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

作者&投稿:恭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辞典中对“经济”一词的解释:
1.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经济就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企业的产量与效益、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等;
3.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识局经济”(《晋书纪瞻》)、“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卷六)。它的含义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经济就是家庭管理(见[古希腊]色诺芬著:《经济论》);
5.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
第1、2个解释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法;第3个解释是我国古代对经济一词的用法;第4、5个解释是古希腊对经济一词的用法。

(二)传统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对“经济”一词的解释
6.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
7.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
8.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我们通常讲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就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上讲的(这一定义犯了逻辑错误,即循环定义)。

(三)俄罗斯经济学家对经济的定义
9.经济就是遵循一定经济原则,在任何情况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动;
10.经济就是人类以外部自然界为对象,为了创造满足我们需要所必须的物质环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采取的行为的总和(以上见参考文献[俄]M.N.杜冈—巴拉诺夫斯基著:《政治经济学原理》)。

(四)西方经济学对经济的解释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由此导致他们对经济学的定义也处于混乱状态。我们只能从其对经济学的定义中推测出经济的“定义”。
1.经济是指财富;
2.经济是人类和社会选择使用自然界和前辈所提供的稀缺资源;
3.经济是指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4.经济是指人类生活事务;
5.经济是指把稀缺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需要上,并使它们得到最大满足;
6.经济是指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
7.经济是指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决定社会性稀缺性资源的使用;
8.经济指社会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9.经济是指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决定社会资源被利用;
10.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
11.经济是指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市场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
12.经济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人给予帮助;
13.经济是指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4.经济是指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
15.经济是指各国贸易模式贸易壁垒的影响;
16.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17.经济是指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18.经济是指有限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运用;
19.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及决定影响资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专家的看法: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是日新月异。关于经济的学术描述,至今已是汗牛充栋,目不暇接。近200年来,许多学养深厚的智者从各个侧面做出许多令人尊敬的建树。但是任何人所能了解和经历的经济活动总是有限的,至今尚有一些最基本的经济原理和定义,就是一些最显赫的,甚至荣获诺贝尔奖的学术权威,也承认尚未有合适的,能够精确定义和普遍地涵盖客观事实的描述。比如,什么是经济,经济就是仅关于生产的人类活动吗?但客观现实中也有大量与生产无关的经济活动。经济就是关于选择的学问吗?也不然,客观现实中也有大量难以选择、甚至无须选择的经济活动。而作为一门科学,人们对此必须给出一个正确的解释。其实根据客观现实需要、高度概括、鲜明地表达丰富特定信息创造的 汉语“经济”一词,在词源上的定义是正确无误的,只是尚未被人认真解读而已。所谓“经”就是“经历”、“经营”的概括。而“济”则有“济助”、“济困”、“救济”等用法。“济”一般是指给予实现某种有益的目标。对于人类来说,最基本的有益目标就是要满足人们一些根本性的、必须的生存需要,所以合成“经济”一词用以描述通过“经”(经过劳动)获得“济”(实现满足根本性的、必须的需要)这样一种人类特定的活动现象。其实广大劳动人民从来就自然地知道所谓“经济”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活动,在汉语语境中“经济”一词有三种用法。首先作为动词使用,如上述词源性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也常作名词使用,前面加上定语,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知识经济等,用以描述经济的具体形式和分类。第三种用法作为副词使用,这与西方的economic有很大的区别。汉语中被称为经济的活动,是指必定会实现有益目标的活动,否则就称为“不经济”。因此在汉语中“经济”也可以作为判断语使用,描述那些成功地或以更小的代价达到了物质目标的活动,称其为“经济的”。而没有实现目标、得不偿失,便称为“不经济”。而economic则并不包含这种含义。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中将“自利”作为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的假设,在中国文化背景中不能成立。在汉语中“济”和“利”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利”所描述的是行为主体或目标主体对外来所得或作用有益程度的判断,针对一种主观目标,不一定跟客观的实际需求有关。而“济”描述的外来所得或外来作用则是针对目标主体必须的客观需要,而且以此为限,超过实际需要也就超出了“济”的范围。因此“自利”表示只对一种局部的、个体的直接利益的考虑,并且允许以损害别人的利益来获利。而人的主观欲望可以是无限的。所以,如果人类社会主张“自利”,就会有一部分人的权利和利益被剥夺,这部分人就会“经”而不“济”,社会就会严重分化、分离成地位悬殊的各个阶层,产生大量不公平、不满和对抗,导致整个社会的“经”而不“济”,导致社会的无序。这是中国2000多年前的哲人已经看到的客观事实,所以中国的文化从来反对“自利”。中国的经济理论是一种追求“济”的理论,而西方经济理论还仅处于描述“经利”的状态。边际效用理论是从外部比较接近“济”的看法,并没有揭示该现象的本质,在西方的文字中,可能至今尚未有关于“济”的文字概念描述。但是从逻辑上来看,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有一个客观的而不是假设的前提。仔细观察客观现实,可以发现,这个前提就是“自立”。“自立”意味着自己承担自己所有的责任,并以保护维持自己生存、发展的正当权利为限,因为侵犯其它自立的个体,必然会引起反抗,最后损害双方原有的正当权利,所以自立的个人权利扩张的指向是有限的,以不损害别人的正当权利为限。同时,“经”是客观主体为某种目标主动的行为,自身的能力必须可以自主支配。同时也必须拥有用以实现目标的可被支配的资源。因此,任何一个个体或团体如发生“经济”行为,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他必须是“独立、自主”的,否则他的生存状态就处于“受济”状态,而不是“经济”状态。第二,他存在客观的必须的某种需求目标。不实现这些目标,他的生存状态就会发生困难和痛苦。经济增长,其实就是由自立的经济活动主体,广泛地普及,其合理需求目标充分地扩展和实现来构成。而一个可以发生的“经济”活动,必然存在三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可被支配物品”、“受益主体”。客观现实中“经济”活动一定是某个“人”的主体(个人、家庭、企业、国家、社会)运用某个客观现实的事物,争取满足某个客观现实的需求目标的活动。缺少其中任一要素,作出的经济理论描述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迄今为止的理论界,恰恰就是忽视了这一点,才常常难以理解和解释每时每刻都在自然运行的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可被支配的,用以实现需求目标(“济”)的外在物品(经济物品),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看,不应当包括人。尽管迄今所有客观现实中大量存在社会弱势人群被当作经济物品加以支配利用,使另一部分人获得极大利益的现象。这只能表明人类社会尚未摆脱野蛮状态的事实。真正纯粹的“经济”概念,规范的是人对物的关系。而政治才是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两者之间不能混为一谈。两者虽可相互影响,但各有独特的原则和规则。在汉语的语义中,所谓“政”就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活动的秩序,所谓“治”就是指安排,“政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活动的秩序安排。文明的政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平等而和谐的秩序安排。政治经济学是人类尚未意识到人不能被当作经济物品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

  查看完全版本
  客观经济论 之一 (经济的涵义)http://www.pinggu.org/bbs/Archive_view_4_12925.html

经济学中的各种指数都代表什么含义?~

1 cpi指数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

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2道·琼斯指数

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分别是:①以30家著名的工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运输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运输业股价平均指数;③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指数;④以上述三种股价平均指数所涉及的65家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股价综合平均指数。在四种道·琼斯股价指数中,以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最为著名,它被大众传媒广泛地报道,并作为道·琼斯指数的代表加以引用。道·琼斯指数由美国报业集团——道·琼斯公司负责编制并发布,登载在其属下的《华尔街日报》上。历史上第一次公布道·琼斯指数是在1884年7月3日,当时的指数样本包括11种股票,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华尔街日报》首任编辑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l851-1902年)编制。1928年10月1日起其样本股增加到30种并保持至今,但作为样本股的公司已经历过多次调整。道·琼斯指数是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3
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交易所,全名为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 (NationalAssociationofSecuritiesDealersAutomatedQuotations),于1971年在华盛顿创建,是全球第一个电子股票市场,也是美国发展最快的证券市场,目前已成为纽约交易所之外全球第二大股票交易所。

纳斯达克(NASDAQ)是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于1968年着手创建的自动报价系统名称的英文简称。纳斯达克的特点是收集和发布场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证券商报价。它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纳斯达克又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电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万多个计算机销售终端。

纳斯达克指数是反映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基本指数为100。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涵盖所有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和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

4标准普尔500指数简介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5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的编制始于1949年,它是由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组挂牌的225种股票的价格所组成.这个由日本经济新闻有限公司(NKS)计算和管理的指数,通过主要国际价格报道媒体加以传播,并且被各国广泛用来作为代表日本股市的参照物。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展里程碑。此后,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的交易,也成为了许多日本证券商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

  SWOT分析已逐渐被许多企业运用到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

  SWOT分析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础。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理论从产业结构入手对一个企业“可能做的”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说明,而能力学派管理学家则运用价值链解构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注重对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的分析。SWOT分析,就是在综合了前面两者的基础上,以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将公司的内部分析(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界权威们所关注的研究取向,以能力学派为代表)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即更早期战略研究所关注的中心主题,以安德鲁斯与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 与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较,SWOT分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就结构化而言,首先在形式上,SWOT分析法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了不同分析意义;其次内容上,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也强调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另外,早在SWOT诞生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中涉及到的内部优势、弱点,外部机会、威胁这些变化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SWOT方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

什么是经济
答:经济指的是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

什么是经济,,拜托拜托。谢谢
答:经济,是指一定范围(国家、区域)内,组织一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与关系的系统之总称。而研究经济问题、探讨经济发展规律、解释经济现象成因的社会科学即称为经济学。英文 英文中economy源自古希腊语οικονομία(家政术)。οικος为家庭的意思,νομος是方法...

经济到底是指什么?
答:大家对于经济的第一印象或者说提起这个词第一个想到的有关的应该是钱和赚钱。其实经济最早源于家庭管理概念,是在奴隶社会家庭管理时产生的概念,在现代社会,可以简单的理解经济为对物资的管理,是人们对生产、适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的动态现象的总称。按照经济范围研究,可以分成微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

到底什么才是经济呢 说的通俗点
答:通俗说,经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所有稀缺用品,比如水、油、粮食等的分配,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当然如果更狭义一点的解释可以只关心一样东西:货币 它的流动、增殖、储存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说一下什么是“经济”
答:经济,一个看似抽象却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其实质是社会中交易、计划与市场运作的动态平衡。它不仅仅是一个定义,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塑造着我们的行为模式和决策路径。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我们区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如同过去的铁幕,其决策权集中在少数手中,...

什么是经济
答:资本还是资产,都是积累的表现,是投资的结果,同时,又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经济是一个过程,节约、积累、投资是经济过程的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相统一构成经济机制。这三个环节不可缺一,缺一就构不成经济过程。企业经济建设的任务,就是节约、积累、投资,具体一点说,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经济主体的...

什么是经济?
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的英语Economics是由希腊文οἶκος [oikos]而来,意思是家庭、家族、财产权(family, household, estate)以及νόμος [nomos], 或法律(custom, law)组成,从逐字上来看是指家族管理(...

经济包括什么
答:经济包含人类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的各项活动;生产是这一动态的基础,分配是这一动态的终点。经济活动主要是以劳力等生产资料换取商品和服务,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要素资源的聚集被称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经济活动的点、线、面、网络等,构成了经济发展中的不同区域组成部分,...

什么是经济?
答:经济学是综合分析研究经济增长和衰退的起因及社会表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率、银行利率、进出口额等的一门学问。微观经济学具体研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购买和生产行为;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国家的经济现象。授课以理论讲授和课堂分析讨论相结合,了解各学派的经济理论及模型(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也是必要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