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走出童年阴影?

作者&投稿:拓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走出童年阴影   童年往往是影响我们往后人生的关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童年阴影呢?如何走出童年阴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曾经,母亲出轨多年   现在,明知他是一生最爱,却忍不住伤害   我父母婚姻并不幸福,母亲出轨多年,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   长大后,我一直对爱情婚姻十分悲观。总是伤害对方,遇到自己最爱的人也会伤害了再推开,明知他是我这一生最爱的人,但是还是去伤害他。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后,我并不幸福,婚后一直在分居,现在正在办离婚。   我总是下意识地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我觉得我的心里很有问题,性格很矛盾。   发现和探索自己的内心隐藏了怎样的“剧本”   小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或创伤,我们的内心其实一直都渴望这些创伤会被修复和解决。   我们无意识中修复的方法分为两个部分。   (1) 第一部分,我们会带着悲观不幸的心制造类似的情景;   (2) 第二部分,我们期待有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创伤。   父母的婚姻不幸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伤害,造成了某种悲观,于是长大后,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未来的婚姻是不幸的,于是通过制造冲突和伤害,期待对方带给你不同于父母模式的爱情。   在你的故事里,你伤害最爱的人,再将他推开,这背后可能是你内心潜意识里渴望对方能真诚、包容的不顾一切的接纳你,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他会带给你幸福,不会带给你伤害。   可是这种剧本往往是以悲剧收场。对方要么感到受伤,黯然离开,要么在你的伤害下麻木,或者愤然反击。而无论是哪种反应,都会造成最终的婚恋不幸。   最后,这些都反过来印证了你剧本中第一部分:“我的婚姻是注定不幸的”,而剧本的第二部分,修复创伤往往却无法上演。   如果我们都是带着这样的剧本去面对生活,就会不断重复过往的不幸,让自己更加心灰意冷。   或许你可以通过学习和咨询,去发现和探索自己的内心隐藏了怎样的“剧本”,认知到自己是如何通过这种方式建构了自己的生活。   曾经,爸妈舅舅爷爷奶奶都喜欢打我   现在,他说“如果你敢吻别人我就杀了你”   小时候爸妈舅舅爷爷奶奶都喜欢打我,因为我太淘气了,爸妈经常说打是亲骂是爱,虽然我不赞同但是无形之中影响了我的亲密关系。   我越是爱一个人,我就越想伤害他,他觉得受伤,我会有种被爱的满足感,过后又会很痛苦,很内疚,觉得对不起他。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去伤害,而且被伤害被虐也会让我更爱他。他说“如果你敢吻别人我就杀了你”这种话,我不会觉得恐怖,反而会觉得很幸福。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接受爱。   小时候淘气被批评或者被打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有的经历。父母教训我们,打我们,通常冠以爱的名义,但也的确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伤害。由于经常被打,我想当时的你,作为一个小孩子,可能也会很害怕,很恐惧。   但是由于我们年龄太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我们的内心就会不自觉的认同我们的父母,这样我们就会觉得打自己,的确是自己真的不对。   而另一方面,我们可能真的会觉得这是父母爱我们的表现。只有这样想,面对父母的伤害时,我们才能让自己不那么难过,不那么悲伤。这种“认同”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我们可能意识里并不喜欢这样,但是潜意识深处却认可父母这种爱的表达。   现在看起来,在潜意识里,似乎你已经认同了父母 “打是亲,骂是爱” 的说法。对于你爱的人,你也会通过这种攻击和伤害来表达自己的爱意;被别人攻击时,你将扭曲的认为那是被爱,甚至别人要“杀死“你,你仍会感到幸福。   我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是否由于这样的误会产生过很多矛盾和冲突,但我很担心你。我担心你会通过故意制造“冲突”,通过攻击和被攻击来表达爱和接受爱,这对你的家庭生活很不利。   我很你期待你能通过学习和咨询进一步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接受爱。   曾经,一打扫卫生妈妈就无厘头乱骂我   现在,听见打扫卫生害怕得打激灵   小时候家里一打扫卫生,我妈自己嫌烦,就乱发脾气骂人。每次都是我跟她一起打扫,所以主题就是骂我,反正就是无厘头乱骂,不管做什么怎么做都不对,然后动作动静也特别大。我那会也就几岁的样子,从小到大一直战战兢兢,一直走不出这个怪圈。   所以我现在不管身在何处,听到或者看到打扫之类的事情,心里就一激灵,潜意识第一反应就是害怕,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一样。这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心情,总之真的有阴影。   每天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了,不是小时候的我   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打扫卫生似乎意味着被骂,被批评被指责,不被爱。这些让你对打扫产生了害怕或恐惧,因为它带给你的心理阴影还存在。   我们可以试试通过以下方法调节自己的内心。   (1)可以试试故意请人在你周围打扫卫生,你坚持在这样的环境下不逃开,让自己的心自然的变化。如果害怕,就害怕了,接受这种害怕就好了。就这样每天不断的练习,看看自己的心态会有什么变化。   (2)你和妈妈内心似乎还有些心结,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试试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如果你可以直接表达就说出来,不能说可以试试写出来。   (3)如果你无法向妈妈表达这件事对你的感受和影响,那么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试试写写日记,或者采用绘画和做沙盘,或者还可以把心情写在纸船上,放走小纸船,让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呈现出来。   最后,你可以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每天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了,不是小时候的我。我会面对我的害怕和担心,我会勇敢坚强起来。   曾经,被妈妈绑到椅子上遗留在屋子里,错把敲门猴子当弟弟   现在,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听到门响就害怕有猴子来   记忆中,那抹不去的伤害,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不记得几岁,大概三四岁的样子。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我被妈妈绑在椅子上。她关了门出去,只剩下我孤零零在屋子里不能动弹。   前些天还问妈妈,为什么当初要绑我,她说我哭闹,怕我吵。   这个记忆一直跟随我至今(我今年32岁)。一想到这件事,我就害怕,孤独,无助。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第二件事,上幼儿园,大概5。6岁的样子。妈妈接我放学回到家,放我自己在家里去接弟弟了。我喝着牛奶吃着饼干,门有了声响,我头也不回说了句“弟弟你回来啦?”结果回头看的.时候,是一只猴子!没错,是一只猴子!它靠近我,我吓哭了!后来它还来碰了碰我,我怕得把手里的饼干给它吃。那以后,我都有臆想症,每次听到门的声响,就感觉是猴子来了!至今还未能摆脱这种恐惧!   通过一些练习,让自己活在当下   过去的创伤回忆会以图像、声音、气味和身体感觉的形式一直封存在我们的记忆网络中。如果它得不到处理和解决就会冰冻在哪里,平时不会发作,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感觉或情景,创伤就会再次被激发。而你就会把当时感受到的情绪再次释放出来。   因此,过去妈妈绑着你的事情,和猴子进门的事情,都会激发你幼时的创伤记忆,让你体验到当时的痛苦。   即使你现在长大了,也会有类似的阴影。我想你可以尝更多的去表达,让你的痛苦得到接纳和安慰。   你的内心,尤其是被妈妈绑起来的事件还是留给你太多的伤痛,害怕,孤独和无助。被整个世界抛弃了的感觉会严重影响你现在的情绪状态,以及你的自我评价,从而对你的生活造成干扰。   我也建议你通过一些练习,如“正念”练习,让自己活在当下(具体方法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和咨询获得),也可以考虑通过系统的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创伤。   曾经,爸爸窝囊妈妈边忍耐边不停抱怨,自己总被刻薄责骂   现在,成为了外表+独立性上的双重女汉子   我的妈妈从没有正面、积极的表扬过我,时至今日,四舍五入我都已经快40了,我还总是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男人爱的、总觉得不会有任何男人真的爱我……那种患得患失、极度自卑、一点也不自信的感觉很难受!   从小到大,发生任何问题都是我的错——虽然家境贫寒,从小我就努力读书,努力考学,上大学的学费有一半是我自己借老师的,生活费是自己做家教挣的,最后找工作完全是靠自己试讲、也没有给领导送过礼。现在,我已经是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了。即使如此,有任何问题她都是刻薄的责骂我……比如会说就不该生我,我就是个祸星等等。   家里各种事几乎都是妈妈说了算——爸爸,这个位置“形同虚设”。也的确,爸爸的确有时很……窝囊。家里有什么事他几乎都是不愿意“理会”的。   妈妈肯定会抱怨,一边抱怨一边纵容他。小时候我曾经跟妈妈说让他跟爸爸离婚——这是大不孝吧?   她的这种做法“塑造”了我的“女汉子”外表+特别独立的性格——因为靠墙墙倒、靠树树歪,但是同时,也让我对婚姻不抱任何希望,我老想:结婚干嘛?要一个类似这样的男人干嘛?   我不想把自己婚姻不幸的全部责任归咎于我的原生家庭,可是我隐约能感觉到应该和我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吧?我还记得上初三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日记,名字叫《不想回家》……   老师,以上两段话我很少对人讲起,因为每提一次,就会难受一次……时至今日,我也当妈妈了,我想自己应该努力成长,通过读书、听书等等。只希望,我可以给宝宝一个好妈妈,做个好榜样。   人,终究是要自救的,老师,我说的对吗?   现在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活得更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你说你像“女汉子”一样,这听起来更让人感到无奈和辛酸。似乎父母无法依靠,你只能靠自己,让自己独立坚强,让自己勇敢起来,用自己的力量去安慰内心如小女孩一般的你。   成人最初的自信和勇气很大部分取决于父母对他的认同。在你眼中,母亲从未给过你正面的赞誉,你也未曾感受被爱的感觉,直到现在它还在影响了你关于自己的评价。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你,你不值得被爱,也没有男人真正去爱你。你也发现这或许和母亲没有给你足够的爱有关。   小时候如果感到不被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恐怕是难以承受的痛苦,孩子可能会变得抑郁寡欢,内心里充满对自己的贬低,不知道这么多年,你是怎么走过来的……   但另一方面,我很惊讶的发现,你不是只沉浸在这种伤痛的人,你勇敢的选择用自己的力量照顾自己,学会坚强。   虽然你家境贫寒,但你会努力学习、虽然父母没有给予你上学的支持,但是你会自己打工挣生活费,这期间还有能帮助你的好心人,比如你的老师们借钱给你。现在你没送礼,没找关系,当上了教师。虽然父母没有给你较多的支持和帮助,但是你却不断的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能量一路上披荆斩棘,终于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现在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活得更好,你可以把你的爱与温暖向你的学生传递,带给他们自信和关怀。   当我看到你的自我创伤修复,我很为你高兴,我想祝福你继续这样慢慢的成长,好好地走下去。现在,虽然你的情绪和自信还是受影响,但这些会在学习和修复中慢慢解决。如果你带着一颗积极的心,谁又能阻止你迈向光明的脚步呢?我不担心你会“成为”你妈妈一样的母亲角色,因为你会用你的方式,向你的孩子传递关怀和温暖。   在这里我还有三点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由于对母亲不认同,照顾孩子方面谨防矫枉过正;   (2)“女汉子”背后往往是辛酸和劳累,如果她累了就让她休息一下,内心的小姑娘或许可以走出来,她可以任性的哭泣,她可以表达出她的悲伤,她也是你的一部份,也给她一些外在展示的机会吧。   (3)你的创伤类型看起来更像复杂型创伤,虽然我们现在是在慢慢修复,不过也难免经常会难过悲伤。考虑选择心理咨询这种“自救”的方式,会帮助你更好的走出来。 ;

如何走出童年阴影   童年往往是影响我们往后人生的关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童年阴影呢?如何走出童年阴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曾经,母亲出轨多年   现在,明知他是一生最爱,却忍不住伤害   我父母婚姻并不幸福,母亲出轨多年,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   长大后,我一直对爱情婚姻十分悲观。总是伤害对方,遇到自己最爱的人也会伤害了再推开,明知他是我这一生最爱的人,但是还是去伤害他。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后,我并不幸福,婚后一直在分居,现在正在办离婚。   我总是下意识地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我觉得我的心里很有问题,性格很矛盾。   发现和探索自己的内心隐藏了怎样的“剧本”   小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或创伤,我们的内心其实一直都渴望这些创伤会被修复和解决。   我们无意识中修复的方法分为两个部分。   (1) 第一部分,我们会带着悲观不幸的心制造类似的情景;   (2) 第二部分,我们期待有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创伤。   父母的婚姻不幸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伤害,造成了某种悲观,于是长大后,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未来的婚姻是不幸的,于是通过制造冲突和伤害,期待对方带给你不同于父母模式的爱情。   在你的故事里,你伤害最爱的人,再将他推开,这背后可能是你内心潜意识里渴望对方能真诚、包容的不顾一切的接纳你,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他会带给你幸福,不会带给你伤害。   可是这种剧本往往是以悲剧收场。对方要么感到受伤,黯然离开,要么在你的伤害下麻木,或者愤然反击。而无论是哪种反应,都会造成最终的婚恋不幸。   最后,这些都反过来印证了你剧本中第一部分:“我的婚姻是注定不幸的”,而剧本的第二部分,修复创伤往往却无法上演。   如果我们都是带着这样的剧本去面对生活,就会不断重复过往的不幸,让自己更加心灰意冷。   或许你可以通过学习和咨询,去发现和探索自己的内心隐藏了怎样的“剧本”,认知到自己是如何通过这种方式建构了自己的生活。   曾经,爸妈舅舅爷爷奶奶都喜欢打我   现在,他说“如果你敢吻别人我就杀了你”   小时候爸妈舅舅爷爷奶奶都喜欢打我,因为我太淘气了,爸妈经常说打是亲骂是爱,虽然我不赞同但是无形之中影响了我的亲密关系。   我越是爱一个人,我就越想伤害他,他觉得受伤,我会有种被爱的满足感,过后又会很痛苦,很内疚,觉得对不起他。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去伤害,而且被伤害被虐也会让我更爱他。他说“如果你敢吻别人我就杀了你”这种话,我不会觉得恐怖,反而会觉得很幸福。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接受爱。   小时候淘气被批评或者被打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有的经历。父母教训我们,打我们,通常冠以爱的名义,但也的确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伤害。由于经常被打,我想当时的你,作为一个小孩子,可能也会很害怕,很恐惧。   但是由于我们年龄太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我们的内心就会不自觉的认同我们的父母,这样我们就会觉得打自己,的确是自己真的不对。   而另一方面,我们可能真的会觉得这是父母爱我们的表现。只有这样想,面对父母的伤害时,我们才能让自己不那么难过,不那么悲伤。这种“认同”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我们可能意识里并不喜欢这样,但是潜意识深处却认可父母这种爱的表达。   现在看起来,在潜意识里,似乎你已经认同了父母 “打是亲,骂是爱” 的说法。对于你爱的人,你也会通过这种攻击和伤害来表达自己的爱意;被别人攻击时,你将扭曲的认为那是被爱,甚至别人要“杀死“你,你仍会感到幸福。   我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是否由于这样的误会产生过很多矛盾和冲突,但我很担心你。我担心你会通过故意制造“冲突”,通过攻击和被攻击来表达爱和接受爱,这对你的家庭生活很不利。   我很你期待你能通过学习和咨询进一步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接受爱。   曾经,一打扫卫生妈妈就无厘头乱骂我   现在,听见打扫卫生害怕得打激灵   小时候家里一打扫卫生,我妈自己嫌烦,就乱发脾气骂人。每次都是我跟她一起打扫,所以主题就是骂我,反正就是无厘头乱骂,不管做什么怎么做都不对,然后动作动静也特别大。我那会也就几岁的样子,从小到大一直战战兢兢,一直走不出这个怪圈。   所以我现在不管身在何处,听到或者看到打扫之类的事情,心里就一激灵,潜意识第一反应就是害怕,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一样。这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心情,总之真的有阴影。   每天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了,不是小时候的我   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打扫卫生似乎意味着被骂,被批评被指责,不被爱。这些让你对打扫产生了害怕或恐惧,因为它带给你的心理阴影还存在。   我们可以试试通过以下方法调节自己的内心。   (1)可以试试故意请人在你周围打扫卫生,你坚持在这样的环境下不逃开,让自己的心自然的变化。如果害怕,就害怕了,接受这种害怕就好了。就这样每天不断的练习,看看自己的心态会有什么变化。   (2)你和妈妈内心似乎还有些心结,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试试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如果你可以直接表达就说出来,不能说可以试试写出来。   (3)如果你无法向妈妈表达这件事对你的感受和影响,那么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出来。试试写写日记,或者采用绘画和做沙盘,或者还可以把心情写在纸船上,放走小纸船,让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呈现出来。   最后,你可以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每天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了,不是小时候的我。我会面对我的害怕和担心,我会勇敢坚强起来。   曾经,被妈妈绑到椅子上遗留在屋子里,错把敲门猴子当弟弟   现在,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听到门响就害怕有猴子来   记忆中,那抹不去的伤害,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不记得几岁,大概三四岁的样子。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我被妈妈绑在椅子上。她关了门出去,只剩下我孤零零在屋子里不能动弹。   前些天还问妈妈,为什么当初要绑我,她说我哭闹,怕我吵。   这个记忆一直跟随我至今(我今年32岁)。一想到这件事,我就害怕,孤独,无助。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第二件事,上幼儿园,大概5。6岁的样子。妈妈接我放学回到家,放我自己在家里去接弟弟了。我喝着牛奶吃着饼干,门有了声响,我头也不回说了句“弟弟你回来啦?”结果回头看的.时候,是一只猴子!没错,是一只猴子!它靠近我,我吓哭了!后来它还来碰了碰我,我怕得把手里的饼干给它吃。那以后,我都有臆想症,每次听到门的声响,就感觉是猴子来了!至今还未能摆脱这种恐惧!   通过一些练习,让自己活在当下   过去的创伤回忆会以图像、声音、气味和身体感觉的形式一直封存在我们的记忆网络中。如果它得不到处理和解决就会冰冻在哪里,平时不会发作,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感觉或情景,创伤就会再次被激发。而你就会把当时感受到的情绪再次释放出来。   因此,过去妈妈绑着你的事情,和猴子进门的事情,都会激发你幼时的创伤记忆,让你体验到当时的痛苦。   即使你现在长大了,也会有类似的阴影。我想你可以尝更多的去表达,让你的痛苦得到接纳和安慰。   你的内心,尤其是被妈妈绑起来的事件还是留给你太多的伤痛,害怕,孤独和无助。被整个世界抛弃了的感觉会严重影响你现在的情绪状态,以及你的自我评价,从而对你的生活造成干扰。   我也建议你通过一些练习,如“正念”练习,让自己活在当下(具体方法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和咨询获得),也可以考虑通过系统的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创伤。   曾经,爸爸窝囊妈妈边忍耐边不停抱怨,自己总被刻薄责骂   现在,成为了外表+独立性上的双重女汉子   我的妈妈从没有正面、积极的表扬过我,时至今日,四舍五入我都已经快40了,我还总是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男人爱的、总觉得不会有任何男人真的爱我……那种患得患失、极度自卑、一点也不自信的感觉很难受!   从小到大,发生任何问题都是我的错——虽然家境贫寒,从小我就努力读书,努力考学,上大学的学费有一半是我自己借老师的,生活费是自己做家教挣的,最后找工作完全是靠自己试讲、也没有给领导送过礼。现在,我已经是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了。即使如此,有任何问题她都是刻薄的责骂我……比如会说就不该生我,我就是个祸星等等。   家里各种事几乎都是妈妈说了算——爸爸,这个位置“形同虚设”。也的确,爸爸的确有时很……窝囊。家里有什么事他几乎都是不愿意“理会”的。   妈妈肯定会抱怨,一边抱怨一边纵容他。小时候我曾经跟妈妈说让他跟爸爸离婚——这是大不孝吧?   她的这种做法“塑造”了我的“女汉子”外表+特别独立的性格——因为靠墙墙倒、靠树树歪,但是同时,也让我对婚姻不抱任何希望,我老想:结婚干嘛?要一个类似这样的男人干嘛?   我不想把自己婚姻不幸的全部责任归咎于我的原生家庭,可是我隐约能感觉到应该和我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吧?我还记得上初三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日记,名字叫《不想回家》……   老师,以上两段话我很少对人讲起,因为每提一次,就会难受一次……时至今日,我也当妈妈了,我想自己应该努力成长,通过读书、听书等等。只希望,我可以给宝宝一个好妈妈,做个好榜样。   人,终究是要自救的,老师,我说的对吗?   现在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活得更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你说你像“女汉子”一样,这听起来更让人感到无奈和辛酸。似乎父母无法依靠,你只能靠自己,让自己独立坚强,让自己勇敢起来,用自己的力量去安慰内心如小女孩一般的你。   成人最初的自信和勇气很大部分取决于父母对他的认同。在你眼中,母亲从未给过你正面的赞誉,你也未曾感受被爱的感觉,直到现在它还在影响了你关于自己的评价。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你,你不值得被爱,也没有男人真正去爱你。你也发现这或许和母亲没有给你足够的爱有关。   小时候如果感到不被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恐怕是难以承受的痛苦,孩子可能会变得抑郁寡欢,内心里充满对自己的贬低,不知道这么多年,你是怎么走过来的……   但另一方面,我很惊讶的发现,你不是只沉浸在这种伤痛的人,你勇敢的选择用自己的力量照顾自己,学会坚强。   虽然你家境贫寒,但你会努力学习、虽然父母没有给予你上学的支持,但是你会自己打工挣生活费,这期间还有能帮助你的好心人,比如你的老师们借钱给你。现在你没送礼,没找关系,当上了教师。虽然父母没有给你较多的支持和帮助,但是你却不断的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能量一路上披荆斩棘,终于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现在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活得更好,你可以把你的爱与温暖向你的学生传递,带给他们自信和关怀。   当我看到你的自我创伤修复,我很为你高兴,我想祝福你继续这样慢慢的成长,好好地走下去。现在,虽然你的情绪和自信还是受影响,但这些会在学习和修复中慢慢解决。如果你带着一颗积极的心,谁又能阻止你迈向光明的脚步呢?我不担心你会“成为”你妈妈一样的母亲角色,因为你会用你的方式,向你的孩子传递关怀和温暖。   在这里我还有三点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由于对母亲不认同,照顾孩子方面谨防矫枉过正;   (2)“女汉子”背后往往是辛酸和劳累,如果她累了就让她休息一下,内心的小姑娘或许可以走出来,她可以任性的哭泣,她可以表达出她的悲伤,她也是你的一部份,也给她一些外在展示的机会吧。   (3)你的创伤类型看起来更像复杂型创伤,虽然我们现在是在慢慢修复,不过也难免经常会难过悲伤。考虑选择心理咨询这种“自救”的方式,会帮助你更好的走出来。 ;

童年并不是决定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因素,日子还要过下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信、安全感和前进的力量。

原生家庭之所以对人影响巨大,是由于童年时,人的自我意识尚未发展完善,因此极容易受周遭环境的影响。

婴儿时期,当孩子感到饥饿或因痛苦、恐惧而哭泣时,父母是否能及时出现安抚或满足婴儿的需求,决定了孩子对于周遭的环境是否拥有安全感。

拥有安全感,孩子就敢于进取和尝试;缺失安全感,孩子就趋向封闭退缩,不敢进取,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但是,随着一个人不断地成长,他的自我意识趋向完善,开始不再消极顺从环境,而是懂的去主动与环境进行互相的影响,为自己主动选择或创造一个更适宜自己发展的环境。

1,接纳原生家庭,看到童年对自己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在3、4岁到13、14岁的阶段,是社会我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根据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如果这个阶段,我们总是受到父母、老师或其他人的负面评价,比如说我们长相不好、性格不好等等,都会让我们渐渐内化这些负性评价,长大后就特别容易否定自己。

但是呢,我们也不能怪父母、老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局限性,他们也是通过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来形成他们的一些评价标准和认知体系,于是,他们就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你、教育你。他们也许会认为,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是对你有好处的,是在促进你成长,却不知道会让你形成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只能调整我们看待这些的态度。

当你知道,这些其实不是你的错,父母也都尽力在给你他们认为最好的教育,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接纳父母就是这样的存在,他们并不完美,但我们无法改变他们,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

2,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内在模式

我们如果可以冷静下来,审视自己内心的需要,你会发现,我们的很多情绪其实都是来源于童年时期被压抑的对安全感的渴望。而亲密关系会让我们退回到自己的童年,那份未被实现的童年渴望便成了我们的需要。

每当我们情绪来了的时候,就去觉察,自己为什么会生气?自己哪部分需求没有被满足?是不是期待对方的认可,还是对方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有没有存在错误的信念?……

慢慢地,你会发现也许你每次生气都是由于同样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就是你的核心问题。

比如,我以前总是会因为别人的一些行为生气,因为孩子做作业达不到自己的期待而生气,因为老公打麻将很晚回家而生气,因为婆婆对自己的一些管控而生气……

后来我发现,其实要改变的不是他们,而是我自己的错误认知,我一直在用我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们,当他们不符合我的标准,我就会不舒服,但是,他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和想法我们是掌控不了的。

当我接纳了他们就是这样的存在,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期待,如果他们做不到,我也不用自己的标准再去衡量他们,而是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我的内心就轻松了很多,和他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3,练习接纳自己,学会自我关怀

接纳自己的性格,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能让自己自信起来,越来越强大的第一步,就是接纳自己。

你需要明白,接纳自己其实是不容易的,但是你一定要不断练习接纳自己,当你的内心不断涌现出否定自己的声音,你就不断去练习接纳,你要看到自己不仅只有缺点,还有很多优点,你有很多价值,你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带着自己的缺点,好好生活。

当你接纳了自己,你可以带着自己的缺点生活,你的内心会越来越轻松,也越来越有力量。

其实,很多人都和你一样,都是不完美的,但很多人都可以带着自己的不足好好生活。你需要看到完整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全面的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活出自在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的纠结恰恰来自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也许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经常会进行自我批评,认为自己总是不够好。但是,如果我们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我们就没有办法走出内在模式的困境,找回自己的力量和勇气。

只有当我们学会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能放下,放下童年时期那些对父母的不满和愤怒;只有当我们学会了自我关怀,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们才能建立起内在的力量和安全感。

需要具体分析情况。
如果童年阴影来源于家庭环境,可以通过寻求心理咨询、和亲友的交流等渠道来解决心理问题,并寻找改变家庭环境的方法。
如果是因为童年遭遇的特殊事件所造成的阴影,可以通过寻求专业治疗、加入相关的支持群体等方式来帮助自己走出阴影。

此外,还可以通过自我提升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比如多尝试新的事物,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学习新的技能等方式来帮助自己摆脱阴影的影响。
总之,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走出阴影的方法。

找出你所害怕的阴影是哪些,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如果童年被人霸凌了,那么就不断的告诉自己,你没有错,错的是他们。
一定要加油,走出来,未来是美好的,是充满阳光的。

~

如何走出童年的阴影
答:总之,治愈童年阴影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曾经受到过童年阴影伤害的人走出阴影,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或许经历过不同伤害,大大小小的童年阴影。也有一些人认为童年阴影的伤害是...

如何走出童年阴影?
答:童年阴影如果比较严重,未能及时治疗,的确会对人生产生较大影响,并长期伴随。但它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还需要看个体的应对与成长,以及获得的社会支持。一个积极面对挫折、努力成长的人,即便有童年阴影,也可以过上丰富而有意义的人生。童年阴影可被积极应对与改变,它不必完全伴随与决定一生。一个...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童年阴影?
答:童年阴影如果不加以处理,就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童年阴影是指在童年时期所经历的不愉快或创伤性事件,例如亲人的逝去、父母的离异、遭受暴力或虐待等。这些事件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亲子关系中,很多家长却因为一些原因而忽视了这些童年阴影的存在...

怎样才算走出童年阴影了呢?
答:这是一个关于童年阴影的非常有趣的问题。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一部分可能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可能带来阴影。首先,童年阴影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性格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创伤、恐惧、虐待或其他不良经历,可能会在成年后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阴影...

如何走出童年阴影?
答:1. 对儿童经历的评价:虽然一些人所经历的童年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长期影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因此受到长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这些经历的评价方式。如果儿童所接受的负面经历得到及时解决和治疗,并得到快速、恰当的支持和援助,那么他们就有可能最终克服自身问题并走出阴影。...

有没有人能够走出童年阴影?
答:童年经历可以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们不能认为阴影一定会伴随一生。阴影是对儿童不利的经验和情绪的积累,比如暴力、虐待、家庭矛盾、失去亲人等,这些都会对儿童的情感、社交和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于经历了童年阴影的人,他们可能会面临自卑、恐惧、心理创伤等问题,需要寻求专业帮助或者自我疗愈...

因父亲打骂产生的童年阴影怎么释怀?
答:无论是租住还是住校,至少心理会放松一些。一定要自爱,没有父母呵护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缺爱,阁下年纪还小,请努力的爱自己,把自己的心填满才能去爱一个人。不得已而为之就努力努力再努力,别让自己活在阴影里,祝好。每天早上跑跑步吧,半小时到一小时即可。‍‍...

如何走出童年阴影
答:童年阴影可能对一个人产生持久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它会始终困扰一生。每个人的心理和情感都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但人们有能力在成年后处理和克服这些阴影。童年阴影是指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负面经历,如家庭暴力、虐待、失去亲人、剥夺和忽视等。这些经历可能在心理上对孩子造成创伤,影响他们的自尊心、情感...

造成童年阴影的事情,应该如何忘掉呢?怎样摆脱这样的阴影呢?
答:因此,我比较推荐大家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正面的去面对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不愿意主动去接受自己的一些错误的,而且很多的往事都是我们无法抹去的,所以我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去接受,这样才能让自己早日走出阴影。因为在小的时候,我也有过一个阴影,当时自己不小心掉入到池塘之后,自己对水就...

怎样克服童年阴影?
答:第二个方法是寻求专业帮助。有时候,我们无法独自克服童年的阴影。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人士能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处理过去的创伤,并逐渐走出阴影的困扰。第三个方法是积极塑造新的经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主动参与积极健康的活动和交往,我们可以逐渐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