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 请加以说明

作者&投稿:枕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制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扩大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实施这三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转变,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历史新时期。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故称之为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的挫折(1988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策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这一时期,从实践上看,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政策、为更健康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进的时期。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时期,可以概括为:一篇谈话(就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一部著作(就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三次代表大会(就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召开)、一个重要决定(就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战略规划(就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和两大理论成果(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列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探索,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层次,即进入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也就是攻坚阶段。
第五阶段:改革开放继续推进(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至今)。这一时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新时期的改革更多的是关注民生,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胡锦涛同志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改革开放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心。

  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进行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革命虽然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但却是对旧体制、旧机制的根本变革。改革必然会引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必然会触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调整。正是从改革所必然引起的社会变革的角度,我们才将其称之为一场革命。

  正是由于我们党举起了改革开放这面伟大旗帜,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所以才逐步引导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向全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制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强大动力。在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经济体制改革到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从商鞅变法到戊戌维新,各种改革可谓不绝如缕。20世纪80年代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了改革试验。但是,惟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真正得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并在短短三十多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伟大成就。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所指出的,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样,生产关系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而超越历史阶段,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两种情况都要通过调整和改革来解决。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决定,我国的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总体上基本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是,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也会形成某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不适应就有矛盾,有矛盾就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调整和变革,使之更加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

  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开放与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也就是改革,是对传统自我封闭体制的改革。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等各个领域,各国的社会再生产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适应对外开放的新趋势。社会主义是开放的制度,它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条件,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内在要求。

  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新时期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一直到今天,可以说是中国生产力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国力程度增强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

  中国在30年时间内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富民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社会才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

  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实惠有目共睹。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 209407亿元,年均增长超过9%;二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四位;三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四是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五是工业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6年工业年均增长超过11%,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六是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七是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八是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国家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九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175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3587元;十是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事实雄辩地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来自各个方面的一次次严峻考验,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使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归根结底,就在于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大解放和大提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只知道有利于大力发展生产力。

推进和深化的区别
答:推进是形容对事物的运动状态施加影响,使其继续朝一定的方向运动(向前运动)。深化是向更深的程度或阶段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答: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这也就是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新的重大提法表明,新时代我们既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又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怎样全面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这段话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那么,改革开放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究竟有哪些重大历史作用呢? 1.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进步深化阶段全面深化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2008年,北京举办了成功的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互利共赢。这些标志性事件代表了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转折点和发展方向,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如何充分认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答: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

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答: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稳妥,又要不断深化,才能与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形势相适应。 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源于人们的思想...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
答:从现实情况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远比以往更为敏感和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从推进改革的方式看,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是前所未有。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

论述我国行政改革有什么特征?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中国改革的突破始于农村,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取得突破。三十多年前,从农村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而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所以中国对原来那种高度集中、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第二,这种改革每隔一段时间设定一个目标,不断向前推进,呈渐进式...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答:历史影响: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历史巨变,成功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新境界;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