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军人都有哪些? 中国军人历来的性格,从古代到现代?

作者&投稿:柞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01.
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从其墓中挖掘推断她的名字应该是叫“好”,“妇”则是一种亲属称谓,就好比我们今天叫某人“大姐头”一样,而她的另一个称号是“辛”。
商高宗武丁前后立过三个王后,妇好是他的原配。值得注意的是妇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经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这种现象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不过在当时这似乎是个普遍的现象。
武丁是商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他在位59年中,频繁出征作战,先后征服了西北、东南的周边部族,极大地扩充了王朝的版图,史称他统治的时期为“武丁中兴”。在这个过程中,妇好当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当时的文献里,对她参与的军事活动都有颇为详尽的记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差不多全国一半以上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武丁十分喜欢她。后来,妇好去世,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02. 荀灌,西晋颍川临颍人,是我国古代智勇双全的女英雄。她13岁时,便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荀灌的父亲荀崧,是襄阳太守,为人公正无私,为官清廉,深受襄阳老百姓爱戴。他在任上做了一些受老百姓欢迎的事,同时也得罪了一些人。部下杜曾对荀崧不满,为报私仇,经过一番密谋策划,发动了一场叛乱。双方对峙日久,城里粮草一天比一天减少,守城的军民死伤人数一天比一天增多。情势危急之入,13岁的小女儿荀灌自告奋勇率十余死士突破重围,请来援军,解宛城围。
03.吕母,子吕育,琅琊海曲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公元14年,吕育因没有按县宰吩咐去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百姓,以至于被县宰所杀。吕母满怀悲愤,发誓为儿子报仇。她把家产全部拿出来,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很快拉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演练兵马,等待时机。公元l7年,吕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称“将军”,率领起义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海曲城。经过一番激战,活捉县宰,将其处死。从此,吕母声名大振,远近贫苦农民纷纷投奔于她。不久,起义军发展到上万人。吕母起义,点燃了反抗王莽统治的火炬,并很快形成席卷全国的燎原之势。公元l8年,吕母病故,其部卒大部分参加了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中。
04.花木兰,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队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后来,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05.唐高祖女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南北朝在隋朝统一之后不久,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状态。这次分裂的时间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渊只用了7年时间就击败群雄,再一次统一了天下。李渊能当上皇帝,固然与他个人的条件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实在生了一群杰出的儿女。这群儿女中功绩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 隋末民不聊生,天下大乱。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而当时李渊的胜出机会并没有多大。手下兵力也不足,不过万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对突厥的进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长安,身边只有一个次子李世民跟着。他领兵离开自己的防地时,对外宣称是为了到江都去接应被困在那里的隋炀帝,可是他的行军方向却直指首都长安。这种“掩耳盗铃”当然瞒不过长安的隋朝官员。长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渊的家人。逮捕名单中就包括了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绍。
形势危急,平阳公主和丈夫快速商议,决定分头行动,柴绍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她很快动身回到鄠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很快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
她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当时他手下有几万人。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平阳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平阳公主收编的这帮义军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如果没有几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镇不住他们,何况其兵源还来自原本不相统属的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收编的乌合之众变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取得如此大的战绩,足见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的。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去迎接平阳公主。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11月他们兵打一处,很快就攻克了长安。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公元623年二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平阳公主是以军礼下葬的。谥曰昭。
平阳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06. 唐赛儿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莲教女首领,山东滨川蒲台县人。唐赛儿家境贫苦,自幼从父习武,不到15岁已武艺超群。 1420年,唐赛儿组织农民军数千人,于青州卸石棚寨起义。起义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青州卫都指挥使高风的官军,青州以东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大小数十支起义军,和卸石棚起义军联为一起,共约万人,分兵攻打宫州,日照、诸城、寿光、安丘、郎墨等州县,“毁官衙、烧仓库”,杀富济贫,官吏纷纷逃命,告急文书传至京师,明成祖派使召降,唐赛儿怒斩来使,于是明朝廷又派遣总兵柳升、都指挥刘忠带领京营兵马来镇。 唐赛儿抓住柳升狂妄轻敌的弱点,派人到敌营诈降,柳升信以为真,起义军趁机于夜间向防备薄弱的敌大本营猛攻,打乱了敌军,刘忠中箭毙。天亮后,柳升得知中计,带领大队人马前来攻打,赶到山寨时,起义军已经转移。唐赛儿安然脱险,使明成祖十分恼火,一方面严惩地方官员,又令各地缉拿唐赛儿。后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逮“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几万人”,但“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 今在她的故乡旧址蒲湖主岛上建有“唐赛儿纪念祠”,并在附近的滨州黄河大桥北端建有她的戎装塑像。
07.秦良玉,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军事家。自幼与兄弟比肩习武,兼读兵法。20岁之前即精于骑射。且胆智过人,又擅词翰,以娴雅仪度与善武知兵名于时,当时四川石柱宣抚使马千乘极敬慕她,在秦良玉20岁时,两人结为伉俪。明末外警频频,为卫护桑梓,夫妻训练家乡子弟为戎旅,以备保家卫国之用。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 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
08.爱国女将军——两宋之交的梁红玉。 韩世忠和梁红玉,一个是不得志的营中低级军官,另一个是历尽风尘的营妓。在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下,身为“军汉”的韩世忠的社会地位其实并不比作为妓女的梁红玉高多少,军汉配营妓也就顺理成章了。从此梁红玉便随韩世忠南征北战,抗击金兵。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
09.林四娘原本是秦淮歌妓,后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宠妃,虽然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争,姽婳将军林四娘却因此而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姽婳就是美丽的意思,这位年轻貌美的姽婳将军,在那次艰难的战争中香消玉殒,然而她那不散的芳魂,又在世间留下一段神奇的故事。 那是明末祟祯年间,红粉佳丽遍地的秦淮河畔,又增加了一个新娇娘。她虽在青楼,却坚持卖唱不卖身,但也有吸引客人的绝招:歌罢兴酣之时.换上一身精致的短靠,或舞剑、或弄枪,来上一段精彩绝伦的功夫表演,这一手在秦淮歌畔可是绝无仅有,让寻花问柳的客人大开眼界。这个奉歌献武的歌妓便是林四娘,她凭着独具一格的武功和雪肌滑肤、蛾眉明眸的美貌,尤其是因长期习武而练就的丰美身段,很快就成了秦淮河畔的红人儿。 这林四娘一个风尘女子,为何学得了一身绝色的武功呢?原来她出身于武官世家,父亲林枢本是江宁府的府官,继承家技,拳枪剑刀,样样精通。林四娘自小随着父亲习武,学什么象什么,身手不比父亲差到哪里去。不料在她十六岁那年,父亲因所管库银被盗而下狱,家人千方百计地打点挽救,耗尽家资,却毫无结果。母亲气极而死,林四娘无依无靠,最终沦落为青楼歌女。 不久后,封蕃青州的衡王朱常庶游幸金陵,来到秦淮河畔寻欢作乐。这朱常庶已是六传衡王,他的祖先是明孝宗祐樘的胞弟,分封为衡王,王位世袭,传到第六代便是王朱常庶了。这时的皇帝明思宗,算得来应是王朱常庶的侄辈,如此一来,他便更可恃长逞骄了。衡王朱常庶除好色之外,也喜好谈兵弄武,到了秦淮河畔,听说歌妓林四娘武艺超群,顿时大起雅兴,召来林四娘侍宴助乐。林四娘着一身纯白镶金边的短靠来到衡王席前,衡王原料想,习武的女子必是五大三粗,一见林四娘却猛然一震,眼前这女子,云鬟高耸,眉目娇俏,白脸蛋上红霞匀染,真是一个美娇娘!若不是那身打扮衬出几分英爽之气,谁会想到她竟是舞剑弄枪之人呢!林四娘请过安后,开始了表演,只见她抽出腰间佩剑,手腕轻抖,身前便族出一朵闪亮的剑花,紧接着,柔韧的长剑上下翻舞,娇美的身段翩翩翻腾,如蛟龙出水,若惊鸿起舞,越舞越快,最后只见一片银光闪烁的剑影,不见了花儿一般的林四娘。衡王在席上大声叫好,最后还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直冲着林四娘鼓掌。 表演之后,林四娘被召到衡王身边侍酒,静坐下来,她娴静轻柔,燕语莺声,与刚才的形象判若两人,使衡王更加陶醉。一次相交,衡王便对林四娘大为倾倒,离开金陵时,就带上了已赎身的林四娘,回到青州王府,林四娘摇身一变成了王妃。 衡王从林四娘身上发现女子习武别有一番风韵,于是将王府中所有的姬妾侍女组织起,由林四娘为统领,勤练枪剑之术,演习攻守战术,俨然成了一支娘子军。林四娘对此十分用心,经常穿起银质铠甲,腰佩双剑,象将军一般教导和督促她的女兵们;众女子受林四娘的感染,对武艺兵术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勤学苦练,很快就大有长进。衡王仿佛是这支娘子军的参谋,经常来视察她们的演练,还不时地指点一番,看到这些昔日弱不禁风的女子,如今竟也翻腾搏击得象模象样,衡王十分开心。 三年后,到了崇祯八年,晋陕一带久旱不雨,饥荒延绵,民不聊生,到处发生变乱。山西的流贼王嘉允大举向外发展,其属下的一班人马由王自用率领攻向山东青州。青州的衡王朱常庶向来以为自己武功盖世,兵法更是无人匹敌,所以根本不把王自用一伙人看在眼里。当王自用的人马把青州城团团围住,准备攻城时,衡王一怒之下,亲自挺枪跃马,率领青州守军主动出击。但毕竟守军寡不敌众,加之衡王的过份轻敌,守军很快就处在了下风,被贼军围困在一个小山岗上,进退不能,形势十分危急。 城内的官吏眼看王爷出师不利,而贼军的声势越来越大,不由得心惊胆颤,信心丧失,准备开城降敌,以委屈求全。林四娘闻讯后,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毫不顾忌地将官吏们叱责一顿,然后召集了王府中的娘子军,倡言:“出兵救主,以报夙恩!”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演练了三年的娘子军们,虽然心底里惧怕真刀真枪的实战,但一想到一旦城破,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不如拚上命去一决雌雄,顶多是个玉石俱碎!于是个个磨拳擦掌,披挂上马,听从林四娘的指挥。经过仓猝的编组、整备后,林四娘带着娘子军的队伍出发了,女兵们个个脸上都是一副庄严肃穆的表情。城门开启处,城外的贼军忽然看到一支装备齐整的队伍威风凛凛地冲了出来,待冲到近处,却见一个个士卒面容姣好,描眉涂唇,秀目含怒,煞是有趣。 “是群娘儿们!”贼兵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同时也就放松了警惕。趁此机会,林四娘一声呐喊,指挥着娘子军猛地冲入敌阵,刀枪齐下,杀得贼兵屁滚尿流,半天还没醒过神来。没料到这群浑身脂粉气的小娘儿们竟如此干练,一定是训练有素。贼军将领不得不谨慎起来,挥舞着黄旗,调遣兵马向娘子军压过来。贼兵毕竟人多势众又久经沙场,动起真格的来,娘子军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一阵猛烈的对阵之后,娘子军纷纷落马,最后只剩下个林四娘,林四娘究竟功底深厚,一双长剑在手,左砍右挡,已砍倒了十几个贼兵。眼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倒下,林四娘双眼喷火,越战越勇,杀得贼兵不敢近身,几十个人把她的战马团团围住。贼将王自用见只剩下一个女将,长相俏丽,且身手不凡,就在一旁大声劝降,喊道:“女壮士不必拚命,我放你一条生路!”林四娘哪里肯吃这一套,拔马又冲向敌群,横扫直荡,杀倒了一大片敌兵,最后终因体力不支,丧身于敌刀之下。不久后,卢义升带着大批援军赶到,打跑了贼军,解救了被围困的衡王,平定了战乱。 衡王回城后,听说了林四娘及娘子军的英勇行为,感慨得涕泪长流。派人在城外找到了林四娘的尸体,衡王抚尸悲哭不已,后以盛礼葬在了王府后花园中。其他战死的娘子军也都得到了厚葬。
10.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
11.沈云英明朝女将。她出身武职世家,文武全才,青年随父征战。父亲战死,她有胆有识,守卫父营,组织父亲旧部解除道州之危。因功敕封游击将军。清军入关,她耐守清贫,抑郁而终,乡民八方举哀。曾在家乡办塾讲学。故里长巷有“云英将军讲学处”,长巷沈氏宗祠内留存“将军讲学处”石匾。为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
12.冼夫人,原名冼英(公元512年—公元590年),广东高凉(广东高州)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女将(女性军事领袖)只有五位
我cao!好不容易用折半查找法找到敏感词是“江主之席”。在中国,单是发贴就已经浪费大量宝贵的青春,更不必说浪费了本站极其缺乏的百度指数。 一、妇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 商王武丁的首任王后,商朝最高军事领袖。战争女神、胜利女神和幸福女神。
1、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2、打败的国家最多,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小国),包括独立的小国、叛乱的小国。
3、唯一使9公斤大斧的中国女将,有出土文物可证。
4、领导了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伏击战”,也可能是世界有文字可证的最早的“合围战”,比长平大合围和坎尼之战还早得多。妇好这场最精彩的战役是和武丁一起征伐巴方的一战。战前妇好和夫君议定计谋,妇好在敌人西面埋伏军队,武丁则带领精锐部队在东面对巴方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方军队在武丁军与妇好军的包围圈中顾此失彼,阵形大乱,终于被围歼,南境遂平定。日本战国双雄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的第四次川中岛会战,武田一方也想采取类似战法,但由于配合不好而没有成功。
5、同时是一国之后又是一方诸侯的唯一人。是第一个拥有自己封地的女人,比同样拥有封地的冼夫人还早。
6、历史功绩:妇好征战,协助丈夫开创了“武丁中兴”时代,延续了商的国运,使商朝领土面积扩展到最大,奠定了中国以后的领土基础。 二、冼夫人——史上最全能完美的女性军事领袖有多牛 原名冼百合(公元512年—公元590年),广东高凉(今广东高州、电白、阳西一带)人,历跨梁、陈、隋三朝,广东岭南地区军政领袖。官位:中郎将。爵位:谯国夫人。因以下之“牛”,被周总理称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下面“28牛”中有些“牛”处可能有所争议,但离事实也相差无几。
1、有明确记载的首个拥有册封军位的女将。冼夫人长期担任的中郎将为实际常备统兵将领称号,曹操魏王嗣子曹丕就领五官中郎将,几乎成为丞相的副职。其它比较著名的还有诸如建威中郎将周瑜、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等。
2、拥有爵位的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史上拥有最高爵位的女将。其夫冯宝先后为梁朝保护侯、隋朝谯国公(隋五大国公之一)。冼夫人先被陈朝册封为“石龙太夫人”,无论待遇、实权皆等同刺史,对封建社会的女人来说,已空前绝后。被推举为“岭南圣母”时更形同女王。再被隋朝册为宋康郡夫人,最后被册为谯国夫人,比照总管衙门,设置幕僚机构和属官,并颁予印信兵符,全权指挥岭南六州兵马,且界予一项特殊权利,遇有紧急事故,可以不先奏报朝廷而便宜行事。历史上的一品夫人,尤其是国夫人,都是跟着男人沾光,唯独冼夫人,是男人倒沾她的光,尤其是待遇、实权皆有,再次改写历史,古今独一无二。其孙冯魂被隋朝表为仪同三司,即与三公地位同等,可开府并置仪同大将军等官职。另一孙冯盎更有名气,为唐朝的越国公。另外,后代高力士为齐国公。同时,冼夫人及其多个后代都是有食邑的。
3、妇女开幕府建牙肘的第一人。幕府指古代将军的府署或地方军政机关,有自己的机构和官员,称幕僚,如“长吏”、“丞”、“参军”、“军师”和“主簿”等。后世平阳昭公主也开幕府。
4、妇女任使者宣谕国家意志的第一人。张着锦伞,拥着铁骑、旗帜,带着诏书去平叛、招抚和惩贪。现代营销活动细节见成败,在文学作品中同样应表现冼夫人锦伞出巡的精细过程,表现冼夫人“用心尽意、塑形造誉”的精神,让苏轼的“锦伞平积乱”诗句形象生动起来。
5、妇女享万民祭祀的第一人。受地方拜祭的女神大都不是历史真实人物,只有冼夫人由人而神,受地方祭祀。冼夫人活进了老百姓的心中,也活进了历史当中。
6、妇女为国立德立功的第一人。
7、被称为“岭南圣母”、“南天一柱”,是亲身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理想的有“圣人”头衔的唯一人。其毕生所为,岂非圣人之后邪?
8、最年轻的女性军事首领,13岁即成为大首领并领兵作战,天纵英才,少年早达,深具传奇色彩。
9、因高寿,也是领兵作战时间跨度最长的女将。
10、使最高统治者大为惊叹、三朝封赐的唯一女将。梁帝震惊,竟然打败两大征讨军阀,造成梁朝数年来累丧藩将;陈帝惊叹,竟然半年时间即打败广州刺史欧阳纥,后来只要没有听到这个神奇的女流之辈的新故事就心痒痒;隋文帝惊异,70岁竟然只张着锦伞,所到之处敌人即望风归降,都来拜谒和受爵。隋丞相杨素惊叹其孙冯盎对敌方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若创作冼夫人的文学作品,应包括“梁帝三惊冼百合”之类的经典篇章,正如朝鲜国王多次惊异于大长今一样。关羽要靠吹,才从一介武夫变成关圣帝,而闻名千古。而冼夫人周身是传奇,为什么不充分表现出来呢?
11.唯一一生征战无数,却几无败绩的女将。史称她“智勇兼备,至老未尝败衂”。平生从未打过败仗,此在世界战史上绝无仅有。冼夫人是全世界中唯一没有打过败仗的军事家。仅此一项,古今中外将帅谁人能比?因此,我们今天研究冼夫人的竞技文化,传承和弘扬冼夫人的竞技精神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12、最智勇双全、谋略与战术皆精的女将,有诸葛孔明之智。也就是最善于形势分析、以少胜多、反应机敏、布阵精良、兵不厌诈、兵贵神速的女将。智擒李迁仕等,体现勇猛、兵不厌诈、高超指挥、准确判断和决断。以“治胜于战”的策略累累以少胜多、不战而屈人之兵。张良是比诸葛亮成就更大的谋士,但在各种资料中东挖西挖,也只能找出他的十数条大大小小的计策和谋略。与之同时代的齐名谋士陈平是平天下六大策。而对冼夫人相关资料进行东挖西挖的话,也能找出那么多计谋的,并且真正的算无遗策,其中可能也有手下的功劳,如陈三官、张融等。冼夫人可称智慧女神呀。
13、中国史上的“围墙战神”及排名第一的游击战女将。临战造墙,出奇不意,个人专利战法,符合先立于不败之地的军事原则,这样才能为神出鬼没的奔袭创造良好的条件。这种“以墙为据、机动发展”的军事思想,与毛泽东的“防御中的外线作战”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战成名天下知(指冼英),引得冯宝心思思;色香美味世间誉(指茂名),赢得梁生口滋滋。
14、既拥有广大统治地域又拥有独立封地的唯一女将。其少女时代即作为大首领管辖十多万户人家,足可抵一个大王了。最大管辖过二十州,相当于一方诸侯。隋朝时在岭南地区设立“谯国夫人幕府”,由她自主选择幕府官员,并给了她一个印章,可以随时调度六个州的兵马,假如有什么紧急情况,不必汇报朝廷,她自己直接见机行事即可。
15、岭南特别行政区两套不同的政府班子共同的最高领导者,史上唯一。
16、唯一的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虎视天下、成就一世王霸业的女将。
17、政治眼光最准确、独到和成熟的女将。“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冼夫人面对历史给她出的每一道难题,遇到的每次险境,多次审时度势,一一化解。如汉俚联姻、擒李仕迁、助陈霸先、败欧阳纥等。她显然是一个目光远大、有魄力、有胆识的女中豪杰。
18、史上第一位开国功臣级女将,比平阳昭公主还早。助陈霸先取得南朝天下,助隋文帝统一中国。
19、首次使岭南、海南岛大片地域正式归附中央皇朝,最终为成功扩大中国的版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岭南乃至中国的历史都将因此而改变,功比卫青、霍去病。
20、因其功绩,其子冯仆9岁即被封为阳春太守,比电视剧虚构的《9岁县太爷》更具真实传奇性。
21、最会“维稳”、“维和”的女将。“维稳”业绩包括多次平叛平乱、解决部落纠纷和民族纠纷、反贪等。包括三次“番州维稳”。冯冼的“维和”部队浩浩荡荡奔赴海南,从此结束了海南近600年的动乱,开创了海南历史的新篇章,奠定并稳住了中国南方疆海的千年阵线。
22、最会进行社会变革的女将。她在政治上,顺应历史潮流,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南粤社会跨越式发展,卓越的功勋成就了她千古不朽的英名。
23、史上唯一军政经社全能的的女性军事领袖。她的武功与文治相互辉映,使其成为中国巾帼英雄中的第一人。冼夫人对历史的最大贡献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促进两广、海南和越南等地跨越式发展上面,但同时仍然是最强的女将,牛上加牛。
24、史上唯一福寿禄俱全且有明确正史记载让人妒忌得发狂的超级女强人。跟妇好一样,可被称为战争女神、胜利女神和幸福女神。
25、史迹记载最古怪离奇的女将。和吕母、孟母等比起来,冼夫人居然能保留住娘家的姓氏,已经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尤其古怪的是其事迹竟记录在《北史.列女传》中,一个赫赫有名的南方女超人竟变成有姓无名的“列女”载入北方史册!原因可能是冯宝的父亲(冯融)的父亲(冯刿)的父亲(冯业)的父亲(冯弘)是北燕国国主,而冯弘的二儿子冯朗的女儿正是北魏著名的冯太后。而冼夫人的祖先也很可能是来自北方的汉人,所以才有足够的智慧使世代皆为南粤首领。她以女子身份统领地方军政,长期担任中郎将,却没有得到“牡鸡司晨”的恶评,在正史上以贤媛的名声流传后世,这种有背于历史常理和逻辑的现象,使人不得不关注冼夫人特殊的身份和功绩彪柄的一生。还有古怪的是她既是后世人祭祀的神,也是后世最没有名气的女将,即最后一个还没有文学、影视作品来表现的女将。
26、《二十四史》为女将单独立传的第一人。除此以外,只有秦良玉在明史中有单独立传。 27、史上受封名号最多的女将。自六朝梁陈至明清皇朝先后给予册谥之外,还有如唐魏征、宋苏轼、明李东阳、清王士桢等名人给予作记与歌颂。周恩来总理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江主之席视察冼庙时,盛赞她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称她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28、被最多国家的人民祭祀的女将。除了中国的两广、海南和港台,在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地,也都建有为数不少的冼庙。“不要羡慕姐,姐只是个传说”,“姐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遍布姐的庙宇”。 此外,冼夫人还可能是传授改进纺织技术的先驱。冼夫人给以树叶遮体的海南人民传播纺织技术,使他们穿上了衣服,并在后来不断实践、改进和创新,使纺织技术有了更大的提高。到了元代另一历史女名人黄道婆又向海南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并带回故乡松江府。 冼夫人还应是最有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的女将。在海南就有大量冼夫人亲民事迹及亲民型政府的传说。氏族部落的“契约”传统和议事规则也较接近现代民主制度。
冼夫人当然也有遗憾,比如南粤人的素质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冼夫人之哭:于涧溪对杀中主动放走杀父叔仇人孙冏,以争取与朝廷妥协,一哭;其夫冯宝打理各地政务,管理修筑城池,因积劳成疾而逝,二哭;冼太夫人垂泪对使者说:“我冯家忠贞为国,已历两代。我不能为冯仆一人有负于国家。”为北上平定欧阳纥叛乱,想像未来的恶战、儿子冯仆的生死未卜,转身含泪哭别已有孕在身的媳妇冼金花等家人,三哭;十多年后,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冯仆英年早逝,四哭;证实陈朝国亡,“南朝事去余犀杖,泪洒炎天万里云”,五哭;大义灭亲,平定王仲宣、陈佛智之乱,面对其孙冯暄和亲家陈佛智的家人,因百感交集而六哭;归附朝廷,虽可保万民平安,社会发展,个人贵为南粤两套政府班子的首脑(军政、汉俚),却仍不免受掣肘,加之后来年老因而泪别多次平乱、开府设牙的番州,返回旧地教导子孙;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獠多有亡叛,听了百姓的悲惨申诉而哭,并怒而上书朝廷,历数赵讷“不能招怀远人”之罪,使朝廷反思对南方的政策,重新起用年老的冼夫人,使亲载诏书巡视十数州,敌人纷纷望风归降。“当年风烈震蛮云,十郡齐呼女将军。破虏岂徒攀秀灌,保民真不愧桓文。三朝黄屋瞻灵气,千载朱旗卷敌氛。流尽英雄多少泪(冼夫人也有泪呀),万家祭祝逊钗裙。”(民国·许景邵) 三、平阳公主—— 公主中的战斗机 唐高祖女平阳公主(?年——623?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其夫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被册封为谯国公(先前冼夫人丈夫冯宝被隋朝追封为谯国公),为一等公爵。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
1、最会招工(错了,是招兵)的女将。她到处联络反隋义军。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收编的乌合之众变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取得如此大的战绩,足见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的。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
2、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虽亚于冼夫人,却也堪称天才。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也是每战必克,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3、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4、中国史上以守关闻名的女性第一将。守“娘子关”。
总之,平阳昭公主以募兵、征战和守关而闻名于世。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她二十多岁就已去世,无法有更多历史作为。 四、萧太后——平生两大军功一大政绩 让宋朝皇帝叫婶婶的、《杨家将》宿敌辽国萧太后的原型。
1、因贵为太后,所以是统兵人数最多的女将。萧太后能够“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城野战,是历史上少见的女中豪杰。
2、三大历史功绩贯绝古今。怀抱年幼的圣宗参加“辽南京保卫战”的是萧太后,指挥南征而有澶渊之盟的是萧太后,挖运河的是萧太后。 五、秦良玉——大明传奇忠烈女将军、女土司 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爵位:忠贞侯。军事官职:四川总兵,左府都督。
1、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
2、迢迢西南边陲一位女土司,竟能前后得两位皇帝见面即赐诗,秦良玉当属古往今来第一人。
3、在世官职封号最多的女将。“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持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
4、可能是征战范围最广的女将。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
5、其他史迹。幼年时秦良玉就对父亲说:“倘使女儿得掌兵柄,应不输冼夫人(隋时岭南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 (“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夫妇共同平叛,明朝总督李化龙大为叹异,命人打造一面银牌赠与时年26岁的秦姑娘,上镌“女中丈夫”四个大字,以示表彰。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

三国的芙蓉·祝融 南宋的梁红玉 明朝的秦良玉 近代的秋瑾

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从其墓中挖掘推断她的名字应该是叫“好”,“妇”则是一种亲属称谓,就好比我们今天叫某人“大姐头”一样,而她的另一个称号是“辛”。
商高宗武丁前后立过三个王后,妇好是他的原配。值得注意的是妇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经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这种现象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不过在当时这似乎是个普遍的现象。
武丁是商朝历史上有名的一代雄主,他在位59年中,频繁出征作战,先后征服了西北、东南的周边部族,极大地扩充了王朝的版图,史称他统治的时期为“武丁中兴”。在这个过程中,妇好当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当时的文献里,对她参与的军事活动都有颇为详尽的记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差不多全国一半以上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个迷信鬼神的国家,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妇好又会打仗,又掌握了祭祀与占卜的权力,武丁十分喜欢她。后来,妇好去世,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NO2:荀灌

荀灌,西晋颍川临颍人,是我国古代智勇双全的女英雄。她13岁时,便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荀灌的父亲荀崧,是襄阳太守,为人公正无私,为官清廉,深受襄阳老百姓爱戴。他在任上做了一些受老百姓欢迎的事,同时也得罪了一些人。部下杜曾对荀崧不满,为报私仇,经过一番密谋策划,发动了一场叛乱。双方对峙日久,城里粮草一天比一天减少,守城的军民死伤人数一天比一天增多。情势危急之入,13岁的小女儿荀灌自告奋勇率十余死士突破重围,请来援军,解宛城围。
NO3: 吕母

吕母,子吕育,琅琊海曲人,是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她是西汉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的女领袖。 公元14年,吕育因没有按县宰吩咐去惩罚那些交纳不起捐税的百姓,以至于被县宰所杀。吕母满怀悲愤,发誓为儿子报仇。她把家产全部拿出来,经过一番周密策划,很快拉起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演练兵马,等待时机。公元l7年,吕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称“将军”,率领起义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海曲城。经过一番激战,活捉县宰,将其处死。从此,吕母声名大振,远近贫苦农民纷纷投奔于她。不久,起义军发展到上万人。吕母起义,点燃了反抗王莽统治的火炬,并很快形成席卷全国的燎原之势。公元l8年,吕母病故,其部卒大部分参加了赤眉军,其余部分分别投奔到青犊和铜马等农民起义军中。

NO4:花木兰

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队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后来,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NO5:平阳公主

中华五千年的深厚的历史孕育出了有许多的“平阳公主”,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也成就了形形色色的“平阳公主”。历史上可以称得上女中豪杰的平阳公主有两个:一个生活在西汉,即平阳公主 (汉景帝),汉景帝与王娡之女,汉武帝之姊,初嫁曹参之后平阳侯曹寿,寡居后改嫁卫青;另一个则生活在隋唐,即平阳公主 (唐高祖),唐高祖与太穆窦皇后之女,嫁柴绍,谥号“昭”,史称平阳昭公主。 唐高祖女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南北朝在隋朝统一之后不久,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状态。这次分裂的时间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渊只用了7年时间就击败群雄,再一次统一了天下。李渊能当上皇帝,固然与他个人的条件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实在生了一群杰出的儿女。这群儿女中功绩最大的就是太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三女儿平阳公主。 隋末民不聊生,天下大乱。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而当时李渊的胜出机会并没有多大。手下兵力也不足,不过万把人,而且天天要面对突厥的进攻,最要命的是,他的家眷全都在长安,身边只有一个次子李世民跟着。他领兵离开自己的防地时,对外宣称是为了到江都去接应被困在那里的隋炀帝,可是他的行军方向却直指首都长安。这种“掩耳盗铃”当然瞒不过长安的隋朝官员。长安方面立即下令拘捕李渊的家人。逮捕名单中就包括了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绍。
形势危急,平阳公主和丈夫快速商议,决定分头行动,柴绍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她很快动身回到鄠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很快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
她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当时他手下有几万人。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平阳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平阳公主收编的这帮义军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如果没有几分真本事,就是男人也镇不住他们,何况其兵源还来自原本不相统属的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收编的乌合之众变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取得如此大的战绩,足见平阳公主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实在是出类拔萃的。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去迎接平阳公主。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11月他们兵打一处,很快就攻克了长安。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公元623年二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平阳公主是以军礼下葬的。谥曰昭。
平阳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NO.6 穆桂英

穆桂英,穆柯寨木羽之女,曾生擒杨宗保,并招之成亲,成为杨家将之一员。在民间大家都公认,穆桂英是一个顶天立地、勇冠三军的女英雄,出手不凡,她具备很多妇女没有的文化心理素质和出类拔萃的英武行为,也蕴含男子汉须眉者所缺乏的将才、帅才。 人们敬仰她,奉若神明,这是因为她确有很多过人之处:  (一)年纪轻轻,自作主张,挑选丈夫,不受礼制等框架限制。男人不同意,就像京剧演出那样,把他缚绑,用刀架在脖子上硬意逼婚,这种以女性为主体的快速结婚模式,是穆桂英一大创造。后来的武侠小说如《儿女英雄传》、《七剑十三侠》都有以此为滥觞的;  (二)刚过门的媳妇,就敢於挑大梁,挂帅破天门阵,丈夫不服令,铁面无私挨打军棍,可晚上回帐,仍是柔情脉脉,尽到做妻子的义务,正是一个好女人,柔中有刚,刚中见柔;  (三)永远保持青春话力,53岁还跨上桃花马出征,风韵不减当年。在提倡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时代,如此作为,是很能激励人心的。正所谓:妇女尚如此,男儿安可蓬;  (四)农耕社会大家庭很讲究和谐,在天波府裏男人少,寡妇一大群,却能懂得调节、平衡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看来她是很有些豁然大度的; (五)对於朝廷,凡皇帝和大臣背离轨道者,就不买帐,她没有当年老令公和杨六郎那种逆来顺受,负辱忍耻的行为了。最后,杨家归隐山林,她又是积极的支持者。

NO.7 唐赛儿

唐赛儿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莲教女首领,山东滨川蒲台县人。唐赛儿家境贫苦,自幼从父习武,不到15岁已武艺超群。 1420年,唐赛儿组织农民军数千人,于青州卸石棚寨起义。起义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青州卫都指挥使高风的官军,青州以东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大小数十支起义军,和卸石棚起义军联为一起,共约万人,分兵攻打宫州,日照、诸城、寿光、安丘、郎墨等州县,“毁官衙、烧仓库”,杀富济贫,官吏纷纷逃命,告急文书传至京师,明成祖派使召降,唐赛儿怒斩来使,于是明朝廷又派遣总兵柳升、都指挥刘忠带领京营兵马来镇。 唐赛儿抓住柳升狂妄轻敌的弱点,派人到敌营诈降,柳升信以为真,起义军趁机于夜间向防备薄弱的敌大本营猛攻,打乱了敌军,刘忠中箭毙。天亮后,柳升得知中计,带领大队人马前来攻打,赶到山寨时,起义军已经转移。唐赛儿安然脱险,使明成祖十分恼火,一方面严惩地方官员,又令各地缉拿唐赛儿。后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逮“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几万人”,但“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 今在她的故乡旧址蒲湖主岛上建有“唐赛儿纪念祠”,并在附近的滨州黄河大桥北端建有她的戎装塑像。
NO8: 秦良玉

秦良玉,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军事家。自幼与兄弟比肩习武,兼读兵法。20岁之前即精于骑射。且胆智过人,又擅词翰,以娴雅仪度与善武知兵名于时,当时四川石柱宣抚使马千乘极敬慕她,在秦良玉20岁时,两人结为伉俪。明末外警频频,为卫护桑梓,夫妻训练家乡子弟为戎旅,以备保家卫国之用。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 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

中国古代历来有官娼和私娼。官娼就是官家开办的妓院。也就是由国家管理,专门为政府官员和军人服务的女妓。梁红玉生于北宋末年,因为姐妹较多,家境贫困。时淮安境内水田纵横,盛产蒲草,梁红玉少年时便和家人一起,编织蒲包卖钱度日。不久,金兵大举南侵,楚州兵荒马乱,梁红玉便和家人及大批难民流徙京口,并沦落为娼家之女,做了“营妓”,也就是说军中艺人,以舞剑弹唱为生。 韩世忠和梁红玉,一个是不得志的营中低级军官,另一个是历尽风尘的营妓。在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下,身为“军汉”的韩世忠的社会地位其实并不比作为妓女的梁红玉高多少,军汉配营妓也就顺理成章了。从此梁红玉便随韩世忠南征北战,抗击金兵。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
NO9:梁红玉

妓女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靠卖身为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很难有妓女会得到后人的尊重,但也有极为罕见的特例,妓女照样可以凭借自己“不让须眉”的才能,调动枪杆,应对刀兵。她就是妓女出身的爱国女将军——两宋之交的梁红玉。
中国古代历来有官娼和私娼。官娼就是官家开办的妓院。也就是由国家管理,专门为政府官员和军人服务的女妓。梁红玉生于北宋末年,因为姐妹较多,家境贫困。时淮安境内水田纵横,盛产蒲草,梁红玉少年时便和家人一起,编织蒲包卖钱度日。不久,金兵大举南侵,楚州兵荒马乱,梁红玉便和家人及大批难民流徙京口,并沦落为娼家之女,做了“营妓”,也就是说军中艺人,以舞剑弹唱为生。 韩世忠和梁红玉,一个是不得志的营中低级军官,另一个是历尽风尘的营妓。在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下,身为“军汉”的韩世忠的社会地位其实并不比作为妓女的梁红玉高多少,军汉配营妓也就顺理成章了。从此梁红玉便随韩世忠南征北战,抗击金兵。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
NO10:姽婳将军林四娘

林四娘原本是秦淮歌妓,后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宠妃,虽然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争,姽婳将军林四娘却因此而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姽婳就是美丽的意思,这位年轻貌美的姽婳将军,在那次艰难的战争中香消玉殒,然而她那不散的芳魂,又在世间留下一段神奇的故事。 那是明末祟祯年间,红粉佳丽遍地的秦淮河畔,又增加了一个新娇娘。她虽在青楼,却坚持卖唱不卖身,但也有吸引客人的绝招:歌罢兴酣之时.换上一身精致的短靠,或舞剑、或弄枪,来上一段精彩绝伦的功夫表演,这一手在秦淮歌畔可是绝无仅有,让寻花问柳的客人大开眼界。这个奉歌献武的歌妓便是林四娘,她凭着独具一格的武功和雪肌滑肤、蛾眉明眸的美貌,尤其是因长期习武而练就的丰美身段,很快就成了秦淮河畔的红人儿。 这林四娘一个风尘女子,为何学得了一身绝色的武功呢?原来她出身于武官世家,父亲林枢本是江宁府的府官,继承家技,拳枪剑刀,样样精通。林四娘自小随着父亲习武,学什么象什么,身手不比父亲差到哪里去。不料在她十六岁那年,父亲因所管库银被盗而下狱,家人千方百计地打点挽救,耗尽家资,却毫无结果。母亲气极而死,林四娘无依无靠,最终沦落为青楼歌女。 不久后,封蕃青州的衡王朱常庶游幸金陵,来到秦淮河畔寻欢作乐。这朱常庶已是六传衡王,他的祖先是明孝宗祐樘的胞弟,分封为衡王,王位世袭,传到第六代便是王朱常庶了。这时的皇帝明思宗,算得来应是王朱常庶的侄辈,如此一来,他便更可恃长逞骄了。衡王朱常庶除好色之外,也喜好谈兵弄武,到了秦淮河畔,听说歌妓林四娘武艺超群,顿时大起雅兴,召来林四娘侍宴助乐。林四娘着一身纯白镶金边的短靠来到衡王席前,衡王原料想,习武的女子必是五大三粗,一见林四娘却猛然一震,眼前这女子,云鬟高耸,眉目娇俏,白脸蛋上红霞匀染,真是一个美娇娘!若不是那身打扮衬出几分英爽之气,谁会想到她竟是舞剑弄枪之人呢!林四娘请过安后,开始了表演,只见她抽出腰间佩剑,手腕轻抖,身前便族出一朵闪亮的剑花,紧接着,柔韧的长剑上下翻舞,娇美的身段翩翩翻腾,如蛟龙出水,若惊鸿起舞,越舞越快,最后只见一片银光闪烁的剑影,不见了花儿一般的林四娘。衡王在席上大声叫好,最后还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直冲着林四娘鼓掌。 表演之后,林四娘被召到衡王身边侍酒,静坐下来,她娴静轻柔,燕语莺声,与刚才的形象判若两人,使衡王更加陶醉。一次相交,衡王便对林四娘大为倾倒,离开金陵时,就带上了已赎身的林四娘,回到青州王府,林四娘摇身一变成了王妃。 衡王从林四娘身上发现女子习武别有一番风韵,于是将王府中所有的姬妾侍女组织起,由林四娘为统领,勤练枪剑之术,演习攻守战术,俨然成了一支娘子军。林四娘对此十分用心,经常穿起银质铠甲,腰佩双剑,象将军一般教导和督促她的女兵们;众女子受林四娘的感染,对武艺兵术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勤学苦练,很快就大有长进。衡王仿佛是这支娘子军的参谋,经常来视察她们的演练,还不时地指点一番,看到这些昔日弱不禁风的女子,如今竟也翻腾搏击得象模象样,衡王十分开心。 三年后,到了崇祯八年,晋陕一带久旱不雨,饥荒延绵,民不聊生,到处发生变乱。山西的流贼王嘉允大举向外发展,其属下的一班人马由王自用率领攻向山东青州。青州的衡王朱常庶向来以为自己武功盖世,兵法更是无人匹敌,所以根本不把王自用一伙人看在眼里。当王自用的人马把青州城团团围住,准备攻城时,衡王一怒之下,亲自挺枪跃马,率领青州守军主动出击。但毕竟守军寡不敌众,加之衡王的过份轻敌,守军很快就处在了下风,被贼军围困在一个小山岗上,进退不能,形势十分危急。 城内的官吏眼看王爷出师不利,而贼军的声势越来越大,不由得心惊胆颤,信心丧失,准备开城降敌,以委屈求全。林四娘闻讯后,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毫不顾忌地将官吏们叱责一顿,然后召集了王府中的娘子军,倡言:“出兵救主,以报夙恩!”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演练了三年的娘子军们,虽然心底里惧怕真刀真枪的实战,但一想到一旦城破,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不如拚上命去一决雌雄,顶多是个玉石俱碎!于是个个磨拳擦掌,披挂上马,听从林四娘的指挥。经过仓猝的编组、整备后,林四娘带着娘子军的队伍出发了,女兵们个个脸上都是一副庄严肃穆的表情。城门开启处,城外的贼军忽然看到一支装备齐整的队伍威风凛凛地冲了出来,待冲到近处,却见一个个士卒面容姣好,描眉涂唇,秀目含怒,煞是有趣。 “是群娘儿们!”贼兵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同时也就放松了警惕。趁此机会,林四娘一声呐喊,指挥着娘子军猛地冲入敌阵,刀枪齐下,杀得贼兵屁滚尿流,半天还没醒过神来。没料到这群浑身脂粉气的小娘儿们竟如此干练,一定是训练有素。贼军将领不得不谨慎起来,挥舞着黄旗,调遣兵马向娘子军压过来。贼兵毕竟人多势众又久经沙场,动起真格的来,娘子军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一阵猛烈的对阵之后,娘子军纷纷落马,最后只剩下个林四娘,林四娘究竟功底深厚,一双长剑在手,左砍右挡,已砍倒了十几个贼兵。眼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倒下,林四娘双眼喷火,越战越勇,杀得贼兵不敢近身,几十个人把她的战马团团围住。贼将王自用见只剩下一个女将,长相俏丽,且身手不凡,就在一旁大声劝降,喊道:“女壮士不必拚命,我放你一条生路!”林四娘哪里肯吃这一套,拔马又冲向敌群,横扫直荡,杀倒了一大片敌兵,最后终因体力不支,丧身于敌刀之下。不久后,卢义升带着大批援军赶到,打跑了贼军,解救了被围困的衡王,平定了战乱。 衡王回城后,听说了林四娘及娘子军的英勇行为,感慨得涕泪长流。派人在城外找到了林四娘的尸体,衡王抚尸悲哭不已,后以盛礼葬在了王府后花园中。其他战死的娘子军也都得到了厚葬。

商 妇好
唐 平阳公主
宋 穆桂英 梁红玉
南宋末期 杨妙真
明 沈云英 秦良玉(明末)
我知道的就这些了,她们的资料在百度百科上都能查得到

妇好(可能是真实存在且有实物佐证的最早的一名女战士)
梁红玉(其实不能算是战士,只是随军家属)、秦良玉
花木兰这样的传奇就别太当真了,我就不信那么些年,她身边那些老爷们能发现不了她的性别,就算长的丑,也得一起洗澡,尿尿,拉屎吧?来例假了她肯定得身体不适吧?我不信她隐藏的这么深,除非她是个阴阳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官有哪些~

秦朝:白起,项羽,龙且。西汉:韩信,彭越,黥布,周勃,卫青,霍去病。东汉:岑彭等云台二十八将。三国;吕布,关羽,赵云,张飞,黄忠等二十四名将。秦琼,尉迟恭,岳飞,韩世忠,袁崇焕,近代十大元帅,十大将等等等

军人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军人的性格与普通人的性格有所区别,良好的军人性格在和平年代,特别是战争时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军人应具备怎样的性格特征呢?

一、军人的性格特点

1勇敢。勇敢是军人性格的第一要素,是军人最可贵的品德。刘伯承元帅常说:"勇是男儿头上的桂冠"。"无角的绵羊受欺压,有蜇的黄蜂不可侮";"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敢是一种震慑敌人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了勇敢才能在战斗中形成一股强大突击力、摧毁力,进攻时猛打猛冲,排山倒海;防御时以十当百,众志成城;迂回分割时猛进猛插,宛如行蛇利刃;追歼逃敌时猛打猛追,犹如摧枯拉朽。孙子兵法里所谓"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就是指的这种力量。

2机智灵活。一个称职的军人,不仅要勇敢,还要有智谋。机智就是军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在军事活动中的充分发挥。军人遵循传统,但不因循守旧;讲究规范,但不拘泥于机械的条条框框;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不断适应部队建设和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3果断。军事行动雷厉风行,要求军人具有果断的性格,行动紧张、迅速、干脆、利落。果断的行动可以赢得战胜敌人的主动权,而那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则可能贻误战机。

4顽强。顽强就是一种硬劲。尤其在严峻、残酷、危急时刻,军人一定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真正冲得出、挺得住、过得硬。

5坚韧。由于军队担负着特殊任务,不仅会遇到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而且有些困难是长期存在的。困难的严酷性和长期性锻造了军人坚韧不拔的意志。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场,还是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罪,军人也能够忍受。

6自制力。军队生活紧张艰苦,战场情况变幻莫测,险象环生。这就要求军人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悲观泄气。无论情况是多么危急,都要防止惊慌失措;无论伤残多么严重,都要克制精神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痛苦。军人正是在平时和战时的艰苦锻炼中,形成了很强的自制力。

7纪律性。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军人性格的重要特征。学校有校规,工厂有厂规,农村也有乡规民约。但地方上的这些规章制度同军队的纪律相比,在要求的程度上和范围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军队的纪律要严格得多、广泛得多,没有纪律就不成其为军队。军人经过严格纪律的训练和熏陶,逐步养成了自觉服从纪律的性格特征。


军人作为社会之中的一种特殊职业,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社会安宁、人民生活安康必不可少的。军人时刻受着严格的纪律约束,通常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坚定的意志力、雷厉风行的作风、崇高的责任感以及对祖国、对人民永不动摇的忠诚之心。大多数军人在对待自己的婚恋问题较为慎重,一旦找到自己理想的伴侣,会用自己的一生一世去呵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对自己的家庭充满责任感,对自己的爱人永远忠诚。但现在的这个社会,人与人的思想有着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性格。军队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但很难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毕竟象上述所说的这种理想军人是属于少数的。要明白一点,你所爱的是一个真实的人,而非“军人”这种职业。不要把军人想象的那么理想,那么神奇。其实军人与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的情感向往。

历史上美国女兵地位是如何变化的?
答:但是这种优秀的女子却依旧并没获得应有的尊敬,就比如说美国历史之上曾经就有这样一个民族英雄——桑普森,她加入了陆军之后一直为美国而战,但是国家甚至还拖欠她的军饷,她死后,她的子女也不能像一般的烈士以及军人子女那样获得抚恤金,令人唏嘘不已。 言归正传,据统计在独立战争期间,至少有两万名妇女是跟随着服役军人...

人民空军成立71周年,第一批女飞行员都有哪些人吗?
答:在2003年的时候,成为了我国第一名中国空军女飞行员将军,前后驾驶过五种用军用运输机,可以说是我军飞行时间最多的女飞行员。巾帼不让须眉,我国的女军人就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同时在不同的一个陆军空军。以及海军领域,我们中国的一个军人都做出了非常好的表率。

长沙女兵陈晓瑶荣立一等功,她曾有过哪些傲人的成绩?
答:一块“一等功臣之家”牌匾和1万元慰问金。据相关媒体报道,这是长沙市今年首次有现役军人荣誉一等功。陈小瑶在2019年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勇夺射击女子飞碟双向个人团体两枚金牌,为国家和军队赢得荣誉,这是她创造的个人最高荣誉。一路走来,陈晓瑶又有哪些傲人的成绩呢?陈小瑶当年就读于...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有哪些?
答: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有哪些?  我来答 9个回答 #热议# 可乐树,是什么树? nyfz007 2010-06-06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7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30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中国最杰出的女性人物编辑:馨馨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

为祖国做贡献的人及事迹有哪些?
答: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

我国历史的女名人
答:1、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

中国抗日英雄有哪些
答: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国军在北方最著名的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

请问历史军人有哪些?
答:2016-11-26 历史上有哪些传奇军人 1 2015-02-07 历史上哪些人是军人也是诗人 26 2012-07-13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军人都有哪些? 35 2013-09-06 历史上的军人政治家有哪些? 1 2014-01-02 军人有什么名称? 66 2011-03-01 请问有哪些伟人是军人出生,谢谢 2011-02-2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特殊名字...

中国历史上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两名英雄人物
答: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星恩文化 2022-10-15 · TA获得超过22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31.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中国历史上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两名英雄人物 英勇牺牲的英雄人物很多,这里就介绍...

陆良有哪些历史名人?清朝到民国时期的
答:可惜,唐四姑太结婚太晚,与孙渡将军没有生育,后来与云大历史系名教授李德嘉生活,更无一男半女。唐四姑太生于1911年,卒于1994年终年83岁。 孙渡将军在长达10余年的战犯监狱里,一直吟诵着《三国演义》开头的那首词——《临江仙》度过的。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