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平七钱二分是什么意思 库平七钱二分等于多少克?

作者&投稿:仇由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库平七钱二分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周围有九个汉字“广东省库平七钱三分”,后改为七钱二分,比当时流行的鹰洋重一分五厘;背面为蟠龙花纹及英文,通称“龙洋”。

开始时曾委托汇丰银行代铸,并定出铸币章程,规定它的轻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分为五等:每元重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次则三钱六分,减配八六成足银;再次则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种,均减配八成足银。

又把后四种分别称为“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这五等即是后来通称的“一元”、“半元”(五角)、“二角”、“一角”及“五分”银币。起初仅在广东、福建、天津等处流通,后来四开及八开盛行于上海,这是中国自铸近代银元的开始。

扩展资料:

库平七钱二分的改革与重量:

清代末期经济、贸易的货币,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于是,中国货币就迎来了第一次革命性的币制改革:“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

按照计重换算:一斤=16两=597克、一两=10钱=37.3克、一钱=3.73克,那么库平银七钱二分的重量约为:26.856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钱二分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周围有九个汉字“广东省库平七钱三分”,后改为七钱二分,比当时流行的鹰洋重一分五厘;背面为蟠龙花纹及英文,通称“龙洋”。开始时曾委托汇丰银行代铸,并定出铸币章程,规定它的轻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分为五等:每元重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次则三钱六分,减配八六成足银;再次则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种,均减配八成足银。又把后四种分别称为“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这五等即是后来通称的“一元”、“半元”(五角)、“二角”、“一角”及“五分”银币。起初仅在广东、福建、天津等处流通,后来四开及八开盛行于上海,这是中国自铸近代银元的开始。

库平七钱二分是什么~

库平是旧中国部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清康熙时制造。光绪三十四年(一九零八年)农工商部和度支部拟定划一度量衡,规定库平作为权衡标准,库平一两等于37.301克。平钱亦称小平钱·折一钱,即当一行用钱。直径一般在2.3厘米左右,折二钱即当二行用钱,直径2.8厘米左右。折三钱即当三行用钱,直径一般在3.1厘米左右。折五钱即当五行用钱,直径一般在3.8厘米左右。当十或称折十,即当十行用钱,直径一般在4.4厘米左右。(历朝历代制钱有所不同,数据仅供参考)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 = 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26.856克。
从清代康熙时开始,“库平营造制”成为旧中国部库征收租税、出纳银两所用的衡量标准,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农工商部和度支部拟定划一度量衡,规定库平作为权衡标准,库平一两等于37.3克。
按照计重换算,一斤=16两=597克,一两=10钱=37.3克,一钱=3.73克,那么库平银七钱二分的重量约为:26.856克。

扩展资料我国度量衡历史悠久。据古书记载:自夏代以来,不仅有了度量衡器具,而且还建立了度量衡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度量衡单位制度混乱。
战国后期,度量衡制度形成了由混乱逐步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
秦、隋统一全国后,都采取了统一度量衡制度的措施。
特别是秦朝建立的度量衡制度,对我国以后各代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度量单位

银圆上写”分二钱七平库“是什么意思
答:应该读做"库平七钱二分".库:金库;平:通"值",等值. "库平七钱二分"的意思是等值于库金(或银)七钱二分重量.

老银元上的库平七钱二分代表什么意思?
答:库平七钱二分的意思就是说,按库平为标准该银元重七钱二分。三钱六分和一钱四分四以此类推。这里的钱和分都是古代重量单位。库平七钱二分有多重?中国古代重量单位有钧、斤、两、钱、分等,更大的一点还有石(担)等,换算进率是1钧 = 30斤、1斤= 16两、1两 =10钱、1钱= 10分。还有...

库平七钱二分是什么
答:平钱亦称小平钱·折一钱,即当一行用钱。直径一般在2.3厘米左右,折二钱即当二行用钱,直径2.8厘米左右。折三钱即当三行用钱,直径一般在3.1厘米左右。折五钱即当五行用钱,直径一般在3.8厘米左右。当十或称折十,即当十行用钱,直径一般在4.4厘米左右。(历朝历代制钱有所不同,数据仅供参考)...

我有一个光绪元宝黑龙江造。库平七钱二分。背面英文SZECHUENPROVINCE.下 ...
答: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您持有的光绪元宝是清朝时期在黑龙江地区铸造的一种货币,库平七钱二分表示其重量为7.2克。背面英文SZECHUENPROVINCE表示该元宝背面刻有“四川省”的英文名称,7MACEAND2CANDREENS表示其价值为7分和2分的银币,中间盘龙则表示该元宝上刻有龙图案。这种光绪元宝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

请问老师库平七钱二分,与七钱二,文字少一个,其它区别在那
答:答七钱二分,可以分开,七钱二就是七钱二。

银元的七钱二分和一一两是怎回事?
答:七钱二分是26.8克左右,一两是37.3克左右,一两的古银元均价都在1万元左右,极少见。七钱二分的价格在1600---5000元左右,品种数量相对较多。

双龙寿字币库平七钱二有真币吗
答:库平七钱二」5字是刻意营造与上币道上之「广东省造」4字,成为『九五之尊』之势。四、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七钱二:后两种:直经3.9cm、厚度0.3cm、重26.60-27.00之间(自然磨损)。国家注册一级鉴定评估师李晓光老师说:从学术研究、探讨、客观公正来说双龙寿字币七钱二分是真实存在 ...

古银币库平七钱二分折合多少克,怎样计算
答:清代库平一两标准为37.301克,但是清代的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是指钱币的面值,并非标准的重量,清代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的重量从25.9克---27.5克不等。

光绪元宝银币上有七分二钱是什么意思
答:七钱二分是标注重量的,古代中国银子是以两为单位的,后来外国机制银币大量涌入,其重量为七钱二分重,造成换算麻烦,为与国际接轨,光绪末年开铸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等机制银币。

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答:云南省造光绪元宝版别 1.钱面:珠圈内满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云南省造),下环库平七钱二分左右各一十星。钱背:中心为蟠龙图,外环英文,左右下侧各一十字心。背景:光绪末年,云南省获准在昆明宝云局旧址设厂,以德国进口机器,招用四川技工,天津户部造币厂配发祖模,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