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诺曼底 介绍一下诺曼底登陆战大致情况

作者&投稿:敞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加等同盟国军队于1944年6~7月在法国北部诺曼底 地区进行的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性登陆作战。目的是夺取集团军群登陆场, 开辟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为发展对西欧的进攻并配合苏军最后击败纳粹德国 创造条件。

盟军运筹帷幄

1943年以及1944年上半年的世界形势,对同盟国十分有利。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发生了根本转折: 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日本陆军深陷于中国大陆,海军也在太平洋连遭失败,日本 政府已自顾不暇,无力与德国进行战略配合。 在苏德战场,苏军于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取得伟大胜利之后, 又展开了大规模的战略反攻,法西斯德军一再溃退,希特勒不得不把大量预备队和西 线兵力调去阻止苏军的推进。 在欧洲南部战场,由于意大利政府向同盟国投降,德国被迫把大批军队部署在那 里,以对付英、美军队的进攻。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大规模的反法西斯运动正在蓬勃 发展,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游击队壮大起来,采取各种形式打击敌人,展开了轰轰烈 烈的反对占领制度的武装斗争,法西斯德军在各占领国已立脚不稳。到1944年6月底, 仅在法国就有近50万人投入反对法西斯占领军的战斗,有的城市正在酝酿起义。 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盟军已经控制了那里的海上通道,被德军潜艇部队一度截断 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得到了恢复。 所有这些,都为盟军在西欧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早在1943年11~12月德黑兰会议上,同盟国领导人就共同商定于1944年 5月由美 英军队在西欧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3年12月 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开罗任命艾森 豪威尔为盟军最高司令官。 伦敦的格罗夫广场边有一座老式红砖大楼,盟军最高司令部就设在那里。司令部 的正式名称是“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取其英文第一个字母,成为其简称“SH AEF ”。在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里,美国史密斯上将担任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 英国摩根中将担任副参谋长。另外,英国拉姆齐海军上将担任盟军海军司令,英国蒙 哥马利陆军元帅担任盟军陆军司令,英国利马洛里空军上将担任盟军空军司令。艾森 豪威尔还任命英国空军上将阿瑟·特德爵士为盟军最高副司令。 在艾森豪威尔就任时,同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他的指示非常明确: “你们要进入欧洲大陆,并与其他盟国合作,采取以进攻德国心脏地区并摧毁其 兵力为目标的军事行动。” 艾森豪威尔根据上述指示,认真考虑了自己肩负的重任和军事行动纲领。经过同 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的反复谋划,参谋部会议制定了盟军进军欧洲的“霸王”作战 计划。它包括了以下要点: 在诺曼底地区登陆,登陆正面从40公里加宽到80公里,即从科坦丁半岛东海岸的 一点到奥恩河口; 在海上登陆开始前不久,将空投2个空降师在海滩的内陆着陆; 用舰艇遣送5个步兵师在诺曼底海滩登陆; 部分第二梯队将在 D日第二次涨潮时迅速上陆;第二梯队的其余部队则必须在第 二天上陆; 在此之后,盟军将力争以每天1~3个师的速度增强地面部队; 建立牢固的联合登陆场之后,应尽早夺取瑟堡港。 此外,还力争在5~6个星期内占领布列塔尼半岛各港。 此次作战较长远的目的是粉碎西线的德军,攻占巴黎和解放法国南部。” 在盟军进军欧洲的“霸王”作战计划中,诺曼底登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登陆地 点之所以最终选择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而不是加来地区,是因为加来地区虽然距 离英国最近,距英国海岸最近点只有33公里,而且海滩平坦,附近很少高地和山坡, 有其登陆的有利条件。但是,该地区却离英国诸多海港较远,运送人员和物资不便。 另外,根据得到的情报表明,德军在加来地区已集结了15个师,该段的德军“大西洋 壁垒”抗登陆防御工程也相当完善,盟军在此登陆必遭激烈抵抗,况且这一地区缺乏 内陆通道,即使登陆成功,也不易向纵深发展。 而诺曼底地区的登陆条件优越得多。这里地势开阔,可以同时展开26个至30个师, 又距离英国西南海岸的各大港口较近,便于输送部队和运送物资。更为重要的是这里 的“大西洋壁垒”还没有完工,大部分海滩可以使用,而且科坦丁半岛可以挡住从西 边刮来的风;海滩的后面不但可以开辟机场,还基本上适合于坦克作战。诺曼底地区 有瑟堡等重要海港,一旦占领可以很快改善登陆作战的后勤供应。 为了完成这个宏伟的计划,登陆部队编成第21集团军群,下辖美军第 1集团军、 英军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 1集团军。并决定建立了两个特混舰队:东部特混舰队(英 军)和西部特混舰队(美军)。 东部特混舰队由英国维安海军少将指挥,负责遣送英国第2集团军的3个师和加拿 大的第 3步兵师,在奥恩河和贝辛港之间正面约48公里的3个地区登陆。这3个登陆地 区是“黄金滩”、“朱诺滩”、“剑滩”。该特混舰队将包括 3个登陆编队,它们分 别是“G”、“J”、“S”登陆编队。整个登陆编队由英国战术空军第2航空负责空中 支援。 西部特混舰队由美军柯克海军少将指挥,负责遣送美国第1集团军的3个师在紧挨 英军以西的32公里正面的2个地区上陆。这2个登陆地区是“奥马哈”(也译“奥马阿”) 和“犹他”(也译“于塔”)。该特混舰队包括美军“O”登陆编队和“U”登陆编队。 整个登陆编队由美国战术空军第9航空队负责空中支援。 此外,2个第二梯队登陆编队将在第一梯队登陆之后立即到达。 计划还明确规定,参加作战的所有军舰和商船均分别划归各个登陆编队指挥;为 了避免在指挥方面发生误会,陆军部队在海上应服从海军部队司令官的命令。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需要集结历史上最大的一支海军舰队,这支舰队包括:2468 艘登陆舰艇,1656艘驳船、拖网渔船和渡船,423艘辅助舰艇;另外还要有 1260艘商 船用来保障第二梯队。 为了将运载10万名士兵的7000艘舰船安全护送渡过英吉利海峡,并按照所需顺序 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必须要有大量的战列舰,浅水重炮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在登陆过 程支援登陆作战;还要有护卫舰,护航驱逐舰和轻型护卫舰为横渡海峡的登陆输送队 进行护航;要有近海巡逻艇抗击德国海军神出鬼没的 E级艇、秘密武器和低空飞机的 攻击。因此,至少还要有702艘作战保障舰艇。 此外,为了解决登陆过程中保证进攻锐势和不断输送人员和物资的问题,必须在 登陆的海滩附近人工提供一个可防风浪的水域,修建人造港口。因为气象统计数字表 明,英吉利海峡在一年的十二个月里都有大风,好天气持续不了几天;而如果没有好 天气,就不能进行长时间的登陆作战。为此,盟军计划和制造了两套人造港口,代号 是“桑树”A和“桑树”B。前者用于美军登陆地段,后者用于英军登陆地段。 从海上接近“桑树”的船只首先要靠近由浮动的钢制构件(代号为“低音大号”) 组成、用来减弱波浪作用的浮动防波堤。然后是由31个各有五层楼高的混凝土沉箱( 代号“凤凰”)组成的长2000米的防波堤,它们将从英国出发,拖过英吉利海峡后沉 入海底,组成人造港两侧的堤墙。 堤墙内的港区面积约有2平方海里,与直布罗陀港面积相等,足够7艘万吨级大船 和11艘较小的船只停泊。在每个人造港内,都有 3条代号为“鲸鱼”的舟桥通道,它 们靠海的一端用锚固定,与“罗布尼兹”直码头相连。这种直码头以其计划者罗布尼 兹工程师的名字命名,可以随潮水涨落而升降。这套联合装置能使坦克登陆舰在潮水 的任何阶段卸载,并为坦克登陆舰上的轮式车辆提供通向海岸的单行路线。 除了“桑树”之外,还有“醋栗树”可在登陆场附近海面为登陆舰和其他船只提 供避风的水域。每个“醋栗树”由一列老旧的船只组成。它们在与海岸平行的位置上, 下沉到大约 3米深的水中。两个美军登陆地段和三个英军登陆地段都各有一个“醋栗 树”。 实施这一庞大计划耗费了大量钢铁和人力,价值2500万英镑。有70多艘船只为建 造“醋栗树”而沉入海底。另外,大约动用 132艘拖船,把除沉船外全部建筑构件拖 过海峡。 英国的另一个计划“普拉托”,是“海底输油管”的缩写。这是一个向登陆部队 迅速提供所需大量油的独创办法。当时油船很缺,并且担心在登陆之后德国潜艇会集 中力量袭击油船。英国石油工程师们想出了这个解决办法:用一艘以 5~10节航速行 驶的轮船敷设一条小管径的软油管。 同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很快地同意了这一盟军进军欧洲的“霸王”作战计划,并 决定把原来在法国南部登陆的另一个“铁砧”作战计划推迟实施,以保证诺曼底主要 作战方向。 从1943年12月起,担负登陆任务的陆军和海军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旅、师级和军 级规模模拟登陆演习。到1944年4月底和5月初,两次全面的预演把联合训练推向了高 潮。

希特勒的防御战略

为了对抗盟军可能的登陆,1942年希特勒派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指挥西线战场, 下辖“B”、“A”两个集团军群,共58个师。1944年 1月15日,希特勒进一步任命隆 美尔为德军“ B”集团军群司令,置于西线总司令指挥之下。但是,隆美尔保留有一 定的权限,即在入侵发生时有权指挥第 7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不过其辖区仅限于从 法国海岸算起向内陆延伸15~20英里范围内的作战地带。大多数装甲师不由他指挥, 而是编入施韦彭堡将军指挥的装甲集群。 希特勒还下令建立从挪威到西班牙的海岸防御体系,并把这个由互相支援的坚固 支撑点构成的防御设施,命名为“大西洋铁壁”。 希特勒要求在1943年5月1日构筑完成 15000个混凝土的坚固支撑点,并配备30万 人。这个命令规定完工的时限太短了,简直无法完成。隆美尔元帅指挥一支由50万苦 工组成的劳动大军。这些苦役在海水底下和地雷密布的海滩,设下大量钢筋混凝土障 碍物;在海岸上,构筑了许多隐蔽得很深的炮台,以控制所有可能强行登陆的地点。 此外,还布设了反坦克陷阱、带刺铁丝网、工事坚固的步兵掩体以及厚壁碉堡;海岸 后面设下雷区;再后面,平坦的田野上,则筑起栉比鳞次的哨所,以便准备粉碎盟军 的任何空降行动。德军还在诺曼底海岸后面沼泽遍布的低地上,特别是在重要港口瑟 堡南面的科汤坦关岛底部地区,引入大量海水,以增加了盟军空降突击时的困难。 这样,德军投入整个战争的全部兵力中,共有 133个师在西欧与盟军相对峙,有 165 个师在东欧与苏联交战。在德军32个装甲师中,有18个师继续对付着苏联,12个 师准备迎击英美联军对法国的进攻。 在抵御美英军登陆的一些重要问题上,龙德施泰特与隆美尔大相径庭。 龙德施泰特认为,盟军极可能在英吉利海峡最窄地方的勒阿弗尔和敦刻尔克之间 的某处登陆。虽然这一带的海岸防御比任何地方都强,但龙德施泰特认为,同盟国军 队为了在法国北部平原展开,并向鲁尔区挺进,是肯冒这个危险的。德国人需要防守 并估计同盟国军队将进攻加来海滨的另一原因,是该处设有V.1飞弹和V.2导弹发射场, 而这是希特勒准备向英国发射的“复仇”武器。 隆美尔在1944年春却认为登陆地点可能更往西一些,如诺曼底。但是德国大多数 将军认为同盟国军队不会如此“愚蠢”,以致把自己束缚在灌木丛生而又荒凉的诺曼 底。 就抗击盟军登陆的防御纵深,两位元帅也不完全一致。虽然隆美尔所要求的防御 纵深几乎与龙德施泰特相等,但是他计划中的防御还有四道:开始是水下雷区,然后 是抗登陆障碍物,再后是筑垒炮和机动炮构成的“大西洋铁壁”,最后是准备参加抗 登陆作战的步兵师和装甲师,它们部署在离海滩4~5英里的机动位置。

千帆争渡

6月1日,登陆部队开始分别在英国南部15个港口上船。由于天气恶劣,原定登陆 日不得不推迟。 6月5日 4时15分,艾森豪威尔最终下达了作战命令。随后,一支人类战争史上最 宏大的登陆舰队自英格兰南海岸启航出海了。 今天,整个登陆舰队拥有5000多艘舰只,其中不少是为这一天的登陆作战而特别 设计的。 为舰队打头阵的,是数百架盟国空军重型轰炸机。此外,还有准备占领重要桥梁、 公路的2.3万名伞兵和滑翔机运载的突击部队;紧随在后的是17.6万人的进攻部队和2 万辆军车,所有这些部队和军车都要在48小时之内登上尚被德军占领的法国领土—— 诺曼底海岸。 参加诺曼底登陆的战舰有:英国和加拿大战舰共143艘,其中战列舰4艘、巡洋舰 21艘、驱逐舰116艘和低舷重炮舰2艘;美国军舰共46艘,其中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 和驱逐舰40艘;其他盟国海军的巡洋舰3艘和驱逐舰8艘。这里不包括数量巨大的各型 输送船只和保障船只。 各登陆编队从上船港驶抵怀特岛东南汇合区后,沿五条航线航渡,由扫雷舰作为 先导,火力支援舰和飞机担任掩护。通过海峡中心后,各登陆编队的航线由一条变为 两条,分别供快速和慢速舰船使用。 此刻,成千上万的盟军战士正紧张地蹲在一艘艘战舰里,在起伏不定的海面上上 下下颠簸着。那些晕船的战士,只好取下钢盔接着吐出来的秽物。 出发时每一个士兵都得到了一份由欧洲战场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亲自签 发的号召书: 盟国远征军的陆、海、空三军将士们! 伟大的讨伐东征就要开始了,为了这个伟大的使命,我们已经付出了数月的努力 奋斗。世界上所有热爱自由的人们对你们寄予莫大的希望,他们为你们祈祷,与你们 同在。英勇无畏的盟军将士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摧毁德国的战争机器吧。推翻 压在欧洲人民头上的纳粹暴政,使得我们自己能够安全地生活在一个自由美满的社会 里。 你们肩负的任务非常艰巨,你们面对的敌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且作战顽强, 他们将会像困兽一样与你们决一死战。然而,现在是1944年,时代的潮流已经发生了 变化!全世界自由的人民将肩并肩地走向胜利。祝你们走运! 让我们大家恳求万能的上帝,为我们这次伟大、崇高的使命而祝福。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尽管海上的条件十分恶劣,但是,将士们仍坚定地从这里出发走向战场,去面对 德军海岸上钢筋混凝土工事中的巨大的加农炮,去面对他们将要战而胜之的德国庞大 的坦克部队。 的确,就在今天,盟军为反抗德国法西斯、解放欧洲大陆而开辟的第二战场翻开 了辉煌的一页。 整个人类期盼已久的大反攻终于开始了!

空降突击

6月6日破晓,天色阴晦,狂风呼啸…… 美国中型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连续猛烈轰炸德军在诺曼底的阵地。 从午夜到凌晨3时,美第82、第101空降师和英第6空降师第一梯队共1.7万人,乘 1200架运输机分别在德军“大西洋铁壁”后面的科唐坦半岛南端和奥恩河口附近伞降 着陆,任务是夺取海滩堤道和主要桥梁,占领主要登陆地段翼侧要点,阻止德军增援 和保障登陆部队突击上陆。空降兵后续梯队使用滑翔机机降。 与此同时,盟军的许多轰炸机还飞到加来省,在鲁昂和阿夫兰彻斯地区附近上空 投下了大量的锡箔纸迷惑敌人,使德国人误认为是盟军的伞兵部队。德国防空雷达发 现这些目标后,错误地判断加来省是盟军发起主要攻击的区域。 在诺曼底一队队伞兵在漆黑的夜晚从空中降落下来。此时,这些伞兵显然不像他 们臂章上绣饰的那些呼啸威武的雄鹰,倒更像一群挂在细线上的毛虫。他们落地后才 发现没有投到预订地点。紧张严肃的战士们紧握自动步枪,拿着匕首,准备割断身上 的吊伞索。 空投下来的美国第101空降师由伞降步兵第501、第502、第506团组成。部队在夜 暗中着陆,分散在一块长25海里,宽15海里的地区内。黎明时,该师6600百名战斗人 员中,有的降落在果树园里,有的降落在小块田地上和高高的树篱内,部队拉得很散。 还有些人落入到德国人放水淹没的牧场上。不少人由于背负着沉重的武器装备,被水 淹死了。还有不少幸存者在敌人猛烈的扫射下丧生。剩下活着的人勉强地爬上陆地后, 立刻组织起来,在黑暗中用口哨发出蟋蟀的叫声来彼此联系。但是,德国人已经识破 了他们相互联络的办法,并且用缴获的口哨,把不少第 101空降部队的士兵们引过去 一举歼灭。 幸运的是,这一带乡间德军并未设下重兵。他们有时间相互寻找,开始往往是个 人单独行动,后来逐渐结成了小队和班,陆续赶往指定地点集合。天亮时,他们已集 结了足够的力量,控制住犹他滩各堤道的西面出口。然而在南面,他们却未能摧毁杜 弗河和卡朗坦运河上的桥梁。 空降非常分散,有几批伞兵距离规定的伞降点远达25英里。装备损失了大约60%, 集结部队也十分困难。但是散布面过广却有助于迷惑敌人。 李奇微的空降第82师由伞降步兵第 505、第507、第508团组成,在德军第91师集 结区的边缘着陆,经历了与第101师同样激烈的战斗,只有一部分到达目的地。 4时30分,第505团的一个营占领了位于交叉路口的要地圣梅尔--埃格利斯村,而 且成功地击退了德军猛烈的反击。另一个营夺取了梅尔德里特河上的两座桥梁。其他 两个团着陆后分布得很散。D日日终时,空降第82师的大部分已位于圣梅尔-埃格利斯 村的附近和周围,并控制了瑟堡--卡朗坦公路干线。这样,就可以把德军第91师全部 人马拖住在原地。为了抗击敌军来自三个方向的攻击,有156人阵亡,347人负伤,75 6人失踪。 英军第 6空降师降落在盟军反攻战线东翼卡昂城东面一带,英空降部队的目标是 夺取从卡昂城到海滨这一段奥恩河两岸的重要桥头堡。 在空投过程中,虽然由于风力太大的影响,许多伞兵落到了空投区的东面,但是 英军各主要伞兵旅所发动的空降突击,仍取得了出奇制胜的圆满效果。他们把德军从 奥恩河和运河桥梁附近的朗维尔村赶了出去,并为载有反坦克炮的滑翔机拿下了主要 着陆区。所有桥梁,除一座外,均被突击部队迅速占领,并加以炸毁。 与此同时,150 名英国伞兵对梅维尔附近一座控制着剑滩的海岸炮台发动猛攻。 他们和周围防御工事内的180名德军守兵展开了一场肉搏战;尽管他们有一半人伤亡, 但最终还是摧毁了敌人的炮台。 总之,虽然伞兵没有立即实现控制登陆地段后面地区的企图,但是却在内陆占领 了大约 7英里的地段,吸引了敌人的第一批反击兵力,并且由于伞兵的英勇奋战,使 这个地区成为诺曼底5个主要登陆地段中最易攻克的地方。

H时登陆时刻之前 登陆前火力准备的空中轰炸,早已于午夜开始。 黑暗的天空中不时传来重型轰炸机大编队的引擎声,这声音低沉而又有力,仿佛 要把整个天空连同德军地面防御设施一起震碎不可。 不一会,引擎声被飞机的俯冲呼啸声和炸弹的爆炸声所掩盖。黎明前灰暗的大地 上不时发出炸弹爆炸的闪光…… 从5日午夜至6日5时,由2500架重型和中型轰炸机实施航空火力准备,投弹约1万 吨,轰炸登陆地域及其附近地区。登陆舰艇抢滩前,由大量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对德 军防御阵地进行轰炸和扫射。 按照战前的火力准备协同计划,重型轰炸机和中型轰炸机首先对经过选择的德军 岸炮阵地进行了轰炸。在 5时前这段时间内,英军的1056架重型轰炸机对德军10个最 重要的海岸炮连,以及登陆附近的通信设施倾注了5000多吨炸弹,德军在滩头上的海 岸炮阵地纷纷中弹起火。紧接着,美军第8和第9航空队的1630架“解放者”式、“堡 垒”式等轰炸机对德军防御工事实施了猛烈的空中攻击。这些飞机向海滩防御设施倾 注了4200吨炸弹。轰炸一直到部队开始抢滩登陆前10分钟。 此刻,其他的扫雷舰艇正在紧张地在换乘区、上陆通道、火力支援舰只的接近航 道和火力支援区内开始扫雷。 随后,登陆输送编队陆续到达指定海域,英、美军分别在离岸 7海里和11海里处 建立了换乘区,在灯标的指引下,沿清扫过的航道各就各位,然后陆续放下小舟,18 万登陆部队已作好准备,等待着换乘时刻的到来。 换乘开始,选定为换乘区的水域位于靠海一面约10公里处,距离海滩高潮线19公 里,盟军登陆兵从输送的舰船换乘到登陆用的小型冲击艇上。 只见美军的运输舰在浪头高达 6米的海峡波涛中抛锚。下降的铁锚链条在链管中 发出震耳的嘎嘎声,然后是铁锚投入英吉利海峡黑色水面所击起的水溅声。 即将登陆的士兵们早就在悬挂在吊艇架上20艘小型登陆冲击艇中等待,小艇离水 面很高,不停地在空中晃动。忽然,舰上的扬声器不停地广播到:“放艇!”于是, 吊艇架的绞车嘎吱嘎吱地响了起来,小艇开始下放。 5时30分,100余艘火力支援舰对80公里登陆正面实施舰炮火力准备,随即转入火 力支援,取得良好效果。 登陆时刻(H时)到来了。

歪打正着“犹他”滩头 “犹他”滩头是美军第4步兵师登陆的地点。 它是科坦丁半岛东岸的一段长达15公里的海滩。海滩本身是一段坡度不大的黄沙 坡,纵横着数不清的小溪。沙坡上有几道抗登陆障碍物,低潮时这些抗登陆障碍物大 约有270~360米宽。 4 时05分,东方开际渐渐乏出了鱼肚白。美军“贝菲尔德”号及其随行舰艇在这 里抛锚。 整个登陆部队编为26个艇波,他们将在控制艇的引导下向海滩冲去。参加突击的 32辆坦克,利用科唐坦半岛的有利地形也安全下了水;其中28辆完成了2海里的航程, 与第一批突击部队一起登上滩头。 从 5时30分开始,舰炮开始进行密集的火力准备,遮天盖地的炮火使登陆兵无法 看清岸上的任何目标,第一波登陆艇只能靠罗经航向驶向登陆点。 6时30分即原定的H时,美军第4师步兵们涉水90米后准时上陆。令他们奇怪的是, 他们既没有遇到拍岸浪,也没有遭到德军的射击。他们的眼前是一片静静的沙滩。 但是美军上岸后马上发现,这里根本不是原定的登陆点,而是向南滑了1800米! 登陆部队攀爬上前滩,前进了 450米,只遇到一些零星炮火的袭击,这不禁使他 们又惊又喜。原来,这个滩头的后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洪水,德军一直认为盟军根本 不会在这儿发起进攻,因而,部署在这个滩头上的德国兵战斗力比较差,并不像驻守 其他大部分防线的德军那样都是些坚韧顽强、训练有素的作战人员。 此时,许多德军守兵被震耳欲聋的炮击吓瘫了,一直龟缩在掩体内。 况且,这里的防御工事既少又弱,而且埋设的地雷也很少。这一意外的发现,使 登陆指挥官改变了原来的决心,各突击艇波就在这里上陆。 很快,各种涂了颜色的巨大的屏幕和其他表示“T绿滩”和“U红滩”的标记在这 里树立起来了。它们都为了利于后续部队登陆而树立醒目标志。 接着,突击工兵开始排除地雷和海滩上的障碍物,为蜂拥而来的后续部队扫清道 路。 远处,那些坚守在大炮旁的德军,看到泡沫飞溅的碎浪中冷不防冒出了坦克,而 且还喷吐着火焰和高爆炸药,不由得吓愣了。这时虽已调转炮口对准这个滩头进行轰 击,但潮水般的美军登陆步兵、炮兵、坦克和军车还是不断地涌上滩头。这些部队在 两栖坦克的配合下,沿着跨越洪水区的堤道迅速向前推进。有些堤道的出口处,在前 一天晚上就已为盟军伞兵部队所占领。 到了傍晚,美第4师仅付出了197人的代价就已到达了卡朗坦与圣梅尔�埃克利斯 之间的主要公路一线,在这里突破了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

喋血“奥马哈”滩头 “奥马哈”滩头是美军陆军第5军的第1步兵师和第29步兵师登陆的滩头。他们由 美军霍尔海军少将指挥的“ O”编队遣送。然而,这个滩头登陆的情况可远没有那么 走运。 “奥马哈”滩头海滩宽 6.4公里,两端各有一道高达30米的悬岸峭壁,俯视着滩 面;滩面先是一段很长的坚固的沙质岸坡,岸直尽头是陡峭的鹅卵石边岸,大部分边 岸后面筑有防波堤。一部分边岸后面虽然没有防波堤,但那儿尽是柔软的沙丘,车辆 同样无法通过。奥马哈离岸不远还有一块海拔45米的高地,也俯瞰着滩头。 整个滩头一共只有 4道狭隘的河谷可供车辆开上这块高地,而每道河谷内都横亘 着一条注入大海的溪流。在这些天然屏障的后面,又是一片沼泽地,只有一条铺石公 路和几条马车路从中穿过。 这个滩头是德军异常坚固的设防地带。这里的海滩靠岸的一半已经密集地设置了 3道水下障碍物: 第一道是“比利时牛棚门”,这是设置在水中的一种2米×3米的钢质构架,柱上 几乎挂满了饼状水雷;第二道是纵深达2.4~3米的木质或混凝土水中拒马,其中1/3 挂有水雷;第三道还是带角钢质的拒马,也全部挂有水雷。 而更可怕的是,盟军对这里敌情的掌握是错误的。盟军情报部门一直认为,防守 在这里的德军是战斗力很差的海防第 716师,可是,实际上扼守这些防御工事的德军 部队,是刚从别处调来的一个战斗力很强的精锐机动师——德军第352师。 在这段最危险的登陆地区内,大海也更为汹涌狂暴。 美第1师、第29师一部于H时之前13分钟抵达奥马哈的西半部。 由于敌人在沿海海底设置的众多障碍物,使得许多满载士兵的小艇无法继续前进, 不得不停滞在海上。这些船只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纷纷中弹起火。 盟军28辆水陆坦克刚开始上海滩,就遭到德军的炮火反击,盟军有 2辆坦克登陆 艇被击穿在海滩上,9 辆坦克被击中起火。东段比西段更惨,指定在东段上陆的32辆 坦克只有5辆上了岸。盟军相当数量的坦克沉入了海底。 这天能见度很差,进攻前的飞机轰炸和舰炮轰击,未能压制住这一登陆点的德军 防御火力点,而一些登陆艇,也由于心急和慌忙,它们发射出的一排排威力强大的火 箭炮弹,并没有准确落到敌军阵地上,而是在突击部队前面的浅滩上爆炸开花。 一些登陆艇穿过激浪,颠簸着驶抵海滩。第一批步兵由于晕船而被折腾得虚弱不 堪,力气全无。负载沉重的步兵跌跌撞撞地走下船来,跳到水中,随即遭到德军猛烈 炮火的袭击。 霎时间,已死的、垂死的和负伤的士兵横七竖八地布满了海面。有些士兵设法躲 在滩头的障碍物后面,才幸免一死。接下来的一批登陆部队也遭到同样的命运。 “奥马哈”海滩防线上真是一片混战。 但是,在西西里岛建立奇功、不屈不挠的美军第 1师,继续冒着敌人的炮火向海 岸挺进,后续部队的士兵们的1~1.2米深的水中冒着敌人猛烈射击顽强地向前冲击, 他们越过

诺曼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军队向纳粹德国开始反攻的大规模登陆战。诺曼底是法国西北部的一个旧省名,北临英吉利海峡,塞纳河由此人海,形势险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进攻苏联后,苏德战场成为主要战场,1942年5月和6月,苏联同英美在伦敦和华盛顿谈判,英美词意于当年在德军占领下的西欧大陆开辟同德军作战的第二战场。1943年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联红军发起强大攻势,全部收复了被德军占领的国土,进而突破中路德军防线,把希特勒最精锐的中央集团军完全击溃。苏联红军的胜利已成定局。这时,英美才决定履行两年前的承诺,开辟第二战场,实施诺曼底登陆战役。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向滨临英吉利海峡的法国诺曼底西端海岸推进,千船竞发,蜂拥而至。在维尔河口和奥恩河口之间的海岸地带,大批盟军部队凭借庞大舰队的猛烈炮火掩护,开始登陆,取得了三处滩头的立足点,并向纵深推进了2至6英里,希特勒曾大肆吹嘘的“大西洋壁垒”在几个小时之内被突破了。
盟军这次远征投入兵力达287.6万人,动用了1.1万架战斗机、2300架运输机和2600架滑翔机,准备用于登陆的海军约有6000艘运输舰和登陆艇,用来支援登陆的有6艘战舰、22艘巡洋舰、93艘驱逐舰、255艘扫雷艇和大量的小型战斗舰艇。
诺曼底战役是二次大战中,西欧战场死亡最多的战役之一,德军死亡5.8万人,损失坦克1300辆、军车2000辆、大炮15000门;盟军阵亡3.7万人。
诺曼底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部法国领土和盟军攻入德国扫清了前进的障碍,从此,德军陷入了两线夹击的作战局面,从而加速了希特勒德国的失败。
诺曼底登陆战不仅打响了盟军在欧洲战场进行反攻的第一炮。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城欧洲战场的重要转折点。

是足球吗

详细介绍一下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虽然这场战役离现在六十五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只有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
进攻诺曼底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而两栖登陆战则在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希望能帮助到你!!!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分五个滩头登陆(从西到东分别为犹他滩、奥马哈滩、金滩、朱诺滩、剑滩,其中前二者由美军负责,后三者由英加联军负责)另外该日清晨美101、82空降师和英第六空降师空降之“大西洋壁垒”后方协同作战,并出动两万架次以上轰炸机进行轰炸;登陆成功后,双方僵持数周,最后由美第3集团军总司令巴顿在圣洛取得突破,诺曼底战役全面胜利。(大概就这些,要是都写上,可能够写一本书了)

诺曼底号简介
答:诺曼底登陆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都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为让人民永远铭记这段历史,1984年,下诺曼底首府卡昂市决定建立诺曼底战役纪念馆。1988年6月,纪念馆正式开馆。馆内用各种资料向观众再现了44年前那一幕幕惊心动魄和感人肺腑的历史画面。纪念馆的设计者颇具匠心地为其取名“和平纪念馆”。参考资料...

以船长的身份介绍“诺曼底”号
答:1870年3月17日,两艘英国轮船(“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出事后,“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在能逃生的情况下以身殉职。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忠于职守、敢于牺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作者,于是,雨果便写下了这篇文章来抒发对哈尔威船长的赞美和景仰之情。在哈尔威船长严肃宣布了一条生死...

介绍一下“诺曼底防线”
答: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始扭转了对德的反攻战局,以后就把德国构筑的“诺曼底防线”作为一个最后防线的代名词,如果这个防线被突破,那么局面就会有根本的改变。诺曼底登陆的背景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26467.htm

英国轮船诺曼底号的介绍
答:S.S. Normandie,诺曼底号游船是划时代的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巨型邮船,至今仍然给人一种怀疑其是否确实存在过的如同梦幻一般的感觉。吨位83423吨,流线型球鼻艏,电力推进,全船空调,从巴黎克里荣饭店聘请的顶级厨师,温水循环的室内游泳馆,现代化音响设备的歌剧院,大理石墙面的教堂,全船的Art Deco艺术...

诺曼底号的介绍
答:S.S. Normandie,诺曼底号游船是划时代的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巨型邮船,至今仍然给人一种怀疑其是否确实存在过的如同梦幻一般的感觉。吨位83423吨,流线型球鼻艏,电力推进,全船空调,从巴黎克里荣饭店聘请的顶级厨师,温水循环的室内游泳馆,现代化音响设备的歌剧院,大理石墙面的教堂,全船的Art Deco艺术...

用英文简单介绍下诺曼底号.不用太多
答:以下是关于诺曼底号游船的英文简介,SS Normandie SS Normandie was an ocean liner built in Saint-Nazaire,France for the French Line Compagnie Générale Transatlantique.She entered service in 1935 as the largest and fastest passenger ship afloat; she is still the most powerful steam turbo-...

《“诺曼底”号遇险记》一文是按什么的顺序来写的,详写的部分是什么...
答:写作特点 1、作者按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写了“诺曼底”号遇难的事. 2、通过事情的描述表现了船长临危不惧的品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句段赏析 1、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冒”字说明发生得很突然.这句话是说当时天气很黑,海上弥漫着夜雾,“玛丽”号的...

介绍诺曼底号的样子有什么作用?
答:介绍他的样子吗,非常宏伟非常恒大特别的震撼力,而且是海上的霸主。

下诺曼底的介绍
答:下诺曼底(法文:Basse-Normandie)是法国西北部一个大区的名称,位于法国西北部,是诺曼底地区的一部分。北临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处于巴黎盆地和法国大西部的交汇点,其首府卡昂市(Caen)。下辖卡尔瓦多斯省 、芒什省 、奥恩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