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黄山市三模语文文言文答案

作者&投稿:夷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求游黄山阅读答案

1.马尾似的卷云 山峰似的积云 飘在天空上的浮云2.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五座名山.3.①游览过五岳后就不用再看其他山了,游览过黄山后就不用看五岳了,五岳比其他山美丽,而黄山比五岳还要美丽.②黄山的云轻轻的飘在天空中似乎有三万尺那么长,像是美丽的银河降临在人间.③山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远的观望山间舞动的云海,云中包裹着奇特的山峰与特别的树木,天下的美景都在黄山.4.山有千姿百态、高、险的特点,云有白、静、长、妙的特点.5.排比,“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比喻“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夸张“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6“.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与“难怪从黄山回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的确是名不虚传啊!’”好处是使文章结构完整,突出文章主题,承上启下7.对黄山的喜爱与赞美。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游黄山记清朝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

小题:C 小题:B 小题:C小题:“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小题:C 逼;接近,走近。小题:B 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人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气/代词,“……的人”;C.则;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却;D、以: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小题: 体现了作者超凡朋俗的情怀”错误,与僧人的对答是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

小题:“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

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

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 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

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

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

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 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 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

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

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

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

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

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

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

和尚笑了起来。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一顿饭的功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

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 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

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3. 黄山绝壁松阅读答案(原文已给,给我答案)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爱问

1。

作者为什么要竭尽全力赞美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2。作者听人说、亲自看,他发现了野松哪些可贵的品质?3。

文中有很多地方描写精彩,摘出一段进行赏析。4。

古往今来,写黄山松的人不计其数,请你在下面写出其中一首诗。 回答:1、野松与恶劣与凶险的环境斗争,长期与风雨搏斗,精神、生命力顽强,性格非凡,傲然挺立在大自然中,作者竭尽全力赞美,是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2、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3、 *** 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 此处描写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从侧面烘托出绝壁松生命的顽强和非凡的气质,引人深醒,立意明确。

4、天都绝壁一松奇,古干倾斜势欲离。要与龙王争海域,侧身欲跳舞披靡。

补充: 1。请说出文章开头的作用2从全文来看,黄山绝壁松“给我以震动”的原因是什么3。

文章第四自然段和倒数第二段分别下写绝壁松“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这是否矛盾,为什么4。如何理解“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这句话的含义5。文章多出运用了对比,请举出两例加以分析 答1.①它生长在极顶和绝壁上。

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②它历经磨砺。强化出坚韧的性格与精神: ③它身处绝境却卓立不群,志怀高远; ④无论苍郁与枯败,都具有强者的品质。

2.不矛盾,前者虚写,后者实写。在寸草不生的极其恶劣与凶险的生存条件下,绝壁松却破石而出,且旺盛而又有活力,自然具有独绝的姿容和气质;当然,也正是这或天寒或日晒或风疾的绝境使绝壁松不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

3.本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正是在绝境的磨砺下,绝壁松才具备了强者应有的品质,而让人心生敬意;相反,如果生长在山下,它就会像山谷松那样慵懒而富态,而永远看不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4.①绝壁松与草木和苍鹰的对比,突出绝壁松顽强的生命力; ②绝壁松与山谷松的对比。 突出绝壁松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③绝壁松漂亮的树形与断枝残干、枯骸的对比,突出绝壁松奋取与自信(或永不言败)的精神。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补充: 1.从全文来看,黄山绝壁松“给我以震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四自然段和倒数第二段分别写到绝壁松“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请举出两例加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它生长在极顶和绝壁上。

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②它历经磨砺。强化出坚韧的性格与精神: ③它身处绝境却卓立不群,志怀高远; ④无论苍郁与枯败,都具有强者的品质。

2.不矛盾,前者虚写,后者实写。在寸草不生的极其恶劣与凶险的生存条件下,绝壁松却破石而出,且旺盛而又有活力,自然具有独绝的姿容和气质;当然,也正是这或天寒或日晒或风疾的绝境使绝壁松不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

3.本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正是在绝境的磨砺下,绝壁松才具备了强者应有的品质,而让人心生敬意;相反,如果生长在山下,它就会像山谷松那样慵懒而富态,而永远看不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4.①绝壁松与草木和苍鹰的对比,突出绝壁松顽强的生命力; ②绝壁松与山谷松的对比。 突出绝壁松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③绝壁松漂亮的树形与断枝残干、枯骸的对比,突出绝壁松奋取与自信(或永不言败)的精神。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答:初三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 ---·来源: 转存 ·地方属性: ·编写时间: 1900-1-1 ·年级类型: 初三年级 ·科目类型: 语文 ·录入人: 金建民 ·关键字: 有答案 ·点击数: 1421 ·考核目标: 试题内容 初三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

2020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答题指导
答: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又存在哪些答题误区呢?以下是我搜索整理的关于2020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答题指导,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翻译的标准 “信、达、雅”是得到公认的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

2022山东潍坊三模各科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答:2022年潍坊高三三模考试将于5月24日开考,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为大家更新2022潍坊三模各科试题及参考答案,包括潍坊三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生物、化学等各科目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各位考生可查阅。2022潍坊三模各科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 2022潍坊三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二、 2022潍坊三...

关于家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5. 魏徵传.八下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 2008年镇江市【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求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3篇,带有答案
答:【答案】 B 1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属同类的一项()例句:皆以为秦兵且至,昼夜不敢息。A.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B.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C.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D.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答案】 C 14.阅读下文,选出对文中加点词...

语文文言文拓展延伸题
答:3. 七下文言文扩展阅读与训练《14.画竹》的答案 只能给你翻译了原文: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 郑燮画竹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均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咚咚作小鼓声.于是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

语文文言文常识题答案
答: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案: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提问分析: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个小点延伸出文外的知识.如这篇文章是劝学的,你可以积累一些古人劝学或学习的诗句、名言等.Ps:呼呼,这是我自己学古文的一些经验,我的语文一直很不错呦....

有谁知道2016盐城语文三模试卷文言文,作文考的是什么吗
答:文言文考的是魏禧的《给季弟书》。文言文阅读 (18分)给 季 弟 书 魏 禧 1、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译文:辛卯年,我客居粤地已有二十来...

晏元献公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答:【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小题4】结合选文,说说晏殊受重用的原因。(2分)答案 【小题1】(1)①是;②等到;③到处;④最终。(2)D 【小题2】上 / 益 嘉 / 其 诚 实 【小题3...

求南通三模语文附加题答案
答:2009 ~ 2010年南通市第三次调研试卷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10分)19.(6分)夫贤者必不肯托豪贵/与食客门下为伍/而平原君顾以其博徒卖浆而贱之/甚矣/其不能相士也/然古今若信陵君何人哉/余每读信陵君传(每处1分,共6分)20.(2分)①孟尝君 ②春申君21.(2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