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慕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世纪70年代,欧洲步入了电力革命的新阶段,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工厂,都开始接纳新的动力源泉——电能。起初,发电设施规模有限,被称为“住户式”电站,它们只能为一栋房子或一条街提供照明用电。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建立电力生产中心的想法应运而生。


1882年,美国的天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在纽约珍珠街建立了美国的第一座拥有6台发动机的发电厂,标志着发电厂的雏形出现。他的公司开始采用蒸汽机驱动直流发电机,为圣马厂邮局、城市大教堂和桥头旅馆等提供电力,每座电站的电压为110伏,足以供应1000个爱迪生灯泡。同年,俄国彼得堡的芬坦克河上出现了水上发电站,它被建在驳船上,为涅夫斯基大街提供照明,直流电的使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讨论。


然而,直流电在远程供电上的局限性促使了交流电的发展。1886年,威斯汀豪斯公司的斯坦利工程师研发出高性能的变压器,成功进行交流供电试验。1893年,威斯汀豪斯公司获得了尼亚加拉瀑布水力发电项目,确认了高压交流电是远程供电的必要条件,从而结束了直流与交流供电系统的长期争论,交流电成为全球标准。


早期的发电机主要依赖蒸汽机驱动,但涡轮机的发明改变了这一状况。1884年,涡轮机的出现使得发电机与之直接相连,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磨损。1888年,福斯班克电站率先安装了小涡轮机,功率为75千瓦。随着技术进步,涡轮发电机的功率不断提升,如1900年德国的1000千瓦涡轮机,到1912年芝加哥的25000千瓦涡轮发电机,如今最大功率已超过100万千瓦,且能长时间稳定运行。


扩展资料

发电厂(power plant)又称发电站,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19世纪末,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人们开始提出建立电力生产中心的设想。电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电能应用范围的扩大,生产对电的需要的迅速增长,发电厂随之应运而生。现在的发电厂有多种途径的发电途径:靠燃煤或石油驱动涡轮机发电的称热电厂,靠水力发电的称水电站,还有些靠太阳能,风力和潮汐发电的小型电站,而以核燃料为能源的核电站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闵行发电厂的企业发展史
答:1958年6月23日,为配合正在建设的闵行机电工业区的需要,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建造新电厂。随后,上海电业局在闵行地区确定黄浦江边的丽江路2号为厂址,7月24日,上海闵行发电厂开始兴建。经过不断扩建,电厂占地面积现为32.09万平方米。1958年7月28日,上级批准闵行发电厂设计任务书。初建工程的装机容量为4.8万千瓦,翌年...

陕西延安发电厂的发展历程
答:大唐延安发电厂的冷水塔建成于1991年,为1000平方米的双曲线冷水塔。爆破由西安鹏程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承担,采用的是定向倒塌爆破方式。至此运行了54年的延安发电厂拉开了机组爆破拆除工作的序幕。大唐延安发电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在陕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长发展起来...

南昌发电厂的发展史
答:南昌发电厂地处南昌市东北郊、距京九铁路、赣江大桥北1.5KM处。始建于1955年,建设分中压面组、超高压机组两个阶段,现有装机容量300MW(2*25MW+2* 125MW)。是江西电力工业史上兴建的第一座中型火力发电厂,属国有大型二类企 业,是江西电网的主力电厂之一。该厂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析道路上,将...

中国电的历史和发展
答:电力发展概述 一、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一)、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中国电力系统是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⑴1882~1937年。1882年7月26日上海第一台12机组发电到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全国共有461个发电厂,发电装机总容量为630MW,年发电量为17亿kW·h,...

焦作电厂的历史
答:焦作电厂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建设西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英国驻上海总领事、福公司总董事哲美森,在焦作下白作村建立了“哲美森(译音)厂”,以此为基础,从事对焦作煤田的工业性开发。当年开工兴建一、二、三号矿井(现市第一水厂院内)。随着产煤业的发展,光绪三十一年(1905)福公司开始...

大唐甘谷发电厂的发展历程
答:“三五”期间,由于甘天陇地区工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供电电源。而甘谷地处天陇地区中段,处于东西衔接的关键位置,根据地质勘测和水文资料,决定将电厂建在甘谷县以西25公里处的磐安镇西侧、渭河右岸。1965年12月国家计委以(65)计燃字第932号文件批准了甘谷电厂工程,西北电力设计院根据三线建设对...

云南省大寨电厂的发展历史
答:同年通过云南省文明单位复查;获得曲靖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通过云南省电力局?公司?“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复查;获“云南省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和“云南省电力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2001年5月7日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的安全目标,创该厂历史最高记录。

我国火电站的发展过程
答:1956年,淮南田家庵电厂投产一台6000千瓦的机组,那是我国第一台国产火电机组。据悉,“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有24项电力项目,除了丰满水电站外,其余均为火电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奠定了新中国火电发展的基础。 随后在仿造苏联的基础上,我国相关技术人员自行开发了10万、20万和30万千瓦机组,尽管...

大唐淮北发电厂的发展历程
答:厂长盛秋海成了红顶商人,到后来全厂职工60%以上靠四处打工养活自己。2005年励精图治的新领导常乃宝、郭世新带领大唐淮北发电厂全体员工,依靠国家电力发展“上大压小”的节能减排政策,积极筹措在一、二期旧址上建设两台350MW热电联产机组,在虎山建设两台600MW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国际业务...

台山发电厂的发展历程
答:1994年,台山电厂项目筹建工作正式开展,并于同年6月份完成了煤场护岸、西防波堤消浪块、遂道及进出口公路、厂内围墙等项目,为工程开展奠定了基础。外部条件具备后,至2001年台电公司正式成立的八年间,广东省电力局台山项目部在现场主要开展了“五通一平”工作,厂区机组建设场地全部采用填海造地完成。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