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目标管理 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

作者&投稿:迟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MBO)是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它以目标为导向,以员工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成果管理”或“责任制”,它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自上而下地设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以确保目标得以实现。
目标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德鲁克强调,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具体目标,目标明确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管理者应通过目标对员工进行管理,并将组织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和个人的分目标,以供评估和奖励。
目标管理的特点包括重视人的因素、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以及注重成果。这种管理方式强调员工参与、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同时将工作成效作为评价员工贡献和管理工作绩效的关键。
目标管理的操作方法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设置、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以及测定与评价成果。在目标设置阶段,首先要确定组织的高层目标,然后审查组织结构,确立下级目标,并与下级就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达成协议。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管理者需要进行定期检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并在遇到不可预测的困难时,可以适当调整目标。
目标管理自提出以来,迅速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得到应用和推广,成为管理界广泛采用的方法。然而,尽管目标管理有其优势,如提高员工参与度、促进自我管理和激励员工,但它也可能存在缺陷,如过度强调结果可能导致忽视过程,以及目标设置可能过于复杂或不切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