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录的翻译

作者&投稿:谷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我小时侯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钱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亲自抄录,按预定的日期归还。天气寒冷时,砚台上的墨水都冻成坚实的了,手指冻僵了,屈伸很不灵便,但抄录从不怠慢。抄录完了,急忙把书送还,一点也不敢超过预定的日期。所以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大量的书。

谁会借书录翻译啊,急~

十班同学?

原文: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青年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
  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怎样读书)吗?《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四库》(唐朝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藏书,有《经》、《史》、《子》、《集》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是皇帝的藏书,然而皇帝读书的有几个?那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有几个?其余那些祖父、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也)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因而就忧惧地抚摸玩赏那东西久久不停,心想:“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给人)拿回去,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所占有,一定会(把它)捆扎好放在高处,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以后的日子再来看吧。”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里贫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在梦中还现出向他借书的情形。我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就)像这样。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堆放满了,蠧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我(才)感慨借书读的人是(那么)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候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相同。这样看来,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遇到我吧?(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我)写下这一篇说,把(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求《战国策》刘向书录的译文
答:孔子逝世以后,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坏,上下的等级次序荡然无。到了秦孝公,抛开了礼让而推崇战争,放弃了仁义而任用谲诈,只是为了让国家变得强盛而已。那些篡夺窃国的人,列为侯王;善于使用狡诈欺骗手段的国家,兴起成为强国。因此各国互相仿效,后来的国君师法他们,便开始互相吞并,大国兼并小国...

文言文借书录翻译
答:是,代词,指代宋濂借书速还这件事 译文: 我小时候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什么办法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抄录,按预定的日期归还。天气寒冷时,砚台上的墨水都冻成坚实的冰了,手指冻僵了,伸屈很不方便,但抄录从不懈怠。 抄录完了,急忙把书送还,一点也不敢超过预定的日期。因此人家都愿意...

曾巩南齐书目录序原文及翻译
答:译文:《南齐书》,南朝梁代萧子显编撰。臣下我等人因奉命校勘订正本书的错误,就为本书篇目作序文说:要把前代的是非得失和兴亡治乱的原由作为法式与鉴戒,就一定要找到那种能够托付的执笔人,然后才能够传播久远。这是撰修史书的原因啊!然而那种所该托付的执笔人却没择取到合适的人选,就会有的失...

借书录序危素文言文翻译
答:译文:我小时侯就非常好学,但因家中贫穷,没钱来买书看,因此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看,并亲自抄录,按预定的日期归还。天气寒冷时,砚台上的墨水都冻成坚实的.了,手指冻僵了,屈伸很不灵便,但抄录从不怠慢。抄录完了,急忙把书送还,一点也不敢超过预定的日期。所以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

刘向校书文言文
答:4. 求《战国策》刘向书录的译文 请各位高手给翻译下面这段文字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因而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传相方向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

曾巩《陈书目录序》翻译
答:我读三代两汉的书,书中的奇妙言辞,玄奥意旨,照耀清澄的深渊,洞彻我的心扉,就好像登临高山来望长江的流水,而忽然惊骇于它气势的壮美。所以诡谲的言辞引诱它但不能使它动摇,恫吓的言辞威胁它但不能使它害怕,辨别是非就好像辨别黑白一样不会混淆。浩浩荡荡,水波直达天际,即使是有千万年的历史,...

七录 全文 及译文 注释
答:译文: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注释:嗜:酷爱;名:命名;就:完成;汤:热水;已:...

七录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答:答案:1.①钞通“抄”②才③洗④命名 2.A、C 3.见译文 4.C5.一丝不苟 天才出自勤奋 扩展阅读:特点 (一)《七录》把内篇分为五部,主要根据《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该目录的作者为刘孝标和祖暅。 (二)《七录》外篇佛法、仙道两录,则根据王俭《七志》中关于佛经、道经的两个附录。

《七录》原文的翻译是什么?
答:(六)佛法录外篇一:戒律部、禅定部、智慧部、疑似部、论记部。(七)仙道录外篇二:经戒部,服饵部,房中部,符图部。折叠编辑本段特点 (一)《七录》把内篇分为五部,主要根据《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该目录的作者为刘孝标和祖暅。(二)《七录》外篇佛法、仙道两录,则根据...

《容斋随笔·魏收作史》译文与赏析
答:魏收作史 【原文】魏收[1]作元魏一朝史,修史诸人,多被书录,饰以美言,夙[2]有怨者,多没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3],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故众口喧然,称为“秽史”。诸家子孙,前后投诉,云遗其家世职位,或云不见记录,或云妄有非毁,至于坐谤史而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