的简化字,出版物亦以繁体字为主。民进党执政时代,教育部长杜正胜表示,考试使用(中国大陆的)简体字一定会扣分,但是可以使用民间约定俗成的俗体字,例如将“台”写作“台”或“体”写作“体”不扣分。教育部将会整理出俗体字表供阅卷老师及学生参考,但还是鼓励...

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区别是什么?
答:2、香港繁体比台湾繁体更古老一点。如:香港音乐里的“为”字,写作“为”,而台湾音乐里的“为”字,写作“为”。这两个字在意思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写法不同,而它们写法不同的原因是字源不同。香港的“为”,来源于先秦时代金文和小篆的演变体,而台湾的“为”来源于汉朝后隶书和楷书的演变。...

民国时期的文字就是繁体字吗?
答:是的! 现在台湾用的还是繁体字。 大陆现在用的简体字是根据民国政府老的间体字方案改进而来的。 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 體字》,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1922年,陸費逵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建議採用已在民間流行 的簡體字,並把其他筆畫多的字...

繁体字是不是就是楷书?
答:楷书属于书法类称谓,这些称谓一般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而字体有简体和繁体的区别,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便于书写而由繁到简的过程,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

繁体字为什么是繁体字?
答: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都不是一促而就的,繁体文字的创建是随着中华民族,汉文化文明的发展而形成的。最显著的特点除书法的形成外,还有诗词歌赋和经诗子集等中国各种人文政治事物的发展,对中国繁体字的形成也起了推动作用。如明清后出现的各种文字巨著书籍大典,就是文字发达发展的高峰时期,如四库全书康熙...

文字的繁体字是什么?
答:文字没有繁体,文(繁同简)[拼音]wén [部首]文 [五笔]YYGY [笔画]4  [五行]水 [释义]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2. 刺画花纹。3. 记录语言的符号。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繁体字的用途:学术、交流、艺术
答:繁体字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并不常见,但在某些领域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繁体字的三种主要用途,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文字。学术类用途如果你对古文和古代历史文化感兴趣,繁体字就是你探索这些宝藏的必备工具哦!交流类用途当我们与港澳台日等使用繁体汉字的国家和地区交流时,繁体字也能成为我们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