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舍利是什么? 佛祖舍利是什么

作者&投稿:南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谓舍利子为个人修行成就之结晶,原来舍利子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没有关系,主要是和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你做善事会长寿,这很重要.长期使用某一种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体内出现沉积,火化的时候受热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结晶。

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属于头发的,红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绿色或五色班斓的舍利子。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舍利的种类,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经过火葬,而全身不会腐烂,这种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萨;碎身舍利,则是火葬后的遗骨。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体变成的,如从天上、地下跑出来,或由油灯里生出,或由花朵生出的,还有一种是诚心供奉礼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而在《浴佛功德经》将舍利分为:一、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是佛的遗骨;二、是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是指佛所遗的教法、戒律。

舍利子的各种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结石病人数以千万,但只有修行者才会有舍利子。大德的舌头,心等没有骨质的软组织也可火化不坏形成舍利子.连念佛鹦鹉的舌头也能成舍利。何况体内结石数量及其小,否则会危及生命,但是有时候出现舍利子的数量极其惊人,而且色彩和形态各异。

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锤砧俱陷,而丝毫无损。并不是常年吃斋和尚才会有,仅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后遗骨上也出现了舍利子。

当然,也有一部分所谓的“舍利”确实是没有完全烧化的骨质和牙齿,但结石是不可能经受焚化后成为“舍利”的。有些人用科学的名义把舍利子解释成结石,其实这种欺骗公众的做法,这些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伪科学”。

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锤砧俱陷,而丝毫无损。有的舍利还会长大、生小舍利,等等等等,这些岂是现代科学所能臆测的2002年二、三月间,安奉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赴台湾巡礼,引起极大轰动。为确保佛指舍利在运送、巡礼期间的万无一失,两岸有关方面制定、采取了极其周密的安全保卫措施--在为坛城(放置佛指舍利的鎏金铜塔,重63公斤、高134厘米)安装了重达270公斤的防弹、防火、防震玻璃罩的同时,两岸佛教界400多人,乘两架专机随机护送;到台后,从机场到供奉佛指的台大体育馆,沿途10万信众恭迎,可谓万人空巷;安置佛指的舍利亭内装有红外线感应器和摄像头,可随时监控现场情况;与此同时,由大陆24名武僧、台湾120名金刚组成的护法团,与其他有关人员配合,组成4道屏障,24小时护卫。这一切,足见佛指舍利的珍贵和重要!

如此兴师动众、牵动人心的佛指舍利究竟为何物?

舍利是指佛祖释迦牟尼(即《西游记》中的如来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在历史烟云的变幻中,绝大多数舍利被散失、湮没、毁坏。不幸中的万幸,1987年在法门寺的地宫中发现了许多唐代古物,这颗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即在其中。出土时,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装着,高40.3毫米,重16.2克,其色略黄,稍有裂纹和斑点。据史料记载,唐时,该舍利“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所记与实物吻合,只是颜色因受液体千年浸泡变得微黄了。

在上述几种舍利中,珠状舍利子的生成至今是个谜。这种舍利子并非虚无缥缈的传说之物,因为在现代修行的佛教人士当中,圆寂火化后,也曾有此现象产生,尽管个例罕见。笔者手头有《今晚报》1994年7月20日摘自《江南晚报》的一则报道:苏州灵岩山寺82岁的法因法师圆寂火化后,获五色舍利无数,晶莹琉璃一块,且牙齿不坏。尤为奇特的是,火化后其舌根依然完整无损,色呈铜金色,坚硬如铁,敲击之,其声如钟,清脆悦耳,稀世罕见。

遗体火化,不仅是个燃烧的过程,其实也是个熔炼的过程。上述珠状舍利子是身体中的哪些成分熔铸而成的?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寂火化后便“炼制”出了舍利子。此说是否正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所谓 舍利子 为个人修行成就之结晶,原来 舍利子 称为 舍利 ,后来才称为 (舍利子) .舍利 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 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没有关系,主要是和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你做善事会长寿,这很重要.长期使用某一种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体内出现沉积,火化的时候受热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结晶。

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白色的舍利子是骨骼的,黑色舍利子是属于头发的,红色的舍利子是肌肉的,也有绿色或五色班斓的舍利子。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http://wolaogong.com 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舍利的种类,一般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经过火葬,而全身不会腐烂,这种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萨;碎身舍利,则是火葬后的遗骨。但也有一些舍利不是由人体变成的,如从天上、地下跑出来,或由油灯里生出,或由花朵生出的,还有一种是诚心供奉礼拜求得,舍利之中再生出舍利子的。而在《浴佛功德经》将舍利分为:一、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是佛的遗骨;二、是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是指佛所遗的教法、戒律。

舍利[梵sarīra;Buddhist relics] 又作“舍利子”。意为尸体或身骨,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火焚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烬。

舍利子的各种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也很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结石病人数以千万,但只有修行者才会有舍利子。大德的舌头,心等没有骨质的软组织也可火化不坏形成舍利子.连念佛鹦鹉的舌头也能成舍利。何况体内结石数量及其小,否则会危及生命,但是有时候出现舍利子的数量极其惊人,而且色彩和形态各异。

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锤砧俱陷,而丝毫无损。并不是常年吃斋和尚才会有,仅仅皈依一年往生的在家居士,焚化后遗骨上也出现了舍利子。

当然,也有一部分所谓的"舍利"确实是没有完全烧化的骨质和牙齿,但结石是不可能经受焚化后成为"舍利"的。有些人用科学的名义把舍利子解释成结石,其实这种欺骗公众的做法,这些所谓的科学其实是"伪科学"。

有的舍利子硬度极高,用铁锤敲打都锤砧俱陷,而丝毫无损。有的舍利还会长大、生小舍利,等等等等,这些岂是现代科学所能臆测的

舍利子是修行者.修炼者的一种转化的显现,是体现了修者的思想的一种境界,多见于修行者,无宗无派不信宗教的也有舍利子的出现,只不过是及其太少了,因早出现于佛教多见于佛教,故称佛舍利。
空学者(佛教徒)都有舍利子只不过是多少.大小.明透亮暗不一吧了,更取决于灭迹时的思想的思想于境界的不同而已,明.透.亮.鲜.艳.丽者上。
舍利子是空学者在日常修炼(静坐.静思.静性.静行.觉行.觉空.觉悟.觉净)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在修炼过程中就已觉知存在,不过说出的少而已。
舍利子不是色世上所产之物,如玉石.宝石.钻石,现实直产之物,而是升华的转化之物,舍利子在修行者随修行者而行,舍利子和修行者常见,舍利子随修行者的思想意志显现,修行者智形于舍利子聚则成形.散则成风(无形),无物但可见,有物却无形,空不亦色,色不亦空,空既是色,色既是空,是空中的妙有,所以舍利子多出自于佛教,或者自守于佛教理论者,或者修于空学者(常.乐.我.净)。
舍利子是思想者的思想与真空结合体,是与万物的结合结合体,是与宇宙的结合体,是与心.神.意的结合体,是修行者的思想.意志.神意与天地.宇宙.人类一切万有的结合体。
修行者在灭寂时根据生前的修行境界.思想意志.以及生活方式.接触事物,修行悟道的方式.行事.心性.觉性.悟性等等一切的一切而显现色体,灭寂前为影现,灭寂后为色现,有现也有无现的,有无舍利子并不是完全衡量修行者的高低,但是有则公认为高,就像衣钵受传一样。
佛指舍利,是意指.释迦如来佛弃世如捏磐前化转时,已化变了的指骨的本质的指骨,有指骨形,有舍利质,故称“佛指舍利”。

所谓舍利子为个人修行成就之结晶,原来舍利子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没有关系,主要是和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你做善事会长寿,这很重要.长期使用某一种食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在体内出现沉积,火化的时候受热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结晶

释迦佛入无余涅磐后活化后留下的指骨!手指的骨头!

"佛祖舍利"是什么意思~

  佛陀舍利(佛祖舍利)是指佛陀火化后的遗物,其骨舍利,其色白;发舍利,其色黑;肉舍利,其色赤。《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及"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因为象徵著"遗教不灭",并具有灵验性,佛陀舍利就成为佛门传世的圣物。
  佛教徒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即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等,欲结下值佛闻法之因缘而速成菩提。《大智度论》卷五十九:"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

  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磐,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依《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所述,释尊于拘尸城双树间般涅盘后,佛舍利八分,由八个国家各自起塔供养。另据《阿育王传》卷一载,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遗存的舍利,建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养之。

【舍利】
(一)梵语s/ari^ra,巴利语sari^ra。即死尸、遗骨之意。又作实利、设利罗、室利罗。意译体、身、身骨、遗身。通常指佛陀之遗骨,而称佛骨、佛舍利,其后亦指高僧死后焚烧所遗之骨头。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大一六·三五四上):‘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又安置佛舍利之宝塔,称为舍利塔;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供养佛舍利之法会,则称为舍利会。

梵语s/ari^ra,或由动词 s/ri(令依)转为名词,意谓所依之身体;或由动词s/r!(破坏)转变而来,意谓易破坏。又梵语dha^tu,音译驮都,为舍利之异称,据巴利文长部经注(Suman%gala-vila^sini^)所说,连结完整之身体(sari^ra)火焚后,变成如磨过之真珠、黄金等之粉末(dha^tuyo,为dha^tu 之复数);依之可知,sari^ra即指死尸;dha^tuyo 则指荼毗后之遗骨;前者即称全身舍利,后者称为碎身舍利。

长阿含卷四游行经、菩萨处胎经卷三常无常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等亦有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之说。另有谓将遗骨全部收入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关于全身、碎身舍利之说,或起源于古代印度梨俱吠陀时期所行之土葬与火葬二法,而以土葬之遗体称为全身舍利,以火葬后之遗骨称为碎身舍利。浴佛功德经分舍利为二:(一)生身舍利,又称身骨舍利,即佛之遗骨。(二)法身舍利,又称法颂舍利,即佛所遗之教法、戒律,而以舍利比喻之。法苑珠林卷四十分舍利为三:(一)骨舍利,其色白。(二)发舍利,其色黑。(三)肉舍利,其色赤。

一般所说之舍利系骨片,故其形状、大小不一,质地坚硬而细致;我国则多以豆粒状者称为舍利。据传佛之遗骨三分与诸天、龙王及人间;如帝释天得受佛之牙舍利,归返天上供养,捷疾鬼曾夺走一枚。又于礼拜佛舍利外,亦有礼拜阿难、目连、舍利弗等之舍利者。盖礼拜遗身舍利之趣旨,与礼拜佛成道之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等皆同,即欲结下‘值佛闻法’之因缘而速成菩提之意。

关于佛入涅盘后,八国分配佛舍利之事迹,详载于诸经。依长阿含卷四游行经记载,其时,波婆国(巴Pa^va^ )之末罗(巴Malla )民众欲分得舍利,于本土起塔供养,乃备四种兵至拘尸城(巴Kusi^na^ra ),遣使者请分舍利。然拘尸王谓世尊于该国灭度,国内之士民当自供养,遂拒分舍利。同时遮罗颇国(巴All

akappa )之诸跋离(巴Buli )民众、罗摩伽国(巴Ra^maga^ma )之拘利(巴Kol!iya )民众、毗留提国(巴Vet!hadi^pa )之婆罗门众、迦毗罗卫国(巴Kapila )之释种(巴Sakya )民众、毗舍离国(巴Vesa^li^ )之离车(巴Licchavi^ )民众、及摩揭陀国(巴Magadha )阿阇世王(巴Aja^ta-sattu )亦各备四种兵进渡恒水,敕香姓婆罗门(巴Don!a )请分舍利,拘尸王亦以同理由拒分舍利,诸王即欲执干戈以力取,香姓婆罗门告谕彼等不可,乃八分舍利与八国,八国皆得舍利而归,各起塔供养。

有关八塔之位置亦有多种传说。西元一八九八年,法人皮佩(W.C. Peppe/)于尼泊尔国南境之皮普拉瓦(Pi^pra^va^)发掘古坟,得一大石柜,其中藏有蜡石壶二个、蜡石器一个、蜡石箧一个及水瓶之破片若干。蜡石壶一小一大,皆收骨片,小壶为球状,分成上下二部,上半为壶盖,附有瓶形之把手,盖上刻有阿育王时代或该时代以前所使用之 Brahmi^ 文字之铭文二行,内容谓:此乃佛陀舍利龛,为著名的释迦族及其妹、妻子等所奉祀。由此刻铭可知其骨片为八国分配释尊舍利时分与迦毗罗卫国之一分,亦可证明长阿含等经所传者为事实。尼泊尔发掘之佛骨后由英国政府赠与暹罗国王,王复以部分赠与锡兰(斯里兰卡)、缅甸及日本等国。



八分舍利后,至阿育王时,王开启罗摩伽国以外之七塔,取其舍利盛于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宝塔。据巴利文大史(Maha^vam!sa, ch. xvii)载,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巴Mahinda )至锡兰弘教,天爱帝须王(巴Deva^nam!piya-tissa )即向阿育王请求舍利,并以极庄严之仪式迎请。另据高僧法显传师子国(锡兰)条载,该国王城中有佛齿精舍。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亦有相同之记载,谓僧伽婆罗国(锡兰)王宫之侧有佛牙精舍。

西域地方亦盛行供养佛舍利,如法显传载,那竭国界醯罗城中有佛顶骨精舍。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条载,该国有龙王所建之窣堵波,其中供奉如来之骨肉舍利;在王城西北之大河南岸有旧王伽蓝,其中供奉如来顶骨一片。又据西域记卷十二载,玄奘归国时携回如来舍利一五○粒。宋高僧传卷一则载,唐代义净归国时携回舍利三百粒。

在我国,由于至诚而感得舍利之记述甚多,如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载,康僧会至江东见吴王孙权,王问佛法之灵验事,乃祈请三七日,感得舍利,王命力士以铁槌砧击之,无丝毫异状,大为叹服,遂创立建初寺。又广弘明集卷十七、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法苑珠林卷三十八、卷四十等,亦多记载晋代、刘宋以后有关舍利之神异及建造舍利塔之事迹。该类由至诚感得之舍利,与佛之真身舍利自是不同。

据法苑珠林卷三十八载,广弘明集卷十五所列举之十九座舍利塔中的岐阳法门寺,于北周武帝灭佛(574)后,复于唐显庆四年(659)重开塔基,得舍利八粒。翌年,敕令请入东都大内供养,龙朔二年(662)还寺,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再请入宫中,其时韩愈上奏‘佛骨表’,谓佛乃夷狄之人,其枯骨不得入宫中,宜付诸水火而根绝之,帝怒而贬之为潮州刺史,另敕张仲素撰‘佛骨碑’。

在日本,亦早有感得舍利之事,如日本书纪卷二十敏达天皇十三年条载,司马达等于所设斋会中感得舍利,呈与大臣苏我马子,马子尝试以铁锤击之而不坏,投入水中而不沈。此外,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载,即使供养小如芥子之舍利,功德亦无量无边。〔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佛般泥洹经卷下、佛本行集经卷七‘八王分舍利品’、大品般若经卷十法称品、宝箧印陀罗尼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十诵律卷六十‘五百比丘结集三藏法品’、法华经玄赞卷二、俱舍论光记卷八、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四之一、广弘明集卷一、洛阳伽蓝记卷五、慧琳音义卷二十七〕

(二)梵语s/a^ri 或 s/a^rika^,巴利语sa^ri^或sa^lika^。即百舌鸟。音译奢利、奢唎、奢梨迦。又称鸲鹆鸟、鹦鹆鸟、鹙鹭鸟、鹙露鸟、春鸲鸟、反舌鸟。大楼炭经卷二阿须伦品(大一·二八七中):‘树上有飞鸟止,名为鹤、孔雀、鸲鹆、白鸽,悉在树上,甚好相和而鸣。’

盖此鸟有二种,(一)学名 Gracula religiosa,(二)学名 Turdus salica。前者栖息于印度、缅甸、马来半岛等地,身长约二十五公分,嘴为橙色,脚黄色,羽毛黑色,眼下及下头部有肉垂,能为人语。

又据玄应音义卷二十一所载,梵语sa^ri^ka^(舍利)为雌鸟;梵语sa^ra(舍罗)则为雄鸟。〔起世因本经卷七、大威德陀罗尼经卷七、阿弥陀经、玄应音义卷二十二、慧苑音义卷下〕

(三)为舍利子之略称。即舍利弗(梵S/a^riputra ),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其母之眼似舍利鸟,故取名舍利,所生之子,则称舍利子。〔大智度论卷十一〕

舍利指是什么东西
答:我的 舍利指是什么东西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孔子像会雕刻在美最高法院的门楣之上?独角戏49蜛 2021-02-24 · TA获得超过1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3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9.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

佛指舍利是?
答:所谓佛指舍利 顾名思义 就是佛陀的指骨 佛陀灭度后流传至今 已超过两千五百年 非常殊胜 现存於陕西法门寺 吉祥如意

舍利是什么样的?
答:舍利是指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在历史烟云的变幻中,绝大多数...

舍利是什么?
答:舍利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在印度,人死后的遗体,俗例多用火葬,火葬后的骨灰(舍利),藏在金属的、石质的、陶质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

“舍利”的命名来由?具体指什么?大致有几种?
答:几千年后,印度婆罗门的土壤里分裂出佛教,沿用“舍利”一词,最初多用来指佛的“遗骨”。后来,经与民间巫术结合神秘化,“舍利”便成了附有佛主神灵的圣物,“舍利”成了神秘宝物,比佛祖本身还要灵验呢。2 按“佛陀”的道理讲,舍利,说到底,毕竟还是物质的东西,还是色尘、色法,还是无常,还是...

佛指舍利是什么?
答:佛指舍利是什么? 所谓舍利子为个人修行成就之结晶,原来舍利子称为舍利,后来才称为舍利子。舍利原是印度语译为(设立罗)...等各种不一之名称,其意义为“遗留物”或“灵骨”。舍利子不完全经由火化而得。 舍利子的形成和做善事没有关系,主要是和生活习惯有关系,但是你做善事会长寿,这很重要.长期使用某一种...

佛指舍利到底是什么?
答:舍利,梵语中意为“尸骨”,指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固体物,如佛发、佛牙、佛指舍利等。 佛教经典中把舍利分为两类:一为法身舍利,即佛祖所说的佛教经典,二为生身舍利,即佛祖火化后留下的固体物。后者又可分三类,一是骨舍利,白色;二是肉舍利,红色;三是发...

舍利是什么东西?
答:舍利原本是指代修行者的遗体、遗物、遗骨及其火化后留下的骨灰,佛教徒对舍利中的“坚固子”特别重视和尊敬,视其为神圣之物,尊称为“舍利子”。佛教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僧侣也越来越多。据说得道的高僧圆寂火化后,通常会在其遗体骨灰中发现一些坚固或结晶的颗粒。后来,舍利就被特指佛陀或...

佛指舍利是什么东西
答:佛指舍利就是释迦牟尼真身的手指遗骸。这也是历史上存留的唯一一枚佛指舍利,出土于1987年的陕西法门寺。传世这块佛指舍利是2500年前释迦牟尼遗留下来的,这颗舍利一直被当做佛门的无上珍宝保存,唐代的时候被送至皇宫供奉。在874年的时候,唐朝供奉完佛指舍利后,将这枚舍利子奉还给了法门寺,随后法门寺...

佛教的舍利指的是什么?
答:佛教的舍利指的是什么呢? 舍利子最初的含义  舍利是梵语 Sarira 的音译,也有译作“设利罗”、“室利罗”,意即尸体或身骨,或曰“灵骨”,亦称“坚固子”。著名的佛教人士赵朴初先生曾指出:“舍利就是遗体,但这个称一般只用于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遗体。”根据佛教的传统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