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有哪些,各是什么意思? 三十六计分别有什么计?分别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孔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暗渡陈仓: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李代桃疆: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欲擒故纵: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擒贼擒王: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哭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哭那个。

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反客为主: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语出《三国演义》。

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语出元曲《英雄布》。

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语出《三国演义》。

连环计: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语出《儿女英雄传》。

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这三十六计,到今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特别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巢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方法克敌制胜。可以说,这种所谓的计策和这些词语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无中生有 暗渡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釜底抽薪 混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颠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 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环计 走为上计。百度百科上有很详细的具体描述~~我就不复制粘贴了~~

三十六计是哪些?各计是什么意思?~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当敌人实力强大时,先用计谋分散他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与其主动出兵攻打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对付敌人的时候,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巧妙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

第四计 以逸待劳
要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是直接出兵攻打,而采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令敌由盛转衰,由强变弱。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敌方出现危难时,就要趁机进攻夺取胜利。这是强大者利用优势,抓住战机,制服弱敌的策略。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敌人乱得像丛生的野草,意料不到所要发生的事情,我方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用假象欺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虚变实。也就是说,开始用小的假象,继而用大的假象,最后假象突然变成真相。
第八计 暗度陈仓
故意暴露行动,以牵制敌人在某地结集固守,然后迂回到敌人的背后发起突袭,攻敌不备,出奇制胜。
第九计 隔岸观火
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方应静待地方形势的恶化。届时敌人横暴凶残,相互仇杀,必将自取灭亡。我方要采取顺应的态度,然后伺机行事,坐收渔人之利。
第十计 笑里藏刀
设法使敌方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方则暗中策划,积极准备,伺机而动,不要让敌方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的措施。这是一种暗藏杀机、外示柔和的计谋。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应该以牺牲局部来换取全局的胜利。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敌人出现小漏洞也必须乘机利用。再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发现可疑的情况就要弄清实情,只有在侦察清楚以后才能行动。反复了解和分析敌方的情况,是发现阴谋的重要方法。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等待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去围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把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敌人逃走,就会消减他的气势。对逃跑之敌要紧紧跟随,不能过于逼迫,借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再去捕捉他,这样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总之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用极其类似的东西诱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彻底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就可以瓦解他的整体力量,就好像龙离开了大海到陆地作战而面临绝境一样。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不直接面对敌人的锋芒,而是间接地瓦解敌人的气势,也就是说用以柔克刚的办法转弱为强。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趁敌人内部混乱之际,利用其虚弱而无主见的条件,迫使敌人随从我方的意志,就像人到了夜晚一定要入室休息一样。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方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地理位置受到限制,形势发展受到阻碍时,攻击近处之敌对己有利,攻击远处之敌对己有害。火焰是向上蹿的,泽水是向低处流的,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莫不如此。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地处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当敌方胁迫他屈服的时候,我方要立即出兵援助,并借机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对于处于困境的国家,只有空话而无实际援助,是不能取得信任的。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这就好像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控制了大车的运行一样。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强者慑服弱小者,要用警戎的方去加以诱导。威严适当,可以获得拥护。手段高明,可以使人顺服。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宁可假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己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乘着空隙插足进去,设法控制敌人的要害,要循序渐进。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利用敌人自身的严重缺点,敌人将领斗志衰弱,兵卒士气低落,敌军的战斗力就会丧失殆尽。充分利用敌人弱点进行控制和分化瓦解,就可以保存自己,扭转局势。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如果兵力空虚,就故意显示出更加空虚的样子,使敌人在疑惑之中更加疑惑。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敌人给我方布置的疑阵中再反设一层疑阵。如果利用敌人内部的策应去争取胜利,那么我方就不会遭受损失。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人不会自己伤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如果以假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疑,这样才能使苦肉计得以成功。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敌人兵力强大时,就不要去硬拼。应当运用计谋使他们自我牵制,借以削弱它的力量。《易经·师》卦说:将帅靠指军不偏不倚,惯打胜仗的就是用兵如神。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全军退却,甩开敌人,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的法则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六计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哪到底这三十六计是说的什么,又具体是哪些计谋呢?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说道一二。
  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对于现代人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也非常大,经常能看到熟练运用三十六计从而最后获得成功的实例。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为方便大家记忆,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这首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
  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以下就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每一计策,供您参考: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典】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浅析】
  对某种事情防备得太周密,结果反而使意志松懈。平常见惯了的事体,就不容易引起疑心。大凡阴谋藏在阳光之内,好像胸怀坦荡,光明正大似的。一些隐秘的,机密性的东西,从来就不暴露在外面。再光明正大的人是如此,再温柔可爱的人也是如此。两国交兵,正义也是如此,非正义也是如此。这是人性的自然,也是自然的天性。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攻打集中的正面之敌,先用计谋分散他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与其主动出兵攻打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浅析】
  古人说:“治兵如治水。”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盲目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如避其锋芒,或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牵制它,或袭击敌人的要害部位威胁它,或饶到敌人的背后打击它。能如此,敌人就不得不放弃原来目标而反身解救自己的危难,“赵”就得救了。欲救赵,先需守赵,以攻为守,积极出击,寻敌要害牵制敌军,才是“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注释】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浅析】
  敌我悬殊,这是很明白的。如果单方面作战,显然对自己不利,盟友到现在还未作决定参战,怎么办?假使设法运动盟友,并指引它先去作战,打头阵,自己做它的后盾,那它极可能先受到重大损失。同样,自己要是引兵作战也会遭到重创。可是我们只能先顾及自家的利益。因此,发动盟友时,这个剧要演得好。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原典】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三十六计通解与运用》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人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浅析】
  要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是直接出兵攻打,而采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令敌由盛转衰,由强变弱。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

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分别是什么?
答:1.美人计: 貂蝉和吕布 ,孙权周瑜用孙尚香搞定刘备(最后失败)2.空城计:孔明空城退仲达 3.走为上:刘备在荆州的逃亡 ,汉中之战 曹操的撤退(因为鸡肋 杀杨修)4.借刀杀 人:曹操借孙权杀关羽 5.反间计:周瑜 蒋干 6.连环计:王允计杀董卓,庞统的铁索战船 7.苦肉计:周瑜打黄盖 8.声东击...

三十六计都有哪些计策
答:三十六计分别是:1.瞒天过海: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2.围魏救赵: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3.借刀杀人:敌已明,...

三十六计按照顺序分别有哪些?
答:《三十六计》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1、胜战计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2、敌战计 无中生有、暗度...

三十六计里共有哪些计谋?
答: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的第十六计。 23、釜底抽薪 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24、空城计 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三国演义》中运用了哪些《三十六计》中的计策?
答:《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在战争方面对三十六计有很精到的使用,有关的解释如下: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全书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包含六计,...

诸葛亮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些?
答:三十六计指的是: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关门捉贼、浑水摸鱼、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打草惊蛇、瞒天过海、调虎离山、擒贼擒王、趁火打劫、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 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

三十六计是什么?
答:《三十六计》中的计谋: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的计策,古时人们早有使用。如:春秋时代,齐姜和狐偃定计,把晋公子重耳灌醉,打发他离开齐国;隋代,隋将贺若弼多次大张旗鼓地进行换防,以麻痹敌军,最后在敌军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指挥大军偷袭并攻克了陈国的南徐州。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指战国时期的赵、魏两...

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分别是什么
答:《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分别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姑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

三十六计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啊!
答:并战计是指敌我双方势均力敌,军备相当,相持不下的一种战场形势,对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存在速战速决的可能性,也不可能有混水摸鱼、适中取胜的机会,这时就要妙思攻守之计。 败战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六套计策,里面包括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六个谋略。 败战计是...

六出奇计包含哪些
答:2020-06-25 六出奇计包含哪些 2014-11-11 六出奇计指什么生肖 9 2014-11-14 六出奇计是什么生肖 2014-11-13 同心协力六出奇计是什么动物 2016-01-22 含有六的成语有哪些 65 2017-01-22 六什么成语有哪些 2017-03-22 包含六字的成语有哪些 7 2014-03-25 带计的成语有哪些 更多类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