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四代?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四代?

作者&投稿:梅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二、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三、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四、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数学计算---DOS系统基本应用---视窗系统多媒体--互联网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第二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 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管(第一阶段)-晶体管(第二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阶段)--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阶段)--智能(第五阶段)

扩展资料: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使用的语言称为计算机语言或称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如果要在计算机上运行高级语言程序就必须配备程序语言翻译程序(下简称翻译程序)。翻译程序本身是一组程序,不同的高级语言都有相应的翻译程序。翻译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称为“解释”。早期的BASIC源程序的执行都采用这种方式。它调用机器配备的BASIC“解释程序”,在运行BASIC源程序时,逐条把BASIC的源程序语句进行解释和执行,它不保留目标程序代码,即不产生可执行文件。这种方式速度较慢,每次运行都要经过“解释”,边解释边执行。
另一种称为“编译”,它调用相应语言的编译程序,把源程序变成目标程序(以.OBJ为扩展名),然后再用连接程序,把目标程序与库文件相连接形成可执行文件。尽管编译的过程复杂一些,但它形成的可执行文件(以.exe为扩展名)可以反复执行,速度较快。运行程序时只要键入可执行程序的文件名,再按Enter键即可。
对源程序进行解释和编译任务的程序,分别叫作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如FORTRAN、COBOL、PASCAL和C等高级语言,使用时需有相应的编译程序;BASIC、LISP等高级语言,使用时需用相应的解释程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计算机

《博古通今》是小码王斥资打造的科普性趣味视频,从历史上计算机什么时候出现发展到目前的智能家居,从计算机内部执行的二进制原理到文件的编码解码。让孩子们在学习编程的时候,了解计算机周边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计算机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组成元器件是什么?
答:从核心元器件的角度而言,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真空管、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和甚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基于真空管技术。特点:无操作系统,采用机器指令或汇编语言。第二代计算机基于晶体管技术。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时代?
答:划分计算机时代的主要标志和依据是“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称为四代。一、第1代 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第二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 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管(第一阶段)-晶体管(第二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阶段)--大规模及超大规模...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几代?
答: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4.第四代计算机(1971~现在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我国计算机发展历史: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946年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第一代,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的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第二代,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的晶...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IBM公司投资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成为这一代计算机的代表。4. 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自1971年至今,第四代计算机继续使用集成电路,但这些集成电路经过显著改进,能够集成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个晶体管,被称作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计算机发展经过哪几代?
答: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集成电路。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

计算机的发展史可分为哪几代?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电晶体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组合语言。接着,高阶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碟和磁带作为辅助储存器。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答: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显著阶段:1.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这一阶段从1946年开始,持续到1958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体积庞大,运算速度相对较低,存储容量有限,价格昂贵,使用起来也不够便捷。它们主要服务于科学计算领域,并且仅在重要的部门或科研机构中得到应用。2.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时代):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科学家使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于是,计算机变的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