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喜欢清朝,喜欢光绪,三毛书中的原话 求三毛书中的一段话~

作者&投稿:海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楼上看书不仔细,这是1981年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阐发,我当时读这篇文章,感动哦,这才叫老师,老师是一筒水,才可以填充满学生的一盏水。我们的教育僵化,又有几个老师能象三毛那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人生感悟解剖分析出来和学生共享,把学生当自己的真正平等的朋友,如同 韩愈说的,师道之不存,久矣。三毛,我因此就很心赞,记住三毛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宁海,此前每十年出都有一个我心仪的才女出生,1900年 凌叔华 (原名凌瑞棠,笔名叔华、瑞唐、瑞棠、SUHOA、素心,原籍广东省番禺县,1900年3月25日生于文化古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是其父第四位夫人所生)1911年萧红 (1911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六)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一个姓张的地主家庭里,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因与二姨姜玉环名相近,由外祖父改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1920年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瑛煐 1922年迁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年改名张爱玲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 30年代,日本侵华,婴声凋敝。
  ==============

  学期作业报告

  指导老师陈平

  国剧二宋平

  一、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为什么?

  《人子》。因为有一阵子我看老庄的书(看哲学书便如打坐,没有上师在旁指途,是很
  危险的事,切记。)看得入迷了,就很想像老庄一样,抛弃一切世俗的道德规范,通入山
  林,做个自由自在的人。(庄子老子仍然作书,可见没有抛弃“一切”。请再思老庄哲学真
  正的中心所在,抛与不抛之间仍有它的道理。请慢读老子《道德经》三次。细嚼“万物作焉
  而不辞”这句话。再说,“自由自在”,四字的意思并不只在山林,所谓“大隐隐于市,小
  隐隐于野”的说法,其实便是“境由心造”,不在于环境。请再体会。)可是,又觉得老是
  一个人,也不太受得了。(悟道之途尚远又近。回头是岸,聪明孩子也!)

  第一次看《人子》,把它列为老庄一派的书,再看《人子》,觉得它是一本反老庄的
  书。(那个“再看”两字好。)因为里面的每一个故事的最后,都是在告诉我:活而为人,
  就只有在人群中找寻自己理想的答案。(请不要忘了去看看孔老夫子,很久没去拜望他了,
  是不是?)尤其是《鹞鹰》一篇,主人把鹰训练成一只完美的鹰,而最后将它放回天
  空。·鹰·的·完·美·要·在·天·空·下·的·生·活·中·才·能·显·现·得·更
  ·充·满·生·命·力,我想人也一样。(你“想”,尚没有肯定吗?也好,再去想
  想。”)书中人的主角几乎都是在老了之后,才发觉自己追求的目标就在自己身边。(还好
  没有死了才晓得,只是老了才晓得,仍然来得及朝闻道,夕死可也。)我想我用不着把自己
  的一生去做书本中这个试验,所以我回来了。(“来去都在冥想中,并不付诸行动,当然来
  去自如了,倒也简单方便。)然后,我发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真的是要在人群中,因为我感
  到当我做的时候,不但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意万苍生皆我身之理也)。(《人子》的作
  者,老师固然知道是鹿桥先生,可是报告中写出作者来,比较更周全。你喜欢这本书的内容
  和由书中得来的人生体验,都是可贵的,但分析本书的话可以再多写二十字,就更好了。)

  二、我最喜欢的一个中国朝代所有接受外族并与外族融合的朝代,我都喜欢。(胸襟宽
  阔,气量也不小,好!)从夏、汉、唐、元,而至清,我发觉中国人只有在外族的血液刺激
  下,才能显示出无比的生命力。(看事清楚,又潜见自己个性。好!)夏、汉离现在太远
  了,没有什么感觉。(再去感感看。)唐代是个丰富的时代,但也是个残忍的时代。(为何
  在你眼中残忍?并无一语说明,主观偏见处也。)不喜残忍,所以不喜唐代。(太主观,不
  过也只有随你自由写,主观总比无观来得好。)元朝太短了,不然我会优先喜欢它的。(看
  事只看长短,一刹永恒的境界便难达到。想来你比较喜欢福寿全归的老人胜于黄花冈七十二
  烈士。)我喜欢清朝到了快疯了的地步。(好不容易才转入正题,怎么一下笔便快疯了?不
  要急,慢慢疯比较好。)从皇太极入关到溥仪,我觉得这是个人统治下的朝代,也许是资料
  的完全,(不可尽信“完全”两字。)也许是离现在近。(两句“也许”,尚不肯定,也
  好。暂时不求善解也是好的。)我所接触的清朝到了末年也是有生命的。(活孩子,要求看
  见生命,好!)慈禧太后、光绪、溥仪。(老师也喜这个朝代,还有魏晋,都活蹦乱跳鲜明
  的人,知音也!)我喜欢清朝。(知道了。)三、中外历史上我喜欢的人物清代光绪帝载
  临。(老师亦喜他,知音也!)开始喜欢他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然后(这两字好。)看了
  好多有关他的清朝正史、野史、外史等等,越来越喜欢他,还是不知为什么。(一厢情愿,
  又见写者性情,好。)后来看了《红楼梦》,也喜欢贾宝玉。(将宝玉当历史人物,又
  好。)就是贾宝玉出家那一段,我很不赞成。(去问高鹗。)我是一向不赞成出家这种事情
  的。(赞不赞成,由不得你。遗恨!!是不是?)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宝玉和载
  oe埃ㄐ槿耸等瞬环郑�贵也。谁又是虚谁又是实?请再思。)同样生活在极富贵的地方,
  载oe暗娜兆踊共蝗绫τ瘢�墒撬�挥谐黾摇#ㄗ龌实鄄皇他要的,出家也由不得他。)珍
  妃死了,隆裕皇后又是那么醉得可怕的人,他都活了四十一年。(写来简直像在说白话,好
  文笔。可是,请再看四书中《大学》那一书《传十章》第九篇那句话“宜其家人,而后可以
  教国人”。再思三次。)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完全说白,好。)好像是清德龄郡主写
  的。(太多“也许”“也许”,“不知道”又“还是不知道”,现在又出来了个“好像”。
  你大概十分安然于不确知的事情,是不是?)他写慈禧光绪一般人(“一般人”三字用得
  好。)坐火车到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又不知,老师再笑。)那是在戊戌政变之后的
  事。德龄和光绪在火车上见了一面,她看到的载oe笆牵骸暗��囊恍Γ�袂樘┤唬�亢撩
  挥凶栽棺园�难�印!(人生的面相太多,德龄如此看光绪,你便也如此看他吗?看一眼,
  便订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火车上看男朋友最好多看几眼。)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哎,我难过死了。(此处“大概”两字果然也出来了。可爱的孩子,可以难过,不要死,比较仍能更爱载湉,不死好不好?)想想看,一个皇帝落得此下场,何况他又不是没有才干的人。(才干这两个字,是不是只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请再思。理想之外的识人,识
  己,机警,沉着,天时,地利,都是一个政治改革者背后必须的条件。光绪败在何处你当也
  明白了。理想主义者的可悲也在于如光绪那样的人太多。戊戌变法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实权。
  其失败的原因,应从现实与变革理想中看出成败距离的差异,才能求得真相。光绪虽是专制
  君王,却无专制的实权。由此引伸,请看《魏武帝集》《求贤令》一篇中,曹操又如何用
  政。不过老师也仍是偏爱载oe暗摹#四、我最喜欢的职业

  跟电影、舞台有关的,我差不多都喜欢。(“差不多”也出来了,你这位“也许”“大
  概”“不知道为什么”的孩子,很好。总有一天这些字都不再出现了。目前才二十岁,可以
  原谅。)电视就不太喜欢了,因为一次投入的时间太长,(谁长?

  是你还是电视工作者?请说明。)会很快的厌烦。

  我不喜欢死板又没有变化的工作,(银行对你是个好地方。那儿的数字一天变到晚,一
  张退票的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生的面相,对不对?)如果做这种工作,我会很快的就死掉
  了。(一下要疯,一下要死,人生的韧性不够。爱一个朝代会爱疯,做死板的工作很快就要
  死掉,个性十分激烈而极端。如果遇事顺心或不遂心,便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将来要受的苦
  难便比性情中和的人要大得多。以你目前年纪来说,活得鲜明仍是极可贵可取的执着。当你
  四十岁,而老师又尚没有死时,还有话要跟你说,目前不必了。请暇时去看《中庸》第一
  章,最后那几句话。至要。谢谢。你们的年纪不爱孔子是不是?)当然,从事舞台、电影这
  份工作需要很多不同的知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实际工作方面。(有认知,好。)舞台方面
  我做过,不过那不是职业剧团那样来,是克难的业余做法。(克难两字又好。)我更喜欢弄
  实验电影,我和我的朋友本来计划要弄实验电影,后来双方家长反对,才暂时搁浅。(“暂
  时”两字用来,可见仍不屈服,执着也。父母之言,经验之谈,用在婚姻上最重要,切切当
  听一听,再与之沟通了解。

  “暂时搁浅”对大事来说是“三思”,非常好。)电影和舞台的工作能随性而做。(随
  谁的性?你的?制片的人?导演的?编剧的?群众的?再想一想是不是如此简单?)当然,
  我喜欢能自由发挥的。(谁不喜欢?可是人世的艰难,就在于不能自由发挥也不能随性。我
  们当有这份认知,那么将来便更懂得如何珍惜自由两字的意义了。)

  五、我最喜欢的戏剧种类我喜欢电影,因为电影最能把导演的风格完全的呈现,不会在
  演出时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破坏导演在剧中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导演之外尚要那些
  人的合作才能将电影拍得完美,请再思。)

  我喜欢有内容的电影。(谁又不喜欢呢?)至于题材便没有什么选择了。(好!)但纯
  娱乐片我也爱看。(纯娱乐片其实也有内容。)其实,只要在一部片中,有一个镜头可看,
  对我,就有价值了。(有悟性,好。)

  对于国外的电影、导演、制片公司,由于老是记不清他们的那一串名字,所以没有什么
  印象。(好电影不在名字,深印象当在内容和表达的手法上,是不是?)所以,对于国外
  片,我便简单些说了。

  《第一滴血》是部好片,尤其好在结尾。男主角是越战退伍的游击队员,在回到美国本
  土之后,处处受到压抑,终于被逼上山,从事破坏行动。最后他独自一人造成小镇上的大
  乱。闯入警署中,他向他以前的长官哭诉发泄,讲他心理的感受。然后,天亮了,他很平静
  的戴上手铐,走出警署,脸上是不屑的表情。

  比起《熄灯号》来,《第一滴血》是太成功了。但是《熄灯号》的前段处理比较紧凑、
  有力。我不是把《熄灯号》当成军校保卫战看的,我是把它当成成年人的世界和青年人理想
  之间的冲突来讨论的。一般来
  讲,·理·想·和·现·实·冲·突·时,·尤·其·这·种·对·立·关·系·存·在·
  于·成·人·与·青·年·人·之·间·时,·多·半·是·年·轻·人·妥·协,·因·
  为·社·会·的·枢·纽·终·究·是·操·纵·在·成·年·人·手·里。(后生可畏,
  不要自轻。)年轻人要争取,也是有为的,好比爱情、学业、前途……不会有人“为争取而
  争取”,因为这种人是搞不清楚争取到了什么的人。就好像,战争之起也不是为了“打仗为
  了要打仗”一样的道理。“熄灯号”的最后,让人觉得雕堡山军事学校多日的理想坚持,已
  变成了一种无聊的行动。(说得真好,老师不敢插嘴,再说下去。)

  中国的武侠电影(和小说。)是在世界上最独树一格的题材。如果我们不能把它发展成
  像美国西部片一样的声势,那实在是很丢脸的一件事。(再说!再说!)

  据说在我还没出世以前有一部拍得不坏的武侠片,(什么片名?)可惜我没赶上。不然
  拿它来和《名剑》和《决战》比一比,不知会不会把这两部比下去。(“不知”两字用得留
  心又客观,在此是一好字。再说!)

  《名剑》的重点是两场:一场救人,一场生死决斗。这两场战好在节奏明快,没有多余
  的对话和动作,以及剪接奇佳,所有我看过的电影中,《名剑》这两场的剪接,绝对是第
  一。(“绝对”两字终于出来了,你自己看见了吗?终于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和看法,好。)
  除了这两场,《名剑》别无看头。

  我认为《决战》和《名剑》是目前武侠片的代表。武术指导两片同一个人,但《决战》
  有戏可看,也比《名剑》清新,《决战》的剪接比《名剑》略逊一筹,但拍摄的技巧不输
  《名剑》。(语气越来越能肯定自己的看法,在这件事上极有自信,好,再说下去。)

  还有许多相同题材,国外拍得严肃,国内处理得轻松。这是可以比较得出来的。(越说
  越有信心,再说!)《心跳一百》和《会客时间》同样讲一个心理变态的男性,为了某种特
  定的刺激而杀害女性。(用词好。)但是《会客时间》是恐怖片,《心跳一百》是恐怖喜
  剧。《小姐撞到鬼》和《密使超生》同样是鬼附身而有杀害行为的片子,《密使超生》就是
  鬼片,《小姐撞到鬼》就是黑色喜剧。(好文好见解,再说!)很奇怪的是,中国人拍鬼
  片,一定是风声鹤唳鬼影幢幢的拍来就不好,反而将之为喜剧来拍,倒是拍得好了。(请再
  去看《聊斋志异》一书。)

  现在很流行的社会写实片,不知怎么搞的,有一部非常不错的,就硬三天下片,叫《无
  业游民》。导演非常冷静的处理这部片子,而且处理得好。常有人说:例如三毛陈平老师,
  她不爱看国片。其实一些真正的好片子,她根本没有看到。(多谢指教。下次改过、注
  意。)

  台港两地的导演也可以讨论一下他们的风格:张彻是拍武侠片的,捧出了六代的武侠明
  星。(怎么六代?!愿闻其详。)不过,他的片子在我看来,都是差不多的——非常平稳,
  但人物个性不够明显,早期片子又比现在好。(请看《张彻杂文》一书,再了解他一次,由
  不同的角度。)胡金铨的片子,画面美,节奏够,但又不够好。(做影评人真舒服,左也不
  够,右也不够。)有时候咚咚咚的让我心烦。(你烦他不烦。)他的影片进行(节奏)速度
  快过一般同辈导演。(拍片速度超慢,嘻!)

  我喜欢他的《山中传奇》,白天的鬼,(四个好字。)很特殊的表现手法。

  李翰祥也是有固定形式的导演,但是《武松》一片他是做了很大的自我突破。(这末四
  字又好。)

  (以上三位导演,念书都极多,才被你注意讨论了,请不要忘了他们成功背后的原
  因。)

  张佩成的《乡野人》是部好片。

  在年轻的新锐导演中,我最欣赏程小东。其他像许鞍华、谭家明、徐克、吴宇森、黄泰
  来也好。王童的片子,剧本弱,但他拍得好,像一件艺术品。

  大致说来,新锐导演敢于横冲乱撞的拍,但老导演的功力深厚,也是有可看性的。反
  正,有好片看就成了,我也不太苛求制片、编剧和导演的。

  (孩子,老师耐心等你讲,等你整理自己的思绪和志向。一篇报告,理出了自己当走的
  方向。你用父母的血汗钱去看电影,看出如此成绩,已经不算浪费和只是娱乐。可是还是要
  乖,暑假再去工读才是。只说不做,在目前来说,可以。毕业前的功课,照你目前来说,是
  多看电影,多分析,多观察,多研究,多接受间接的人生经验。而后的路,其实现在已慢慢
  的开始在打基础。听说你旁听许多别系的课,在本系内成绩也第一名,又看了那么多场电
  影,可见在时间的安排和知识的追求上都有能力突破,是好现象。更可贵的是,看事不迂
  腐,不教条,更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语体,自己的见解。风格,慢慢可以由此树立。老师
  认为,你可走的方向,就在戏剧系。再记住:认理修真心莫退,道德处处皆可为。谢谢你的
  认真,更谢你这清新的松涛。

  再介绍一本好书:《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黄福庆译时报出版公
  司出。)

三毛:[名字的来历]
1943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 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陈懋平,“懋”是家谱上属于她那一代的排行,“平”是因为在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做为父亲的我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 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 “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后来把她弟弟们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三毛作品
文章 《娃娃新娘》、《妈妈的一封信》、《悬壶济世》、《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手成家》、《蓦然回首》
《梦里不知身是客》、《三毛——异乡的赌徒》、 《衣带渐宽终不悔》、《学期作业报告》、《紫衣》、
《哑奴》、《往事如烟》、《不觉碧山暮但闻万壑松》、《青鸟不到的地方》、《背影》 、《夏日烟愁》
《读三毛的'倾城'》、《爱和信任》、《亲不亲,故乡人》、《浪迹天涯话买卖》、《少年愁》、《长歌杨柳青青》 《教书不是塔》、《写作不难》、《似曾相识燕归来》、《卖花女》、《翻船人看黄鹤楼》、《极乐鸟》 《芳邻》、《随风而去》、《西风不识相》、《三毛:生命的绝唱》、 《关于三毛》、《三毛的通灵传奇》

文集
《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 、《谈心》

已故台湾女作家三毛(即陈平)读大学时老师问她最喜欢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她说是光绪。可能她也是因为喜欢清朝才喜欢光绪吧!

原文
三毛爱光绪-----选自<<送你一匹马>>
清代光绪帝载湉。(老师亦喜他,知音也!)开始喜欢他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然后(这两字好。)看了好多有关他的清朝正史、野史、外史等等,越来越喜欢他,还是不知为什么。(一厢情愿,又见写者性情,好。)后来看了《红楼梦》,也喜欢贾宝玉。(将宝玉当历史人物,又好。)就是贾宝玉出家那一段,我很不赞成。(去问高鹗。)我是一向不赞成出家这种事情的。(赞不赞成,由不得你。遗恨!!是不是?)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宝玉和载湉(虚人实人不分,贵也。谁又是虚谁又是实?请再思。)同样生活在极富贵的地方,载湉的日子还不如宝玉,可是他没有出家。(做皇帝不是他要的,出家也由不得他。)珍妃死了,隆裕皇后又是那么醉得可怕的人,他都活了四十一年。(写来简直像在说白话,好文笔。可是,请再看四书中《大学》那一书《传十章》第九篇那句话“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再思三次。)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完全说白,好。)好像是清德龄郡主写的。(太多“也许”“也许”,“不知道”又“还是不知道”,现在又出来了个“好像”。你大概十分安然于不确知的事情,是不是?)他写慈禧光绪一般人(“一般人”三字用得好。)坐火车到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又不知,老师再笑。)那是在戊戌政变之后的事。德龄和光绪在火车上见了一面,她看到的载湉是:“淡淡的一笑,神情泰然,丝毫有自怨自艾的样子。”(人生的面相太多,德龄如此看光绪,你便也如此看他吗?看一眼,便订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火车上看男朋友最好多看几眼。)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哎,我难过死了。(此处“大概”两字果然也出来了。可爱的孩子,可以难过,不要死,比较仍能更爱载湉,不死好不好?)想想看,一个皇帝落得此下场,何况他又不是没有才干的人。(才干这两个字,是不是只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请再思。理想之外的识人,识己,机警,沉着,天时,地利,都是一个政治改革者背后必须的条件。光绪败在何处你当也明白了。理想主义者的可悲也在于如光绪那样的人太多。戊戌变法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实权。其失败的原因,应从现实与变革理想中看出成败距离的差异,才能求得真相。光绪虽是专制君王,却无专制的实权。由此引伸,请看《魏武帝集》《求贤令》一篇中,曹操又如何用政。不过老师也仍是偏爱载湉的。

三、中外历史上我喜欢的人物

清代光绪帝载临。(老师亦喜他,知音也!)开始喜欢他的时候,不知为什
么,然后(这两字好。)看了好多有关他的清朝正史、野史、外史等等,越来越
喜欢他,还是不知为什么。(一厢情愿,又见写者性情,好。)后来看了《红楼
梦》,也喜欢贾宝玉。(将宝玉当历史人物,又好。)就是贾宝玉出家那一段,
我很不赞成。(去问高鹗。)我是一向不赞成出家这种事情的。(赞不赞成,由
不得你。遗恨!!是不是?)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宝玉和载 (虚人
实人不分,可贵也。谁又是虚谁又是实?请再思。)同样生活在极富贵的地方,
载 的日子还不如宝玉,可是他没有出家。(做皇帝不是他要的,出家也由不得
他。)珍妃死了,隆裕皇后又是那么醉得可怕的人,他都活了四十一年。(写来
简直像在说白话,好文笔。可是,请再看四书中《大学》那一书《传十章》第九
篇那句话“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再思三次。)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
(完全说白,好。)好像是清德龄郡主写的。(太多“也许”“也许”,“不知
道”又“还是不知道”,现在又出来了个“好像”。你大概十分安然于不确知的
事情,是不是?)他写慈禧光绪一般人(“一般人”三字用得好。)坐火车到什
么地方去。(“什么地方”又不知,老师再笑。)那是在戊戌政变之后的事。德
龄和光绪在火车上见了一面,她看到的载 是:“淡淡的一笑,神情泰然,丝毫
没有自怨自艾的样子。”(人生的面相太多,德龄如此看光绪,你便也如此看他
吗?看一眼,便订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火车上看男朋友最好多看几眼。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哎,我难过死了。(此处“大概”两字果然也出来了。可
爱的孩子,可以难过,不要死,比较仍能更爱载 ,不死好不好?)想想看,一
个皇帝落得如此下场,何况他又不是没有才干的人。(才干这两个字,是不是只
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请再思。理想之外的识人,识己,机警,沉着,天时,地
利,都是一个政治改革者背后必须的条件。光绪败在何处你当也明白了。理想主
义者的可悲也在于如光绪那样的人太多。戊戌变法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实权。其失
败的原因,应从现实与变革理想中看出成败距离的差异,才能求得真相。光绪虽
是专制君王,却无专制的实权。由此引伸,请看《魏武帝集》《求贤令》一篇中
,曹操又如何用政。不过老师也仍是偏爱载 的。)

原话如下
中外历史上我喜欢的人物清代光绪帝载临。(老师亦喜他,知音也!)开始喜欢他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然后(这两字好。)看了好多有关他的清朝正史、野史、外史等等,越来越喜欢他,还是不知为什么
下有网页
选自<<送你一匹马>>
学期作业报 国剧二宋平

三毛的这句话是出自哪里的~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荷西:如果跟我呢?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二、
式,很少对自己作比较明确的分析。因为人哪,分析得太清楚就没什么意思了━━”“对,思想太多的人行动就迟缓,也是这个道理。至少从今天的这个对话里,我们会发现∶不能勉强每个人,甚至自己对爱情或婚姻去抱持什么态度。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有什么天赋的个性,再去寻找,这是自然!”

一、
盲人骑瞎马,走了几步,没有绊倒,以为上了阳关道,沾沾自喜,这是十分可怕而危险的事。
我虽笔下是瞎马行空,心眼却不盲,心亦不花,知道自己的肤浅和幼稚,天赋努力都不可强求,尽其在我,便是心安。
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芥草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写稿真正的起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
哭著呱呱坠地已是悲哀,成长的过程又比其他三个姐弟来得复杂缓慢,健康情形不好不说,心理亦是极度敏感孤僻。

清朝末期时的社会情况
答:就要花费几万两银子,而且性格比较懦弱,特别害怕打仗,所以对于八国联军的入侵,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匆匆的带着年幼的光绪帝仓皇而逃,所以就造就了当时的那个局面。当然除了这点主要因素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1、清政府无力抵抗 当时的清朝政府是真的没有力量抵抗八国联军的,因为在八国联军之前,清...

大家对义和团怎么看?
答:(《反洋教书文揭帖选》9页) (北京西什库教堂)墙壁,具用人皮粘贴,人血涂抹,又有无数妇人赤身露体,手持秽物站于墙头,又以孕妇剖腹钉于楼上,故(义和团)团民请神上体,行至楼前,被邪秽所冲,神即下法,不能前进,是以难以焚烧。又兼教堂有老鬼子在内,专用邪术伤人,固难取胜,反多受伤。(《庚子记事》28页)...

清朝后宫什么规矩
答:一、后妃礼仪 1、自妃位以上可为一宫主位,居于东西十二宫正殿中,管束一宫嫔妃,有升降宫内嫔妃的权利 2、若一宫尚无主位时,便由宫中位分最高者暂管宫内事务 3、后宫嫔妃每日上线需至太后、太妃、皇帝、皇后与所居宫中主位娘娘处请安,其他高位处可视情况而定。4、嫔妃若是犯了小错,可在自己...

请问清代紫禁城中东西十二宫分别是哪十二宫?
答:西六宫是清代后宫妃嫔的住处,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启祥宫(太极殿)。因整齐有致的坐落于紫禁城的子午线西侧,因而被统一称作西六宫,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子午线东侧的东六宫。东六宫在故宫中轴线东侧的东一长街,是一组由六个相同形式的院落组成的建筑。六宫分别为:景仁宫...

在历史上,清朝格格的真实容貌是什么样的呢?
答:很多人在看古装剧的时候,都会有想穿越回去的冲动,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是再好不过的事,但如果你穿越回清朝,面对这样的格格,不知是会哭还是会笑?(一)格格之名 从小看到的的电视剧《还珠格格》,将我们对格格的印象定位在了古灵精怪的小燕子和知书达理的夏紫薇身上,认为她们的身份,应该是...

怎么鉴别鼻烟壶是现代的还是清朝的?
答:壶口有平面与略凹两种型式,都与瓶身呈九十度,有南平北凹的说法。这两种表现都只见于清代制作风格,后仿品亦相当接近,而近代仿品多为钝圆状。3、底足不同。清代烟壶底足很多样而且制作精致,和清代官窑瓷器的底足如出一辙。虽样式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它们都具有相当严谨的做工。不同的壶型搭配...

东北人为什么会喜欢叫俄罗斯人为老毛子?
答:因为俄罗斯人属于欧美白种人,所以说体毛相对东亚人来说,要茂盛很多,加上当时俄罗斯人在东北没少干过缺德的事情,比方说在近代,沙俄入侵东北,就在东三省胡作非为,所以说东北老一辈人都不太喜欢俄罗斯人,就把他们称作为毛子,就好比现在的人叫韩国人棒子,印度人阿三一样。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很多...

清朝皇帝大婚时 (迎娶皇后时)的过程、礼节、习俗。
答:清代皇帝大婚迎娶皇后所用凤舆,并非是与百姓一样的红色喜轿,而是帝王专用的明黄色轿,并且上面没有“喜”字。皇后乘坐凤舆入宫时,要提前在凤舆内放置御笔“龙”字。皇后头遮绣龙凤同合纹的红缎盖头,坐在凤舆内向宫中行进时,一手持金质双喜“如意”,一手持苹果,以谐音平安如意。到了乾清门,...

古代怎么称呼图书馆?
答:古代称呼图书馆叫藏书楼。多数都用“阁”来给藏书楼起名,如中国七大藏书楼: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也有用( 书院、堂、俯 )等来起名的,如海宁衍芬草堂、海盐西涧草堂、岳麓书院等。藏书楼,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中国最早的藏书建筑见于宫廷,如汉朝的...

毛笔简介
答: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有玉管、翠管等雅称,被列为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现今也有一些科学毛笔。1954年在长沙左公山15号战国中期楚墓中已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笔。以木作杆,用竹管将毛套在木杆上,这是原始的毛笔。毛笔早在商朝就出现了,秦朝蒙恬以柘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