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帮帮求一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在下感激涕零 人教版天津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

作者&投稿:良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检测时间:100分钟 检测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从小就学会了,你这学期肯定又有进步,试试看!(4分)
  (1)贪婪( ) (2)莴苣( )( )(3)干涸( )
  (4)倔强( )( )(5)栖( )息 (6)哭泣( )
  2.在所给的横线上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1)玷污 笼罩 忍俊不禁 (2)诀别 辜负 小心翼翼 (3)堕落 厄运 津津乐道 (4)嘹亮 盛名 害人听闻

  3.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4分)
  (1)获益匪浅:
  (2)慧心未泯:
  (3)花枝招展:
  (4)温故知新:
  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滑稽: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2)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 (老舍《济南的冬天》)
  (3)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烘托: (朱自清《春》)
  (4)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虐杀: (鲁迅《风筝》)
  5.写出下列各句的意思。(2分)
  (1)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6.填空及默写。(共10分)
  (1)明月别枝惊鹊, 。 ,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3)客路青山外, 。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孤山寺北贾亭西,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7)《论语十则》中论述个人修养的名句是:(只写一句)“ , 。”
  (8)《春》的作者是 ,文中写花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
  , , 。
  (9)《世说新语》是 朝 组织编写的。选文《咏雪》中东晋才女谢道韫的一句咏雪词:“ ”被广为传诵。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17分)
  童趣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 )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 )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 )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 )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作者: 张希琛 2006-12-8 19:18 回复此发言

  --------------------------------------------------------------------------------

  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A卷)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将答案填入文中括号。(4分)
  8.按照出现的顺序抄出文章中的两个成语,按要求解释。(5分)
  (1)成语 在文章中的意思是
  在白话文中的意思是
  。
  (2)成语 意思是

  9.作者在第(2)、(3)、(4)段中记述了哪些“藐小之物”?(2分)答:
  。
  10.第三段中作者描写“物外之趣”的句子是
  。(2分)
  1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1)郭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吐。
  。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题。(16分)
  风筝
  (1)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枣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作者: 张希琛 2006-12-8 19:18 回复此发言

  --------------------------------------------------------------------------------

  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A卷)
  (9)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2.“我”对风筝十分厌恶,又哪两种具体表现?(2分)
  答:
  。
  13.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2分)
  答:
  。
  14.联系上下文看,“精神的虐杀”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答:
  。
  15.第五段中“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生”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
  16.“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17.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
  。
  18.当“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她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时,小兄弟有什么表现?请展开想象,用100字左右描述出当时的情景。(2分)
  答:

  。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3题。(11分)
  不要脚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时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因为我的鳞片,能够帮助我走路的。”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小鸡从鸡棚里走出来看它,黄狗从狗窝里奔出来看它,它们都是有脚的,要木头脚做什么呢?木头脚很失望地看了它们一眼,再向前走,高叫着:“你们要不要脚?”
  它看见泥土上有一条蚯蚓躺着。

  作者: 张希琛 2006-12-8 19:18 回复此发言

  --------------------------------------------------------------------------------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A卷)
  “可怜的东西!”木头脚想,“它是多么需要两只脚啊!”
  木头脚很快地走过去说:“蚯蚓弟弟!我给你送脚来了。”
  “……”
  木头脚再喊得响一点:“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脚?”
  木头脚为了想使它听见自己的话,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来蚯蚓不但是个聋子,而且是个瞎子哩!
  木头脚于是踢踢蚯蚓的头,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木头脚想看看它是不是穿着溜冰鞋?就把蚯蚓夹住,仔细地看它贴在地面上的肚子,没有脚,没有溜冰鞋,只看见几丛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当作脚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头脚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着:“谁要脚啊?”
  “是什么脚呀?”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河里响。
  木头脚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运气,走近河边去。
  “哦!你是一双木头脚!”小鱼浮起在水面上说。
  “是的,我是一对可怜的木头脚,你愿意做我的主人吗?”
  “哦!”小鱼吐了两个水泡说,“我是用不到脚的呀。”“又是一个不要脚的朋友!倒霉——那么你是怎么走路的?”
  小鱼摇动着肚子旁边的鳍,摆摆尾巴,在水里兜了一个圈子,说:“我不是像一只小船吗?尾巴是我的舵,鳍是我的桨,划着,划着,小船开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脚呢?”
  木头脚懂得小鱼的意思了,它又难过又疲倦,走到大树底下,哭得很伤心:“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要脚的朋友啊。这样看来,我永远找不到一个好主人了!”
  它的话被正在晒太阳的乌龟听见了,它抬起了头,爬到大树底下,把头和脚缩进壳里,说道:“你想找一个主人,那么容易!”
  木头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惊奇地问:“你要脚?”
  乌龟从壳里伸出脚来,使木头脚抽了一口冷气,乌龟接下去说:“有一个木头人,他烤火的时候,不留心把两只脚烧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里,不能走路,他多么希望有一双新的木头脚呀,希望你去,因为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运气来了。”
  木头脚实在很疲倦,好心的乌龟就驮着它去。
  一路走去,木头脚想,当我遇见可爱的新主人时,第一要讲故事给他听,我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

  19.这段文字的体裁是 ,其主要特点是:
  。(2分)
  20.这篇知识性的故事告诉你哪几点知识?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
  21.木头脚向蛇、蚯蚓、鱼几次问要不要脚,而对鸡、狗,并不问它们要不要脚,只是失望地看了他们一眼,为什么?(2分)
  答:
  。
  22.故时的最后,乌龟为木头脚介绍了个新主人,并且说:“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2分)
  答:
  。
  23.读完此文后,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

  。
  三、作文(30分)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想开学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上了中学,我们结识了许多老师、同学、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技能,我们沟过了许多欢乐、难忘的时光。请以‘上了中学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在500字以上,要写出真实感。

  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1.lán wō jù hé jué jiàng qī qì
  2.决改诀 害改骇
  3.非,不 灭 迎风摆动 知道、了解
  4.(动作语言)引人发笑 (天空)晴朗无云 衬托 残暴的伤害
  5.这怎么就不是福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吾日三省吾身 朱自清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南朝 刘义庆 未若柳絮因风起
  7.观察 比做 想 抬 同“僵”僵硬 慢慢 把 山谷
  8.(略)
  9.蚊虫 丛草 土砾 草丛间争斗的小虫
  10.以从草为林 以虫蚊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11.(略)
  12.一是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是可笑可鄙的,而是踏扁小兄弟做的风筝。
  13.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动手能力。
  14.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15.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县嗯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形,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16.表现我想不过又无法不过的内疚。
  17.儿童的心一旦被伤害,是很难补救的。
  18.略,符合情境即可。
  19.童话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20.(略)
  21.鸡狗都长着能看到的脚。
  22.每种动物都有适宜生存的条件和本领,木头脚的归宿应在相应的木制品中。
  23.略,能扣紧主体,言之成理即可。

一、积累运用(21分)
1.下面是你学过的一些词语,请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字。(3分)
①头晕目xun( ) ②忍俊不jīn( ) ③qnɡ( )天撼地
④抖sǒu( )精神 ⑤更胜一chu( ) ⑥huǎnɡ( )然大悟
2.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为了告诫子孙刻苦学习,不虚度年华,曾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怪联挂在后辈的书屋: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根据语境,试为对联中四个“好”字注音。 (2分)
(1) (2) (3) (4)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远远的街灯明了, 。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
(3)辛弃疾在 《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展望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
(4)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 ,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 ___,
_______ ____ 。
(6)《观书有感》中比喻学习进步来自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句子是: ,

(7)《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8)余忆童稚时,能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4. 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 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5.据称《墨西哥报》曾经别出心裁,把每天的天气预报写成诗,登在报纸固定的栏目上,很受读者欢迎。一天,报纸上又登了这么一个天气预报:“晨风吹开飘动的乌云,给城市黎明带来金黄。黄昏将有沙沙的阵雨,使喧闹的街道一片静寂。”
你能根据这首诗,把墨西哥当天的天气简练地概括出来吗?(3分)
答:
6. 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请简要说说句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不少于20个字)。(3分)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表达效果:

仿写: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的“论”字读 ,它是记录 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8.给下列字注音。(2分)
说( ) 省( ) 愠( ) 诲( )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6分)
①温故而知新 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吾日三省吾身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学而不思则罔 ⑥思而不学则殆
10.《论语》十则中有谈(A)学习方法的,(B)有谈学习态度的,还有谈(C)个人修养的,请给下题对号标示。(标序号)(3分)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②学而时习之( )
③人不知而不愠( ) ④温故而知新( )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三个片断,完成12-17题。(14分)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A (带、含、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 B (莽莽、苍苍)草原, C(莽莽、苍苍)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 D (扑、漫、吹)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丙】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和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热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息,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12.选择甲、乙两文括号里的词填在横线上。(2分)
A. B. C. D.
13.甲文中“酝酿”原意是 ,在课文中的意思是 。(3分)
14.三段文字在写“风”时各有特点,甲文用“ ”作比,表现南国春风舒适、温暖的特点;乙文用“如无数的针扎”表现北国春风的 ;丙文所描绘的是 海风,其特点是 。(4分)
15.甲文写春风时,从感觉的多角度去描绘,找出相应的句子。(2分)
①触觉:
②嗅觉:
16.甲、乙两段文字在描写风时共同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1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丙文的内容:
。(2分)

(三)阅读文章《利息》,完成18-21题。(12分)
利 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
18. 本文写了两个人物: 和 ,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 ”这个句子可以看出。(3分)
19.写出差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3分)
答: → →
20. 发挥你的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描绘。(4分)
老师想:

差生想:

21. 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知道的?(2分)
答:

(四)阅读文章《绿之赞》,完成22-27题。(11分)
绿 之 赞
①光阴荏苒,绿色又向我走来,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于是又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了。
②我爱绿色,我爱这有着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青春气息的滴翠的色彩。这四季的绿就像人的一生。
③我喜欢独步于夏天的绿荫中,任凭清风轻吻我的秀发似乎吹动绿杨,欣赏柳枝摇曳的飘动。绿色草地,两只白蝴蝶飞旋着,带给我神思飘渺的遐想。
④我喜欢金风送爽的秋天,绿叶凋零,万般地依依不舍,打着旋,悠悠地,缓缓地,逐渐萧疏,秋天显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是眷恋眨眼即逝的生命么?每每在生命的最后气息,也要不遗余力地描绘。金秋丰收和喜悦,装点大自然迷人的画卷,这最后瞬间的绿,仍是美丽的。
⑤然而,我也爱冬天的松树,无数细小的针状绿叶在北风呼啸中奏响春雷般的松涛。白雪飘落亲吻在松树上,一种心灵的纯洁之情油然而生。每每此时我会披一件绿的披风和松树媲美。争宠着雪的爱抚,好惬意,好洒脱。
⑥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霏霏细雨般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飘飘地,柔柔地;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面孔,给人间带来了多少温馨。
⑦我喜欢绿,绿的可靠,绿的谦虚,绿的宽容,绿的博大和永恒。
22.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2分)
答:
23. 从内容来看,与第①段文字相照应的段落是第 段。 (1分)
24. 作者认为“绿”具有怎样的品质和特点?(2分)
答:
25. 第⑥段写春晨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一杯浓浓的醇酒”等,发挥你的想像力,想想春晨的绿还似什么?试写出一例。(2分)
答:

26.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7.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赞美春天的,请你选一句赞美初春的,写下来。(2分)
答:

三、作文(45分)
28. 心愿象一粒种籽,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请你以《我的心愿》为题,把你小小的心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班级、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①眩 ②禁 ③擎 ④擞 ⑤筹 ⑥恍
2.(1)hǎo (2)ho (3) ho (4)hǎo
3.(1)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2)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4.A
5. 阴转晴,黄昏时有阵雨。
6.静景动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仿写,只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即可。
7.ln 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儒
8.yu xǐng yn hu
9. ①旧知识 ②生气、发怒 ③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④真诚、诚实 ⑤迷惑 ⑥有害
10. ① B ② A ③ C ④ A ⑤ A ⑥ B
11. ①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2. A.混 B.苍苍 C.莽莽 D.漫
13.造酒 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14.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强劲、凛冽 夏日 柔和、凉爽
15. ①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6.比喻
17.描绘夏夜柔和的海风和沙滩以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场面。
18. 老师 学生 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19. 着急—高兴—迟疑
20. 想象合情合理即可给满分
21. 持肯定态度,从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是以赞美的笔调写的
22.季节的变化(或时间、夏秋冬春)
23. 六
24. 可靠、谦虚、宽容、博大、永恒
25. 合理即可,如“一曲婉转悠扬的轻音乐”
26. 热爱绿色(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27. 正确即可,如《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期中考试复习题(最好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美观。(2分,错一字扣0.5分)
jīn jīn lè dào
















shēng huā miào bǐ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4分,错一处扣0.5分) A.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
患。 得失之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可望不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聒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2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风清,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3分) (1)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 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 (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 象,这个英雄是___________。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 5.下面广告词均由成语化用而来,请对应写出原成语。(2分) (1)运动鞋广告:步步为赢( ) (2)时装广告:衣衣不舍( ) 6.请你为学校草坪里的警示牌拟写一条标语,提醒同学们爱护草坪。(不得用“爱护”“禁止”等类似词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默写(10分,错一字扣0.5分) 7.写出与下列作者诗歌中带“风”字的完整诗句,并注明出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________》) 8.写出《春》中描写春花的段落。(4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9.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3分) (1)诲女知之乎( )_________ ( )__________ (2)是知也( )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见贤思齐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仁以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原文回答“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原文回答“任重而道远”中的“重”和“远”分别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观代文阅读,回答15~24题(29分) (一)阅读《春》的第五段,然后回答问题(9分) ①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5.请把上面的4句话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6.请概括上述文字的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17.“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引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这段中写鸟儿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卖弄”一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换成“显示”,好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20分)
傅雷家书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_____。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 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 20.读第①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第①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第②段,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在第②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②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4分)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2分) 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你身边不断发生,相信你也做过很多让你想来就感到自豪的事情,请你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津津乐道 生花妙笔 2.A.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B.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C.持续嘈杂,使人厌烦。D.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3.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草长莺啼,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柳絮飘飞。点拨:注意格式。 4.(1)红楼梦(答石头记、情僧录等又名亦可)(2)关羽(答关云长、关公、关圣人等亦可) 如“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古城会斩蔡阳”“水淹七军”“单刀赴会”“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均可。 5.(1)步步为营 (2)依依不舍 6.“脚下留青!”或“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 二、7.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观沧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 8.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三、9.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10.(1)huì教导,rǔ同“汝”,你;(2)zhì知”通“智”,聪明。 11.(1)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2)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3)把“仁”当作自己的责任。 12.任重而道远 13.重:仁以为己任远:死而后已。 14.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四、(一)15.④ ② ③ ① 春风图 17.春天那吹动杨柳的风儿吹在脸上一点儿都不觉得寒冷。因为这是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所以用引号,表明的是引用别人的话。 18.春风带来了美妙的声音,作者从听觉人手来写春风的可爱。 19.不好。卖弄,是炫耀的意思,这里是贬义褒用的手法,把鸟儿那种招人喜爱的样子写了出来,从而写出春风的可爱。 (二)20.(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得分) (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得分)(2分)因回忆儿子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之情)而惆怅。(2分) 21.(1)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不得分。) (2)答案略。 点拨:第一处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即可;第二处从“反问”的角度作答即可。 22.应选第二句。(1分) 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3分) 点拨:能答出本文的语言特色,得满分,单就语言得体如“生硬”“绝对”“含蓄”“有分寸”这一层面回答,得1分。 23.(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点拨:本答案含有两点内容,答出一点得1分。可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也可用原文的话转述。(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点拨:本题应综合“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和“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两处回答,只涉及其中一处,得1分。 24.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关系。

一、在山的那边 1、 作者:王家新2、 古诗文中写山和海的名句。3、 体裁:诗歌 1、 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中“山”、“海”等重点词句的具体含义)。2、 诗歌主旨的把握。3、 有感情地朗读。
二、走一走,再走一步 1、 作者:莫顿·亨特2、 识记鼓励人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3、 体裁:哲理散文 1、 领悟文中所含的生活哲理。2、 学会正确处理困难的方法:把巨大的困难分解成若干个小部分,然后逐一解决。3、学会理性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三、生命 生命 1、 作者:杏林子2、 收集有关生命意义的古诗文或名句。 1、 能从文中三个事例中概括出作者的人生思考。感受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2、 理解生命的意义。3、 培养自己爱惜生命、珍惜时光的良好习惯。
四、紫藤萝瀑布 1、 作者:宗璞(原名、身份、代表作)2、 古诗文中咏花的名句。3、 了解文革时的相关背景。4、 体裁:散文 1、 感受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2、 学习多侧面多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的方法。3、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五、童趣 1、 作者:沈复(朝代、身份、字、号)2、 体裁:散文3、 了解文意,识记重点文言词语(成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1、 概括文中的“物外之趣”。2、 丰富的想象和联想。3、 领悟文中的童真童趣,重温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会珍藏美好的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所有的古诗名字
答: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有:《木兰诗》、《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1、《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
答: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中古典诗词炼字炼意,韵味无尽,江山文藻,相得益彰。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人教版语文古诗,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七年级语文古诗人教版 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初一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
答:初中语文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介绍:资源包含各类型初一到初三各类教材视频、课件、复习资料、名师网课,课外辅导、初中中考冲刺、学习视频等等资源包罗万象。

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目录
答:201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目录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5、童趣(沈复)第二单元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两篇 :1、《行道树》(张晓风);2、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8、人生寓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答: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七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 总结 修辞: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答:勤于做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多留一点汗,语文考试少留一滴泪,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5小题每题2分.第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伫立(zhù) 称职(chèn) 滑稽(j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试卷
答:七年级语文考试苦尽甘来,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祝你七年级语文考试顺利!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题(28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啜泣(chuò) 小憩(qì) 擎天撼地(jīng) B.濯洗(zhuó) 泯灭(mǐng) 骇人...

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答:妈妈一愣,似乎原先想好的“训导”都噎在了喉咙里,她转过身,走回了卧室。“你是长大了,我都快忘了。唉!”这一生重重的叹息震撼了我的心。我错了?不:妈妈错了?没有。谁错了呢?我一片茫然。从此,我再也不演两面人了。在家,我显出文静本色,但不死板;在外,我多一份活力,但不疯狂。...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部古诗词和文言文
答:都在这里了,希望能帮到你! 2.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和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5.《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求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有效教学教案
答: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教案,共89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百度搜索“飞翔教学资源网”就可以到我们网站 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三、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学习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