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天 一年有多少天是国家规定的节假日

作者&投稿:贠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家法定节假日一共11天: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一、元旦:2007年12月30日—2008年1月1日放假,共3天。

其中,1月1日(星期二)为法定节假日,12月30日(星期日)为公休日,12月29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12月31日(星期一),12月29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2月6日—12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放假,共7天。

其中,2月6日(除夕)、2月7日(春节)、2月8日(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2月9日(星期六)、2月10日(星期日)照常公休,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2月11日(星期一)、2月12日(星期二),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4月5日(星期六)、4月6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四、“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共3天。其中,6月7日(星期六)照常公休,6月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6月8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6月9日(星期一)。  

六、中秋节:9月13日—15日放假,共3天。其中,9月1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9月15日(星期一)。  

七、国庆节:9月29日—10月5日放假,共7天。其中,10月1日、2日、3日为法定节假日,9月27日(星期六)、9月28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9月29日(星期一)、30日(星期二),10月4日(星期六)、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扩展资料: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春节、劳动节及国庆节的法定假日均设为3天。也就是从这一年“十一”开始,旅游黄金周的概念渐渐诞生。

1999年版延续了上一版本中适合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安排,仍为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及建军节。不同的是,将儿童节由半天延长至1天,妇女节、青年节、建军节放假时间维持半天;且对于适应人群的身份限定得更为具体、规范。

对于补假安排,1999年版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这与1949年规定只在周一补假的情形有所不同,因而也令放假前后调休、调班现象出现,事实上每年都会出现两次“七天长假”。

2007年12月,国务院第三次修改《办法》,缩短了劳动节假期,实际上取消了“五一黄金周”,但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中国传统节日放入休假制度之中,令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天数由10天增至11天。

具体安排为:新年、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春节、国庆节各3天。与前两个版本都不同的是,春节开始放假的时间由初一提前到了除夕。

在部分公民方面安排上,基本延续上一版本的相关规定,不过对于儿童节放假人群的年龄限制,由13周岁以下放宽至14周岁以下。对于补假安排则没有变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定节假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节日放假制度演变:建国以来法定节假日仅增4天



按国家法律规定: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为: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律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为: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本决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根据2013年12月1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订)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一、元旦:2007年12月30日—2008年1月1日放假,共3天。其中,1月1日(星期二)为法定节假日,12月30日(星期日)为公休日,12月29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12月31日(星期一),12月29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2月6日—12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放假,共7天。其中,2月6日(除夕)、2月7日(春节)、2月8日(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2月9日(星期六)、2月10日(星期日)照常公休,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2月11日(星期一)、2月12日(星期二),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4月5日(星期六)、4月6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四、“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共3天。其中,6月7日(星期六)照常公休,6月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6月8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6月9日(星期一)。  六、中秋节:9月13日—15日放假,共3天。其中,9月1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9月15日(星期一)。  七、国庆节:9月29日—10月5日放假,共7天。其中,10月1日、2日、3日为法定节假日,9月27日(星期六)、9月28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9月29日(星期一)、30日(星期二),10月4日(星期六)、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一年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多少天?~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除了国家法定假期以外,港澳部分优秀企业也会有内部的福利假期:例如公司的成立日、周年庆、甚至是工龄达到一定程度的无条件"带薪假期"。也就是享受假日的同时,还享有正常薪水待遇。公司福利假期一般没有固定日期,只有固定天数,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放假日。"近年来,也有少数港澳企业将福利假期引入其在中国的分公司,如部分公司,除了工龄带薪假期外,还有男性产假、旅游假等。"由于福利带薪假期不同于国家法定假日,如果员工放弃福利假期,将不会得到加倍工资的补偿。

日本有什么节日
答:4.春分:三月二十一日左右——---春分(春分の日)是扫墓、祭拜祖先的日子。5.昭和の日:四月二十九日——---昭和の日昭和天皇裕仁的生日,其在位时已是国家法定节日,裕仁死后改为现称,仍被保留为国家法定节日。此节在1989年(平成元年)前为天皇诞生日,1989年(平成元年)—2006年(平成18年)...

2020年有多少天呀?
答: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即2月29日),使当年天数变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按照正常规律,被4整除的年份一般为闰年,而对于世纪年份需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根据这样规则,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303个平年,计算得到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425天,与回归年周期相当接近。

泰国为促进旅游业发展2021年将把中国春节列入法定节假日,你怎么看?
答:在2020年12月29日,泰国内阁将在2021年把中国春节列为泰国的法定节日,这一决定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泰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中泰两国友好建交。相信在2021年中,泰两国人民共同庆祝中国春节会引起世界广泛议论,对于这一决定相信泰国政府有一定的考虑,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文化输出的成功事例。众所周知...

日本有哪些节日?
答:节假日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政府规定的节日,例如:元旦、成人节、建国纪念日、春分、天皇诞辰日、宪法纪念日、儿童节(5月5日)、敬老日、秋分、体育节、文化节、劳动感谢日等;第二种带有传统性的节日,例如:立春、端午、七夕、中秋。日本过去也按照中国的习惯过节,只是明治维新以后,学习西方,有些节也不过了,...

中秋节有哪些历史发展
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

是闰几月
答:2017年法定放假时间表 一、2017元旦节:2016年12月31日至1月2日调休,放假3天 2017年1月1日(星期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7年1月3日(星期二)照常上班。二、2017春节:2017年1月27日至2017年2月2日调休,放假7日。1月28日(初一)、1月29日(初二)和1月30日(初三)这3天为法定假期。1月22...

端午节都有什么习俗?
答:端午食粽 佩香囊 赛龙舟 悬钟馗像 悬艾 挂荷包和栓五色丝线 点雄黄酒 节日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

同样是团圆佳节,为什么元宵节没有法定放假呢?
答: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时间不会增加。是的,因为不会增加总的法定节假日时间。本来一年长假少,大家就都有意见。很多民众都在提把五一假期调整成黄金周假期,而假期的调整就是一个大难题。在难题那么多而不可能增加法定节假日总日记的前提下,元宵这个节日,显然很难跟其他节日争得一席...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答:端午节,是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端午节习俗众多,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拴五色丝线、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以及打午时水等。1、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

西藏什么时间天亮、天黑,和内地的差别?冬天和夏天一样吗?
答: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测算,拉萨 日出时间:1月1日8:51 日落:19:07 日出时间:3月1日8:22 日落:19:55 日出时间:5月1日7:14 日落:20:33 日出时间:7月1日6:59 日落:21:01 日出时间:9月1日7:41 日落:20:18 日出时间:11月1日8:09 日落:19:09 为了方便你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