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张晓风的原文

作者&投稿:尾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的原文如下:
《行道树》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的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树的故事,也许永远都不会被人知道,但这一排排行道树却仍默默地在为城市、为人民作出贡献。它们虽然忧愁,但是它们却十分快乐,因为它们能够为人们的幸福而作出奉献,它们能够为这个城市增添一抹绿色。
《第一次真好》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上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富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的赏析:
《行道树》这篇文章以行道树自喻,书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作为马路旁的一行树,它们被安置在城市飞尘里,离开了家人的呵护,在寂静、孤独的环境里,它们默默奉献,承受痛苦。它们的内心,是一团燃烧的火,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煎熬,甘愿付出自己的全部甚至是生命。他们坚信,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需要奉献。居社会一隅,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就像那行道树一样,为了神圣的事业,为了社会需要,甘愿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们也同样向往着光明,追求着光明,并为了这一理想而不断努力奋斗。
《第一次真好》则通过作者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要多尝试第一次,勇敢面对挑战,这样生命才会愈益多姿多彩。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第一次经历的珍视和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第一次养鸟、第一次露营、第一次坐火车等经历,让我们感受到第一次的独特和珍贵。这些经历虽然不一定都是愉快的,但它们都是新鲜的、刺激的,让人回味无穷。
总结:
《行道树》和《第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