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古代人是怎样确认时间的? 古代没有钟表,人们怎么获知时间?

作者&投稿:贝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圭表

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计时器,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关于使用土圭的记载,可见圭表的历史相当久远。圭表是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计时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针和刻有刻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然而遇到了阴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种白天黑夜都能计时的水钟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我国古代诸多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机械计时器

单纯利用水的流动来计时有许多不便,人们逐渐发明了利用水做动力,以驱动机械结构来计时。公元前117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大型天文计时仪器——水运浑天仪,初步具备了机械性计时器的作用。随后历代都相继制作了附设有计时装置的仪器,其中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把机械计时装置的发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水运仪象台的计时机械部分可以按时刻使木偶出来击鼓报刻,摇铃报时,示牌报告子、丑、寅、卯十二个时辰等。

这类计时器尚不能算是独立的计时器,还是天文仪器与计时仪器的混合体,至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机械计时器已脱离了天文仪器而独立,不但具有传动系统-齿轮系,而且还有擒纵器,如果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完全现代意义上的钟表。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中国没能做到这一点,最终机械钟表还是从西方引进。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计时器外,还有其它一些计时方法。如,香篆、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考察古人的时间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观查:一是古人对时间科学划分后制定的计时制;二是古人把时间、计时仪器和国家法制、政权兴衰相联系。

我国古代制定、沿用自成体系的计时法。百刻计时法最古老,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大约西周之前(公元前十一世纪),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一百刻(一刻等于14.4分)。汉代(前206-公元220)除使用百克制外,还应用以太阳方位计时的方法,到隋唐(公元581-907)时,太阳方位计时衍生为十二时辰计时,百克制与十二时辰计时法并用。直到明末清初(十七世纪),西方机械钟表传入后,我国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但十二时辰仍沿用,每个时辰两小时。为和二十四小时计时法相一致,我国古老的百克制演变为九十六克制,一个时辰内分为八刻、一小时内分为四刻,这样一昼夜就为九十六刻,与世界通用的计时法相一致。

此外,我国古代还使用独特的夜间计时方法,这就是“更”。“更”是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时间长短依夜的长短而定。

一般人是不用仪器确认时间的。古代是农业社会,一般不用很精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百姓看太阳,月亮差不多就可以确定大概时间。当然,城里有钟鼓楼,也有打更的,这个比看太阳精确点。再精确点就是日晷和漏壶了。

最早在远古时候,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通过观测星象和月亮来确定日期。
之后,人们发明了“圭表”,“日晷”“水漏”等计时工具。当然普通老百姓还是依据官府的报时来确定时间。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一炷香=5分钟;一盏茶=10分钟。

曾经的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古代人是怎么确认时间的?~

我国古代,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的方法或工具。,日晷(读作guǐ)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钟表,在钟表发明之前,人们是怎么获取一天时间的变化呢?最古老的办法就是根据日升月落来判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还出来一系列的报时方法,比如击鼓定更、撞钟报时等等。
除了这些办法之外,还有一种获取时间的方式令人不可思议,就是利用石头来报时。石头怎么会报时呢?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西南的沙漠中,就有一块会报时的石头。这块石头高348米,周长8000米左右,其中一部分埋没在沙子下面。
可能人们会好奇,石头又不能说话不能动,它怎么给人们传达时间呢?原来这块石头是通过“身体语言”来告诉人们时间的。清晨,当太阳从地平面升起的时候,这块巨石就换上了棕色的衣服;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这块巨石就换上了蓝色的衣服;晚上,当太阳从西山落下的时候,这块巨石就换上了红色的衣服。
一直以来,这块石头都保持着这样的变化规律,当地人也就根据这块石头上的颜色来判断时间。很多人对这块石头神奇的功能感到非常好奇,一些科学工作者对此也展开了研究,通过对石头的构成,以及它周围的地理、气候研究得到了一些结论。
原来这块巨石是由稳定而连续的砾质长石石英砂岩构成的,石头表面非常光滑,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而这沙漠的空气也比较稀薄,天空中少有云彩,因此天空的颜色也就很好地倒映在石头的表面上,形成一日换三装的神奇现象。
这种说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石头报时的原理,但是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研究,找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希望在科学家的努力下,澳大利亚这块神奇的石头之谜能尽早解开。
除了澳大利亚会报时的石头,世界上神奇的石头还有很多,比如苏联会走路的石头,印度能自行升空的石头,中国贵州能自己增减重量的石头等等。这些神秘的石头都具有研究的价值,希望有人能早日找到其中的奥秘。

古代人是怎么计算时间的?
答:古代人计算时间方法如下:1、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2、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3、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4、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

古代人怎么知道时间?
答: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47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天的时间太简单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毕竟一天的变化肉眼可见。古代人计日期才厉害,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可是每天和每天变化很小,清明这天是怎么计算和记录出来的?在没有高科技的古代,这绝对算高科技了。

古人是怎样知道时间的?
答: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

古代人怎么计算时间?
答:如果你问的不是上面的意思,那么就我知道的, 有以下几种测时方法: 立杆见影法,一棍立当中,周边有刻度盘,随着日影和偏移来测时间; 更漏:有用水的,有用沙子的... 请问古代人是如何计算日期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

古代没有现代的钟表,古人是怎么看时间的呢?
答:但是大部分时候,古人是没有条件来计时的,人们通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于时间观念没有很高的要求,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之下,因此,古人并不需要时刻知道时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时的计时方法来源于生活,根据所了解的知识理论,将它们运用在实践之中,而且现在我们所用的计时也是根据前人...

古代有专门打更的人,他靠什么来知道时间?
答:“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

古代的人是怎么知道现在是几更的?
答:《诗经·国风·定之方中》篇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确切记载使用圭表的时间为公元前659年。 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效用。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壶和沙漏、油灯钟和蜡烛钟等计时仪器。 中国古代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

古代的时间是怎样的?
答: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 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 北京...

古代老百姓没有表是怎么确定时辰的?有什么依据呢?
答:可见古人们,当时最直观的确定时间的方式就是看太阳,太阳升起来了就要开始一天的劳作,太阳落下以后,他们就要回家休息,太阳这是最为直观的计时器。古人根据太阳的转动来确定时间,借此发明了日晷来将时间更一步精细化。但是这种太阳,毕竟不是一直都在的,到了晚上或者天气不好时,人们如何确定时间?这...

在古代人们到底是如何区分时辰的,用的都有什么方法?
答:,人们早上出事和晚上休息都是有关佛这方面来确定时间和规定。告诉人们的方法就是通过钟楼打中的方式,上的时候也会有打更人。我们在好多小说里也听说过。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不同的发明和制造了为了适应当代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所需要的计时仪器。他们都是我国古代伟大智慧的结晶。