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和明十三陵有什么区别 明十三陵和清十三陵都葬的哪些皇帝?

作者&投稿:陀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区别如下:
1、两者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而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
2、两者埋葬的皇帝不同。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明十三陵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总共埋葬着朱棣等十三位皇帝。
3、两者的建筑结构不同。
明孝陵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明十三陵以长陵为首,其他十二陵依山势向两侧排列,各陵建筑布局基本一致。陵墓建筑包括神道和陵园两大部分。陵宫呈长方形,陵宫之后为圆形或椭圆形宝城,建筑物自石桥起,向后依次为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和宝顶。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朝代,现在在南京,明十三陵是指明朝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

明十三陵在北京,为什么在南京会有明孝陵和明故宫~

因为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起初把都城选在南京,所以死后他的陵墓孝陵就在南京。但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把都城迁到了北京,其后的皇帝陵墓当然就在北京了。

明十三陵,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清十三陵,分为东西两陵,清朝是12帝加慈禧。
1、永陵,原皇帝、直皇帝、翼皇帝、宣皇帝(辽宁抚顺市新宾县赫图阿拉城)
2、福陵,努尔哈赤(辽宁沈阳市天柱山)
3、昭陵,皇太极(辽宁沈阳市北陵公园)、昭西陵,庄妃(河北遵化市)
4、孝陵,顺治(河北遵化市)、孝东陵,顺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河北遵化市)
5、景陵,康熙(河北遵化市)
6、泰陵,雍正(河北易县)、泰东陵,雍正皇后钮沽禄氏(河北易县)
7、裕陵,乾隆(河北遵化市)
8、昌陵,嘉庆(河北易县)、昌西陵,嘉庆皇后喜塔腊氏(河北易县)
9、慕陵,道光(河北易县)、慕东陵,道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河北易县)
10、定陵,咸丰(河北遵化市)
11、惠陵,同治(河北遵化市)
12、崇陵,光绪(河北易县)
13、菩陀峪定东陵,慈禧(河北遵化市)或东京陵,舒尔哈齐、穆尔哈齐、巴雅喇、雅尔哈齐、褚英、大尔差(辽宁辽阳市)
明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清十三陵一说:清朝共12帝。慈禧虽然没有称帝,但她实际上却掌握权力40余年。慈禧的陵墓也是按照皇帝的规格来办的。二说:辽宁省辽阳市东京陵被称为清代十三陵之一,与清代其它十二座帝陵齐名。

扩展资料:
明十三陵建于1409~1645年,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
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十三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十三陵

明朝16帝,为何有19座帝陵,除了明十三陵还有哪里?
答:明孝陵一直到永乐三年才全部建成,历时25年,是明清皇陵之首,因此有着“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朱元璋执政时期,明朝的首都在南京,这也是他没有入葬明十三陵的原因,因为明十三陵是后来才在北京修建的。明孝陵,清朝康熙皇帝下江南拜谒孝陵时,亲题“治隆唐宋”碑于碑亭 这是大...

明朝有16位皇帝,为何只有十三陵?
答:朱元璋逝世的时候,北京还尚未建都,因此他是葬于南京,其陵寝就是南京明孝陵。那里也是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諡号孝慈高皇后,且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陵墓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公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有着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建文帝朱允炆做皇帝不久,其...

明十三陵是什么样的?
答:长陵距今已有590多年的历史,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位于天寿山南麓,坐北朝南,在形制上完全模仿朱元璋在南京建的孝陵。整个陵园用围墙环绕。分为三个院落,最前面是陵门与凌恩门组成的第一进院落;第二进院落中坐落着长陵的主要祭祀大殿凌恩殿;第三进院落里有明楼和宝城,在宝城下面才是明成祖...

明代皇陵的格局!
答:其中石象和石骆驼最为高大,是明初石雕艺术的代表作。陵前还有四对石翁仲,体态高大,身手不及腰。它们和石兽一起威然列队,长达一公里,象征着朱元璋生前拥有的仪仗和侍卫,有“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的诗句。孝陵的神道,由石望柱开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小山,名曰“孙陵岗”。...

明十三陵是哪十三个皇帝的墓?
答:“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陵墓的总称,这十三个陵墓是:十三陵首陵-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先宗庆陵、慕宗德陵、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思陵。

明朝有16个皇帝,为什么在北京昌平只有明十三陵?
答:明十三陵里,只有十三位皇帝,而明朝本身却有十六位皇帝。那么其他三位为什么没有被埋在十三陵里呢?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葬在了北京的十三陵,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以及景泰皇帝朱祁钰这三位皇帝,是没有入十三陵的。01朱元璋建都南京,所以葬在了明孝陵。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局一...

明十三陵的概况和特点
答: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北京时间4日零点,做出决定,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帝陵建筑的典型范例 7月2日,参观者在明十三陵的长陵神道观光游览。长陵神道南起陵区南面的石牌楼,北至长陵陵门,全程7300米,依次建有石牌楼、三空石桥...

明朝共有16位皇帝,为什么叫“明十三陵?
答:而以“王”的身分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明朝有16个皇帝。姓名庙号谥号年号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太祖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孝陵 朱允?苫葑谌没实郏ㄓ众只莸郏┙ㄎ模?399年—...

明十三陵是什么类型的景点
答:昭陵在明十三陵中位居第九,是明朝第十二个皇帝和他的三个皇后的合葬墓,昭陵的建筑有其独特的地方。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陵寝建筑。 明十三陵的三个特色 比较中国历代皇帝陵墓,明十三陵具有三个明显特色。 第一,陵区建筑的整体性特别突出。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区域的设置,早在战国中期随着陵墓的...

为什么明朝16帝,北京只有13陵?
答:为了保卫孝陵,内设神宫监,外设孝陵卫,有五千到一万多军士日夜守卫。清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都曾亲往谒陵,还特设守陵监二员,四十陵户。二、明朝第二世皇帝,即建文帝朱允炆没有进入“十三陵”。建文帝朱允炆做皇帝不久,其四叔燕王朱棣在北京发难,兵戎相见,从北京杀到首都南京。大兵很快攻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