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一个单人旁又边一个令

作者&投稿:壬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 〔~仃〕孤独。
(3) 〔~俐〕聪明;灵活。
(4) 〔~俜〕孤独的样子。
(5)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名~。~官(古代乐官)。
(6) 春秋乐官名。即“冷”。《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天王将铸无射,冷州鸠曰:王其心以疾死乎”!杜预注:“无射,钟名。律中无射。冷,乐官;州鸠,其名也。”《国语·周语下》作“伶州鸠”,韦昭注:“伶,司乐官”。

读作ling二声,古代“伶人”指戏子

伶 ling

左边一个单人旁右边一个疑是什么字?~

缬  【拼音】:[xié] [ㄒㄧㄝˊ]
  (缬)
  【郑码】:ZBJG,U:7F2C,GBK:E7D3
  【笔画数】:15,部首:纟,笔顺编号:551121251132534
  染花的丝织品;织物上的印染花纹。中国印花技术发明于战国。至西汉即有金银加彩三色套印染缬。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棉布。近年新疆于阗也有绞缬织物出土。唐代普遍流行蜡缬、夹缬和绞缬三种方法。长安有采缬铺。缬氆,即蜡染,或起始于西南少数民族,透过镂空的花版,将蜡融化后印于织物之上,经过浸染处理,再将蜡迹洗净,显出轮廓清晰的花纹。夹缬是用两块相同花纹的版模将织物折叠夹紧,然后再行浸染,染出的图案工整对称,能套染多种颜色,是一种直接印花的方法。绞缬则适合于染印散点状的花纹,染时根据需要先将织物依次撮缬起若干组,再用细线扎紧,浸染时将线拆除,织物上便会出现一组组浑厚而有规则的花纹。北宋时曾下令禁止民间使用染缬,并不许印花棋逢对手片流行。十七、十八世纪西藏的氆氇仍用夹缬法刷印花经纬度和缬法撮晕浸染花纹,保留了唐代的印染风格。晋陶潜《搜神记》卷九:“淮南陈氏于田中种豆,忽见二女子,姿色甚美,著紫缬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湿。”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复引诸王按行府库,锦罽珠玑,冰罗雾縠,充积其内。绣、缬、紬、绫、丝、彩、越、葛、线、绢等不可数计,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为元色,余则入染色,谓之彩缬,今民间亦多为之。”
  古称部分镂空版印花或防染印花灯织物为缬,分夹缬(一种镂空版印花)、蜡缬(蜡染)、绞缬(扎染)三大类型。

这个字还是离(li)是离的繁体字。

单人旁加个令是什么字
答:伶 读音:[líng]部首:亻五笔:WWYC 释义:1.〔~仃〕孤独。 2.〔~俐〕聪明;灵活。 3.〔~俜〕孤... 详情 >>

单人旁加个令是什么字
答:单人旁加一个令是【伶】字,拼音读作:líng 。伶仃:孤苦无依靠,瘦弱无力的样子。斜阳春碰孤影叹伶仃,横按乌藤坐草亭。——陆游《幽居遣怀》伶俜:孤单,孤独。昼亏丛卜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伶人:伶工、乐人,歌舞或戏剧演员。伶人困之。——宋春碰·欧阳修《伶官传...

单人旁加个令怎么读
答:单人旁加令成“伶”,读ling,第二声。“伶”,旧时指戏曲演员:名伶、伶人、坤伶等。“伶”还可组成,伶俐、伶仃等词。

单人旁一个令读音
答:伶 拼音: [líng]部首:亻部 笔画:7笔 五笔:WWYC 释义:1.〔~仃〕孤独。2.〔~俐〕聪明;灵活。3.〔~俜〕孤独的样子。4.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

单人旁+个令字读什么?
答:回答:伶,读音 ling 第二声

单立人加令念什么
答:单立人加令 这个字是 伶 读音:[líng]部首:亻 五笔:WWYC

单立人家令念什么
答:单立人加令,组成的字是:伶 拼 音 líng 部 首 亻 笔 画 7 五 笔 WWYC 基本释义 1.〔~仃〕孤独。2.〔~俐〕聪明;灵活。3.〔~俜〕孤独的样子。4.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名~。~官(古代乐官)。

单人旁加个令怎么读
答:伶,这个字念ling,二声。

一个单人旁一个令是什么字
答:伶 拼音: líng, 笔划: 7 部首: 亻 五笔输入法: wwyc 基本解释:--- 伶 líng 〔伶仃〕孤独。〔伶俐〕聪明;灵活。〔伶俜〕孤独的样子。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伶。名伶。伶官(古代乐官)。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34454 ...

单人旁一个令读音
答:伎[jì][qí][字义]:[jì]1.技巧,才能:~痒(人擅长某种技艺,一遇机会,急欲表现,好像皮肤发痒不能自忍,亦作“技痒”)。~俩(liāng )。2.古代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qí]1.〔~~〕奔走的样子,如“鹿斯之奔,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