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传 原文 为什么说《格萨尔王传》是本活的史书?

作者&投稿:程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格萨尔王传》全文内容过大,现将目录展示如下:
  第1回 妖风骤起百姓遭难观音慈悲普渡众生
  第2回 老总管异梦得预言岭噶布集会议大事
  第3回 推巴噶发愿降尘世莲花生设计选龙女
  第4回 神子诞生花岭噶布晁通设计陷害觉如
  第5回 遵旨意觉如假被逐降大雪岭国迁新地
  第6回 假预言觉如巧用计欲称王晁通逞愚顽
  第7回 接觉如珠牡表心愿试珠牡觉如多变幻
  第8回 慈郭姆智捉千里驹美珠牡为它作赞语
  第9回 随觉如珠牡不变心骗宝驹晁通未得逞
  第10回 雄狮猛虎伪装无能 骚狐野狼强显本领
  第11回 赛马途中屡降妖魔金座前面再论英雄
  第12回 圆满成就觉如欢喜万念俱灰晁通忧愁
  第13回 为救梅萨雄狮出征眷恋大王珠牡痴迷
  第14回 天母送王妃回岭国大王降妖魔得胜利
  第15回 霍尔兴兵欲抢王妃珠牡用计巧拖三王
  第16回 巧施诡计晁通通敌 误中暗箭嘉察捐躯
  第17回 遭灾祸岭噶布被掠 闻急报岭大王班师
  第18回 讨顽敌格萨尔复仇受惩罚白帐王被诛
  第19回 生祸端黑姜抢盐海用计谋辛巴建奇功
  第20回 荡敌寇英雄诛群妖踏魔窟岭王戮萨丹
  第21回 得预言进军门域国闻报警出城探敌情
  第22回 南方河畔两军对垒降伏四魔岭军凯旋
  第23回 盗良马晁通犯大食追宝驹东赤捕元凶
  第24回 夺宝马大食忙起兵逢良机王子急上阵
  第25回 解危难格萨尔亲征胜大食众英雄分宝
  第26回 受惩罚岭国降凶兆消灾祸晁通施巫术
  第27回 雄狮单骑祛巫平妖麻夏降兽宝马归岭
  第28回 遵神旨雄狮取索波得异梦莽吉抗岭军
  第29回 晁通王恃强落敌手下索波失陷丢珍宝
  第30回 过碣日岭商队遭劫 经阿扎格萨尔借路
  第31回 破关隘岭军打阿扎保江山王弟送老命
  第32回 是逃是降尼扎问卜要战要和藏使调停
  第33回 阿扎王认罪献玛瑙格萨尔聚兵伐碣日
  第34回 碣日兵将四路迎敌丹玛晁通劫营取胜
  第35回 降雅杰玉赤显神通收魔牛念神得坐骑
  第36回 诛达泽取珊瑚珍宝守碣日委阿达娜姆
  第37回 外道咒师转生称王噶姆多吉下凡为妃
  第38回 宇杰托桂拒谏兴兵十三邦国北征祝古
  第39回 雪耻辱托桂再发兵求神灵岭军又获宝
  第40回 讨顽敌岭军庆胜利 施诡计君臣生间隙
  第41回 魔君魔臣失魂待毙文布达绒论奖争功
  第42回 祝古君臣魂归天界 岭国将士开启宝库
  第43回 尺丹兴兵进犯岭国晁通贪欲投降卡契
  第44回 王兄王弟一命呜呼玉城臣民投降归岭
  第45回 旋努王武力收属国老丹玛用计降昂堆
  第46回 雪山君臣魂归天界水晶宝藏贡献岭国
  第47回 达绒晁通抢亲惹祸雄狮大王聚兵点将
  第48回 松巴国王投降获赦良辰吉日喜得犏牛
  第49回 征服白热岭军获胜米努王姊王妹反目
  第50回 乔装上师降伏女王扎拉上阵斩杀魔臣
  第51回 朗如王行恶驱幼弟格萨尔率兵征梅岭
  第52回 杂曲河畔两强相遇降伏梅王获取玛瑙
  第53回 阿里少年千里请兵岭国君臣龙年出征
  第54回 岭国七雄奋勇除妖雄狮大王开窟取宝
  第55回 岭军远征初战获胜穆古失利连损数将
  第56回 穆军似雪猪守孤城岭兵如猛虎破敌堡
  第57回 格萨尔亲征降恶魔骡子城归顺献宝藏
  第58回 岭军挥师远征伽地魔军受挫连折五将
  第59回 伽域国君臣遭杀戮永固城宝库被开取
  第60回 嘉帝选皇后得妖女岭王派梅萨取法物
  第61回 晁通王装死露假相罗刹鬼战败献松石
  第62回 米琼嘉女隔河对歌皇帝迎宾比赛技艺
  第63回 岭国君臣焚毁妖尸返岭途中秦恩省亲
  第64回 迎大王勇扎拉纳妃赴地狱格萨尔救妻
  第65回 雄狮大王地狱救母绒察查根虹化归天
  第66回 托后事扎拉继王位携王妃雄狮返天界

  格萨尔王传简介: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间艺人,在中国的西藏、四川、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

  在线阅读地址:http://www.jpgushi.com/k/gesaerwang/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南征北战,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几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   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   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   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   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

哪年被列入非遗

..........................

格萨尔王传的内容来源~

《格萨尔王传》源于社会生活,又有着极为丰厚的藏族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民间文学的坚实基础,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之前,藏族的文学品类,特别是民间文学品类,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已经齐全,且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因此,《格萨尔王传》无论是在作品主体、创作方面,作品素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还是在思想内容、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从以前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各类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素材均在史诗中有所表现。在语言修辞上,《格萨尔》引用了数不胜数的藏族谚语,全书所容纳谚语的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有的原文引用,有的还经过加工,如:春三月若不播种,秋三月难收六谷;冬三月若不喂牛,春三月难挤牛奶;骏马若不常饲养,临战逢敌难驰骋。虽饿不食烂糠,乃是白唇野马本性;虽渴不饮沟水,乃是凶猛野牛本性;虽苦不抛眼泪,乃是英雄男儿本性;《格萨尔王传》中,还保留着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赞词,如:“酒赞”、“山赞”、茶赞”、“马赞”、“刀剑赞”、“衣赞”、“盔甲赞”等等,著名的酒赞是这样的:我手中端的这碗酒。要说历史有来头;碧玉蓝夭九霄中,青色玉龙震天吼。电光闪闪红光耀,丝丝细雨甘露流。用这洁净甘露精,大地人间酿美酒。要酿美酒先种粮,五宝大地金盆敞。大地金盆五谷长,秋天开镰割庄稼。犏牛并排来打场,拉起碌碡咕噜噜。白杨木锨把谷扬,风吹糠秕飘四方。扬净装进四方库,满库满仑青稞粮。青稞煮酒满心喜。花花汉灶先搭起。吉祥旋的好铜锅,洁白毛巾擦锅里。倒上清水煮青棵,灶堂红火烧得急。青稞煮好摊毡上,拌上精华好酒曲。要酿年酒需一年,年酒名叫甘露甜。酿一月的是月酒,月酒名叫甘露寒。酿一天的是日酒,日酒就叫甘露旋。......有权长官喝了它,心胸开阔比天大。胆小的喝了上战场,勇猛冲锋把敌杀。......喝了这酒好处多,这样美酒藏地缺,这是大王御用酒,这是愁人舒心酒。这是催人歌舞酒,......除此之外,《格萨尔王传》还是民间文学素材的花篮,它的许多内容取自民歌、神话及故事,反过来,也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采集素材、借取题材的丰盛园地。如后来发展变化的民间歌舞许多曲调均取自《格萨尔王传》,有些歌调就是直接歌颂格萨尔夫妇的。再如题材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也取材于《格萨尔王传》,著名的《七兄弟的故事》就是将七兄弟为人们盖楼房的故事与格萨尔王的故事交织在一处,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再如为数众多、独具特色的绘画与雕塑也以《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情节为依据,绘成壁画,或将格萨尔当做护法神,雕塑其身加以供奉。《格萨尔王传》采用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文体,其中的诗歌部分,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中的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沟通古今的作用,它表现在意识形态、修辞手法、诗歌格律上面。例如:猛虎王斑烂好华美,欲显威漫游到檀林.显不成斑文有何用?野牦牛年幼好华美,欲舞角登上黑岩山,舞不成年青有何用?野骏马白唇好华美,欲奔驰倘徉草原上,奔不成白唇有何用?霍英雄唐泽好华美,欲比武来到岭战场,比不成玉龙有何用?此类的诗歌在《格萨尔王传》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它不仅继承了吐蕃时代诗歌的多段回环的格局,而且突破了吐蕃时期的六字音偈句,成为八字音偈句。这种多段回环体的诗歌格律,在十一世纪前后基本形成并固定下来,直到现在也没有大的变化。在藏族民歌、叙事诗、长歌、抒情故事中的诗歌、藏戏中的诗歌以及文人学者的诗作中被广泛采用,成为藏族诗歌中最流行、最为重要的格律。

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诗,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相比,《格萨尔王传》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
史诗一直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在青藏高原广泛流传。被称之为奇人的优秀民间说唱艺人,以不同的风格从遥远的古代吟唱至后世万代。
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经过广大民众,尤其是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的再创造,《格萨尔王传》故事发生了很大的演进,史诗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不断丰富和生动,出现了很多异文本。
各个民间艺人说唱的《格萨尔王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虽然
大体相同,但在具体内容、具体情节和细节上又各有特点,自成体系。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仅从字数来看,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
《格萨尔王传》是古代文明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它产生于长江黄河源头,这里是东亚、中亚、南亚文明的结合点,是各种文明交汇之地。
因此它既保持了高山文明的原始性特征,又渗透着中原文明、西域文明、蒙藏文明、印度文明的多重因素。它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是唐卡、藏戏、弹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也是现代艺术形式的源头活水。
《格萨尔王传》史诗演唱具有表达民族情感、促进社会互动、秉持传统信仰的作用,也具有强化民族认同、价值观念和影响民间审美取向的功能。
多少年来,《格萨尔王传》史诗艺人一直担任着讲述历史、传达知识、规范行为、维护社区、调节生活的角色,以史诗对民族成员进行温和教育。
《格萨尔王传》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
《格萨尔王传》不但是一部名闻世界的伟大文学巨著,而且也是研究藏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宝贵文献。
《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对于古代藏族部落联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民的经济生活、生产劳动、意识形态、理想愿望、道德风尚、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作了生动而真实的描写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刻画。
而且,这部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在不断地演进中又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全部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
因此,《格萨尔王传》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是反映藏族历史、社会、文化、民俗、军事、宗教、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百科全书。为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