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作者&投稿:鄢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武器系统信息化;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作战方式多样化;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I.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代巡航导弹.
  II.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信源.信宿.信道.间隔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III.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附存在.
  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术数据链连接直至单兵,及时刷新单兵或基层指挥员作战电脑上的战场资讯,方便明确的更新战场时态.确保直接指挥权在特殊情况下的传递.传统的作战地域概念和习惯已经不管用了.信息作战是无缝连接,高立体,大纵深,全维度.


信息和知识制胜是通过信息对抗来实现的。虽然在以力量制胜观念为制胜基点的传统战争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及一定形式和内容的信息对抗,但却不是起主要作用的。它只是为力量对抗这一主要的对抗形式和内容服务的,是为力量制胜服务的。因此,只有在信息对抗成为战争的主要对抗形式和内容时,其作用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信息和知识制胜才能得以实现。而以战略信息对抗活动为其主要对抗形式和内容的战略信息战,正是信息和知识制胜的具体体现。

首先,就对抗的内容来说,基于信息和知识制胜观念基础上的战略信息战,是信息化和知识化较高的智能工具之间的对抗活动。正因为其对抗工具的这种高度技术性、知识性和智能性,才使之具有传统战争中的人力的和动力的对抗工具无法比拟的性能、功能、作战能力和作战效果。对抗工具之间存在的这种质的差别,使两种战争形式的对抗内容之间存在着质的不同。传统战争形式中的对抗,主要表现为物质力量之间的直接对抗,而战略信息战则表现为物化在物质力量里面的知识力量对抗,即信息对抗。

其次,从对抗的形式来看,信息和知识制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以力量制胜为主的对抗形式,使单一的大规模破坏性摧毁方式的战争形式,变成为无物理破坏或与有限的、有节制的、附带性毁伤降至最低程度的摧毁方式相结合的战争形式。

如战略信息战,这种既包括了以各种形式的信息为武器,通过影响和控制敌人的信息资源、信息人员和信息系统,迫使敌屈服于己方意志的直接战略信息对抗,也包括了在信息精确控制下的,以物质和能量为武器,通过有限毁伤敌人的信息资源、信息人员和信息系统,迫敌屈服于己方意志的间接战略信息对抗这两种信息对抗方式的新的战争形式,并随之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

第三,从对抗的准备上来看,战略信息战的对抗准备是多方面的。其中,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才的准备最为重要。

一方面,信息技术准备在战略信息战的战争准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战争的发展一再证明,采用新技术的武器系统不仅出战斗力,而且新武器系统同创新的作战理论和相适应的编制体制完美结合,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进行战争的方式。为此,人们总是把发展新技术、优先使用新技术、发展新装备置于战争准备的优先地位。战略信息战,尤其强调技术和知识在战争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信息人才的准备,在战略信息战的战争准备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战争准备本身就是争夺信息优势的较量,是敌对双方信息技术和知识力量的较量,更是人才的较量。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军事领域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地依赖于人才的培养和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战争力量的强弱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人才和智力资源的雄厚与贫乏。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谁就能拥有进行战略信息战的主动权。这些军事准备既是为了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也是为了迎接未来信息时代的战争的挑战。

第四,从信息技术和手段的发展来看,大力发展战略信息战能力和手段,已成为世界各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了迎接新世纪战争的挑战,占据时代优势,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无不积极发展军事信息技术。

美国国防部近期提出了今后10—15年美军为完全主宰世界上任何战场所要具备的12种作战能力,为提供这些能力而特别提出发展相关技术,并制定了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联合作战科学技术计划”。

美国政府的高级智囊团兰德公司应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要求进行了技术预测,指出影响未来军事变革的重要技术领域,将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精细系统、生物分子电子学、军事后勤新技术、计算机网络空间防护与安全、提高单兵能力的系统等5个领域,并建议将这些技术领域作为高级研究计划局新的研究领域。

美军进行这些技术预测与研究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一是与作战需求相配合;

二是在各种技术预测中,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

国防部“联合作战科学技术计划”所要求的12项作战能力,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能力达10项,占83%。

与此同时,美军还在全力进行以信息攻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战研究,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相应的系统、研究信息战进攻技术与方法、研究信息战防御技术与方法等。

文章引用自:
关于信息战争与信息化战争
信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所反映的内涵基本相同。信息战争是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战争,信息化战争包含了不一定完全是信息化了的战争和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战争。信息战争既然是信息化了的战争,称之为信息化战争是无可非议的。信息化战争既然包含了信息化了的战争的一面,称之为信息战争也未尝不可。但是,信息化战争还表示着一种发展的过程和趋向,其信息化程度有较大的伸缩性。信息战争似乎已经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发展的目标,其信息化程度有一定的确定性,是一种较固定的战争形态。信息战争与信息化战争虽然在信息化程度上有量的不同,但其使用武器和作战手段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对它们在概念上的区别不必过于苛求。战争发展到今天,其形态已经进入了信息战争的领域了。就像一支很长的行进队伍,其先头已经到达二点,尽管其后尾可能离X点还有一定距离,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支行进队伍已经到达了X点。同样,从战争形态的发展轨迹看,其“先头”已经达到信息战争的坐标点,标志着战争形态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信息战争的领域,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
与这两个概念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信息时代的战争。可以说,发生在信息时代的所有战争都可以称为信息时代的战争。但是,真正反映时代特征的应当是信息战争。而当前世界上还有不少战争并不是信息化战争。同一时代各个国家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使信息时代的战争这一称谓的内涵很难确定。
二、关于信息战争的基本特征
信息战争的基本特征是:①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的获取、传递和处理利用信息功能的技术,基本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③信息与能量相结合形成信息武器装备系统。包含各种信息作战的作战平台;各种信息化弹体,如各种导弹、雷体等;单兵信息化武器装备,如信息化头盔、服装、通信工具和武器等;信息网络化战场的基础设施,如各种军用卫星、C4ISR系统等;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作战的数字化程序化武器,如病毒、黑客等。③构成信息网络化战场。在完备的战场信息基础设施和完善的*#l系统的基础上,由信息获取系统、传递系统、处理和利用系统。部队行动系统、保障供应系统构成。连接五大系统的中心环节是C4I系统。有了完善的C4I系统,就构成厂完整的信息网络化战场。④全时空的制信息权的斗争。要把握信息战争的三大基本链环。即: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利用。只有获取了信息,才能耳聪目明;只有顺畅的信息传递,才能指挥自如;只有及时正确的信息处理和利用,才能运筹帷幄,争取时间,组织力量,压制、打击和消灭敌人。严格地说,所谓信息斗争,主要的就是在这三个链环上的斗争。三个基本链环上的信息斗争又可以归结为侦察反侦察、干扰反干扰、破坏反破坏、摧毁反摧毁、控制反控制五种基本手段。要在信息斗争中获取胜利,就要创建上述五种基本手段的物质基础,并在实践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之。
这些基本特征还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其他特征:如空间扩大,战争进程缩短,战场空前透明,战争消耗大,以及战法革新如远距离精确打击、非线式作战、天地一体作战、网络空间作战,等等。
三、关于信息战争与高技术战争
信息战争与高技术战争都是以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质量为其称谓的依据。也就是说,使用的是信息武器,即为信息战争,使用的是高技术武器,即为高技术战争。而当今的高技术武器,主要的就是信息武器。按钱学森的观点,信息技术是高技术的核心。那末,信息武器也是高技术武器的核心,信息战争也就是高技术战争的核心了。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当前,说高技术战争就意味着信息战争,或者说信息战争就意味着高技术战争。当然,高技术不等于信息技术,高技术是个群体,信息技术只是高技术的一种。由此推论,信息武器只是高技术武器中的一种,信息战争也只是高技术战争中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战争与高技术战争之间还不能划等号。
高技术战争这个词,与现代化战争这个词有某种近似之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化战争这个词是很时髦的,当时主要讲战争的立体化和机械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技术战争这个词时髦起来了,大有取代现代化战争的趋势。其实,当今的高技术战争不过是当今的现代化战争而已。现代化战争的内容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高技术战争似乎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可以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战争的内容。信息战争只是当今高技术战争的一种形态而已。当定向能武器。机器入武器、基因武器或其他高技术武器分别在战争中占主导地位、控制战争的进程、影响和决定战争的结局的时候,信息战争这一战争形态就可能分别转变为定向能战争、机器人战争、基因战争或其他高技术战争。但是,当前信息战争有其时代代表性,是高技术战争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不会改变战争的本质,但战争指导者必须考虑到战争的结局和后果,在战略指导上首先追求如何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那种以大规模物理性破坏为代价的传统战争必将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

知识成为战争毁灭力的主要来源

就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依赖程度而言,过去的任何战争都不及信息化战争。在传统战争中,双方更注重在物质力量基础上的综合较量。如机械化战争,主要表现为钢铁的较量,是整个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竞赛。信息化战争并不排斥物质力量的较量,但更主要的是知识的较量,是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竞赛。知识将成为战争毁灭力的主要来源,“计算机中一盎司硅产生的效应也许比一吨铀还大”。

火力、机动、信息,是构成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当然,人永远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宰者。战争的筹划和组织指挥已从完全以人为主发展到日益依赖技术手段的人机结合,对军人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从信息优势的争夺到最终转化为决策优势,更多的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

战争力量将走向信息化、智能化

战争力量是可直接和间接用于战争的各种力量的统称,打信息化战争,自然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的武器装备和信息化军队。

战争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造最先进的战争工具。信息化武器装备是在机械化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C4ISR系统、精确制导武器、信息战装备和各种高技术作战平台等。它们都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战争工具,因而具备传统战争工具无法比拟的性能、功能、作战能力和效果。同时,它们作战效能的高低和发挥程度,直接受到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能力的制约。

信息化军队是指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信息时代的军队。其一体化程度将空前提高,整体作战能力更强大,强调作战能力的优化组合,各军种都只是联合作战力量的一部分。同时,兵力规模将趋于小型化,编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指挥体制也将从垂直树状结构转变为扁平网络结构。即从上下级多层指挥关系改为横向沟通、上下一体的指挥关系,减少层级,把尽可能多的作战单元纳入同一个信息层次,实现信息共享,缩短信息流程,以满足实时化指挥决策的要求。

战争模式将趋于体系化、精确化

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战术的演变。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战争规模也在日益扩大,突出表现为战场从平面向立体空间扩展:由陆地到海洋再到空中和太空,从有形空间到无形的电磁和信息空间,已形成了陆海空天四维一体、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相互交融的新型作战环境。这种网络化战场是大纵深、高立体的,前后方区别淡化,时空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既有传统的空战、海战、陆战、电子战,更会出现全新的以网络攻击为主的信息战。依靠信息网络的支撑,通过信息的有序流动,所有作战空间内的作战行动真正地融合为一体。

过去,一件新式武器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获得较好的作战效果。但在现代战场上,敌对双方已不再是单一或少数军兵种之间的对抗,更不会是单一武器系统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在信息化战争中,这种体系化对抗的程度更甚,将不再强调坦克、飞机、军舰等单件作战平台的作战性能,而是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效能,注重发挥多个军种、多种武器装备的综合作战效能。

消灭敌人是战争的重要内容。在机械化战争中,火力摧毁主要是面杀伤,如火力压制、地毯式轰炸、饱和式攻击等。这种作战方式对应于工业时代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反映了消耗战的思想,制胜之道在于从时间、空间、能源、补给等方面不断消耗和削弱敌人的力量,最后战胜敌人。而精确打击符合信息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也反映了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信息时代的集约型生产模式讲求效能、效率、效益。武器装备的智能水平和打击精度也获得极大的提高,可做到“点穴式”的摧毁;同时还可以进行精确的非物理性毁伤,如心理战、信息战等。另外,精确打击还可以大幅度降低附带毁伤,使战争的发展与社会文明进程同步,更有利于战争手段发挥其独特作用。

战争进程将是短暂的、可控的

信息化战争的节奏明显加快,战争进程将变得越来越短,但强度却越来越高,而人类对战争的整体控制能力也在显著增强。

信息时代的军队更注重质量和效能。由数量制胜转变为质量制胜,是战争发生的显著变化之一。如精确制导武器和高技术作战平台的结合使用,增强了从敌人防区外实施打击的能力,可大大降低己方的作战损失;攻击精度的不断提高,可大大减少武器消耗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要用9000枚普通炸弹才能炸毁一个目标,现在只要1-2枚导弹或制导炸弹就可以解决问题,作战节奏和进程自然会越来越快。

层层推进,逐次交战,集小胜为大胜,这种接触式、线式作战是传统作战方法的典型直观反映。而在信息化战争中,脱离接触式、非线式作战将成为主要形式,作战行动将在所有作战空间和战场全纵深同时展开,首要打击目标将直接指向敌人重心。尤其是信息战威力巨大,甚至在敌人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几个黑客顷刻间就有可能令敌国经济和社会陷入瘫痪,从而迅速达成战争目的。

电子战
火力、机动、信息,是构成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当然,人永远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宰者。战争的筹划和组织指挥已从完全以人为主发展到日益依赖技术手段的人机结合,对军人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从信息优势的争夺到最终转化为决策优势,更多的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

战争力量将走向信息化、智能化

战争力量是可直接和间接用于战争的各种力量的统称,打信息化战争,自然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的武器装备和信息化军队。

战争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造最先进的战争工具。信息化武器装备是在机械化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C4ISR系统、精确制导武器、信息战装备和各种高技术作战平台等。它们都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战争工具,因而具备传统战争工具无法比拟的性能、功能、作战能力和效果。同时,它们作战效能的高低和发挥程度,直接受到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能力的制约。

信息化军队是指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信息时代的军队。其一体化程度将空前提高,整体作战能力更强大,强调作战能力的优化组合,各军种都只是联合作战力量的一部分。同时,兵力规模将趋于小型化,编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指挥体制也将从垂直树状结构转变为扁平网络结构。即从上下级多层指挥关系改为横向沟通、上下一体的指挥关系,减少层级,把尽可能多的作战单元纳入同一个信息层次,实现信息共享,缩短信息流程,以满足实时化指挥决策的要求。

战争模式将趋于体系化、精确化

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战术的演变。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战争规模也在日益扩大,突出表现为战场从平面向立体空间扩展:由陆地到海洋再到空中和太空,从有形空间到无形的电磁和信息空间,已形成了陆海空天四维一体、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相互交融的新型作战环境。这种网络化战场是大纵深、高立体的,前后方区别淡化,时空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既有传统的空战、海战、陆战、电子战,更会出现全新的以网络攻击为主的信息战。依靠信息网络的支撑,通过信息的有序流动,所有作战空间内的作战行动真正地融合为一体。

过去,一件新式武器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获得较好的作战效果。但在现代战场上,敌对双方已不再是单一或少数军兵种之间的对抗,更不会是单一武器系统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在信息化战争中,这种体系化对抗的程度更甚,将不再强调坦克、飞机、军舰等单件作战平台的作战性能,而是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效能,注重发挥多个军种、多种武器装备的综合作战效能。

消灭敌人是战争的重要内容。在机械化战争中,火力摧毁主要是面杀伤,如火力压制、地毯式轰炸、饱和式攻击等。这种作战方式对应于工业时代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反映了消耗战的思想,制胜之道在于从时间、空间、能源、补给等方面不断消耗和削弱敌人的力量,最后战胜敌人。而精确打击符合信息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也反映了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信息时代的集约型生产模式讲求效能、效率、效益。武器装备的智能水平和打击精度也获得极大的提高,可做到“点穴式”的摧毁;同时还可以进行精确的非物理性毁伤,如心理战、信息战等。另外,精确打击还可以大幅度降低附带毁伤,使战争的发展与社会文明进程同步,更有利于战争手段发挥其独特作用。

战争进程将是短暂的、可控的

信息化战争的节奏明显加快,战争进程将变得越来越短,但强度却越来越高,而人类对战争的整体控制能力也在显著增强。

信息时代的军队更注重质量和效能。由数量制胜转变为质量制胜,是战争发生的显著变化之一。如精确制导武器和高技术作战平台的结合使用,增强了从敌人防区外实施打击的能力,可大大降低己方的作战损失;攻击精度的不断提高,可大大减少武器消耗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要用9000枚普通炸弹才能炸毁一个目标,现在只要1-2枚导弹或制导炸弹就可以解决问题,作战节奏和进程自然会越来越快。

层层推进,逐次交战,集小胜为大胜,这种接触式、线式作战是传统作战方法的典型直观反映。而在信息化战争中,脱离接触式、非线式作战将成为主要形式,作战行动将在所有作战空间和战场全纵深同时展开,首要打击目标将直接指向敌人重心。尤其是信息战威力巨大,甚至在敌人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几个黑客顷刻间就有可能令敌国经济和社会陷入瘫痪,从而迅速达成战争目的。

我们现在主要是在网上开始打单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形态?~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形态有以下几种:
1. 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技术成为主导因素,广泛应用于武器装备系统中,如无人机、智能导弹等。
2. 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量更重要的战略资源,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3. 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信息化战争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强调多军兵种一体化的联合作战,各军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至关重要。
4. 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信息化战争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侦察、监测、传递和响应等行动,夺取信息优势。
5. 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在信息化战争中,争夺信息资源成为战场上的主要目标,拥有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成为制胜的关键。
6. 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信息化战争需要运用信息化军事理论进行指导,以确保在信息化条件下有效展开作战行动。
这些形态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交战双方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主要作战兵器———信息支撑。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反映其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则是信息化兵器。
所谓信息化兵器,主要是由信息化弹药和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的。信息化弹药主要指各类精确制导武器,而信息化作战平台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使作战平台的控制、制导、打击等功能形成自动化、精确化和一体化水平的各种武器装备系统。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的信息化弹药在其总弹药量中虽然只占8%,但却完成了80%至90%的战略战役目标打击任务。而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弹药已经占到总弹药量的80%左右,充分反映了信息化兵器的战场主导作用。
二、战场能量释放———信息主导。
信息化战争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高级发展阶段,其战场能量的释放则不仅是机械能,更主要的是深刻体现人的智能活动的信息能,即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战场探测预警、情报侦察、精确制导、指挥控制、通信联络等软能力。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参战的大型主战兵器只有1万多件,而参战的 “附属保障兵器”———计算机却达到4至5万台。参战的“附属保障兵器”超过主战兵器的4至5倍。这一方面说明多国部队的主战兵器信息化含量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信息能已经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三、主要作战目标———“三大系统”。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在战场较量方式上,改变了机械化战争的那种陆海空单元战场、单一军兵种、单一作战领域的单元式战场较量方式,而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识系统、通联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系统(包括兵力、火力)、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分系统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
其中,战场认识系统、战场通联系统、指挥控制系统这三大系统,则是构成信息化战场的“眼睛”、“耳朵”、“神经”和“大脑”,主导和支配着战场所有力量和打击行动。因而,围绕着破坏、瘫痪敌人的“三大系统”和有效地保护己方的“三大系统”而进行的系统对系统的整体较量,将成为交战双方战场制胜的关键。
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结果看,这种不把作战部队作为主要的打击目标,而把“三大系统”作为主要打击目标的方式,已成为发达国家军队的首要选择。
四、主要作战形式———信息攻防。
信息战作为一种新的作战形式,与以往作战形式相比,主要有3个方面不同:一是对抗的主要关节点不同。
信息战作为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一个是决策对抗。就是作战双方都是竭尽全力地要遏制敌方决策者和指挥机关,使之难以在战场认识系统、决策系统辅助下定下正确的决心,从而使战争或战役失去正确的作战指导,因此,有人也把信息战称为决策控制战。
1、作战双方通过各种信息攻击行动,使敌方已经形成的决策难以实施,不能进行实时、有效地正确指挥,难以形成战场现实战斗力。因而也有人把信息战称为指挥控制战。
2、它不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重兵集团为主,也不是单纯的只为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利用而进行的技术较量,而是以破坏、摧毁对方的战场支柱———“三大系统”,即战场认识系统、通联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为主。
3、信息战不是以争夺战场兵力兵器数量优势为目的,而是以夺取战场信息优势为目的。即争取实时有效地感知战场情况的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使用部队和打击兵器的能力、通畅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
五、战场争夺焦点———制信息权。
制信息权是指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场认识系统、通联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在能够有效地阻止敌方了解、掌握己方主要情况的同时,实时准确地掌握敌方情况,具有战场上信息的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
制信息权作为主导和沟通陆、海、空、天、电战场的上一层位的战场主动权,具有制空、制地、制海、制天、制电的系统功能。而深刻体现机械化战争特点的制空权、制陆权、制海权等战场主动权的单一争夺,将完全融入制信息权的整体争夺中。


扩展资料: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信息实力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太空兵器,智能部队,以及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素质的人员。
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
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
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
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
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
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
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信息化战争与以往战争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信息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信息作为一种新型资源,改变了物质和能量的作用方式,进而改变了作战制胜机理,无可争议地成为生成战斗力的新的主导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军事>>国防论坛>>信息化战争:彰显个性的五大特征
人民网——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国防知识)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主要有
答: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主要有七大类,分别是:信息战、网络中心战和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太空战、精确战和心理战。1、信息战 是为夺取和保持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2、网络中...

信息化战争有哪些基本形态?
答: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简要描述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形态及特征
答:5. 制信息权成为信息化战争战场争夺的“制高点”。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形态包括网络中心战、分布式作战、全维作战和精锐作战。这些形态的主要特征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网络中心战强调利用网络和信息系统来协同作战,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传输。分布式作战则强调将作战力量分散到各个...

信息化战争中作战方式的突出特点有什么
答:1、信息主导 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成为作战体系的“血液”和“神经”,渗透到侦察情报、指挥控制、联合打击、综合保障等各个环节,作战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信息火力战”,信息主导是战争制胜的根本。2、精打要害 信息化战争时期,战争“迷雾”仍然存在,但由于信息技术融入作战体系,各作战系统借助信息实现实时...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有:1、作战由“多吃少、大吃小”变为“快吃慢”。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高效化,使得作战更容易达成快速反应和速战速决,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均需要快速反应,快者胜,慢者败。若过去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多吃少、大吃小”,那么现在战争的哲学为“快吃慢”。要坚持...

信息化战争作战样式
答: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信息化战争所描述的战争形态有以下6种表现:1、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2、以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3、以信息中心战为基本作战方式;4、以争夺信息资源为战场目标;5、以信息化武装力量为主体;6、实行以信息化军事理论为基础的战争指导。特征:1、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表现在高度信息化、高度网络化、高度智能化、高度实时化、高度复杂化五个方面。1、高度信息化:信息化战争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因此信息化程度很高,涉及到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2、高度网络化:信息化战争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战争,因此...

信息化作战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3、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于指挥控制系统,形成指挥、控制、计算机、通信、情报、监视、侦察综合一体化信息系统,将整个作战范围内的诸军种、兵种、各种作战平台、通信系统、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保障系统等集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有机整体,使战场指挥控制能力得到突破性提高。4、武器系统和作战平台广泛利用侦察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