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宝宝说,让宝宝听

作者&投稿:壹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跟宝宝说,让宝宝听 宝宝这么小,需要跟他说话吗?答案绝对是「Yes!」。宝宝从出生开始,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等五种感官便循序发展,其中声音是胎儿感受外界的重要方式,大约在怀孕18周时,胎儿逐渐发展出听觉,到了7个月大时已经拥有完备的听觉器官。

爸比妈咪千万别忽略了跟小宝贝说话的重要性!其实宝宝都有听到!

不同月龄宝宝的听力发展

国外曾做过一项研究,邀请10位怀孕的准妈咪在孕期内不断对肚中的宝宝讲述相同的故事,待宝宝出生后,再请每位妈咪轮流对宝宝说起这则故事,结果当宝宝听到自己母亲声音时会表现出明显的反应,停止吸吮、凝神静听,这显示妈咪的声音对宝宝来说,是最特别、最熟悉的亲子连结,也验证了胎教对于日后各项听觉发展或多或少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12种宝宝肢体语言,让你看懂他的需求!

0~3个月:听力萌生期

许多研究皆证实初生宝宝对妈咪的声音具有特别的反应,此时视觉发展尚未健全,但宝宝在听到妈咪声音时会轻轻发出咕哝声;等到1个月大时,宝宝对于主要照顾者的声音以及高频率的音调会展现出高度兴趣。

听觉仍是2个月大宝宝认识世界的主要讯息来源,各种能发出声响的事物都可以令他全神贯注,此时他已学会发出声音来表达情绪,模仿他的声音给予回应时会使他感觉兴奋,妈咪可以借由说话、哼歌、念故事书的方式和宝宝交流,并适时改变音调与节奏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妈咪的声音可以让3个月大的宝宝感觉安心、放松,这是建立安全感的开始;此时的宝宝正逐渐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家长可在床边放置能发出声音的安全玩具 *** 宝宝的抓取技巧。

4~6个月:蓬勃发展期

4个月大的宝宝逐渐学会如何发出声音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你可以经常听见从他口中发出各种无意义的声音,这表示他正努力练习发声,家长可加强丰富的表情、肢体以及声调变化来 *** 宝宝的听觉。

5个月大的宝宝已可以分辨声音出处,经常叫唤他的名字,给予周遭物品固定名称,可帮助宝宝建立认知。当被忽略时,宝宝可能不甘寂寞地发出声音,甚至是长声尖叫,且因为成功引起他人注意而乐此不疲。

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喋喋不休地发出声音,这是说话的暖身前奏,你会经常听见他反复练习各种音节,当你面对着他说话时,他会紧盯着你的嘴唇,甚至想要模仿类似的声音,多给予注意与回应对宝宝是最大的鼓励!

7~9个月:认知建构期

7个月大的宝宝逐渐对新奇的世界产生兴趣,他可能喜欢敲打物品所发出的声响,并且反复这么做,家长可以提供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宝宝主动探索与学习。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发展认知连结,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已经可以了解固定辞汇的大致意义。

手语专家建议可以教导7~12个月还不会说话的宝宝学习「婴儿手语」,以便与他人展开更多的互动;婴儿手语是个不错的沟通桥梁,但毕竟人类还是以语言为主要沟通渠道,即使不学这项技能也无损于宝宝日后的沟通及语言能力。

10~12个月:牙牙学语期

8个月到18个月大的宝宝正值迅速吸收语言、练习发声的学语阶段,除了更加频繁地对宝宝叙述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说故事是一个加强宝宝语言发展的好方法!

1岁前的宝宝即使还无法正确说出清楚的辞汇,但他已经能够从不同的音调中揣测他人的心意,从中了解自己正受到安抚、肯定或苛责,当宝宝正进行某些危险行为时,你可以发出强硬而果断的语调(如:不行、危险、小心)来禁止这项行为,但大多时候还是应鼓励他大胆探索。

不管到哪里、做什么、看见什么,都可以对宝宝说明,这个阶段的宝宝所了解的比能说的还多,当你说到某个经常提起的单字或简单指令,他会用肢体表现给你看;即使当下他并无反应,但所有的语汇都已积存在他的脑海中,你可以缓慢且清楚地再三重复,使宝宝学习正确的发音,接下来就是静心期待随时都可能从他口中蹦出的第一个单字!

和宝宝多对话10好处

在宝宝出生、爬行到摇摇晃晃学步的第一年里,是这一生当中成长最快速的时期,可别以为对着他喃喃自语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各种研究资料均显示,经常和宝宝说话,对于宝宝各种身心发展以及人格特质养成,具有非常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力!

好处1、促进身心发展

宝宝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对声音展现出高度敏感,当胎儿接收到妈妈愉悦的声线时,血管会因而扩张,使得身体内流动的血液量增加,体内的含氧量充足不仅对各种器官发育有帮助,也会使胎儿保持较快乐、稳定的情绪;有研究指出,听觉 *** 亦有助于强化智能发展。

好处2、活络大脑运作

脑科学专家洪兰教授曾经提到:「大脑就像繁忙的网路,网路连接的有效性决定了我们的智慧。」根据医学研究指出,三岁前的脑细胞组织已完成60%,这些发展大多来自早期各种感官统合,即使不会翻身、不能自如行动、尚未开口说话的婴幼儿,都能借由听觉接收各种资讯,累积成大脑发展所需的养分。

好处3、增加认知连结

宝宝在0~3个月时即对声音有所反应;4~6个月时开始将「声音」与「嘴巴活动」产生连结,主动性地从口中发出声音;7~9个月时学会用声音表达需求,并试图模仿由他人口中发出的声音;10~12个月时已经能理解简单的常用词汇所具备的特殊意义,甚至可说出有意义的单字。这些不断重复听见的声音慢慢内化为各种生长、学习所需的资料库,而后发展为重要的认知架构。

延伸阅读:新生儿筛检异常怎么办?是否会影响保险?看这篇就知道!

好处4、健全人格发展

宝宝的语言学习进程是由「观察」、「聆听」、「整合」到「说话」,早期是否拥有良好的声音 *** 及模仿环境,对于未来的语言发展影响重大。若宝宝的主要照顾者喜欢说话,宝宝在语言爆发期之后也会展现出「说话」的兴趣;由年纪大的长辈带大的宝宝,通常语言能力较低落,这是因为长辈的关注焦点往往在于日常所需,生活中缺乏语言 *** 的孩子成长后,可能会发展出寡言或聒噪的两极人格。

好处5、建构语言鹰架

跟宝宝说,让宝宝听

好处6、感受爱与关怀

和宝宝说话最原始的动机为「爱」,温柔的声调、慈爱的注视、温暖的拥抱是父爱、母爱的表现,对宝宝而言更可从中获得安全感与被爱的感觉,透过对话过程将逐渐建立亲子亲密关系的基础,强化亲子双方的信任与爱意。

好处7、加强感觉统合

当宝宝受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等感官 *** ,会逐渐连结出各种因果关系,并在大脑中形成记忆,从日常生活获得越多感官 *** ,越能强化各种感觉统合,因此不但要说给宝宝听,还应该随着年龄成长,让宝宝参与更多感觉体验。

好处8、发展社会行为

宝宝一切行为能力都是从模仿身边的照顾者开始,所有声音、语言、表情、动作的细节,不断地在宝宝的大脑中吸收、消化、累积,最后发展出相似的模仿行为,宝宝可以由照顾者身上学习到微笑、亲近与信任...等正向社会化行为,倘若照顾者不注意言教、身教,也可能带给宝宝不良影响。

好处9、开启创意想像

许多爸妈喜欢用讲绘本故事的方式和宝宝说话,绘本就像是图画的集结,阅读绘本犹如带领宝宝进入艺术欣赏的殿堂,由图画衍伸而出的故事内容既有实际的画面可建构认知,图画中透露更多故事以外的讯息足以开启宝宝的异想世界,亲子共读时的亲密感也能满足宝宝被爱的期待!

好处10、及早发现警讯

经常对宝宝说话,观察宝宝的反应是否合乎正常生理发展,若有生理或语言障碍的警讯可及早发现!有些孩子对于声音的反应不大,甚至毫无反应,一定要特别留意,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测,千万不可误信「大鸡晚啼」,以免错失语言治疗的黄金关键期;学语期的宝宝如果出现口吃、大舌头、构具异常、桥舌音异常的情况,也应寻求早疗协助。

宝宝听觉启蒙7技巧

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作为说话的题材,平时养成对宝宝叙述正在进行事件的习惯,例如换尿布时可以说明每个步骤,「我现在要帮你脱裤子」、「把脏尿布脱掉」、「换上干净的尿布,很舒服喔」、「穿上裤子就好了」,让宝宝自然熟悉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语汇。

技巧1、面对面相视说话

建议家长应和宝宝目光相视面对面说话,如此不仅可以让宝宝更清楚看到发音的嘴型与脸部表情,帮助日后的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宝宝感受到专属的爱意,若再加上拥抱与抚触,更能增进亲子关系,当宝宝情绪不稳定时,这些亲密接触都是很好的情绪缓解良方!

技巧2、不断重复相同词汇

刚开始和宝宝说话时,也许宝宝并不了解其中意义,透过不断重复相同的词汇,再加强表情、声调、动作,例如:「今天有乖乖洗澡,“好棒”!」;或给予实物对照,例如:一边指著杯子一边缓慢说出「杯子」,慢慢地宝宝就能了解词汇所连结的意义。

技巧3、词汇简单、语调和缓

语言发展是由模仿而起,精准的模仿则需要仔细的观察,刚开始和宝宝说话,应采用较简易的发音与简短的音节,说话时的语气尽量缓慢且清楚,也可引导宝宝做出与单字相符的动作,等宝宝弄懂单字的意思后,再进一步延伸出其他相关连的词汇,逐步扩充宝宝大脑中的应用词资料库。

技巧4、多元化对话更有趣

和宝宝说话的内容不需设限太多,说故事、唱童谣能让宝宝感受声调及音韵变化,逗弄、游戏也是对话的方式,只要能够吸引宝宝的耳朵,就是成功的亲子对话。

技巧5、玩口腔发声游戏

亲吻、吹气、打喝欠、弹舌头...这类由口腔所发出的声响,很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感觉新奇,家长可以借由各种口腔发声游戏引导宝宝学习发出不同的声音。

技巧6、选择适当的辅助用品

使用辅助工具来加深听觉与其他感官 *** 虽有助益,但务必要确认其安全性。绘本应选择不反光材质,以免伤害视力;声光玩具应确认是否为无毒材质,吊挂玩具则需经常更换位置,以免宝宝因长期注视而造成斜视。即使再忙也不应过度依赖辅助用品完成宝宝的听觉 *** ,点读笔、视听教材绝对比不上父母的贴身陪伴,「双向沟通」才是无可取代的语言学习途径!

技巧7、减少使用「儿语」

有些家长喜欢用叠字组合的「儿语」与宝宝交谈,例如:吃饭饭、坐车车、洗手手,虽然这样的方式对宝宝来说易懂、易学,却可能影响日后的语言使用以及词汇累积。对已进入学语期的宝宝说话,应该以浅显扼要的正确用词带领宝宝逐步迈入正常的语言沟通领域。



~

3岁孩子怎么说他才愿意听
答:别让宝宝的“听不见”成为一种习惯 给宝宝提的要求要尽量简单 如果你总是在宝宝面前碎碎念,而把你真正要跟宝宝说的话和许许多多的“废话”(如抱怨、絮叨、责备)夹杂在一起,或者同时把你要对宝宝说的几件事和几个要求都混在一起说个没完,都只会让宝宝越来越“充耳不闻”,因为宝宝不知道你究竟要说什么...

2~3岁宝宝可以听懂故事吗?妈妈可以给宝宝讲哪些故事更合适宝宝听...
答:其中,含有大量的拟声词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让宝宝对声音有辨识能力。轻松诙谐的剧情能够将宝宝带入进去,随着故事的讲解,慢慢的对故事感兴趣,达到讲故事的目的。睡前给宝宝讲故事,锻炼宝宝听故事的能力对于宝妈来说,给宝宝讲故事的时间也很重要,最好是选择在宝宝临睡之前给宝宝读一个小故事,故事的...

你说话孩子总是不听,怎样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答:你说话孩子总是不听,能让孩子乖乖听话:宝宝在小的时候要说许多成年人看上去没有哲理的话,可是不管孩子说哪些,父母都需要等她们讲完再表达意见,可以听后孩子说话针对她们而言极其重要。我觉得在小孩年纪较为小的时候最爱沟通交流的目标便是爸爸妈妈,从来都是爸爸妈妈冷淡的反映让宝宝失去沟通交流的自...

为什么要让孩子听故事
答:❤解决育儿难题:通过讲故事可以缓解宝宝的心理问题。❤愉快学习知识:宝宝通常会在故事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塑造优秀品德:让宝宝逐渐地明是非、辨美丑、懂事。好处细细来说 好处一:是提升亲情的“黏合剂”❤在父母“讲”和孩子“听”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

宝宝多大开始给宝宝讲故事,才会听进去?
答:想让孩子对书感兴趣,听书里的故事。那么父母每天给孩子们讲一两本书里的故事,利用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让他们知道好听的故事来自书里,对书感兴趣,喜欢读书。给孩子讲故事要从几岁开始?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听故事可以受益终身。一般来说,一岁半的孩子应该通过绘画、实物等认识事物,通过听和接触来...

让宝宝说话更清晰,有哪些好的方法?
答:呈V状),舔到上齿龈。舌系带过短会让舌头不能正常前伸,而且舌尖中部有一条小沟让舌尖呈W形。父母亲如果遇到矛盾激化的问题。千万不要在宝宝面前发生。一定要回避。不然对宝宝的智商。情商。人格。心理承受能力都会有影响。想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父母亲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如何才能让孩子愿意听我们说话
答:首先要想一想,孩子必须要按照家长的要求做吗?有些事是不是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这对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我们来说,怎么和孩子说话,孩子才更愿意听。第一点,我们要确认孩子把注意到我们说的话,如果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玩耍或者活动中,很可能会忽略掉家长的话,也...

训练宝宝学说话,爸妈要怎么做?
答:训练宝宝学说话,爸妈要怎么做?1、让宝宝多听,多和宝宝聊天念书,积累词汇量 这是最有用的办法,在宝宝不会说话的时候,很多父母觉得跟宝宝说话完全是浪费时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宝宝又不会回答你,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宝宝即使不会说话,但是所有的话全部都听进去了,这是他语言积累的一个...

八个月的宝宝怎么教育啊,他可以听懂我说话么?
答:说给孩子听,宝宝想要的东西,可以先说给孩子听,帮助孩子积累词汇。认知能力多玩躲猫猫。帮助孩子认识客体永存,相对于其他游戏孩子更喜欢躲猫猫的游戏,躲猫猫可以看到人脸,可以和妈妈一起互动,还可以在短暂的消失之后让宝宝达到心理预期——心里面想的妈妈又回来了。扩大安全距离,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