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月日知识 关于年月日的常识有哪些?

作者&投稿:李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每年有12个月:其中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 四、六、九、十一 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一年365天,叫作平年。一年有366,叫作闰年。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转,地球绕太阳转一周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四年相差近一天,为了方便,把这一天加在2月份里,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该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做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因此科学家又做了一项补充规定:“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1、2、3月 —— 第一季度 90天(平年) 91天(闰年)

4、5、6月 —— 第二季度 91天

7、8、9月 —— 第三季度 92天

10、11、12月—— 第四季度 92天

  


应用和方法

1、连续的大月有( 7 )月和 ( 8 )月,天数是共( 62 )天。、12月和1月也是连续的大月。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

2、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3、 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 → 如:52天 52÷7=7(个)……3(天)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4、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5、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7、 1日=24时 → 24时也叫0时。



年月日,是一种计时单位,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

计算方法:

历法用于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叫"历法"。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

历法问题的复杂性全在于回归年和朔望月这两个周期太零碎,它们同"日"之间的关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间的关系那样简单;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也不能通约。

所以,历法总是顾此失彼,不能同时协调两个周期。由于这两个原因,历法一般地分为三类;太阴历、太阳历和阴阳历。侧重协调朔望和历月关系的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叫阴阳历。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其实一日大约有23分56秒)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8或29天)
。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 有 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2)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 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
(3)一天有 24小时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刻前必须加时间段词语做前缀。(如凌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不加表示的时间段词语前缀。
3、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天(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 星期 = 7天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根据精确测定,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1、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大月(7个):1、3、5、7、8、10、12,小月(4个)4、6、9、11。
2、平年闰年: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每4年一次闰年,遇百年不闰,400年再闰。
3、一年有四个季度,第一季度包括1、2、3月;第二季度包括4、5、6月;第三季度包括7、8、9月;第四季度包括10、11、12月。第一季度90天,或91天;第二季度91天;第三季度92天;第四季度92天。

4、地球绕着太阳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月球绕地球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日。
5、闰年的来源,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样每4年就要多出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二月份里。原来规定二月28天,这样就出现了29天的情况。二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有关月份常识
回答于2022-02-10
1.年月日的知识
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人们都有这样的常识,阳历有大小月之分,即阳历月份有这样的规定:“4月、6月、9月及11月有30天,其余的月份有31天,2月例外,只有28天。”
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订了儒略历法,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31天,不重要的月份30天。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的生日在8月。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要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再借来一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及11月各有30天,把10月及12月加长到31天。
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加在二月里,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二月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闰年366天。 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四整除,即为闰年;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而1900年不是。
因为一个多位数,如果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整除,所以,只要把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进行判断即可。如:199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用98÷4=24……2,所以1998年是平年。若是整百年的年份,只用年份的前两位数除以4即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商不变。)如:24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用24÷4=6,所以2400年是闰年。。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
2.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知识点]
1、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计算经过的天数; 1[记忆]年分为平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
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3、
4、
5、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6、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
3.有关月的文学知识
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免(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月 Diana;Luna;mo.;month;月 yu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
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
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moon]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说文》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仪礼·觐礼》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
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month]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日削月割。
――宋·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moon light]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
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menses]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
――《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month of pregnant or confinement]。如:在月子里 (11) [颜色或形状]像月亮一样的 [moon-like]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
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
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monthly]。
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
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beautiful]。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月半 yuèbàn [the 15th day of a month] 每月的第十五日月报 yuèbào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4.为什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是31天
西元前46年, 古罗马儒略凯撒(JuliusCaesar)依天文家索西琴(Sosigenes)建议: 修订古罗马历而制定儒略历时, 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并规定单数月为31天, 双数月为30天. 但是这样一来, 一年变成366天, 所以扣掉的这一天就从二月里扣,所以说我们二月就少了一天,于是平年时二月只有29天, 闰年则有30天. 也就是说, 一开始二月的天数就比别的月份少. 为什麽是二月而不是四月或六月呢? 那是因为在古罗马时代, 二月份是处决人犯的月份, 要扣当然从不太吉利的月份扣罗! 后来到了西元前八年, 罗马议会将八月改成奥古斯都皇帝(AugustusCaesar)的名字, 叫做August, 同时为了表示他和凯撒的功勋一样伟大, 於是将八月改为大月, 变成31天, 使它和纪念凯撒(JuliusCaesar)的七月(July)天数相同. 而八月以后的大、小月全都反过来, 於是九月和十一月变成30天, 而十月和十二月则变成31天. 但是这样一来, 一年又变成366天了, 怎麽办呢? 只好又从二月扣掉一天,真是倒霉的二月. 至此二月在平年时只有28天, 闰年时则是29天。
闰年是公历中的名词。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个位和十位均为0)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比如1900年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例如:1997年是平年,2002年是平年;1996年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平年二月有28天,而闰年二月有29天。
5.关于古时记年份的月理知识
一个时辰等于八刻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
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古时指"一柱香"的时间也就是一刻钟左右即现在大约十五分钟。
而现在的香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易燃的也有不怎麽快燃.不能作为计时参考。 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
夏天要15分钟,冬天10分钟都用不了。 古人一天分十二个时辰,即 子:11pm-1am 丑:1am-3am 寅:3am-5am 卯:5am-7am 辰:7am-9am 巳:9am-11am 午:11am-1pm 未:1pm-3pm 申:3pm-5pm 酉:5pm-7pm 戌:7pm-9pm 亥:9pm-11pm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年月日重要内容知识
答:关于年月日的重要内容如下:年: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阳历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三百六十六天。一年有12个月。月:以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阳历一月有三十日或三十一日,二月二十八日。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答:1、24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2、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3、每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4个小月,每个小月有...

关于年月日的常识有哪些?
答:2.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年月日的知识包括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重要的节日有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

年月日的知识有哪些呢?
答:年月日的知识有如下:1、24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 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2、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3、每年有12个月,其中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有哪些?
答: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其实一日大约有23分56秒)

有关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答:都是计时单位 年: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阳历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三百六十六天。一年有12个月。月:以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阳历一月有三十日或三十一日,二月二十八日。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点
答:年月日知识点 1、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 2、一年=12个月,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有7个是大月31天,有4个小月30天,平年2月份是28天 闰年2月份是29天 第 一 季 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90天 91天 92天 92天 3、一年四个季度...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有哪些?
答:计时单位 年: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阳历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三百六十六天。一年有12个月。月:以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阳历一月有三十日或三十一日,二月二十八日。日: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

关于年月日的趣味知识有哪些?
答:关于年月日的趣味知识有如下:1、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2、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为三个月,春季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一年就是十二个月,不包括闰月,阳历365或366天,农历354或...

三年级年月日知识点汇总
答:(一)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3)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