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或内容)及其重要地位?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

作者&投稿:农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

1、邓小平在讲话中将中国共产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无产阶级专政改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邓小平提醒全党注意那种怀疑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在一小部分人中蔓延,他指出“我们必须一方面继续坚定地肃清‘四人帮’的流毒,帮助一部分还在中毒的同志觉悟过来,并且对极少数人所散布的诽谤党中央的反动言论给予痛击。

3、另一方面用巨大的努力同怀疑上面所说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作坚决的斗争。这两种思潮都是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都是妨碍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的。”邓小平还论述了四项基本原则是完整的指导原则,论述了它的核心。

4、他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强调,每个共产党员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的动摇。

5、邓小平在逐一论述了四项基本原则之后说:“总之,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决不允许否定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

6、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共中央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永远是我们立国、治国、强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地位:

1、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此进一步明确规定: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切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一切否定和破坏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和行动都是不能容许的。

2、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四项基本原则又作了记载和肯定,并明确规定,中国人民将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新时期的根本任务而奋斗。

3、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

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1992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载入党章  。

5、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党章,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表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扩展资料:

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全党团结统一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中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的中心课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项基本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1、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即: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地位: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意义是什么~

 邓小平在讲话中将中国共产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科学地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并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题。


意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全党团结统一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共同的政治基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中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的中心课题。[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
1、四项基本原则发挥了立国之本的作用。
2、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3、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稳定。
4、四项基本原则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充实。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它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史、指导思想发展史等方面的历史地位也被逐步确立起来。

扩展资料:
第一,四项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政治基础。在中国搞现代化事业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邓小平说,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从现实政治发展的角度看,“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也就谈不上贯彻党的思想路线”。
第二,四项基本原则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要开辟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能停留在应对当前种种迫切问题上,需要有一个全盘而长远的总设计。”
第三,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了思想指导。邓小平在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阐述的“四个坚持”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这其中也体现和蕴含着总结党的历史的新的思想方法,例如“宜粗不宜细”、“恰如其分”等原则。
参考资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形成与历史地位-人民网
参考资料:四项基本原则-百度百科

我国宪法的五项基本原则
答:宪法的五项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保障原则;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的内容:1、审查法律、法规及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2、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的合宪性;3、审查各政党、团体、企业事业等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综上所述,...

民法典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民法典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内容)
答:2、合同自由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合同自愿原则,也就是合同自由原则,或称为契约自由原则。其涵义包括缔结合同、选择缔约相对人、选择合同方式、决定合同内容、解释合同的自愿或自由。当然,实行合同自由原则,并不排除法律以及国家对合同的适当干预和限制。3、...

试论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容。
答:则。在现行法上对于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欠缺相应的民法规范进行调整时,民事主体应 依民法基本原则的要求进行民事活动。 3.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解释法律、补充法律漏洞的基本依据。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对民事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基本依据。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须对所应适用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以阐明法律规范的含义,...

什么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2004年,我国宪法还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权保障...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其七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但此项规定不应妨碍联合国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的行为及侵略行径采取强制行动。《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国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罪行法定原则、罪责行相适应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1.行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2.责行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基本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答: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也表...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二、自愿原则 自愿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作主。这一原则也是由市民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那些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法律主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则在2004年国务院10号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是作为依法行政的六大基本要求的角度提出的,后来学界认为这六项要求恰恰是贯穿于整个行政法现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其结论是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一)合法行政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

测量工作的两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测量工作的两项基本原则以及其意义和作用如下:(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意义:保证全国或测区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使地形图或其它工作可以分幅测绘;减少误差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精度。(2)“步步有检核”。意义:保证测量成果符合测量规范,避免前方环节误差对后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