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的习俗的作文

作者&投稿:俟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扫尘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二、贴对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三、放鞭炮

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声声爆竹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四、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

五、守岁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
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扩展资料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十”。

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的习俗。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正月初一是“鸡日”,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正月初二是“狗日”,这一天(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传说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故称“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习惯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传说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称破五。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五日,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两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古时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正月初六是“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是天日,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称“天公生”。有说“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四御”,是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十二搭灯棚: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参考资源:百度百科  春节





~

作文 我的家乡风俗 湖南
答:但在我们湖南却有这么一个习俗,吃地菜煮鸡蛋。基于一种传统,我们家每年都要地菜煮鸡蛋。今天一大早老爸就给我们采来了一大堆地菜,他说地菜一定要三月三这天采了煮着鸡蛋吃,市场上买的基本上是昨天采的,那样失去了药用价值和意义。且不论他的观点正确与否,这种习俗做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存在我们还是...

我记忆中的传统节日 作文600字
答:而节日风俗更是花样百出:佩饰,挂艾草、菖蒲、榕枝,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吃粽子。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

要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400~500字)急急急!!!
答:清明节的历史可追溯至周代,已有两千五百余年。最初,它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节气,标志着气温上升,春耕春种的开始,因而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和“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与寒食节融合,寒食的禁火扫墓习俗逐渐与清明相结合,使得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纪念亡魂的日子...

关于元宵节的优美作文10篇
答:宋代已有元宵节家家吃汤圆的习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团圆之意。赏完烟花,我们也要回家吃汤圆了! 元宵节的优美作文7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按中国民间传统元宵节要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

民风民俗的作文600
答:民风民俗的作文600 那里偶啊]那里有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我急用,是小学的... 那里偶啊]那里有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我急用,是小学的 展开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先人一步,探秘华为P50宝盒 飞天小白龙CC 2010-03-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

清明节的作文800字10篇
答:清明 节是集信仰、伦理、娱乐、艺术、经济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其 民俗 文化 的积淀较其他节庆也显得更为深厚,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清明节 的 作文 800字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800字一 季节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开...

《寒食》编写作文400字
答:6. 小学生传统节日作文(400字):达努节 中关村三小 杜苓 六(11)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风民俗,比如瑶族就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节日,耍歌堂节,晒衣节……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瑶族的风采,其中要数达努节最有特点。几年前的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我在广西感受到...

七夕节作文
答:七夕节作文 篇19 明天就是七夕节了,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就有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来临,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各地七夕节的习俗不尽相同,比如像在我家乡的七夕节都是这么说的!从前有一个男孩叫牛郎,他以放牛为生,有一天他骑着一头神牛,路过一片森林,牛郎听到一阵嬉水声,突然他的...

清明节的作文800字10篇
答:清明节的作文800字10篇清明节是集信仰、伦理、娱乐、艺术、经济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其民俗文化的积淀较其他节庆也显得更为深厚,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作文800字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关于清明节的作文800字一季节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

《寒食》编写作文400字
答:1. 用《寒食》的景色写成小作文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