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罗尼亚战役的战后影响

作者&投稿:曹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条目:科林斯同盟
学者Cawkwell认为这场战役是古代战史中最决定性的战役之一,此役后希腊城邦再也没有军队可以阻止腓力前进,很快便决定这场战争结果。在雅典和科林斯,记录显示当时人们有意修复城墙,来因应可能来到的攻城战。然而,腓力二世并没有有意围攻任何城市,也没有想要完全征服希腊城邦,他只是想要希腊人能在他远征波斯时做他的盟友,并确保那时希腊人不会在他远征敌境时,在后方做乱。此战后,腓力接着朝底比斯进军,底比斯随后向他投降。腓力把底比斯反马其顿的领导人驱除出境,还唤回哪些被驱除的亲马其顿底比斯人回来,他还在底比斯的卫城驻扎一支部队。除此之外,他还让波奥蒂亚的塞斯比阿(Thespiae)和普拉蒂亚(Thespiae)重建,这些城市在过去的战争中被底比斯人摧毁。大致上腓力对底比斯人相当严厉,他还要底比斯花钱赎回战俘,甚至不愿意主动埋葬战死的底比斯士兵。但腓力并没有解散波奥蒂亚邦联。

相反地,腓力对待雅典非常宽容,尽管解散雅典邦联,但雅典人仍可以保留他们在萨摩斯岛的领地,还有无条件释放战俘。对此腓力的动机不是很清楚,但其中一个可能原因是他希望能在与波斯作战时利用雅典的海军,毕竟马其顿并没有建造强大的海军,因此他需要一个友善的条约来拢络雅典人。腓力也与其他交战城邦缔结和约,在科林斯和哈尔基斯两地,因为战略位置重要,腓力在此都驻扎部队。接着,腓力转身处理斯巴达问题,虽然斯巴达未在这场战争参战,但似乎斯巴达借着其他城邦衰弱之际,攻击伯罗奔尼撒上附近的城邦。斯巴达人拒绝与腓力讨论有关议题,因此腓力劫掠西迪莫尼亚(Lacedaemonia)周遭,但他没有攻击斯巴达本城。
腓力似乎在此役后一个月都在希腊四处各地移动,他在那里与其他交战城邦缔约,处理斯巴达,建立驻军。他的行为很可能也像对希腊城邦展示他强大的武力,让他们不敢向自己挑战。在前337年中,他似乎驻扎在科林斯附近,并准备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希腊城邦的同盟,他要透过这个同盟保证希腊的和平,并且提供他军事协助来对抗波斯帝国。结果,腓力二世在前337年后半被成立了科林斯同盟,除了斯巴达以外,所有的希腊城邦都加入这个联盟。同盟的主要条文中,所有的成员彼此间和马其顿都是盟友,成员中被保证免受攻击的自由、航海自由、免受干涉的自由,而马其顿部队以“和平守护者”的名义驻扎希腊。在腓力的旨意下,若与波斯开战后,全同盟将会举腓力二世为全希腊统帅,率领希腊人作战。
在前336年初期,一支马其顿先头部队送往小亚细亚,准备开战事宜,腓力预定他会在那年年尾率大军展开远征。然而,在他尚未离开希腊时,腓力被他一个护卫刺杀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大帝继承马其顿王位,并接替他远征的计划,在前334年到前323年间亚历山大征服整个波斯帝国。



求伊拉克战争发动的原因以及战后的影响。~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引发争议,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这场战争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和思考,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许多方面。研究这场战争,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看待当今世界的视角,而且,也会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现实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战争威胁,这对于我们解决纷纭复杂的各种问题和谋求发展不无意义。

在二战中,美国一直持观望态度,直到战争后期,等两方都消耗的筋疲力尽时才加入战争,最后名利双收

为什么共和军在加泰罗尼亚战役中处于劣势?
答:这场战役的结果对西班牙内战的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凸显了双方在战略和资源上的较量。

为什么腓力和亚历山大不进攻斯巴达人呢?
答:然而,随着计划的实施,亚历山大在伊索斯击败了波斯人,改变了局势;阿吉斯带着他的人马和金钱试图征服克里特岛(这并不是巧合,这将成为在腓尼基对抗亚历山大的宝贵缓冲)。但这里不需要太多的后见之明斯巴达人的主要目标不是马其顿,而是收复查罗尼亚战役后腓力所失的领土。所以,当Agis最终决定公开出击(331...

喀罗尼亚战役的战役过程
答:这场战役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最具决定性的战役之一,此役之后雅典和底比斯的军力遭到摧毁,也无法继续抵抗,因此这场战争迅速结束。之后,强盛的马其顿腓力二世迫使希腊人接受他所提出的协议,除了斯巴达外,所有希腊城邦都接受这个协议,成立了科林斯同盟。这个同盟由所有的希腊城邦参与,并由马其顿领导,腓力二世...

加泰罗尼亚战役的介绍
答:加泰罗尼亚战役是西班牙内战的重大战役之一。加泰罗尼亚战役 1938年12月23日—19加泰罗尼亚战役是西班牙内战39年2月9日,在西班牙内战中,共和军为抗击法西斯叛乱分子和德意干涉军而于实施的防御战役。

埃布罗河战役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答:共和国指挥部力图削弱法西斯的攻势,在加泰罗尼亚发动了进攻。7月25日共和国军突然强渡埃布罗河并在宽阔地段上冲破了敌人正面,夺取了河右岸的大面积登陆场。埃布罗河战役是共和国军扭转政治军事形势和使战争进程朝着于己有利的方向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克罗地亚战争风暴作战是怎样的,有什么影响?
答:10月1日,克罗地亚中部重要的粮食产地帕克拉茨被人民军占领,南军推进到距离萨格勒布50公里的地区;10月6日,南空军战斗机突袭了萨格勒布的克罗地亚总统府,总统府被炸弹击中,图季曼总统死里逃生;在杜布罗夫尼克,南人民军从地面、海上和空中同时对城内进行炮击与轰炸,南军还使用了地对地导弹攻击了该城...

加泰罗尼亚为何闹独立?
答:但是之后在蒙特惠奇战役中,西班牙军队被加泰罗尼亚叛军和法国骑兵击败,并且付出了巨额的伤亡。不过由于加泰罗尼亚的农民起义越发不可控,加泰罗尼亚不得不开始试图寻求法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以抵御西班牙以及镇压农民的起义。而法国人对于加泰罗尼亚粗暴统治也引起了加泰罗尼亚人强烈的不满,之后法国和加泰...

帝国雄鹰拿破仑的26位元帅之洛朗·古维翁-圣西尔
答:在1799年至1800年的战争中,圣西尔与莫罗的矛盾和与奈伊的结盟交织,他们在多场战役中并肩作战。1805年,他指挥了卡斯泰尔夫兰科战役,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然而,个性的矛盾在1808-09年的加泰罗尼亚战役中浮出水面,尽管他取得了显著的战绩,但最终因个人问题自行离开战场,这成为他生涯中的又一转折点。

简述希波战争对古代希腊的影响?
答:城邦之间的矛盾终于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不仅牵涉到希腊半岛的许多城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触及散布在西西里、爱琴海诸岛、色雷斯沿岸和小亚细亚等地的众多希腊城邦。战争以雅典的失败告终。战后,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叙拉古等主要城邦内部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一些地区,公民兵制逐渐瓦解,雇用兵制...

法国16世纪内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北意大利战役牵制住了西班牙军队,法军占领鲁西永的萨尔斯,使西班牙陷入了加泰罗尼亚战役。萨克森–魏玛公爵占领了布赖萨赫与弗朗什—孔泰,法军用一场精彩的围城战拿下了佛兰德斯的埃丹。法国在17世纪40年代迟来的取胜的基础已经打好了。法国的大臣们缓和了对军事野心家的态度,赋予蒂雷讷子爵(ViscountTurenne)亨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